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有電,但電這個字卻誕生了3000多年,電從何而來?

2020-12-23 騰訊網

在當今社會,電已經和我們息息相關,交融在一起了。電燈,電腦,電視,空調,手機……,目所能及到處都是電的身影。我們被各種電器所包圍,如果手機沒電了都足以令人崩潰,實在無法想像沒電的世界會是怎樣。但人類用電的歷史其實並不長,從1831年法拉第做出世界上第一臺發電機以來,到現在還沒有兩百年。

但我們漢字中的「電」字創造出來已將近3000年,在沒電的古代,「電」指的是什麼呢?「電」字在甲骨文中就有,其形很像一道閃電,由此可知古人用這個字特指閃電。《穀梁傳.隱公九年》記載「三月癸酉,大雨震電。震,雷也,電,霆也」。這裡明確說明電就是指閃電,而且雷電相伴而來,我們一直有雷霆交加的說法,霆就是電。《五經通義》裡也說「電謂之雷光也」。在漢字權威《說文解字》裡亦有「電,陰陽激曜也」的說法。

可見「電」在古人眼裡只表示空中的閃電,而古人經過認真細緻的觀察,發現閃電必然伴隨雷武天氣,因此電字的繁體字是「電」,於是《說文解字》裡還加了一句「電,從雨從申」。值得注意的是「電」這個字,是上與下申,這個「申」通「神」。

古代自然科學出於蒙昧時期,古人們對打雷閃電這些常見的自然現象沒有科學的認識。既然未知就必然充滿著畏懼和敬意,他們認為所有的一切都有神仙在管理,打雷閃電也不例外。我們的古人甚至創造了管理雷電的神仙來,那就是雷公電母,他們雖然分工不同,但經常一起出現。

屈原在《離騷》就說「鸞皇為餘先戒兮,雷師告餘以未具。吾令豐隆乘雲兮,求宓妃之所在」!可見雷公電母的創說早在春秋戰國前就很流行了。既然古人對電如此重視,還特意安排了神仙管理,那電的象徵意義也很強烈了!每次雷電出現,必然雷聲轟轟,閃電破空如霹靂。因此古人認為雷電都具有懲罰壞人的效果。

《史記》裡就說「武乙無道,暴雷震死」。王充的《論衡》裡說「盛夏之時,雷電迅疾,擊折樹木,壞敗室屋,時犯殺人。其犯殺人也,謂之陰過,飲食人以不潔淨,天怒而擊殺之」可見雷電還擔負著替天行道的責任,懲罰世上的壞人。因此古人對閃電的巨大危機是有所了解,對電的看法是既神秘有畏懼的。

1878年,一群英國殖民者搬來了一臺小型發電機來到上海,當那小燈泡亮起來的時候。在中國大地上才第一次有了現代意義上的電。從1878但2020的一百多年間,中華大地上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我們家家戶戶都通上了電,每個人都生活在電器的包圍中,電對於我們不僅不再神秘,而是再熟悉不過的東西。當了解了「電」字的含義和發展後,是不是覺得電更有意思了呢?

相關焦點

  • 古代沒有電,但「電」字卻誕生了3000年,那古人的電到底指什麼?
    直到後來一位叫威廉吉爾伯特的英國人發明了一個叫「electricity」的單詞,電才第一次寫入了英語詞典。而在我國,電氣時代則來得更晚。由於兩次工業革命都沒趕上,19世紀中葉以前,國人還不知道電是個什麼東西。直到後來有外國使者給慈禧帶來了電燈,國人才第一次感受到了電的神奇。
  • 古代沒有發明電,為什麼我們古人卻創造了「電」字?
    古時候雖然沒有發明電,但有閃電。閃電是自然界一種常見的現象。現在我們知道它是雲與雲之間、雲與地之間或者雲體內各部位之間的強烈放電現象。但我國古人那時並不明白 。我國古代對閃電的認識實際上,神仙的「神」字最早是個「申」字,這個象形字「申」就是從閃電的形狀發展而來的。後來人們把「申」字加上「示」字旁,才變成了今天的「神」字。「示」 就是古代祭祀的禮賓的形象,示字旁的字一般都和祭祀、鬼神有關。
  • 古代沒有電,甲骨文中卻有「電」字,電從何來?專家:別被騙了
    電是靜止或移動的電荷所產生的物理現象。在如今的社會中,電已經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的東西,人們上班需要電,吃飯需要電,出行還需要電,電充斥了人們生活方方面面。人們從發現電到創造電,再到使用電,這期間經歷了漫長的變化。1780年,義大利伽伐尼在做青蛙解刨實驗的時候,意外之間發現了電。隨後科學家開始研究電,創造電,並且還發明創造了很多電器產品。
  • 科普:電是怎麼產生的?沒有電的生活會怎樣?
    電是什麼?從概念上來說,電是靜止或移動的電荷所產生的物理現象,是能源的一種表現形態。一般而言,電是由一次能源轉化而來的,所以常常把電能歸屬於二次能源的一種。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當然了,習慣了有電的生活,大家有沒有想過,沒有電的生活會怎樣?
  • 沒有電的古代,古人夏天用的冰來自哪裡?真相後令人感嘆:天才的發明
    電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產物,電磁感應理論發現後,發電機電動機等一系列技術誕生,人類才進入電氣時代。在漫長的歷史中,很長一段時間人們並沒有享受到電所帶來的生活福利。現代的人的生活,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電,我們也無法想像如果突然沒有電,會倒退到什麼樣子。
  • 我國古代沒有電,人們晚上都會幹什麼?原來也生活得有滋有味!
    在這個電氣化的時代,如果沒有電的話,人們就真的無事可做了。既不能上網,也不能看電視,甚至有些人做飯都成了問題,言而總之,就是什麼事都幹不了,我個人感覺如果沒有電的話,這個社會一下子又回到了原始社會。有的時候我不禁會想,我國古代沒有電,人們晚上都會幹什麼?
  • 科普丨高鐵用的電是什麼電?高鐵沒電該怎麼辦?解開多年的疑惑!
    一趟時速250千米的高鐵從北京到南京要花費4小時、耗費近2萬度電!可以供某「一晚低至一度電」的空調開上55年。 那麼問題來了 高鐵的電從哪裡來? 高鐵上停電該怎麼辦? 高鐵的電從哪裡來? 首先,這麼多電當然還是從我們大電網裡來,不管是高鐵供電,還是普通居民供電,電都是由公共電網提供。
  • 原來只有電精1沒有電精2!盤點街機經典動作《電精》系列
    「電精」官方叫法是「電神魔傀」,是過去街機上一款打擊感俱佳,元素豐富的快節奏ACT。這個系列正確來說有三個版本,電精1-6人版、電精1-3人版、電精2。電精系列,雖有一批忠實擁護者,但在機廳的流行度,整體不如卡普空的那些怪物級。
  • 古代沒有電,日落之後原來都這麼玩
    隨著時代不斷的變化與進步,不論我們生活的城市裡還是農村,天黑之後,「夜生活」這3個字走進了我們大部分人的生活中。燈紅酒綠,花花世界,各種玩樂層出不窮。無論酒吧KTV,或是夜宵攤洗浴桑拿,都成了人們夜生活經常出入的地方。
  • 初級電工怎麼理解交流電,直流電,電阻,這個簡單!
    如今生活中兩種基本的用電方式有交流電和直流電,動力設備幾乎用交流電,行動裝置幾乎用直流電。說來說去,交流電和直流電有何區別?說到交流電,印象深刻的就是它有固定頻率,無論工業電還是民用電,在我國固定頻率為50赫茲。頻率的概念應該都有大概認知,單位時間內完成周期性變化次數,屬於描述周期運動頻道程度的量。又因為呈周期性變化,根據頻率與周期的關係可知,周期T為0.02s。
  • 低碳先行者 伊萊克斯電水壺EEK3000
    伊萊克斯電水壺,採用精準的溫控器設計,可有效的節省電能,可謂是低碳的先行者,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款伊萊克斯電水壺EEK3000。伊萊克斯電水壺EEK3000    伊萊克斯電水壺EEK3000外觀設計比較特殊,採用純黑的亮色設計,擦拭比較方便,容易與家居相配合,把手設計設立,弧度適中,便於抓取,開蓋的按鈕設計在把手的上方,操作比較方便,透明的水尺設計,加水時一目了然,開關按鈕設計在把手的下方,不容易誤碰。
  • 古人沒發明電,為啥知道打雷閃的是「電」,雷電到底是什麼?
    不管發明電之前還是之後,閃電都是叫閃電。古代人雖然沒有人造電,但電的概念還是有的。其實古人早就把快捷、發光、發熱的現象稱為電,並且有許多帶電字的成語,如風馳電掣,就出自於《六韜·龍韜·王翼》:「奮威四人,主擇材力,論兵革,風馳電掣,不知所由」。
  • 山葉發布電單車,售價 2.2 萬
    IT之家7月1日消息 去年9月的時候,山葉發布新聞稿表示將在臺灣地區與知名電單車企業Gogoro合作,深度開發電動車。讓我們看到這個擁有超過65年燃油摩託車研發經驗的老廠,也要緊跟時代潮流做電動車了。山葉EC-05就這樣在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誕生了。
  • 古代沒有電,古人晚上如何打發時間,娛樂方式很講究
    這是我們對於古代人們生活的認知,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古人生活還是比較規律的。之所以這麼規律,主要是因為,在古代沒有電,也不能玩手機,因此夜生活就相對少一些。不過雖然古代沒有電,但古人晚上並不是太陽落山就睡覺,還是有一定的娛樂方式的,並且還很講究。
  • 交流電是怎麼發明的?有了直流電,為什麼還要發明交流電?
    愛迪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電力就是一切,不需要複雜精密的齒輪,沒有危險,也沒有汽油的惡臭,甚至沒有噪音」,不可否認,時至今日,愛迪生的這番言論仍然可以稱得上是一句不錯的廣告語。只是發明燈泡還不行,關鍵是要讓所有人都能夠用上電燈,這就必須要建立發電站了,而當時所使用的還是直流發電站。
  • 古代沒有電的夜晚,古人們都是怎樣度過的?其中有些很奇葩
    不過在古人那個年代,他們並沒有我們現在所用的電燈,只有通過蠟燭來進行照明。可我們總是要迎接漆黑的夜晚,只是那時候在沒有電的情況下,古人們都會幹什麼呢?宵禁制度在古代,人們的夜生活都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的。
  • 【漲知識】高鐵用的電是什麼電?
    一趟時速250千米的高鐵從北京到南京要花費4小時、耗費近2萬度電!可以供某「一晚低至一度電」的空調開上55年。 那麼問題來了 高鐵的電從哪裡來? 高鐵上停電該怎麼辦? 高鐵的電從哪裡來? 首先,這麼多電當然還是從我們大電網裡來,不管是高鐵供電,還是普通居民供電,電都是由公共電網提供。
  • 電蚊香這麼用,危險又費電!
    各種驅蚊產品也開始齊齊上陣,電蚊香就是其中之一。在夏天幫我們驅趕了蚊子帶來的煩惱。但是,如果電蚊香使用不當,也會引發用電危險! 有新聞報導,房主人前一晚插上的電蚊香,第二天早上上班忘記拔出,竟然引發了火災。那麼,電蚊香在使用過程中,這些危險從何而來?我們又該如何預防呢?
  • 古代沒有電,古人晚上都做些什麼?難道一天黑就睡覺?
    然而在古代時期,人們的照明方式多半都是用火光照明,畢竟古代時期沒有電。那麼這時候也就引發出了另一個思考,古代人夜晚沒有電,那麼古人難道是一到天黑時,就必須要睡覺嗎?其實古人也有古人的智慧,他們可以從眾人的智慧當中,提取一些能夠幫助人們更好生活的亮點出來,也就形成了「古人要比現代人所想像的更快活」的現象。
  • 交流電沒有正負,為什麼火線電人而零線不電?
    電人和正負沒有關係,和交直流也沒有必然相關,相線電人也不是絕對的,你看小鳥就經常停落在高壓電線上很正常。電人的本質是人體流過了一定大小的電流,講白了和絕對的電勢大小沒有一毛錢關係,而是要在人體裡邊形成閉合的電迴路。 首先,零線或者說中性線是帶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