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年級小學生已經開學10多天了,二三年級的孩子也開學將近一周了,去接孩子的家長都有所感受,校園門口更加擁擠了,老師不得不付出更大的精力來保證孩子的安全,只有手把手將孩子交到家長心中才放心,看著川流不息的人群當中,用那麼多的小小的背影牽著爸爸媽媽的手或者爺爺奶奶的手,你有什麼感慨呢?
沒錯,今年小學生的入學人數又大大地增加了,說2020年北京小學入學人數超過20萬,有人說接近22萬,其中北京戶口的學生超過15萬。
就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競爭壓力更加大了,家長為了讓孩子能夠上到好學校,削尖了腦袋買學區房,在寸土寸金的北京,想要在海澱和西城這樣的學校買到學區房,沒有經濟實力是別想辦到的,但是即便是買到了學區房,就一定能夠給孩子一條平坦的教育之路了嗎?真的未必哦,以海澱區為例,海澱區的學校好的是非常好的,差的又是很差的,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你買了學區房,敢保證你的孩子一定被分到好的學校了嗎?這個真的是一個未知數啊。
所以把活生生的孩子的教育綁定在一個學區房上,實際上是不靠譜的,更何況你真的進了名校就學習好了嗎?是的,好的外在環境確實是能為孩子加分不少,但是如果孩子的內在建設不行,他的壓力會更大。
想想看你進入了海澱一所很不錯的小學老師,各方面都不錯,但是你要看看你周圍的人啊,他們可都是超級牛的爸媽,在海澱家長們都被稱為雞血媽。這群媽媽不但學歷高,而且很捨得給孩子的教育下血本,甚至為了教育孩子,他們一直在堅持學習,在這樣的家長面前,如果你想試圖靠一套學區房就勝出的話,那未免太天真了。
且不說買得起買不起學區房,就算買起了,可能也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
其實說到底還是要回歸到孩子本身的教育上。
以前認為學習是孩子的事情,你現在還這麼認為嗎?是的,孩子是學習的主體,但是沒有父母這個強力的後盾支持,孩子無法佔到一個更高的競爭點上,父母提供什麼樣的支持呢?不僅僅是物質,更多的是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
你能夠與孩子很真誠的交流嗎?很耐心的循循誘導嗎?在他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和他一起想辦法解決嗎?在孩子的童年,你能拿出足夠的時間去陪伴他嗎……千萬別說這些事情和孩子成績好,沒有半毛錢關係,認為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如果您這樣認為,只能說您太缺少家庭教育素養了。
要知道這些方面的投資不但培養的是孩子的良好的心理素質,為社會良好的適應能力,同時也是在激發他學習的內在動力,有了內在動力,孩子才更願意自發的努力,哪怕學校差一點孩子有這樣的精神,也是可以拼搏出來的,但是假設說孩子從小因為缺少陪伴而性格孤僻,那可能就會導致他未來人際關係出現問題,人際關係出現問題,直接會影響到孩子對學校的適應,到時候孩子厭學不想上學校,還談什麼學習成績好?
這只是舉其中的一個例子,實際上如果家庭教育跟不上,孩子光有一個好成績,也只能說他天資不錯,比較聰明而已,內心當中沒有一種積極向上的能量,沒有熱愛生活的這種動力,孩子僅僅學習好又能怎麼樣呢?畢竟我們家長的目標是讓孩子生活幸福。
你怎麼看呢?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你覺得該讓孩子如何勝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