-
漢堡大學教授文章:貿易戰讓窮國富國兩敗俱傷
如果世貿組織分崩離析,富國很容易就能對窮國提高關稅,同時採取許多其他保護主義措施來阻撓進口商品。靠出口實現增長並使其生產鏈適應出口市場的發展中國家將遭受重創。出口下降將直接影響到相關行業的生產者和工人,結果是最無法經受這種打擊的窮人損失慘重。文章稱,窮國從世貿組織獲得的第一個基本好處是它們通過與更強大的國家談判享受到一個相對公平的競爭環境。
-
「東富國」與「西窮國」的寓言故事
「東富國」與「西窮國」的寓言故事可以幫助我們形象化地找尋貧富差異的源頭。如果「東富國」和「西窮國」兩個國家具有完全相同的人口結構和國土面積,但人均GDP的差距高達8倍,其差距源自何處呢?首先,在土地和人口相同的條件下,我們就要關注人均物質資本的差異,擁有越多投資、人均資本越高的地方,生產力將會越高。
-
富國造句和解釋_富國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富國(fù guó)。 [富國強兵。] 富裕的國家;經濟發達的國家。 [毛澤東《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國的窮國地位和在國際上無權的地位也會起變化,窮國將變為富國,無權將變為有權——向相反的方向轉化。」]
-
南海爭端:荷蘭法學家呼籲仲裁給談判讓路
新華社海牙5月24日電(記者劉芳)荷蘭烏得勒支大學法學院教授湯姆·茲瓦特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指出,南海爭端不宜通過國際司法或仲裁解決,菲律賓單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應該退場,為談判解決爭端讓路。面對不宜司法解決的爭端,法庭應該避免作出裁決。南海爭端正是這樣一個案例。」 文章說,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設立的仲裁庭只能處理爭端小的方面,無法處理海域劃界和主權等關鍵問題。這就意味著,仲裁庭有關實體問題的裁決充其量只能處理部分利益相關方的部分問題,無法涉及其他受影響的各方和爭端事項。 茲瓦特對記者解釋說:「有些類型的爭端,原本就不可能由法庭或仲裁來解決。
-
富國「囤貨」全球50%疫苗,窮國只能靠後站?中國正兌現疫苗承諾
來源:金十數據隨著發達國家爭相大量訂購尚在研發的新冠疫苗,相關公共衛生權益組織開始擔憂,富國將有可能壟斷疫苗供應,讓其他國家民眾在排隊接種疫苗時「靠後站」。其中,高收入國家共計購買了39億劑,中下收入國家拿到了16億劑,而「窮國」(低收入國家)或將只能完全依賴從WHO發起的COVAX機制(全球疫苗購買計劃)中獲取7億劑疫苗。WHO表示,COVAX機制有效避免了富裕國家壟斷全球疫苗供應的現象,如果沒有COVAX,大多數國家幾乎沒有希望迅速獲得疫苗。
-
文物流向與國家實力 從窮國到富國從弱國到強國
然而,伴隨近代以來西方國家的堅船利炮和殖民統治,世界範圍內的文物流動卻呈現出另一種現象:珍貴文物的整體流向是從窮國到富國、從弱國到強國。 這一說法絕非無中生有。
-
讓WTO先死!
但是,WTO最重要的機構——爭端解決實體(英文簡稱DSB)沒人了。眾所周知,WTO是個多邊貿易組織,各成員國之間難免出現爭端,這個時候就需要DSB出面協調了。講真,我看到這個機構的英文縮寫就覺得不妙,DSB,DSB 能解決問題?DSB有七名常設仲裁官,他們作出的裁決相當於WTO的「終審判決」,因此該機構也被看作WTO的「最高法院」。
-
國際貿易爭端咋解決?山東成立涉外仲裁服務百人團
為適應市場主體解決國際貿易爭端的需求,進一步發揮山東涉外仲裁的專家智庫和團隊作戰優勢,提升工作能力和服務水平,近日省司法廳決定成立山東省涉外仲裁服務百人團。省司法廳按照個人報名、單位推薦、組織篩選、集體研究、社會公示等程序,最終從國內國際仲裁機構的優秀涉外仲裁員中遴選確定劉敬東等101名優秀仲裁員為山東省涉外仲裁服務百人團成員。其中,執業律師56人,科研院所專家學者35人,企事業單位的法務工作者10人。
-
美國多次阻撓後,WTO上訴機構陷入停擺!澳洲仲裁申請或無果
上訴機構是解決國際貿易爭端的主要機構,被譽為「皇冠上的明珠」,該機構常設七名法官,但目前法官人數已降為零,徹底陷入停擺。據趙宏透露,世貿組織成立25年來,上訴機構在國際貿易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處理的貿易爭端數量達近200起。然而由於美國此前多次阻撓法官的遴選,自去年12月11日起,上訴機構僅有一名法官在任,無法審理仲裁貿易糾紛案件。
-
美媒:這場疫情物資爭奪戰,窮國被富國擠得靠邊站
「在新冠疫情物資的爭奪中,富國把窮國推到了一邊」。《紐約時報》4月9日以此為題刊文,聚焦這場全球危機下貧窮國家的艱難處境。文章指出,在非洲、拉美等地區,一些國家衛生系統資金不足且脆弱,還缺乏必要的設備;部分貧窮國家甚至每百萬居民才配備了一張重症監護病床。這些國家本就在疫情中處於不利境地。
-
投資仲裁|後疫情時代投資仲裁指南
其二,與東道國就將投資爭端提交投資仲裁單獨確立「仲裁協議」。首先,東道國通過其國內投資法,或是雙邊或多邊投資協定,作出其同意投資爭端應由ICSID管轄的意思表示;其次,投資者可隨時以書面方式向東道國表達同意(例如,以簡單的信函或是爭端通知的方式),或直接以向ICSID提請仲裁的方式作出同意。通過以上兩步,投資者便與東道國達成了仲裁合意。
-
「中國仲裁周系列活動」2020中國仲裁高峰論壇成功舉辦
9月22日,2020中國仲裁高峰論壇成功舉辦。本次論壇由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貿仲)、世界銀行下屬的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ICSID)、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共同主辦。「高端對話:國際爭端解決的新形勢、新挑戰」「共克時艱:『一帶一路』國際仲裁合作與疫情應對」與「專業聚焦:線上開庭——仲裁實踐的創新發展」等議題發表主題演講,就疫情下國際爭端解決面臨的挑戰、創新和合作等方面展開了深入討論。
-
「受氣外交」背後的政治玄機
導語:澳總理阿博特曾放言將在G20峰會「抱摔」普京。這場「即使在冷戰時期都不曾有過」的外交攻擊是否會激發普京更大的反彈尚不可知,但「受氣外交」卻給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G20普京「受辱」:合影靠邊站 被「接力批判」 據悉,在G20峰會期間,數百人15日也在布裡斯班市中心示威聲討普京。
-
南海仲裁法庭和聯合國真沒關係?
由於仲裁人的選任和組織方式沒有一定的規則,在國際仲裁制度的運用上為爭端當事國帶來若干困難,於是1899年第一次海牙會議制訂的《海牙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公約》(The Hague Convention for the Pacific Settlement of International Dispute)中做出了建立常設仲裁法院( Permanent Court of Arbitration)的規定。
-
南海仲裁|如果再有仲裁,國際法如何為中國崛起保駕護航?
本文是南海仲裁案系列研究報告第五篇,旨在說明中方在本次南海仲裁案所採取立場的合理性,並為未來中國可能涉及的類似領土爭端提供幾種備選的關鍵策略。原標題為《仲裁案的具體程序考量和未來仲裁的策略選項》,現標題為編者所擬。
-
「一帶一路」爭端解決機制建設圓桌討論會在西安交大召開
圍繞「一帶一路」爭端解決機制建設,本次研討會從需求與設計、配套法治創新、投資仲裁改革等三個專題進行研討。第一專題為「一帶一路爭端解決機制建設:需求與設計」,由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迴法庭張明副庭長主持。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迴法庭副庭長張明、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四庭劉敬東副庭長、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鞏富文副院長、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李洪濤院長、復旦大學法學院龔柏華教授、西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強力院長、中國政法大學仲裁研究院姜麗麗副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張文廣副研究員分別發言,討論了「一帶一路」爭端解決機制建設面臨的國內法律和制度約束與障礙,討論了磋商、斡旋、調解、仲裁、訴訟等常用爭端解決機制的比較優勢和制度範圍
-
仲裁與訴訟兩者的區別是什麼?
在整個訴訟過程中,涉案的一方當事人向其當地有管轄權的法院提起訴訟,當地法院對案件受理後,涉案的另一方是必須要去應訴的;但是通過仲裁委員會而申請得到的仲裁,也是要有仲裁協議的,就是說合同中雙方訂立的仲裁條款或者是糾紛發生前、發生後涉案的雙方當事人互相達成一致的仲裁協議。
-
以怨報德,阿爾巴尼亞已成歐洲最窮國,還打算與土耳其夾擊希臘
大家都很關注東地中海局勢的發展,一般來說,為希臘與土耳其之間的爭端,擴大一點還可以提到,賽普勒斯,埃及,以色列等國,幾乎沒有會提到阿爾巴尼亞,如今卻不得不提一下,一個土耳其的盟友!土希之爭如果論起來呢,阿爾巴尼亞是一個小國,更是一個窮國,如今的阿爾巴尼亞在經濟上相當的依賴於歐盟的市場,按說應與周邊國家有不錯的關係,但是在對外政策上似乎以怨報德!
-
【頭條】「南海仲裁」鬧劇回顧
案情經過 2013年菲律賓單方面將南海問題提交國際仲裁。2013年10月29號,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就這些問題的管轄權和可受理性作出裁決。2015年7月7日,法院首次舉辦了聽證會;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也同時發表聲明,不承認常設仲裁法院對此案的司法管轄權,也拒絕接受菲律賓任何形式有關此案的和解建議。2015年10月30日中國外交部作出回應: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就有關問題的裁決是無效的,對中方沒有拘束力。2016年7月12日,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仲裁庭12日作出非法無效的所謂最終裁決。
-
仲裁:自願與強制仲裁的區別,債務催收仲裁的過程
許多信用合同都包含這樣一個條款,要求所有的糾紛都要通過仲裁,而不是法庭。仲裁通常被認為比訴訟更快捷,更便宜。在仲裁中,當事人向中立的第三方仲裁員而不是法官提出自己的論點和證據。該程序不如法院正式,但仲裁員的決定具有法院約束力和可執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