禿頂、頭髮灰白 是男性冠心病的主要風險

2020-12-20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北京青年報

據英國一家媒體報導,聯合國梅塔心臟病研究所的學者發現,掉頭髮或頭髮顏色變灰是比肥胖更強的冠心病風險因素。如果男性不到四十歲就脫髮或頭髮的顏色過早灰白,那麼他們冠心病發作的風險會升高5倍。

研究團隊從印度選取了790名40歲以下有冠狀動脈疾病的男性和1270名年齡相仿的健康男性,並進行對照試驗。研究人員記錄了所有參與者的臨床病史,並對他們進行了心電圖、超聲心動圖、血液檢查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

分析結果顯示,患有冠狀動脈疾病的年輕男性通常更有可能頭髮過早灰白和脫髮。在調整了年齡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之後,脫髮的年輕男性患上冠心病的風險高出了5.6倍,頭髮過早灰白的年輕男性患上冠心病的風險性高出了5.3倍。相比之下,肥胖的年輕男性患上冠心病的風險只高出了4.1倍。有糖尿病、高血壓、早發性冠心病的家族病史、中心性肥胖、身高體重指數高、血脂異常和吸菸都是冠心病的風險因素,但它們的相關性都不及脫髮、頭髮顏色變灰和肥胖那麼強。

在印度心臟病學會年會上宣讀的這項研究成果認為,脫髮和頭髮灰白與血管的生物年齡老化緊密相關,而無論實足年齡如何;它們是預測冠心病的更合理的風險因素。這些男性應當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如飲食健康、勤鍛鍊和減輕壓力)來降低他們患上冠心病的風險。(文/王萌)

相關焦點

  • 過了40歲,為什麼很多男性會禿頂?4個防禿措施,幫你留住頭髮
    ,會漸漸面臨禿頂的問題,這也是令很多男性感到困擾的地方。雖然此時的男性已經結了婚,甚至有了孩子,但禿頂還是會嚴重影響男人的形象。到底為什麼,男人過了40歲之後,很多都會面臨禿頂的問題呢?首先遺傳是很重要的一個引起男人禿頂的因素,很多男性因為父輩就有禿頂的問題,所以自己到了40歲左右的時候,也會慢慢面臨禿頂的問題,這也就要求男性在年輕的時候,若是察覺到了自己有這樣的趨勢,一定要及時做好預防的工作。
  • 女性禿頂比男性禿頂少 除了雄性激素,這5個因素也是重點
    說到禿頂遺傳的問題,我聯想到了英國皇室,每次在新聞上看有關英國皇室相關人士,總能發現禿頂的人群,比如:威廉王子、他的父親查爾斯王儲以及爺爺菲利普親王,都是典型的脂溢性脫髮患者。查爾斯王儲28歲時已出現明顯的"地中海"頭型,如今更達到"頭頂無發、兩側有少量頭髮"的六級脫髮。
  • 多次漂染頭髮會導致頭髮斷裂或禿頂嗎?
    漂發傷害的是頭髮,禿頂屬於脫髮的範疇,和漂發沒直接的關係。漂發的時候接觸到頭皮,刺激的也只是你的頭皮,也是不會導致你禿頂。但有一種可能性,就是頭髮可能會從根部斷掉,但頭髮還是會長出來,也不至於禿頂。眾所周知,漂發是很傷頭髮的,頻繁的漂發會讓頭髮便幹變脆,很容易折斷。美麗的成本是巨大的,頭髮壞了還能長出來,因此愛美的妹子們,都不會心疼自己的頭髮,只要漂亮頭髮斷掉又有何妨,大不了剪短再做個無痕接發,又是美噠噠的長髮及腰。禿頂指的是頭頂的頭髮脫落,毛囊壞死,再也長不出頭髮來了。
  • 喜歡睡高枕小心冠心病 男性禿頭需儘早提防
    冠狀動脈鈣化率是冠心病的一個亞臨床預測因子,可以藉此確認是否出現動脈粥樣硬化。另外一項研究發現,曾有過腎結石的女性,患冠心病的風險也有所升高。但在男性中未發現這種關聯。   來自義大利羅馬一家醫院的研究人員在報告上說,他們分析了此前美國3項大規模研究的數據,這些研究總共涉及超過24萬名參與者。統計分析發現,女性的腎結石病史與冠心病風險增加之間存在明顯相關性。
  • 洗頭時掉很多頭髮,是禿頂的徵兆嗎?
    人體大約有10萬根頭髮,正常人平均每天可掉100根以內,每根頭髮可生長1000天左右。如果您每天掉發超過100根,頭髮逐漸變稀、變細、變軟,前額髮際線後移,那麼您要小心嘍,這樣發展下去,您可能會變成「禿頭」。別緊張,脫髮並不是無藥可治,及時到正規醫院毛髮專家處接收治療,您的頭髮還有「第二春」的可能。▍禿頂是咋回事?那麼,這是怎樣的一種脫髮呢?
  • 父親禿頂會遺傳給子女嗎?了解禿頂的遺傳規律
    原標題:父親禿頂會遺傳給子女嗎?了解禿頂的遺傳規律   脫髮是一件非常煩人的事情,它會給我們的形象造成很大損害。甚至有很多人,為了改善這個形象而進行了植髮,並且很多人也都特別擔心禿頂會遺傳給後代,禿頂尤其在男性上的遺傳是明顯的,那父親禿頂會遺傳給子女嗎?
  • 為何頭髮出油、鼻子出油、禿頂,學會這些知識讓自己清爽起來
    不知道讀者有沒有注意到,我們的上一代人,在他們年輕的時候,很少有頭髮出油的,60後和70後你們可以問問他們年輕的時候鼻子是否出油?頭髮是否出油?那個時候沒有潘婷、沒有沙宣洗髮水,但是他們的頭髮從來不出油,甚至還有些毛毛糙糙的。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毛孔被油脂堵塞。
  • 「禿頂」率亞洲第一,為保住頭髮,神仙都求上了
    御發神社裡供奉著日本理髮業的始祖藤原採女亮政之公,專管人們的頭頂上的事,所以很多日本人都會來這裡祈求頭髮健康。在御發神社的許願牆上掛滿了各種各樣的祈求的不要禿頂的,當然這樣做未必能解決禿頂問題,但是還是很多人來這裡祈願,看來禿頂脫髮給日本人帶來的壓力非常的大。
  • 揭開禿頂的遺傳學秘密
    想必大家高中時的生物都學過遺傳學,它是探究生物遺傳和變異規律的科學,但是,對於我們常見的一種病禿頂,對於他的基因的結構,功能變異,等方面又有什麼解釋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吧。禿頂基因在男性和女性中的表達是不同的,在男性中禿頂基因是顯性的,而女性中該基因卻是隱形的。
  • 頭髮有點禿頂怎麼辦 頭頂頭髮稀少怎麼變濃密
    但是有這樣一群人因為頭髮脫髮嚴重導致頭髮少、禿頂等症狀,雪白的頭皮外漏,嚴重影響個人的光輝形象。而看到同齡人的頭髮烏黑濃密時,常常鬱鬱寡歡,只能望發興嘆。特別是身為一個男人,更是被冠以各種名號,身體和心理遭受巨大打擊。那麼頭髮有點禿頂怎麼辦,如何可以快速生發呢?
  • 人類男性頭髮會禿,為什麼鬍子、腋毛、陰毛卻不會禿?
    凱撒復原圖這些年以來,人類男性禿頂的比例越來越高,我國禿頂人口的比例已經達到了10%左右,這些人絕大部分都是男性。實際上,這些男人並沒有失去頭髮。所以男性型脫髮一般從前額兩側頭髮開始變為纖細而稀疏,逐漸向頭頂延伸,額部髮際向後退縮,頭頂頭髮也逐漸開始脫落;病情如果進一步發展的話,前額變高形成「高額」,呈V字形脫髮,進而與頂部脫髮融合成片,也就是地中海。其實絕大部分人禿頂的最終效果就是這樣,頭髮全禿還是少部分。
  • 讓稀疏的頭髮重新變濃密的方法,禿頂人士的福利
    誰也不想年紀輕輕就開始脫髮,特別是禿頂對形象簡直是毀滅性打擊。以前總以為脫髮禿頂離自己很遠,那都是七老八十的事,誰知道這個年代越來越多人早早就開始脫髮了呢。不用說什麼某份調查報告顯示了,光看每年生髮水銷量節節上升就知道,大家對解決脫髮的需求有多大。
  • 禿頂有救了 科學家找到培育無限量頭髮方法
    「感覺自己要禿頂了」……近年來脫髮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據報導如今的脫髮群體正不斷壯大且呈現年輕化趨勢甚至一些「90後」的髮際線都開始後移了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近期一項調查顯示,我國脫髮人群呈現低齡化和認知低等特點。
  • 冠心病風險增加12%,僅因多吃了一份紅肉……
    當然不行 因為你也忍不住 「小編,吃啥會降低冠心病風險呢?」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研究人員研究了總紅肉、加工過的紅肉和未加工過的紅肉與冠心病風險之間的關係,並評估了用其他蛋白質來源替代紅肉與冠心病風險之間的影響。 他們的研究結果是基於43272名美國男性(平均年齡53歲)的數據,他們在入選時都沒有心血管疾病和癌症。
  • 科學網—揭示大豆異黃酮攝入或可降低冠心病風險
    西安交通大學等
  • 禿頂是天生的?不止它,「偏愛」男性的遺傳病,基因早已「出錯」
    關於染色體,你需要知道的事我們知道,在醫學上,女性的染色體為xx,男性的染色體為xy。當夫妻雙方基因結合時,女性的x染色體與男性的x、y染色體結合機率是對半分的。哪些遺傳疾病傳男不傳女?主要有4種1.經研究發現,此基因正好在x染色體上,那女性成為遺傳病患者的機率則佔一半,男性若是帶有攜帶遺傳病基因的x染色體則是必中。由此可見,假肥大性肌營養不良的男性的病發率明顯高於女性。一般會在孩子長大到5歲後才慢慢顯現出對應症狀。比較遺憾的是,目前醫學上仍沒有將其徹底根治的方法。2.
  • BMJ:多吃植物蛋白,可降低冠心病發病風險
    美國研究人員小組研究了總紅肉,加工紅肉和未加工紅肉與冠心病風險之間的關係,並估計了用其他蛋白質來源替代紅肉對冠心病發病風險的影響。 研究人員隨訪了來自1986年-2016年期間43272名美國男性,包括29683名牙醫、10098名獸醫、4185名藥劑師、3745名驗光師、2218名骨科醫生和1600名足科醫生,參與者選時沒有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平均年齡為53歲。
  • 大齡的你開始禿頂了嗎?科學研究稱脫髮問題有望逆轉
    紐約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稱,他們找到了逆轉禿頂過程的方法,成功讓受損皮膚重新長出了毛髮。他們激活了大腦中的「sonic hedgehog」信號通路。當胚胎在子宮中發育、毛囊開始形成時,該信號通路非常活躍。
  • 禿頂頭髮種植的過程怎麼樣?敢看嗎?
    種植頭髮是一項精密的外科手術,是利用毛囊移植的方式將後枕部降的毛囊提取出來,然後種植到脫髮部位,等毛囊適應了新的血液循環就能長出新的毛髮,而且新生發具有原生發的一切特性,那麼種植頭髮是一個什麼樣的過程呢?下面來看看吧。
  • 科學家揭示大豆異黃酮攝入與冠心病風險下降關聯—新聞—科學網
    日前,西安交通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馬樂與哈佛大學相關科研人員合作,分析了大豆製品及大豆異黃酮攝入量與冠心病發生之間的關係,發現大豆製品對心血管的保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