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做消化內鏡檢查十大注意事項

2020-12-23 騰訊網

隨著糖尿病患病率的上升,糖尿病患者在門診進行的胃鏡、腸鏡、以及內鏡下手術數量顯著增加,按照糖尿病患病率 10.4%(2013 年全國糖尿病患病率調查)估算,10 個做胃鏡腸鏡者,就可能至少有 1 個糖尿病患者。

一方面,由於胃鏡檢查當日禁食,腸鏡需服瀉藥進行腸道準備,以及檢查前 1 天少渣飲食,術後禁食 4 小時等要求,期間可能出現低血糖;另一方面,胃鏡、腸鏡檢查所引起的手術應激反應,暫時停用降糖藥物,期間可能升高血糖水平,而高血糖易導致感染,並影響傷口癒合(取病理、內鏡下手術等等)。

因此,糖尿病患者做胃鏡腸鏡,檢查前後應注意的內容尤為重要。下面就結合相關指南,對需要注意的內容,以及怎麼避免低血糖或高血糖提出建議:

1. 對於糖尿病患者,應評估與血糖控制相關的哪些信息?

血糖控制水平的評估,包括糖化血紅蛋白(HbA1c)和空腹或餐後血糖水平評估。若 HbA1C ≤ 7% 提示近三個月血糖控制較好,出現檢查前後血糖異常的風險低。相反,若 HbA1C 越高,則出現檢查前後血糖異常的風險高。

但血糖調節包括正反饋和負反饋,即血糖高則胰島素分泌以降低血糖,血糖低則胰高血糖素分泌,以升高血糖,以保持血糖動態穩定。

而胰島功能差的患者,正反饋和負反饋機制受到影響,血糖波動,在應激狀態下可能導致高血糖或低血糖。所以在糖尿病控制不佳的患者中,如果決定檢查,則血糖維持水平應在檢查前達標。

2. 檢查前口服抗糖尿病藥物、非胰島素注射劑的患者怎麼辦?

磺脲類胰島素促泌劑(例如格列齊特),非磺脲類胰島素促泌劑(例如格列奈類)單獨使用有低血糖發生的風險,而二甲雙胍、α-糖苷酶抑制劑、SGLT2 抑制劑和非胰島素注射劑(例如 GLP-1 受體激動劑——利拉魯肽、艾塞那肽),這些藥物單獨使用時則不增加低血糖發生的風險,但聯合胰島素或磺脲類藥物時,可增加低血糖發生風險。

因此,建議在檢查當天,暫時停用口服抗糖尿病藥和非胰島素注射劑。正常飲食之後,恢復原治療方案。特殊情況應就診或諮詢內分泌科醫生。

3. 如何管理術前胰島素治療?

長效(基礎)胰島素用於維持基礎血糖以及兩餐之間的血糖控制,所以即使錯過三餐,患者也不應經歷低血糖。因此,檢查前一天的基礎胰島素劑量不應有改變,除非患者在夜間,早晨或進餐時有血糖過低的病史。

中效胰島素與口服降糖藥聯合使用的患者,如果患者禁食,檢查以後可能會出現低血糖,應考慮術前血糖控制水平(即空腹血糖水平);例如血糖控制嚴格的患者,或每日血糖值波動範圍較寬的患者,以及採用胰島素多次治療的患者更有可能發生低血糖。建議此類患者去內分泌科就診,進行適當劑量調整以避免低血糖。

應用餐時胰島素的患者,檢查當日停藥。胃鏡檢查前一天晚餐可清淡飲食,仍可應用餐時胰島素,速效胰島素類似物皮下注射的低血糖風險在 2 小時內消退(峰值時間 1~2 小時),而短效胰島素在用藥後約 3 至 4 小時內消退(峰值時間 2~4 小時);如果進餐量減少則相應減少藥物劑量。

4. 胃鏡腸鏡檢查前的禁食時間(需根據預約的時間)。

(1)如以早上 9 點檢查腸鏡為例,檢查前一晚上 7 點服用瀉藥,可將晚飯安排在 6 點,可進食麵條、稀飯、水煮雞蛋等少渣飲食,仍可應用餐時胰島素。檢查當日早上 4 點開始服用瀉藥,當天應禁食,需要停用胰島素。

(2)如以下午 2 點檢查腸鏡為例,檢查前一晚上 7 點服用瀉藥,也可將晚飯安排在 6 點,可進食麵條、稀飯、水煮雞蛋等少渣飲食,仍可應用餐時胰島素。檢查當日應禁食,早上 9 點開始服用瀉藥,也需要停用胰島素。普通腸鏡應在排洩物達到清潔標準 3-4 小時進行,在此期間可食用無色透明糖塊或飲用清水。

圖片說明:由於腸道準備良好,升結腸內 1 CM 的腺瘤清晰可見,需擇期切除

來源:作者提供

(3)無痛腸鏡檢查,應在排洩物達到清潔標準 6 小時後進行,在此期間嚴格禁食禁水。

(4)胃鏡檢查前,夜間 12 點之後,禁食禁水。

5. 胃鏡腸鏡檢查後的禁食時間。

(1)普通胃鏡,如果沒有噁心、嘔吐等症狀,咽部麻木感消失後(檢查前需口服表面麻醉劑),即檢查後 1 小時可正常進食;無痛胃鏡以及取病理活檢,若無特殊等症狀,檢查後 2 小時可正常進食。

(2)普通腸鏡檢查後,若無腹痛、腹脹等症狀可正常進食;無痛腸鏡以及取病理活檢,檢查後 2 小時可正常進食。

(3)內鏡下手術,禁食 24 小時,流食 3 天,或根據內鏡下手術類型,遵醫囑,期間輸液治療,以補充能量。

6. 胃鏡腸鏡的檢查所需時間。

普通胃鏡腸鏡的檢查時間一般半小時內結束,如果做全麻(無痛)胃鏡腸鏡,因有麻醉復甦時間,再增加 15 分鐘左右。

如果內鏡下進行手術,則根據手術級別以及疾病,大約 1 小時左右;例如如果有腸息肉,根據數量以及大小,手術的時間也有所不同。

另一方面,檢查時間也受腸道的清潔程度影響,若糖尿病患者長時間便秘,或腸蠕動慢,腸腔內積存較多糞水,需變換體位,或衝洗,或抽吸積存水分,也會相應延長檢查時間。

7. 檢查前後適宜的血糖水平是多少?

根據2019 版《中國手術部位感染預防指南》,患者圍手術期血糖控制的目標可設定為 6.1~8.3 mmol/L。

根據中國糖尿病和內分泌學會: 餐前血糖在(5~7.2 mmol/L,餐後血糖低於 10 mmol/L。

8. 應該如何識別和處理檢查前後的低血糖症?

由於胃鏡腸鏡檢查需要空腹,所以要事先評估糖尿病患者既往低血糖的發生症狀和頻率,以及相關的血糖治療控制問題。按照檢查前後適宜的血糖水平進行事先管理,達標後進行檢查。

為預防臨時出現的低血糖或高血糖,應用胰島素的患者,建議在檢查時攜帶含糖飲料、水果糖、少量小點心,在腸鏡檢查結束後備用。

在清醒的患者中,低血糖可能導致飢餓感,出汗,心慌,虛弱,疲勞,神志不清等症狀,因內鏡中心均備有葡萄糖液體,治療低血糖的首選方法是提供 15 至 25 g 的葡萄糖,根據血糖測試結果,重複進行直至血糖升高並且症狀消失為止。

在全麻期間(無痛檢查),因為低血糖症的症狀容易被掩蓋。因此,對於接受無痛胃鏡腸鏡檢查的糖尿病患者,預防措施包括對確定有低血糖風險的患者及時監測血糖,以及內鏡檢查前對糖尿病治療的適當調整。另外,糖尿病患者離開麻醉恢復室的標準是步態穩定/沒有頭暈,經許可後可由親友陪同離院。患者當日不可從事駕駛、高空作業等。

患者自備治療低血糖的液體包括含糖飲料,或含糖果汁、無色水果糖等。因全麻後短時間內澱粉或蛋白類食物進食受限,應每 15 分鐘監測血糖 1 次,血糖恢復後至少監測血糖 24~48 h。

9. 選擇無痛檢查的注意事項。

隨著患者對舒適化醫療服務需求的不斷提高,無痛胃鏡腸鏡檢查逐漸增多,但是鎮靜/麻醉下消化內鏡診療操作具有一定的風險。根據《中國消化內鏡診療鎮靜/麻醉操作技術規範》,有以下禁忌證:

有常規內鏡操作禁忌證或拒絕鎮靜/麻醉的患者。

糖尿病患者合併未控制的嚴重高血壓、嚴重心律失常、不穩定心絞痛以及急性呼吸道感染等。

嚴重貧血、胃腸道梗阻伴有胃內容物瀦留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存在胃排空功能障礙或胃瀦留,應適當延長禁食和禁水時間;一般患者應在術前禁食至少6h,術前禁水至少2h)。

有鎮靜/麻醉藥物過敏及其他嚴重麻醉風險者。

無陪同或監護人者。

10. 糖尿病患者還有哪些其他注意事項?

(1)應提前向醫護人員告知是糖尿病患者。在可能的情況下,工作人員應將糖尿病患者安排為一天的第 1 例,以最大程度地減少對他們血糖的影響,並讓他們平穩而及時地恢復到正常的用藥方案和飲食。

(2)檢查前後,有嚴重不適症狀者給予測血糖,及時對症處理。以便於觀測病情,排除低血糖、高血糖的可能性。服瀉藥後,以及胃鏡腸鏡檢查期間,有劇烈嘔吐、嚴重腹疼、以及頭暈、心慌及其他不適症狀,及時與醫護人員聯繫。

(3)服用阿司匹林、波立維等抗凝藥物的糖尿病患者,需停藥 1 周才能取病理,以及預約進一步的內鏡下治療。

(4)重新服用口服降糖藥,需在恢復進食後。如果正常的熱量攝入延遲,之前的糖尿病治療方案也應延遲。

(5)因為糖友比一般人容易便秘,長期便秘患者需提前進行腸道準備。前期先讓患者多食用高纖維食物,促進消化道蠕動。徹底排便後,需要提前 2 天吃 「少渣飲食」。檢查前 1 天中餐、晚餐建議只吃 1 碗稀飯或麵條。

(6)不要過分擔心,以至於少吃出現飢餓。檢查前 1 日,建議晚上 6-7 點左右開始口服瀉藥(第 1 盒),與 750 毫升溫水混合,30 分鐘喝完,1-2 小時左右後開始排洩,一般間斷排洩 2-3 小時,臨睡前夜間 11-12 點左右,排洩基本停止。檢查當日方法同前(2 盒),建議喝瀉藥的速度適中,過快則容易出現胃脹將藥物嘔吐出來,過慢則腹瀉效果不佳。

胃鏡、腸鏡篩查是預防和治療消化道腫瘤,以及相關疾病的非常有效的途徑,對於糖尿病患者這個群體,正確配合胃鏡腸鏡檢查,消除不必要的恐懼,實現早診早治,提高生活質量尤為重要。

相關焦點

  • 急診消化內鏡如何做|復旦大學...
    在疫情期間,開展消化內鏡診療屬「高危」操作,如何在保護醫患雙方,避免接觸感染的前提下,安全、有效地開展消化內鏡診療是目前消化內鏡醫師面臨的問題。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鏡中心主任周平紅教授、時強主治醫師團隊根據臨床經驗及實際情況,總結出疫情期間在急診開展的胃鏡、腸鏡、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RCP)等內鏡診療項目和適應證的選擇,患者的就診、接診流程,操作過程的注意事項及個人防護,急診診間及內鏡清洗的要求等,相關論文於3月1日在線發表於《中華消化內鏡雜誌》。2月26日,內鏡中心接診了一位79歲的老奶奶。
  • 內鏡科主任韓振琦教授做客《百裡挑一大醫生》談大腸息肉患者的...
    單個良性大腸息肉摘除術後,剛開始每年需複查一次大腸鏡,連續2-3年檢查不復發,之後可以每3年複查一次大腸鏡。多個良性大腸息肉,為保險起見,還是要每年做一次大腸鏡檢查。增生性息肉因生長較慢,患者可1-2年隨訪1次。腺瘤性息肉,尤其是伴有上皮內瘤變的,患者隨訪時間要適當縮短,一般為6個月-1年。
  • 燕達醫院消化內鏡一站式服務平臺正式啟動!讓患者「少跑路」
    為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改善患者就醫體驗,增加患者就診滿意度,2020年12月1日,河北醫科大學附屬燕達醫院「消化內鏡一站式服務平臺」啟動儀式在門診二層消化內鏡中心舉行。劉培宗主任宣布了河北燕達醫院「消化內鏡一站式服務平臺」正式啟動的決定,並指出:消化內鏡一站式服務平臺的開設,真正實現了讓患者「少跑腿,零等待」的目的。有消化屆知名教授吳東方主任領銜的醫生團隊、高端的京東地區獨有的Olympuscv-290內鏡檢查設備、是京東地區唯 一可開展兒童內鏡檢查的醫院,真正實現了與北京朝陽醫院內鏡中心線上互聯、互通。
  • 糖尿病患者做檢查前要注意什麼
    糖尿病控制住就是勝利,而為了控制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要做很多的檢查,那麼糖尿病患者在做檢查前要注意什麼呢?  糖尿病患者做檢查前要注意什麼  1、患者檢查前一天晚飯後至第二天檢查前不再進食藥物,採血前12~14小時內禁食。
  • 全球最大消化內鏡中心在安醫大一附院高新院區落成
    原標題:大醫院的胃鏡將能「當天預約當天做」全球最大消化內鏡中心在安醫大一附院高新院區落成佔地約5000平方米,擁有最先進的內鏡系統,未來計劃年服務量達10萬臺次……11月11日,全球最大的消化內鏡中心在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高新院區落成
  • 全球首部消化內鏡隧道技術全英文專著出版
    答:這本書叫《Therapeutics of digestive endoscopic tunnel technique》,翻譯成中文就是《消化內鏡隧道技術治療學》。它系統而全面的介紹了一種叫做隧道技術的全新的微創內鏡新技術。隧道技術的產生讓大量的患者能夠避免創傷較大的傳統外科手術,比如大面積的消化道早癌,消化道的黏膜下腫瘤和賁門失弛緩症的患者。
  • 疫情期間內鏡檢查怎麼做?專家推薦無接觸式胃鏡檢查
    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副秘書長、膠囊內鏡協作組組長、上海長海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廖專教授圍繞「疫情期間要做內鏡檢查怎麼辦」這一話題進行了精彩「雲分享」,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大內科副主任、醫療保健(體檢)中心執行主任吳建勝教授和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消化內科方軍博士也參與了在線交流。
  • 內鏡護士成長記:每個成功的內鏡醫生旁邊都有個漂亮的護士妹妹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我們的武器也越來越強大,內鏡中心現有的放大內鏡能放大80-120倍。憑藉這強大的武器,細緻入微的觀察,青雲醫生發現了1mm的病變,讓大家為他點32個贊!消化內科氧氣美女呂濤副顧問醫生告訴大家什麼是超聲內鏡和小腸鏡?以及它的適應症、禁忌症。她的講解如春風輕拂臉頰,貼心地溫馨提示檢查過程中護理的各項注意事項更是沁人心脾了!
  • 胃癌在什麼情況下可以考慮內鏡下切除?切除後需注意哪些事項?
    這些情況的時候,胃癌可以內鏡下切除早期胃癌,早期胃部發生癌變的時候胃部的胃壁表淺,在黏膜的下層以內,還沒有進行轉移到胃部,讓胃部長滿腫瘤,因此選擇內鏡下切除的方式能夠更好的治癒患者,但是在切除的同時需要提高警惕的是附近是否出現了淋巴結的轉移,為了根除一切有害的因素,同時還有可能會進行切除淋巴結,
  • 世紀壇醫院吳靜:在消化內科打造內鏡診療中心
    致力於打造內鏡診療中心世紀壇醫院消化內科分為門診、病房、內鏡室三個單元,開放床位30張,擁有13位醫生與15名護士。「與北京友誼醫院、北京朝陽醫院等醫院的消化內科相比,我們科室的特色在於胃鏡下的癌症早期篩查。」吳靜介紹道。內鏡中心在打造科室特色的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 溫醫大附一院內鏡檢查去年做了12萬例 專家建議50歲以上人群最好做...
    溫州網訊 近日,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消化內一科吳芳團隊在該院消化內一科主任黃智銘和副主任吳偉的指導下,為一名92歲的老人做了內鏡下早期胃癌剝離術,成為該院近年來在內鏡下成功治療的年齡最大的胃癌病例。  這位來自瑞安的老人身體條件較差,裝有心臟起搏器,動脈硬化,心肺功能不全。
  • 第四屆中山大學消化內鏡論壇圓滿落幕
    12月4日,第四屆中山大學消化內鏡論壇在廣州隆重開幕!本次大會由8家中山大學直屬附屬醫院承辦,9家非直屬附屬醫院協辦,大會有幸邀請到了多位國內外相關領域的著名專家共襄盛會,分享他們在學術領域的感悟、經驗以及他們對消化內鏡未來的展望與暢想,讓與會代表親身領略專家的精彩演講和大師風採,是國內消化內鏡領域極具專業特色的學術盛會。
  • 哪些情況需要做?有什麼注意事項?
    首先,我們說的腸鏡一般指的是大腸鏡檢查,從肛門伸進入一根帶攝像頭的鏡子,可以觀察整個大腸,還有一小部分的小腸。腸鏡檢查是非常重要的診斷和治療手段,可以早期發現腸道息肉、炎症、腸癌等病變,並且可以在內鏡下取病理活檢,明確診斷,還可以內鏡下切除息肉和早期癌症、內鏡下止血、取異物等等。
  • 消化內科二病區聯手內鏡中心開展小腸鏡檢查
    本網訊【李瓊霞】近日,我院消化內科二區和消化內鏡中心成功開展首例小腸鏡檢查,為一位懷疑小腸疾病的患者明確了病情,為治療提供了診斷依據。小腸鏡檢查與普通胃腸鏡檢查比較,操作有難度、時間較長、風險不低,需要在全麻下進行操作。
  • 西安市胸科醫院消化內鏡中心拍了拍你:我們上線啦!
    為了給患者提供更優質和全面的醫療服務,西安市胸科醫院消化內鏡中心成立了!消化內鏡中心團隊科室配備了最先進的奧林巴斯290內窺鏡系統,超聲內鏡系統及內鏡清洗設備,目前國內開展的內鏡下治療,尤其是消化道早癌的早診早治、肝膽胰腺疾病的內鏡治療均可在我院常規開展。常規開展的無痛胃腸鏡檢查,解除了患者的恐懼心理,使胃腸鏡檢查及治療更加舒適化和人性化。
  • 一文讀懂:患了糖尿病需要做哪些檢查?做檢查時需要注意些什麼?
    想必大家都遇到過這種情況,每次去醫院看病時,總是需要做各種各樣的實驗室檢查,需要做檢查也就罷了,可是有的檢查卻有特定的要求,比如說有的需要空腹、有的需要憋尿、有的需要提前服用各種試劑、也有的需要提前停用某些藥物,不同的實驗有不同的要求,可是我們作為一個不知情的人,有的時候卻會因為一個小小的要求
  • 我院開展無痛胃腸鏡檢查,讓患者不再談「鏡」色變!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檢查、治療疾病的手段也有了更進一步的需求,我院為滿足廣大患者的診療檢查需求,內鏡室配有先進高清晰奧林巴斯胃鏡和腸鏡設備,內部寬敞明亮、整潔乾淨,
  • 糖尿病注意事項 這8項患者千萬要注意
    糖尿病是我們平時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現如今有很多人都患有糖尿病,那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在平時要注意哪些事項呢,導致糖尿病的發病的原因有哪些呢,糖尿病對我們的身體上有哪些危害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 清腸做不好,腸鏡檢查漏診率達35%,4個準備技巧讓你放心接受檢查
    第二天早上五點多,我們爺倆睡夢中突然坐起,面面相覷,我爸趕緊喝下瀉藥(正常來說應該是檢查前4個小時提前準備好)。結果因為太著急,加之不是那麼合他的胃口,也就喝了一半。雖然也跑了幾趟廁所,但最後做腸鏡的時候效果不是很好。後來我就被師兄嘲笑了好久,畢竟是內鏡中心的研究生,自己家人都沒做好腸道準備.確實挺丟人的。
  • 中國非公醫療機構協會消化內鏡專業委員會2019年學術年會暨陝西省...
    9月21日—22日,中國非公醫協消化內鏡專業委員會2019年學術年會暨陝西省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消化及消化內鏡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西安召開。來自國內外的消化界著名專家、學者及省內基層醫院的消化醫護同道五百餘人參加了會議。大會在古風雅韻、委麗柔曼的大唐鼓舞中拉開了帷幕,羅衣從風,長袖交橫,迎來四方賓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