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一位教師和他的教育理念

2020-08-19 潮起海之南

孔子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座光輝的豐碑,他的思想、智慧和精神影響了我國2500多年,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東方文化的象徵,同時,倍受西方的思想家、政治家的尊敬和推崇。


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說,他看孔子的書籍,只看到最純粹的道理,沒有騙人的東西。


1793年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裡引用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引起當時的轟動。


美國詩人、哲學家艾默生說:「孔子是中國文化的中心。」


美國《人民年鑑手冊》將孔子列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孔子一生平凡而偉大。平凡,是因為他是一名民辦學校的普通教師;偉大,是因為他一生從事教育事業,影響古今中外幾千年。


孔子一生從教近五十年,教育方式多樣,因地制宜,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教學理論博大精深,有其完整的教育四星體系,他是教師的鼻祖,古人稱為「至聖」和「萬世師表」。


他首創私學,打破當時由貴族壟斷教育,把畢生的精力都放在文化教育事業上。孔子隨時隨地,不管身處何位或何處,從未間斷對教育事業的追求,無論是在魯國從政當官時,還是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或是深居簡出自我修養時,或是遍訪諸侯列國時;或茅草屋裡,或山野林間,或河邊,或集市上,都時刻思考,抓住時機開展教學活動。採用個別教導,或圍桌集體面授,或是對話交流,或現場教學,形式靈活多樣,不拘形式,談古論今,評人評事,或答疑解惑,傳道授業。


教學的內容除了詩、書、禮、樂、易和春秋(即六藝)外,無所不包,無所不有。


在2500年前落後的社會條件下,孔子開辦私學,收徒傳道授業解惑,充滿了艱辛,用我們現在的眼光,可以想像得到當時的不易。


但他始終自強不息,銳意進取,不被困難打倒。孔子一生通過三種方式去實現自己的主張和思想。


其一,前期遊遍諸侯列國,擔任要職,按照自己的理念去施政,但囿於歷史的局限性,損害統治階層的利益,他屢屢受挫,施展不開。


其二,廣收弟子,將學生們培養成德才兼備的有用之才,按照自己的理念主張去促進社會發展。


其三,整理修訂古典書籍,作為教授學生的教材,又讓弟子們一代一代流傳,成就不朽事業。


孔子在春秋戰國時期影響已經很大,遠近聞名,大家都慕名拜師,交上學費「束脩」,就是十串臘肉。


隨著學生弟子人數的增多,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學術團體,那麼多人聚在一起學習、生活,學業水平參差不齊,經濟條件不一,年齡差異也不小,如何很好地管理,成了一個問題。


孔子一直在探索新的教學和科學的管理辦法。作為博士生導師,他也親自為「本科生」上課,同時,他也讓那些德行較高的弟子帶領新來弟子,一級帶一級。


在私學裡,主要採用的教材就是孔子一直在整理的「六藝」:《詩》《書》《禮》《樂》《易》和《春秋》,也稱為「六經」。孔子到底一生有多少弟子?年代久遠,無從考究。通常說孔子弟子三千人,其中七十二賢士在德業方面有很大成就。三千弟子的名字檔案現在大部分都不齊全了,即使是七十二賢士,也只有部分個人信息,但他們為我國的文化繁榮和儒學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孔子最欣賞的弟子主要有:顏回(字子淵)、閔損(字子騫)、冉耕(字伯牛)、冉雍(字仲弓)、冉求(字子有)、仲由(字子路)、宰予(字子我)、端木賜(字子貢)、卜商(字子夏)、言偃(字子遊)、仲由(子路,少孔子9歲)、顏路(顏回之父)、曾點(曾參之父)、公冶長(孔子之侄女婿、曾坐牢)、孟懿子(魯國貴族)、南宮敬叔(魯國貴族)、冉耕(伯牛,少孔子7歲,冉雍之叔伯輩)。


孔子善於探索和總結,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的提出,奠定了孔子教育思想的理論基礎。孔子認為人的天性是相近似的,因為後天的教育,造成了人在道德、知識和性格方面的差異,所以世人皆可通過受教育而改造和提高,強調的是後天教育的重要性。


在這基礎上,孔子提出了「有教無類」,在古代,這是了不起的創舉。從孔子的弟子身份來源中,就可以看出他這個思想。


他把官學轉為私學,把屬於貴族的才藝傳授給下層平民,孔門弟子,可以說是各色人等都有。


一視同仁對待自己的弟子,不受貧富貴賤限制、也不受年齡和國別限制,有的學生父子兩代,或叔侄兩代來求學的,如顏路、顏回父子、曾點、曾參父子,冉耕、冉雍叔侄,對普及教育和傳播文化,促進各民族間的文化交流起到積極的作用。


但又有時代的局限性,孔子只收男子,沒有收授一名女弟子。


在孔子教育理念中,始終將教人放在首位;在教人中,又把道德修養放在首位,就是強調德才兼備,以德為先。


孔子說:「君子不器」。意思是說:君子不要像器皿一樣,只有一定用途,君子要成為通才。要求學生們要全面發展。一事之不知,儒者之恥也。


美育也是孔子注重的,他總是以美的標準來塑造弟子。他講過,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盡美矣,又盡善也。孔子講美育和道德觀念結合在一起,於是「美」便成了道德規範。


孔子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而又具有恆久價值的教學方法。他教育弟子要學與習結合起來,如《論語》開篇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在周遊列國時,在極度困厄之時,仍帶領弟子們習禮與大樹之下。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至理名言,是孔子「學與思結合」的理念。學是思考的基礎,思考是學的深化,學思結合,才會互相促進,融會貫通。孔子提倡「溫故而知新」,重視「不恥下問」。


孔子認為,學是提高道德才能和知識的手段,行才是目的和歸宿,這便是他「學與行結合」的思想,所以他強調學以致用,身體力行,反對紙上談兵。顏回窮居陋巷,勤學好思,孔子非常認可。


「實事求是」是孔子時刻教育弟子們要持有的治學態度,經常告誡學生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這才是聰明人。


因材施教。孔子根據弟子的品德性格、出身背景、年齡志趣等差異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收效較好


孔子首創了啟發誘導的方法,也是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意思是說:教導學生,不到他想急求明白而不得的時候,就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出來卻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他。教給他東方,他卻不能由此推知西方、南方和北方,就不必再勉強教他了。「欲速則不達」,接受不了,也不要強迫學習。


結合實際,對時政事件和人物的評論,向弟子學生們闡明自己的思想理念,是孔子的創新,效果非常好。他常常結合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等名人,加以讚賞和批判斥責,教育弟子們明辨是非,真善醜惡,提高修行。


孔子的教育理論體系博大精深,其中一條就夠立書著說,至今對我們的教育仍有重大教育價值。孔子「有功效於將來」,他的學說、理念講憑藉蘊含的普遍理念、智慧和精神,對人類文明做出貢獻。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現代教師應當了解教育新理念
    為此記者採訪了我國著名教育學家、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先生。顧先生就該書出版的意義以及對當前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一些看法愉快地接受了本報記者的採訪。   記者:21世紀是一個「知識經濟」時代。在新的時代,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必將發生巨大變革,引起人們諸多觀念的變化。請問顧先生,人們對教育理念、特別是教師對教育的理念將面臨哪些重要挑戰?
  • 牛津大學教育理念及其啟示
    牛津大學在先進和獨到的教育理念指導下,在保持大學精神、文化和氣質相對穩定的同時,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變革,接受了各個歷史時期時代潮流的衝刷和洗禮,其成功的經驗對我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有著有益的啟示。
  • 藝術欣賞:對徐悲鴻教育理念的研究,繪畫理念與教育思想研究
    (一)對徐悲鴻教育理念的研究成果徐悲鴻是我國民主革命時期新美術運動的一位先驅者,現代名畫家,更是中國美術教育之父。其夫人廖靜文著的《我的回憶:徐悲鴻一生》對徐悲鴻的研究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歷史線索和活動蹤跡。
  • 陶行知教育理念對教師教學工作的啟迪
    淮安市漣水縣南門小學 朱巧林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國家高度重視教育,掀起了教育改革的浪潮。陶行知先生是我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提出了很多優秀、樸實的教育哲理。遵循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對學生的發展有一定的引導作用,對教師的教學工作有一定的啟迪作用,還有利於培養全方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在傳統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有一條不可跨越的鴻溝。
  • 劍橋大學教育理念及啟示
    大學教育應注重學生品德修養教育 劍橋大學堅持「造就紳士」的教育理念,強調對人的理性訓練和人格的塑造,認為教育的唯一和最高目的是獲取知識和發展智慧;倡導原創性研究,提倡厚積而薄發,反對急功近利的教育功利主義。
  • 「教育投入更多向教師傾斜」彰顯民生財政理念
    ,全力支持39萬名教師隊伍建設,為造就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提供有力保障,教師工資待遇持續增長,全市累計投入1787億元,進一步完善教師收入分配激勵機制。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教育投入要更多向教師傾斜,不斷改善教師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條件,培養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讓每個孩子享有受教育和人生出彩的機會,讓13億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 他是我國第一位博士,拿著編號1的博士證書,如今發展怎麼樣?
    導語:在現如今我們國家對教育越來越重視,各個家庭對於孩子的學習也越來越重視。我們都知道,任何一個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擁有一個高學歷,這樣在踏入社會才能夠有一個好的工作。現如今很多人都知道,在考入大學本科畢業後還能夠繼續攻讀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在很多人心裡都覺得博士生是一個特別了不起的稱號。那麼我們國家第一位博士,你知道是誰嗎?
  • 特崗教師 教育理念名言集錦
    2.教育不僅是一門科學,而且是一門藝術。3.只有每個少年從教育者那兒得到「活水」,他們的才幹才能發揮出來。4.要使每一個教師都成為他的學生的榜樣——有高尚的品德修養和豐富的精神生活,熱愛知識,不知疲倦第探索求新事物。5.你教育孩子,也就在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 全美最佳教師的教育理念
    我希望我的學生離開我的教室時是優秀的閱讀者、寫作者和思想者,我當然也希望他們成長為一個善良的人。」與此同時,肖恩還將網絡信息技術整合於教學之中,應用推特和博客等鼓勵學生進行創新性學習,創建電子雜誌,製作微型紀錄片等。這些技術工具的運用,鍛鍊了學生合作學習和批判性思維的能力。肖恩認為,為了把學生的未來建立在可靠的基礎之上,學生不僅要有知識,還要學會創造性地運用知識。當然,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
  • 我國教育面臨的挑戰和問題
    文/唐耀坤孔子的偉大在於他把以前的教育,僅是王家貴族壟斷化的公學,轉向廣大黎民百姓的私塾化,並用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迅速地啟迪民智 ,讓中國文明立於世界的文化之林。經過了幾千年的鬥轉星移、時代變換,時代進入了信息化(知識經濟)時代。
  • 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教育理念問題和思維方式問題
    如果某位教師的學生多年之後表現都不錯,而且有證據證明這些好的表現與當年這位教師的教育有直接關係。學生本人對此也認可(並非出於禮貌和客氣),那麼我們可以說,這位教師取得了第二個層次(育人)的成功。可惜這種成功評價起來很不方便,因此人們就只好拿眼前的效果說事。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可以到此止步。
  • 用新理念改進教師教育
    從事教師教育工作15年,深知教師教育改革工作的艱辛和困難,就縣域而言,最突出的問題表現為:教師因「雜事」纏身難以破解工學矛盾;從中央到地方都認識到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性,但面對龐大的教師群體,具體負責實施的教師培訓機構除經費制約外,缺乏一支「能寫稿、能上課、能研發、
  • 《兒童教育勉言》第二章 第一位教師
    父母當明白自己的責任--父親與母親當作自己兒女的第一位教師。(一)做父母的需要明了自己的責任。當今之世,青年人的足前處處都有羅網,為私利嗜好和肉慾的快樂所迷惑的真不知有多少。他們只覺得前面的路似乎是快樂的,而看不到路上隱伏的危險和最後可怕的結果。為了情慾和嗜好的放縱,他們的精力就此消耗,以致千萬的人,不但今世的人生遭了毀壞,連來世的永生也失了其分。做父母的應當知道他們的子女必要經受這些引誘。甚至於在嬰孩未曾出世時,就要處心積慮地為他著想,好使他到這世上以後,與罪惡作勝利的戰爭。
  • 「私人定製教師」可貴的是教育理念
    據媒體報導,江西理工大學冶金與化學工程學院推出「私人定製」教師模式,新生只需在報導時先填寫一份「教師定製訂單」,便可私人定製教師。  讓學生選擇任課教師,這樣的做法著實新鮮,因為一般都是學校安排好任課教師,學生並沒有自主選擇權。
  • 杜德櫟:「中國的希望在教育」:田家炳教育理念的產生與內涵
    「中國的希望在教育」:田家炳教育理念的產生與內涵[J].教育評論,2020(09):25-29.【摘    要】「中國的希望在教育」理念是田家炳基金會的行動總綱領和科學指南。該理念產生於20世紀80年代,其內涵包含中國有希望,堅信中國能夠振興和強大,教育是實現希望的根本途徑,教師是發展教育的希望,教育的希望是培養德才兼備高素質人才等理念。
  • 包鋼一中有位「鐵人教師」榮獲我國中學數學教育界最高獎!
    在家中備考的趙起超近日,第十三屆「蘇步青數學教育獎」(我國中學數學教育界最高獎)公布獲獎名單,本屆共有26名全國各地教師獲獎,其中一等獎4名,二等獎22名。包頭市包鋼一中數學教師趙起超榮獲一等獎。這是包頭市第一位,內蒙古自治區第二位獲得該獎項一等獎的老師。今年50歲的趙起超從教26年,擔任班主任工作24年。從青春懵懂、黑髮滿頭,到初心不改,教書育人的「一中鐵人」,他的人生從未離開包鋼一中。
  • 瑞吉歐教育理念與華德福教育理念
    在瑞吉膠鎮.0 -6歲兒童的保育和教育是-項重要的市政工程,享有12%的政府財政技教,父母在學校中所起的種神作用是實質性的。在全鎮所有的幼兒學校中.父母都有權利參與學校名個環節的事務,並自覺承擔起責任。2.學校的民主管理與合作瑞吉歐學明教育系 院以兒童為中心. 在幼兒學校裡, 無論是教師或兒童都能 秋得家樣的感覺。
  • 教育的「首要問題」和我國教育的「根本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今年9月10日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中提出了關於教育的「首要問題」和我國教育的「根本任務」的重要論斷。他指出:培養什麼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教育必須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鬥的有用人才。
  • 育人為本是教育思想的深刻變革和理念創新
    ,處在由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邁進的歷史發展新時期,全面推進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將育人為本的思想理念貫穿於教育的全過程,是當前引領教育發展的思想旗幟和行動指南。  教育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是人力資源開發的基礎,是促進人自身全面發展的必然途徑,在現代化事業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和全局性的重要戰略地位。只有加快發展教育,才能把我國沉重的人口壓力變為巨大的人力資源優勢,使我國從人力資源大國邁向人力資源強國。因此,教育不僅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也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目標和途徑,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要求。
  • 2020下半年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我國的教育方針和教育目的
    2020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時間安排表已發布,2020下半年教師資格筆試時間為10月31日,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更好的的備考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筆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整理了教師資格考試筆試備考資料,下面是考試題庫每日一練練習題,供各位考生查看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