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坎坷的志願者】圖中這位朝鮮裔士兵,最初來自被日軍佔據的朝鮮,在二戰初期作為日軍的一員在諾門坎戰役中被蘇軍俘虜,在遣返戰俘的時候蘇聯人不認為他們屬於戰俘,結果把他們帶到西伯利亞去做勞工。
【被俘虜的東方營士兵】蘇德戰爭爆發時這些朝鮮人成為了蘇軍的一部分被德軍俘虜,德軍讓他們加入了組建的東方營,守衛後方、打擊遊擊隊,以及防守前線不重要的地區。1944年盟軍在諾曼第登陸後,他們其中的一部分又成為了盟軍的俘虜,最終一些東方營的士兵選擇去了美國。圖一中的朝鮮裔士兵就是其中之一。
【盟軍俘獲的東方營士兵】在二戰期間由於德國要同時應對多個戰場,兵力逐漸開始嚴重不足,為了緩解兵員緊缺,德軍在1941年第一次違背上級命令,私募了一些非德裔人員組成了東方營(來自東方的志願者),因此也叫「志願軍,其中大部分都是黃色面孔。」
【被俘虜時還喜笑顏開】這些東方營的士兵大多來自德國以東的國家和地區,是非德裔民族和非俄羅斯族的人口,如土耳其,烏克蘭,白俄羅斯,朝鮮,蒙古, 波羅地海人,哥薩克人,高加索人。這些民族都曾經是蘇軍中的一部分,而且東方營的部隊人數越來越多,德軍不得不成立專門的管理機構,在他們看來這些部隊真的很另類。
【民族複雜的部隊】在這張東方營的圖片中,有土耳其人,義大利人,波蘭人,朝鮮人,哥薩克人和蒙古人。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語言也不盡相同,卻在德軍中成為了戰友,這應該是德軍中最另類的部隊了。
【東方志願軍】這支部隊又被稱為「東方志願軍,」以營一級的規模存在。東方營一共到底有多少人數,最終也沒有一個準確的數字,在戰後美國曾經有一份報告聲稱,在德軍中服役的東方營最多時達到180多個,人數眾多,兵力強大。雖然這支部隊戰鬥積極性並不高,但無論如何這支部隊都成為了德軍中一支重要的武裝力量,在後方為德軍減輕了很多負擔,加強了德軍的戰鬥力,也成為了反抗敵後遊擊隊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