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蔡敏霞趙寄言
都說「情人眼裡出西施」,這「西施」無論是芳華二十,風韻四十,還是耄耋七十,在情人眼裡,依舊是溫情的你。對於年輕情侶來說,情人節、紀念日、女神節層出不窮,都能成為表達愛意的寄託。但對於含蓄內斂的老一輩,他們雖然攜手一生,恩愛數十載,但過七夕節還是頭一回。
8月24日,是中國傳統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的前一天,下城區東新街道富春園社區舉辦了一場熱鬧的節日活動,邀請社區7對結婚50年以上的金婚老人,共同插花、拍照,共度浪漫時光。
富春園社區前身是杭州鍋爐廠的宿舍,是個典型的廠居型社區,居住在這裡的大多都是當年杭鍋廠的老職工,有鈑金工、車工、技工,也有工程師、全國勞模等,他們奮鬥在建國年代,許多夫妻也是因工作結緣。
楊信德、壽武偵
「我們都是諸暨人吶,當時杭鍋廠招工,我們就是一起報名認識的」,今年已經77歲的楊信德爺爺說起當時和愛人壽武偵奶奶認識的情景,還有些許害羞。原來他們都是經過同一批招工進了杭鍋廠,楊爺爺在人事科做行政,壽奶奶在一線車間做女工,因為是同鄉,工作之餘經常一起散散步、看看電影,慢慢就日久生情了。「他年輕時可是個帥小夥呢」壽奶奶像笑得十分開心。
吳書紅、郭桂芝夫妻
活動現場還有一位身段高挑、妝容精緻的奶奶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原來是吳書紅、郭桂芝夫妻,他們退休以後就組建了一支越劇團,叫金秋越劇團,2016年被評為下城區社區教育「民家工作室」,2018年又獲得了「下城區群眾文化團隊四星級」榮譽稱號,大大小小的參賽獎盃與榮譽證書記錄著這對夫妻的夕陽柔情。吳書紅爺爺笑眯眯地說:「我這兩年身體不是特別好,在越劇團退居二線,做聲樂指導,但是我愛人一直活躍在團隊表演中,每次排練都非常積極認真,我們本來打算今天穿戲服來的,但是總感覺不太正式,還是想感受一下旗袍風。」說著說著,邊上的郭奶奶笑得合不攏嘴:「那當然,我穿旗袍毛漂亮呢」。吳爺爺和郭奶奶是從小住在一個居民區的,青梅竹馬,到了適婚年齡,彼此之間都有好感,就到鄉鎮機關開了介紹信,登記後就去領了結婚證。這一晃就是50年,從青梅竹馬的鄰居到越劇「神鵰俠侶」,他們一直相依相伴,愛情長青。
高添、高金蘭
在互動環節上,社區邀請了花藝老師來現場教授插花籃,並且讓老先生們送花給老伴。
「我跟老伴結50多年了,今天總算趕了一回年輕人的時髦,都不好意思了。」
「這花真漂亮,活了一輩子了,還是頭一回收到,等下回家要放在客廳最顯眼的地方。」
「兒女有送過花,但七夕節收到老伴的花還是第一次,等會拍照也好看。」
插花完成後,老人們換上了社區一早準備好的旗袍和中山裝,當年神氣的少年少女重回芳華。今年已經83歲的高金蘭奶奶,皮膚緊緻、穿上旗袍婀娜依舊,她說「我從來沒有買過化妝品,兩個人感情好是最好的營養品!」婚齡已有59年的周小華爺爺,也和大家分享愛情保鮮秘籍:「愛情要保持好,男人要主動點!」。
走過50年的風風雨雨,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史,只有相濡以沫的一日三餐。但這大概就是愛情的真正模樣吧——重回芳華,依舊是你。
編輯 劉乃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