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者再次被撤13篇論文,涉嫌偽造同行評審專家!—新聞—科學網

2020-12-11 科學網
中國學者再次被撤13篇論文,涉嫌偽造同行評審專家!

 

最近,愛思唯爾出版集團旗下期刊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 撤回中國學者13篇文章。涉及單位包括南開大學、四川大學、首都醫科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以及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貴州省人民醫院、成都第二人民醫院等醫院。

撤稿的主要原因為涉嫌偽造同行評審專家。

而就在一個月前,中國學者剛剛陷入集體造假醜聞

當時,施普林格出版集團旗下期刊 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 批量撤稿 30 餘篇,其中31篇論文的作者來自中國。

浙江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計量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數十家高校及公司牽涉其中。撤稿主要原因是嚴重抄襲,以及「涉嫌偽造評審專家」。

兩次事件,可謂「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此次大規模撤稿事件,發生在一本名為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未來一代計算機系統》)的期刊上。

這是一本SCIE(SCI Expanded)期刊。從2015年到2018年,該刊物的影響因子逐年上升,分別為2.43、3.997、4.639、5.768。

期刊影響因子變化趨勢

期刊相關信息

有趣的是,儘管該期刊的主要研究方向為「工程技術-計算機:理論方法」,但此次撤稿的13篇論文幾乎都來自生物醫學,特別是臨床醫學領域。

其中11篇論文涉及各級醫院、醫科大學或中醫藥大學。

論文題目 參與單位 關鍵詞
Statistical analysis with Kruskal Wallis test for patients with joint contracture 新疆醫科大學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醫院 關節攣縮
Establishment and evaluation of contracture model of knee joint 新疆醫科大學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醫院 膝關節攣縮
High-resolution ultrasound images in gouty arthritis to evalu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phi and bone erosion 四川大學 貴州省人民醫院 貴州省骨科醫院 痛風性關節炎
Inhibition of KRAS gene mutation o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nd its effect on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成都第二人民醫院 四川大學 非小細胞肺癌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photodynamic therapy and stent drainage for unresectable cholangiocarcinoma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南開大學 膽管癌
Effect of dexmedetomidine on comfort and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南京醫科大學 右美託咪定(一種鎮靜藥物)
Effects of Yin-nourishing and blood-cooling decoction on proteinuria and Renal Tubular damage in IgA Nephropathy 上海中醫藥大學 養陰涼血湯 腎病
Clinical effect of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 in spinal surgery on senile osteoporotic compressible fractures of the spine 陝西省漢中市中心醫院 脊柱骨折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ROC) analysis for decreased disease risk and elevated treatment response to pegylated-interferon in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湖北省中醫院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慢性B型肝炎
Synthesis and research of a novel near infrared nanoprobe targeting liver cancer 川北醫學院 遂寧市中心醫院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新型肝癌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biochemical indicators in common bile duct stone patients with negative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首都醫科大學 膽總管結石
AOFAS scores for curative effect analysis on arthroscopic treatment of subtalar ankle instability with osteochondral injury syndrome 華中科技大學 軟骨損傷症候群
Potential biomarker for breast cancer screening: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暨南大學 乳腺癌篩查

近年來,生物醫學,特別是臨床醫學領域頻頻成為論文撤稿「重災區」。

2015年3月,英國BMC(生物醫學中心)出版社撤回43篇論文,同樣以中國科學家論文為主,且來自臨床醫學領域。

同年,德國施普林格出版集團撤回旗下10本學術期刊上發表的64篇論文。論文作者全部來自中國,其中63篇均來自醫學生物學領域,特別是臨床醫學領域。

2017年4月,施普林格集團旗下《腫瘤生物學》(Tumor Biology)期刊撤下107篇論文,全部來自中國學者。

2019年,知名期刊《生物化學和生物物理研究通訊》(BBRC)撤回了9篇中國學者論文。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點是,「偽造同行評議」這一情況,存在於大多數撤稿中。

所謂「偽造同行評議」,是指論文作者有意識地不按照期刊指南或道德標準進行同行評審的行為。

根據2014年《自然》的一篇報導:《出版:同行評審騙局》,一些期刊會邀請作者為自己的論文推薦潛在審稿人。有些作者會提供偽造的電子郵件地址,將論文直接發送給自己或者自己的同事。

報導指出,這些同行評議舞弊事件的共同點是:研究人員利用出版商計算機系統的漏洞以欺騙編輯接收稿件,其中最常見的手段就是「自寫自審」。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發生兩起因涉嫌偽造同行評審專家而被撤稿事件。

頻繁發生的同行評議造假行為背後,究竟有哪些利益鏈條?這次撤稿事件的鍋,是不是還由「論文第三方機構」來背?期待相關高校和機構進行更加深入的調查。

參考資料:

https://www.nature.com/news/publishing-the-peer-review-scam-1.16400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浙大北航等機構學者被國外期刊撤稿30餘篇:偽造同行評議
    值得注意的是,常州工學院電氣與光電工程學院被撤的7篇論文均來自於同一位通訊作者「Chao Xiong」。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期刊指出,這7篇被撤的論文均剽竊他人未發表手稿,其中4篇操縱作者身份、試圖顛覆同行評議發表系統。 常州工學院電氣與光電工程學院被撤的7篇論文。
  • 中國百餘篇國際論文被撤:潤色代投一條龍服務
    國際科技論文被視為一國科研實力的象徵。然而,今年3月,英國現代生物出版社撤銷43篇論文,其中41篇來自中國。8月,德國施普林格出版集團撤回旗下10本學術期刊上發表的64篇論文,絕大部分來自中國。10月,擁有《柳葉刀》《細胞》等知名學術期刊的出版巨頭愛思唯爾撤銷旗下5種雜誌中的9篇論文,全部來自中國。中國論文為何被撤?
  • 代發論文調查:國外期刊單篇價格五六千元,包含同行評審
    ,曾在旗下出版的期刊《腫瘤生物學》撤回107篇出自中國作者的論文。聲明「107篇被撤論文」或涉第三方機構4月20日,美國SAGE出版社旗下的《腫瘤生物學》期刊發布了一篇撤稿聲明,宣布將撤銷107篇來自中國作者的論文,因為這些論文涉嫌違規提供虛假的同行評審信息。
  • 百餘篇國際論文被撤 有外國雜誌靠中國投稿費養活
    僅7個月,百餘篇來自中國的國際論文先後被期刊、出版社撤下。這一反常現象引起中國科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等機構關注。  今年3月,英國現代生物出版社撤銷43篇論文,其中41篇來自中國。8月,德國施普林格出版集團撤回旗下10本學術期刊上發表的64篇論文,絕大部分來自中國。
  • 追蹤Science論文被撤:為何另一通訊作者拒絕撤稿?—新聞—科學網
    追蹤Science論文被撤:為何另一通訊作者拒絕撤稿? 「撤稿不是我們文章處理的唯一方式」 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官網顯示,朱斌自1998年起在瑞典皇家工學院任教授級高級研究員,於今年元月入職該學院,系該校太陽能技術研究中心和儲能聯合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
  • 107篇中國論文遭國外期刊撤稿 同行評審被指造假
    107篇中國論文遭國外期刊撤稿 同行評審被指造假 原標題:   4月20日,美國SAGE出版社旗下的《Tumor Biology》(以下譯為《腫瘤生物學》)期刊發布了一篇撤稿聲明,宣布將撤銷107篇出自中國作者的論文,這些論文涉嫌違規提供虛假的同行評審信息
  • 107篇中國學者論文遭國外期刊撤稿 中國科協回應
    日前,世界著名學術出版機構施普林格出版集團發布聲明,撤銷旗下期刊《腫瘤生物學》所刊登的107篇論文,創下了正規學術期刊單次撤稿數量之最。此次被撤稿論文的作者全部來自中國,撤稿原因稱是論文作者編造審稿人和同行評審意見。換言之,論文作者「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
  • 那些被撤的論文,事後「風評」頗佳,咋整?—新聞—科學網
    隨之而來的另一個現象是:不少論文雖已被撤,但其引用量卻在增加,並且影響到由此產生的學術成果的可靠性。結果表明,儘管很多文章被撤回是由於道德不當、數據造假和虛假報告,但絕大多數(198篇,83%)對它們的引用都是正面的,只有12篇(5%)為負面性的引用。 「論文撤稿後仍在被引用的問題在學術界一直存在,從未得到有效地解決。」科學網博主、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教授時朋朋曾寫道。
  • 浙大北航等學者被國外期刊撤稿30餘篇
    浙大北航等機構學者被國外期刊撤稿30餘篇:偽造同行評議因「學術不端」問題,國內學術圈又迎來了一次規模不小的「地震」。澎湃新聞就上述論文撤銷事件聯繫熊超,對方回應稱,「同意撤稿表示我認同期刊(提出)的問題,相關的經費已經被撤銷了。」這7篇被撤論文中,有3篇是常州工學院電氣與光電工程學院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合作的。
  • 107篇醫學論文被撤,作者向媒體訴苦:如同保姆把孩子賣了
    記者了解到,此次撤稿是《腫瘤生物學》雜誌利用2015年撤稿事件掌握的虛假同行評審信息反查了2012年至2016年發表的所有論文,從而發現這批「問題」論文。2015年8月,施普林格撤回旗下10個學術期刊已發表的64篇中國作者的論文。
  • 中國百餘篇國際論文被撤稿 造假手段曝光
    僅7個月,百餘篇來自中國的國際論文先後被期刊、出版社撤下。這一反常現象引起中國科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等機構關注。  今年3月,英國現代生物出版社撤銷43篇論文,其中41篇來自中國。8月,德國施普林格出版集團撤回旗下10本學術期刊上發表的64篇論文,絕大部分來自中國。
  • 南洋理工大學博士因學術不端被撤三篇論文—新聞—科學網
    >   據Retraction Watch網站消息,由於數據造假,《分子內分泌學》雜誌撤銷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博士Sudarsanareddy Lokireddy一篇論文
  • 中國65篇數學論文涉嫌批量造假,抄襲一直都存在?-虎嗅網
    6月15日,德國獨立科學記者列昂尼德·施耐德在其主辦的科學新聞網站For BetterScience上發布了中國數學領域涉嫌論文批量造假的報導。近年來國內多個學術領域被曝出論文造假,但數學研究因容易被同行檢驗,一度被視為不太可能造假的學科。這次涉嫌批量造假的數學論文存在大量反覆抄襲、偽造同行評議、虛構論文作者等問題,目前已有21篇被撤稿。
  • 中國論文被大規模撤稿 國際科學形象遭重創
    4月20日,知名學術出版商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一次性撤銷旗下雜誌《腫瘤生物學》(Tumor Biology)2012年至2016年發表的來自中國的107篇文章,這些文章被認為涉嫌同行評審造假。此次大規模撤稿調查源於2015年、2016年連續曝出的撤稿事件。
  • 百餘篇國際論文被撤事件調查:為何都集中在醫學界?
    百餘篇國際論文被撤事件調查:為何都集中在醫學界? 原標題:   新華社北京4月26日電 題:百餘篇國際論文被撤事件調查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傑文津、董瑞豐  近日,曾隸屬著名國際出版商施普林格公司旗下的《腫瘤生物學》發聲,撤銷雜誌收錄的中國學者的107篇論文。
  • 中國65篇數學論文涉嫌批量造假,丘成桐:其實抄襲現象一直存在
    中國新聞周刊 記者/李明子6月15日,德國獨立科學記者列昂尼德·施耐德在其主辦的科學新聞網站For BetterScience上發布了中國數學領域涉嫌論文批量造假的報導。近年來國內多個學術領域被曝出論文造假,但數學研究因容易被同行檢驗,一度被視為不太可能造假的學科。這次涉嫌批量造假的數學論文存在大量反覆抄襲、偽造同行評議、虛構論文作者等問題,目前已有21篇被撤稿。
  • 中國65篇數學論文涉嫌批量造假,丘成桐:數學圈一直有抄襲
    6月15日,德國獨立科學記者列昂尼德·施耐德在其主辦的科學新聞網站For BetterScience上發布了中國數學領域涉嫌論文批量造假的報導。這次涉嫌批量造假的數學論文存在大量反覆抄襲、偽造同行評議、虛構論文作者等問題,目前已有21篇被撤稿。「有人說數學圈純淨,但其實抄襲的現象也一直存在,不是今天才有的,國內國外都有,不高明的人照單全收、整段抄襲,很容易被抓出來,手段高的把別人的想法拿來放進自己的文章,但專家一看就曉得,這是抄襲的。」菲爾茲獎得主、哈佛大學終身教授丘成桐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分析說。
  • 中國65篇數學論文涉嫌批量造假,丘成桐:「其實抄襲現象一直存在」
    通過施耐德與另兩位學術打假人的梳理,目前共有65篇論文涉嫌造假,77位署名作者分別來自中國44所高校,其中既包括吉林大學、湖南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985」「211」院校,也有衢州職業技術學院等高職院校,還有一位作者來自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鐵道建築系。近年來國內多個學術領域被曝出論文造假,但數學研究因容易被同行檢驗,一度被視為不太可能造假的學科。
  • 107篇論文撤稿事件-新聞專題-科學網
    107篇論文被撤 作者訴苦:保姆把孩子賣了         從2010年起,某知名醫院醫師林誠(應受訪者要求化名)就開始了投稿的「長徵路」。但是一直到2013年,他的論文還是因為語言不過關被拒稿了。終於,著急申請項目的他,最終還是被遊走在各個醫院的第三方機構業務員吸引住了。
  • 中國65篇論文涉嫌批量造假,分別來自44所高校,3名院長級人物牽涉其中
    近年來國內多個學術領域被曝出論文造假,但數學研究因容易被同行檢驗,一度被視為不太可能造假的學科。這次涉嫌批量造假的數學論文存在大量反覆抄襲、偽造同行評議、虛構論文作者等問題,目前已有21篇被撤稿。「有人說數學圈純淨,但其實抄襲的現象也一直存在,不是今天才有的,國內國外都有,不高明的人照單全收、整段抄襲,很容易被抓出來,手段高的把別人的想法拿來放進自己的文章,但專家一看就曉得,這是抄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