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pringer Nature接受同行評審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2020-12-14 施普林格自然OA

同行評審是一項必要、有時很耗時的工作,並且對研究過程至關重要。作為審稿人,需要花時間遠離自己的科研、日常工作和個人生活,以便對同行撰寫的論文提供反饋。在 Springer Nature,我們一直致力於創建更好的審稿流程,而最好的方法是聽取我們的作者對我們提供的審核流程的看法。

所以,Springer Nature 的同行評審體驗如何?我們的作者滿意度調查發現:

93%的人同意或強烈同意審稿報告足夠詳細且內容豐富93%的人同意或強烈同意審稿報告有助於改進他們的稿件90%的人同意或強烈同意審稿報告表明審稿人對該主題有很好的理解只有1%的受訪者不同意審稿報告足夠詳細和豐富

請閱讀以下我們的作者對同行評審的滿意度調查的更多見解,包括我們從作者那裡收到的一些有見地的評論。

最後,衷心感謝審稿人對科學的付出,科研因為有你們才能發表。特別感謝所有為 Springer Nature 期刊審稿,提升稿件質量的評審人。

2018 Springer, part of Springer Nature.

All Rights Reserved.

相關焦點

  • 同行評審的演變和編輯的角色:來自Nature Communications主編的...
    論文標題:The Volutioen of Peer Review and the Role of Editors :Thoughts from Nature Communications’s
  • CPS2019 | Springer Nature開放獲取期刊推薦
    中國物理學會秋季學術會議 (CPS Fall Meeting),是由中國物理學會主辦的年度學術會議,始於1999年,會議的目的是增進國內物理學界的學術交流,提高學術水平,促進物理學科的全面發展和人才培養。經過會議組織委員會和中國物理學界的共同努力,秋季會議已由最初200人規模逐步發展到目前的3000多人規模,已成為中國物理學界規模最大、綜合性最強的品牌學術盛會。
  • ChinaNano2019 | Springer Nature開放獲取期刊推薦
    原文連結: http://t.cn/AiHsGgUM
  • In Review 運行一年,百餘本Springer Nature期刊迎來更清晰的同行...
  • Nature揭露同行評審潛規則,審稿人操縱引用,愛思唯爾開始嚴查
    他們發現,可能有部分審稿人會鼓勵被審論文作者引用審稿人的研究,作為交換,審稿人會為論文帶來更為正面的評審意見。這種做法被稱為「強制引用」(coercive citation)。這項研究已於 9 月 6 日被收入 SSRN 社會科學研究庫,目前還沒有經過同行評審。
  • Springer Nature開放獲取期刊推薦 | 第38屆中國控制會議
  • 同行評審的相關介紹
    本文易智編譯將帶大家一起了解下同行評審,具體介紹了什麼是同行評審,同行評審的形式以及過程。一、什麼是同行評審同行評審(Peer review,是一種審查程序,即一位作者的學術著作或計劃讓同一領域的其他專家學者來加以評審)。出版社主要以同行評審的方法來篩選稿件錄取與否,在提供科研基金的單位,也是以同行評審的方式來決定研究獎助金是否授予。
  • 關於同行評審和Publons,你知道多少?
    同行評審(Peer review,是一種審查程序,即一位作者的學術著作或計劃讓同一領域的其他專家學者來加以評審)。出版社主要以同行評審的方法來篩選稿件錄取與否,再而科研基金提供的單位,也是以同行評審的方式來決定研究獎助金是否授予。
  • 一篇文章7.4萬,Nature33種期刊開放獲取新政引爭議,社區斥其「寄生...
    在「guided OA」過程中,如果這三本期刊的編輯和同事認為這篇論文值得同行評審,他們將要求作者支付 2190 歐元的初始費用,用於支付編輯評估和同行評審費用),如果論文被接收,作者再支付剩餘的費用。而作者將得到一份評審文檔,包括比傳統評審報告更加詳細的編輯評價,並推薦作者向 Springer Nature 旗下其他某份期刊投稿。
  • Springer 投稿選刊攻略 | 2019 環境科學篇
    Landscape EcologyIF18: 4.349 | h5 Index: 47 | JCR 分區: Q1審稿周期: 50 天 | 接受到出版周期: 11 天Climatic ChangeIF18: 4.168 | h5 Index: 69 | JCR 分區: Q1審稿周期: 80 天 | 接受到出版周期: 18 天
  • 接受心理諮詢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請接受專業心理諮詢師的陪伴。如果你有以下情形:痛苦的情感體驗、認知偏差、意志行為的功能減退、人際關係緊張、融入現實的工作(或學習)困難、身體感到不適而醫院檢查無異常,過度陷入在困境中無法自拔。請撥打心能量諮詢熱線400-808-6639,接受專業諮詢師的協助。
  • 同行評審制度的發展歷史和科學家的思考
    童國梁/文   今天,同行評審已經是論文發表出版、科研經費申請以及學術獎勵的一項基本制度。評審制度起源於英國,美國是第二個採用這種辦法的國家,同行評審在美國發展、完善,已作為一種學術和科學研究中行之有效的制度深深根植於美國的歷史、文化和立法中。但是這種制度在美國學界也經常受到批評。
  • 人工智慧(AI)同行評審的時代來了
    大部分的研究者都有充分的理由抱怨同行評審,因為這是一個耗時間且容易出錯的工作。並且只有 20% 的科學家承擔大部分的評審工作,工作量分配嚴重不均。如今,人工智慧的出現有望改善同行評審這一過程,提高文章質量並節省評審時間。有一部分學術出版商已經在嘗試使用 AI 來幫助他們完成一些事情,例如選擇評審學者、統計和核查數據準確率、總結文章的新發現。
  • 同行評審以權謀私,讓投稿人多引用自己文章,愛思唯爾將徹查此事
    愛思唯爾發現,某些同行評審正在濫用自己的權力,提高自己文章的引用率。他們會在投稿人的在審稿意見中加入一句提醒:「請參考XXX文獻」,而這篇文獻往往是審稿人自己的文章。雖不是強迫,但一些投稿人為了提升中選的機率,通常選擇默默採用編輯部的意見。這種違規操作已經被愛思唯爾盯上。
  • 同行雙盲評審任重道遠
    原標題:同行雙盲評審任重道遠   該調查結果是在日前舉行的第八屆國際同行評審大會上發布的。值得關注的是,即便NPG宣布將在旗下所有期刊推行雙盲(論文作者和審稿人均匿名)評審論文機制,但要推行到位似乎也很難。《科學》雜誌對此現象進行了關注。   雙盲為「避免偏見」而生   大多數論文是單盲評審,即審稿人知道作者是誰,作者不知道審稿人是誰。
  • 中國學者再次被撤13篇論文,涉嫌偽造同行評審專家!—新聞—科學網
  • 因圖片重複等問題,Nature期刊撤回一篇關於利用CAR-T細胞療法治療...
    這篇論文報導了一種允許免疫細胞胞越過血腦屏障並靶向難以觸及的腦瘤的新技術。在出版後同行評審網站PubPeer上收到50多條匿名的評論後,這篇論文於2019年2月20日被撤回。圖片來自Nature, 2018, doi:10.1038/s41586-018-0499-y。
  • 扒一扒審稿人的現狀和出版後同行評審
    如今,出版社建立了一種盈利至上的商業模式:科學家們由政府資助開展實驗項目,隨後撰寫論文並免費提供給出版商,出版商付錢給科學編輯,讓他們判斷作品是否值得發表並檢查語法,但科學編輯最艱巨的任務事實上是評估論文的科學有效性,這被稱為同行評議的過程卻是由科學家們志願完成的。
  • SCI論文評審,如何做好同行評議
    接受國際期刊的審稿任務,是同行的認定和信任當然是很光榮的任務,而實際上內心十分忐忑。首先,要尊重作者的汗水與努力,多數學者的學術生涯都經歷過數不勝數的拒稿、大修、小修,內心悽涼只有同行理解;而,另外一方面要確保公開發表學術論文的價值,這也是每個學者責無旁貸的使命。
  • SCI期刊Call for papers | 初審快速評審1-3天,平均接受52天
    以下方向將很受歡迎:單細胞測序和表觀遺傳學、幹細胞與衰老、幹細胞突變與腫瘤、納米醫學工程與免疫治療、lncRNA與腫瘤中、免疫代謝與細胞死亡、炎症與腫瘤發生、基因編輯技術與基因組學、細胞編程與重編程、細胞自噬與腫瘤治療、腸道菌群與腫瘤、營養與代謝性疾病,將開啟加速處理模式期刊Springer主頁:https://www.spring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