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藥品集中採購
全市為患者節省約3.43億元藥品費用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戴紹志)為讓更多患者用上質優價廉的藥品,從2019年7月1日開始,滄州市落實了部分藥品的集中帶量採購工作,節省約3.43億元的藥品費用,減輕了廣大患者的用藥負擔。
據介紹,藥品集中採購,是指多個地區或醫療機構組成藥品採購聯合體或聯盟,以集中談判、招標的形式,購進所需藥品的採購方式。藥品集中採購的目的是,規範醫療機構藥品購銷工作,降低藥品價格,減輕社會醫藥費用負擔。
從2019年7月1日起,滄州市跟進落實了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工作,涉及心腦血管、高血壓、肝病、癌症等25種43個規格的藥品,中選藥品採購價平均降低52%,最高降幅達到96%。以國產阿託伐他汀鈣片(阿樂)為例,集中採購價僅6.6元/盒,而進口阿託伐他汀鈣片(立普妥)需要42.77元/盒。從去年7月1日起到今年6月30日第一採購周期結束情況來看,工作運行進展順利。全市共計採購8616.21萬片(粒、支)(約定採購量2498.17萬片(粒、支)),完成約定採購量的344.9%,採購金額達到11469.06萬元,超額超量完成任務,做到了藥品採購及時、給企業回款及時、能夠滿足患者用藥需求。第一周期採購量按照降價幅度計算,共計減少藥費金額3.05億元,也就是減輕患者負擔3.05億元,同時也節約了醫保基金,受到了社會的認可和好評。
今年以來,滄州市跟進落實國家組織的第二批集中採購工作,涉及32個品種49個規格的藥品集中採購,32個中選藥品平均降價幅度72.81%,一些老百姓的常用藥降價明顯,如阿卡波糖、格列美脲片,價格分別降低了81.26%和95.73%,患者藥費負擔明顯減輕。這32個品種49個規格的藥品,自4月1日起開始可以從省藥品採購平臺採購。全市共計約定採購量3670萬片(粒、支),按2019年全年採購使用量計算,全年可減少藥費支出、減輕患者負擔約3000萬元。
為進一步完善藥品供應保障機制,滄州市還跟進了福建省三明市部分藥品集中採購工作,通過打通藥品流通的區域壁壘,嘗試打破部分國產藥價格居高不下的局面,探索解決地域間藥品價格差異過大的問題。作為「三明聯盟」的成員,通過發揮聯盟集中採購的優勢,7種臨床常用藥品的中選結果達到總體預期,從6月1日起,滄州市所有公立醫療機構全面落實7個品種11個規格中選藥品帶量採購,藥價回歸相對合理的區間,使醫改紅利更多地惠及群眾。據統計,滄州市「三明聯盟」集中帶量採購中選藥品約211.74萬片(粒、支),7種常用藥品價格大幅下降,單品種最大降幅91.63%,平均降幅69.52%,預計節約藥品費用800萬元。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