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開創儒家,秦始皇建立第一個大一統王朝,他倆誰貢獻更大?

2021-03-05 遼寧捲菸工業史館

《易經》包含的歸納法、推演法、類推法及類象、思維、互變思維,形成了古代科學創新方法。

2、孔子的探索精神

孔子重視學習,一生追求真理,甚至提出:「朝聞道,夕死可矣」。孔子之賢,是手不釋卷,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他以這種精神來勤學苦讀,最終「博古今,通百學」,達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的狀態,不管是學術方面,還是品行方面,都足以為社會之典範。

孔子 50 歲時,能夠窮盡天道人事之理,通達古今變生之則,達到「知天命」的狀態;60 歲時,孔子憑觀言察鈀即可辨清一切正邪,聲入心通即能明明白白,絕不會被各種人事蒙蔽,然而又能寬容泰然,達到了「耳順」的狀態;70歲時,凡事能隨心,言行無差錯,事事合乎中道,言行皆合天理人倫,這樣就達到了聖人之境。

這些境界的達成,都是以好學為基本前提的。只有不斷學習,不斷探索,我們才能掌握自然規律和人生真諦,才能讓我們真正進入「自由」之境。孔子是 2000 多年以來中華民族的精神導師,他告訴我們立言立行、成聖為賢的基本道理,同時又提醒我們,成聖為賢重在立志努力。

二、秦始皇的帝王情節

1、秦始皇軍事素養、選任人員極高

公元前二百三十八年,羸政親政伊始便急著處理一系列國內、國外事情。於內,主要是解決宮廷權力之爭,加強集權,統一號令。對外則重新部署對六國的兼併戰爭。在六國戰爭中最高軍事指揮員即君主的素質,是戰爭勝利的關鍵。羸政即位後繼續採用範睢的遠交近攻」策略逐次消滅韓、魏、燕、趙、楚、齊六國。這是在戰略上取得的重大勝利。

具體表現在戰鬥戰術上,則釆用張儀的「連橫」戰術,各個擊滅敵人,戰鬥之中冷靜、剛毅;決策果斷、準確。秦始皇在感情上沒有「愛屋及烏」,並能高度準確的分析形勢,做出正確決斷,具有較高的軍事素養。秦國的的發展決不能只靠一人之勇,想得到長遠發展,其君主必須要有選賢任能的本領。

相關焦點

  • 秦始皇確實功績很大,但商紂王與隋煬帝所做出的貢獻也不容忽視
    引言秦始皇確實功績最大,但同樣商紂王與隋煬帝也做出了不少的貢獻,同樣是有功有過的君王。秦始皇在用治理秦國的方式來治理天下,在當時生產力不夠的情況下,步子邁太大。僅僅從當時生產力來看,郡縣制是不如封建制,郡縣制需要建立大量的驛站,保證政令傳達,但當時生產力跟不上,反而是引起民怨。
  •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我們為何稱漢人而不是秦人?
    無論是秦朝的時期的古人,還是漢朝的時期的古人,乃至現代人都是華夏族,稱為「華夏人」,漢族的前身也是華夏族,漢族、漢人的稱謂起源於中國歷史上的漢朝,漢朝是繼秦朝之後的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大一統的王朝。為什麼秦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國家,但我們卻不稱秦族、秦人?
  • 一味求和,只知道割地賠款的宋朝,為何依舊被稱為大一統王朝?
    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大一統」才有了定義。秦始皇13歲登基,自此橫推天下。但在此之前,北方遊牧、南方諸侯,並沒有出現中央集權的政權。或許有人會提及夏商周,畢竟這三個朝代也算得上大一統王朝。首說夏朝,作為城邦聯盟到封建王朝的過渡期,其實並沒有明確的疆域。
  • 我國歷史上的八個大一統王朝
    我國歷史上的八個大一統王朝:1、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始皇時期滅六國、北擊匈奴,南徵百越。前221年,嬴政稱帝,史稱「秦始皇」。於公元前207年滅亡,歷時14年。2、漢朝(西漢、東漢):是繼秦朝後的又一大一統王朝。
  • 大一統究竟是什麼意思?
    「大一統」的標誌就是海內為郡縣,這個政治理想在秦始皇手裡得以實現。同時,秦始皇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等政治措施,使得大一統的觀念深入人心。元世祖忽必烈,以「大哉乾元、至哉坤元」建立元朝。為了消除傳統儒家思想的華夷之辯,唐朝是從君主入手,元朝則是從政體入手。而明清兩朝,則是從祭祀上確立政權的合法性,即明清兩朝建立帝王廟,祭祀歷代王朝的君主。從法理上,表明其政權是建立在前者之上的。而祭祀的合法性,則與儒家的五德始終說相結合。即前代的德運衰弱,現在的朝廷秉承德運而生。
  • 清朝與元朝建立「大一統」王朝過程中,有哪四大不同之處
    悉數我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之建立,大多是一代人完成江山易主,例如漢高祖劉邦,隋文帝楊堅,宋太祖趙匡胤和明太祖朱元璋,都是自己完成王朝締造。但是,我國有兩個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封建王朝——大元王朝和大清王朝,這兩個王朝締造情況較漢族王朝就比較特殊了,它們從建立之初到完成「大一統」,都至少歷經三代人的努力。為什麼少數民族王朝會「與眾不同」?
  • 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對世界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因單純的稱王不能顯示其功績,嬴政認為自己的功績勝過三皇五帝,便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也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這是秦始皇在世界範圍的直接影響。
  • 秦始皇居然也在榜上!
    道家後人將老子視為宗師,與儒家的孔子相比擬,史載孔子曾向老子請教關於禮的問題。3.秦始皇嬴政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秦始皇在中央創建皇帝制度,實施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
  • 如何正確全面的評價秦始皇?
    秦始皇的功績主要可列為以下幾點:一、政治上: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為此後兩千餘年的封建統治奠定了理論基礎。儘管秦朝很短暫,但秦始皇的統治思想和統治模式卻得以延續,這樣的影響是任何一個王朝和皇帝都很難與之相比的。二、疆域上:統一六國,北擊匈奴,南徵百越,為中國成為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奠定了疆域基礎。
  • 秦始皇為什麼被稱為千古一帝?和他所做的這四大貢獻密不可分!
    我國擁有上下五千年歷史,歷經無數朝代,也出現過許多君王,其中一些君王名留青史,有些君王卻遺臭萬年,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秦始皇功不可沒。這裡所說的大一統並不單單指地域上的統一,其中還包括政治、經濟、文化上的統一,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因為在春秋戰國之前,還有夏商周三個王朝也都實現了地域上的統一,但是國家制度卻依然處在分裂狀態,不能算大一統。
  • 影響世界歷史100人,中國皇帝中僅有兩人入選,他倆都被稱為暴君
    國外的媒體曾經評選過影響世界歷史的100人,中國歷史上從秦始皇到溥儀,一共出現了將近五百個皇帝。其中不乏一些開創了盛世局面的千古明君,但在影響世界歷史100人的評選中僅有秦始皇和隋文帝入選,這又是為何呢?大家不難發現,隋文帝和秦始皇有著很多的相似之處,他倆所處的時代都是時局動蕩,亂世紛爭的年代,他倆人都憑藉著自己的雄才大略結束了亂世,建立了統一的中央集權。
  • 大一統王朝之間領土各不相同,哪個王朝的領土面積最為遼闊
    我們都知道,我國封建王朝有幾次更替,而各王朝的領土,特別是大一統時期的領土,變化很大。所以,問題就來了,為什麼大一統兩個王朝的領土大小會不同,哪一個王朝的領土最大?封建王朝的地域分布基礎是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的地域分布總和。秦朝統一六國後,形成了中國封建王朝統治疆域的基本格局。
  • 論儒家大一統思想的現代價值(三)
    今天推送的是中華孔子聖道會會長、山東菏澤旅臺同鄉會會長高秉涵的論文《論儒家大一統思想的現代價值》,共分三次推送。四、「大一統」是中國歷史永遠不變的目標儒家的「大一統」思想,深刻地影響了中國人的思想觀念與思維方式,是對中國人有著牢固的「大一統」情結和堅強的「大一統」的信念。
  • 秦始皇是誰的兒子?呂不韋還是子楚?司馬遷都沒弄清楚
    秦始皇嬴政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稱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他統一六國,建立首個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廢除了分封制,實行郡縣制,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徵百越,修築萬裡長城,把中國推向大一統時代,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後人譽為「千古一帝」。
  • 「大一統」是中國歷史信仰,漢唐雄風威名遠揚,想必現在也是一樣
    正是因為這大一統的形式成立,秦始皇又設立了皇帝制度,使得大一統的政治理念成為現實操作的可能。大一統的思想發展到巔峰的階段是在漢朝,當時的漢朝鐵騎可是踏遍全世界,漢唐雄風威名遠揚,漢朝體現出「大一統」的強大力量,享國四百零五年,歷經「文景之治」「漢武盛世」「光武中興」,是當時最強大的帝國。
  • 細數中國歷史上的短命王朝,哪個朝代最有名?哪個朝代貢獻大?
    一、「短命王朝」———後梁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後梁;看看這個朝代從建立到覆滅用了多久。後梁建立於公元907年——覆滅於公元923年,是五代的第一個朝代。公元907年,梁王朱溫篡唐稱帝,國號梁,為與南梁(蕭梁)相區別史稱後梁,唐朝正式覆滅,中國歷史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 邊陲之國,蠻夷之地,看秦始皇,如何一步步完成大一統的?
    秦王嬴政,吞併六國,完成大一統秦始皇,出生於趙國邯鄲,是秦莊襄王之子。在吞併六國,完成大一統之後,秦王還進攻百越,三徵嶺南,北逐匈奴,修築長城,收復河南,開拓邊疆,擴充國土,增強實力,又開創帝制,行三公九卿制,廢分封行郡縣制,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就此,才正真的完成大一統,打開了封建王朝的大門,奠定了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基本格局。
  • 秦朝「胡亥墓」,歷史上最寒酸的大一統王朝皇帝陵,沒有之一
    當時的趙高篡改了詔書,秦始皇本想將扶蘇立為皇帝,結果被趙高篡改成了胡亥。那麼胡亥在歷史上是個什麼樣的皇帝呢?可以確定的是,秦始皇的子女中,除了胡亥,其餘的全部死於他的手中。胡亥當皇帝期間,也不是個好皇帝,此人昏庸無能,任用小人趙高,直接導致了秦朝末年的農民起義。因此胡亥也是歷史上有名的敗家子。
  • 盤點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王朝疆域面積排名(下)
    這期我們延續上期的內容,繼續盤點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王朝疆域面積排名,不多廢話,馬上開始!西漢,是中國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西漢極盛疆域東並朝鮮、南據交趾、西逾蔥嶺、北抵大漠,國土面積達609萬平方公裡。東漢疆域圖第6名:東漢——580萬平方公裡東漢,是中國歷史上繼西漢之後又一個大一統的中原王朝,劉秀建立後,便開始開疆擴土,領土基本沿襲西漢,
  • 5分鐘速讀,認識歷史人物--秦始皇
    從公元前230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群臣的幫助下,先採取遠交近攻、分化離間各個國家的聯繫和連橫的作戰方針,開始了秦滅一國消滅六國的戰爭,依次把燕國、韓國、趙國、魏國、楚國、齊國六大國家先後以不同的方式消滅掉,為歷時半個世紀的戰國時代畫上了完整的句號,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全新的、前所未有的封建王朝——秦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