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十大謠言,你信過幾個?|科技熱度榜單TOP10

2020-12-12 中國科技網

中國科技網聯合新浪微熱點大數據研究院,評選出科技熱度TOP10榜單。

科技傳播熱度榜單

1 微信公布2019年度朋友圈十大謠言

「生命三角」主要是加拿大人庫普提出的,但並未得到全球範圍內地震、救援領域專家的認可,許多國家具有公信力的機構並不採信生命三角理論。實際上,發生地震之後,國際公認最可靠的自救方法是「伏地、遮擋、手抓牢」迅速鑽到桌子下邊或用靠墊捂住最脆弱的頭部,手牢牢抓住桌子腿並做好桌子大幅度移動的準備。

2019年度朋友圈十大謠言(失實類):隨意轉發連結「會被盜取密碼」;4個人身上搜出200就是賭博,交警大隊抓摩託車無證駕駛,抓住直接拘留;地震躲在「生命三角」最安全;傳銷將合法;多地出現使用塗有「迷藥」調查問卷實施犯罪的團夥;登革熱可以通過空氣傳播;人工增雪含有害物質;中國養老金在2035年將耗盡結餘;「梅姨」的最新消息;甘肅甘南地區的孩子們很需要衣服。

2019年度朋友圈十大謠言(健康類):黑心商家賣的娃娃菜、過季蒜苔、新鮮木耳、過夜黃瓜)四種蔬菜都是致癌物;突發心梗大力咳嗽能自救;藿香正氣水與頭孢一起服用會喪命;一天一片阿司匹林,有病治病沒病強身;豬肉有「鉤蟲」,煮不爛殺不死;低鹽飲食不健康;吃點薑汁豆角、桑葚、豬肝,醒酒快還護肝;喝白酒能抗癌美國醫生協會已經找到致癌元兇是塑料;維生素C與蝦同吃會中毒而亡。

2 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在漢啟動

12月30日,全球首個「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在武漢啟動。該項目由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聯合西藏大學、河南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和華中科技大學等單位共同發起。計劃在3年內,繪製萬種代表性原生生物基因組圖譜,建立一個大規模的原生生物遺傳資源資料庫。原生生物主要是由單細胞真核生物組成的一大類群,包括單細胞真核藻類和原生動物等。「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原生生物。」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繆煒介紹,目前已描述的原生生物物種數超過6萬種,未知種類更難以估量。然而,目前已公開發表基因組數據的原生生物僅400餘種。

3

我國研製出可耐「冰火考驗」的超輕超彈材料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研究團隊和梁海偉教授課題組近期研製出一種「超輕盈」的新材料,能經歷200萬次壓縮仍「超彈」不變形,可耐受零下100攝氏度到零上500攝氏度的「冰火考驗」,在全球同類材料中性能領先,具有重要應用前景。既輕盈、堅韌又具備「超彈性」,還要能耐受高溫和低溫,這是航空航天、軟體機器人、機械緩衝、能量阻尼等領域所需的理想材料。很多材料具備其中一種或幾種特性,但全部具備的極其稀少。

4 第一屆「科技與法治」高端論壇召開

第一屆「科技與法治」高端論壇12月29日在人民大會堂浙江廳召開。本次論壇由北京卓亞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共同舉辦,旨在構建科技界和法學界常態化對話交流機制,共同討論研究前沿問題,將在國家科技戰略、政策及科技立法等方面提出建議供中央決策參考。專家們認為,惟有將人工智慧發展納入法治軌道,才能從根本上實現其發展的安全性、可靠性與可控性。必須要建立健全以人工智慧法治理論為基礎,涵蓋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關鍵領域的人工智慧法治體系。尤其要善於總結髮現人工智慧領域法理與一般性法學理論之間的共性規律,析取提煉其個性特徵,科學界定相應的權利、義務、責任等基本範疇,為人工智慧法治體系的健全和發展構築堅實的法理支撐。

5 北京首次啟動自動駕駛載人載物測試

2019年12月30日,北京正式啟動自動駕駛載人載物測試,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開放40平方公裡區域作為自動駕駛車輛測試區,涉及亦莊111條道路。當日,北京市自動駕駛測試管理聯席工作小組向申請載人測試企業百度公司發放了北京市首批自動駕駛載人測試通知書。百度公司隨即開始在剛剛開放的亦莊自動駕駛車輛測試區域開展測試,標誌著自動駕駛載人載物測試在北京正式啟動。

科技政務熱度榜單

6 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監測與評價報告公布

78個創新型城市以佔全國10%的國土面積、33%的人口,匯聚了全國78.5%的R&D(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和78.7%的地方財政科技投入,擁有全國85%以上的有效發明專利,培育了全國80%以上的高新技術企業……12月29日,科技部和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分別公布《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監測報告2019》和《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19》。評價結果顯示,深圳、杭州、廣州、南京等城市排名前15位。這些城市創新資源豐富、創新生態良好,科技創新有力支撐經濟、社會、民生發展,創新成為引領城市發展的第一動力。以南京、廣州、武漢為代表的8個科教資源富集型城市,中央級科研機構和高校數量分別佔全國(不包括直轄市)的43.7%和54.7%,人才、智力密集優勢明顯,原始創新能力較強。此外還有,以深圳、無錫、常州為代表的22個產業技術創新型城市,以杭州、長沙、成都為代表的13個創新創業活躍型城市,以蘇州、昆明、貴陽為代表的10個開放協同創新型城市,以湖州、太原、馬鞍山為代表的19個支撐綠色發展型城市。

7 天津高新區入選首批國家級戰略型新興產業集群

國家發改委日前公布了首批66個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名單,涉及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領域,天津高新區作為唯一的網絡信息安全產品和服務產業集群入選。天津市已制定完成了智能科技政策、軟體和信息服務業三年行動方案,致力打造軟體和信息技術產業生態圈。近年來,天津高新區依託國家軟體出口基地平臺、國家影視網絡動漫實驗園公共服務平臺、天津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天津市集成電路設計中心公共技術平臺、天津濱海網際網路產業園、天津市信息安全產業創新聯盟等一批國家級、市級平臺載體,全面培育網絡信息安全產業集群。如今,360集團、紫光雲、中科曙光、銀河麒麟、南大通用等一批掌握核心技術、極具市場競爭優勢的骨幹企業紛紛在此布局。截至目前,天津高新區網絡信息安全產業已經集聚規模以上企業245家,工業總產值佔高新區總體的逾1/5,全行業從業人員超過5萬人,基本形成了貫穿「硬體終端+軟體開發+應用服務」三大板塊的產業體系,集群規模與發展質量持續提升,產業鏈不斷延伸,國產且自主可控特色日益凸顯。

8 連雲港首個全產業鏈科技大市場「開張」

近日,連雲港高新區產業服務雲平臺暨科技大市場創新創業雲平臺上線。這標誌著連雲港市首個全產業鏈的科技大市場「開張」。連雲港高新區管委會主任李莉表示,這個科技大市場構建了北京和連雲港兩地產業創新「社交圈」,幫助兩地企業實現關鍵科技資源的高效連結,實現雙方創新資源的自由流動。該市場通過打造「一站式服務大廳+線上雲平臺+線下服務聯盟」立體式服務架構,促進科技資源實現從「連結」到「共創」再到「賦能」的雙創升級過程。

9 蘭州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突破300家

近日,甘肅省科技廳公布了2019年第二批擬認定高新技術企業名單,甘肅中商食品質量檢驗檢測有限公司等121家蘭州高新區企業榜上有名,佔全省認定企業的三分之一。截止目前,蘭州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累計達到308家,佔全省的30%,這標誌著蘭州高新區在高新技術產業培育、創新創業資源集聚、區域創新帶動引領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0 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區(長沙)獲批

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區(長沙)近日獲批,湖南成為繼北京之後全國第二個獲批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區的省份。根據《規劃》,湖南省網絡安全產業要顯著提升創新能力,建立一批國家級研發機構,轉化一批重大科技項目,引進和培育一批高端人才;發展成型產業生態,形成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網絡化體系,產業鏈上中下遊企業高度集聚,引入和建設一批國家級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到2025年,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區(長沙)的產業規模要突破1000億元,帶動湖南省網絡安全相關產業規模超過2000億元,龍頭企業競爭力顯著增強,核心技術在全國網絡安全產業格局中佔據主導地位,為網絡強國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來源:中國科技網

編輯:王曉宇

審核:侯 萌

相關焦點

  • 越城公安丨秋天的第一條謠言,你信了嗎?九月朋友圈十大謠言新鮮出爐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喝了,秋天的第一條謠言信了嗎?「新型手機病毒出現」、「失信人員子女不得辦理學籍」、「考研明年大改革」……九月朋友圈的這十大謠言,你看到過幾個,又看到過幾次呢?言真相闢公安部從未發布過此「通報」,所謂新型手機病毒並不存在。與此同時,微信一直在努力提供各類安全防護技術來保護用戶的社交安全,惡意連結和文件根本不存在大規模傳播的可能性。用戶轉發正常的問候圖片和小視頻不會導致設備中毒或信息洩露。
  • 2020年度朋友圈十大謠言 來看看你輕信過哪幾條?
    騰訊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31日,微信官方帳號「謠言過濾器」發布了2020年朋友圈的十大謠言,其中大部分跟今年的新冠疫情有關。一起來看看你中招過哪些謠言?
  • 9月朋友圈謠言TOP10:聞二手屁遠離癌症-微信,朋友圈,謠言,造謠...
    「朋友圈」還是「謠言圈」?反正無數翻來覆去的謠言在朋友圈裡就是揮之不去、不勝厭煩。微信官方帳號「謠言過濾器」近幾個月來也開始不斷總計並打擊謠言,下邊來看新鮮出爐的9月十大謠言。上個月,朋友圈謠言舉報處理1473066條,相比上期有了明顯下降,而謠言的內容大都是老瓶新酒換個新的馬甲重新發布,以騙取轉發傳播,其實很容易識別。
  • 「淨網2019」三月朋友圈十大謠言,你看過幾個?
    三月朋友圈十大謠言,你看過幾個?三月朋友圈十大謠言1微信免費時代結束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謠言內容>快轉重要消息,微信免費即將結束,據經濟之聲報導,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與騰迅公司談判,如何監管騰迅的零以及如何向零業務收費,明天下午6點以後開微信要先付25元錢,把這個消息傳給10個人,證明你是經常使用微信用戶,系統幫你升級更新,否則你將被刪除,如果傳送超過18個人,你的圖標會變成藍色,代表你可以繼續免費使用微信,否則明晚6點以後,要先付25元才能打開微信
  • 痔瘡的十大謠言,你錯信了幾個?
    痔瘡的十大謠言,你錯信了幾個?舉個例子,在我國廣大的西南和西北地區,人們普遍喜歡吃辣,而東南地區的人們卻很少喜歡吃辣。但據數據統計,這兩個區域的痔瘡發病率並無差異。有些患者問手術後還能不能吃辣的?答案是:可以!但注意,一定不能大量進食。大便帶血,就一定是得了痔瘡?錯!
  • 微信朋友圈八月十大謠言:洗澡先洗頭會暈倒在浴室你信嗎?
    不過,便捷的網絡和平臺也成為一些謠言高發地,尤其是我們在刷朋友圈的過程中,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危言聳聽的消息。日前,微信對外發布八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包括「傳銷將合法」、「洗澡先洗頭,會暈倒在浴室」等。日前,有傳言稱,經國務院批准,全國正式推出所有互助平臺,不管你做任何互助平臺,都是合法的,小投資,人民致富,所謂傳銷也正式取消。
  • 2014年哈爾濱微信朋友圈十大謠言
    造謠—傳謠—闢謠—新的謠言—再傳謠—再闢謠,不少市民都感慨:微信就是稍微信一點。「H7N9死人」被轉發17歲女孩散播謠言被行拘「賓縣人民醫院醫生昨天凌晨四點二十一分因H7N9死亡,年齡31歲,參與搶救的醫生已被隔離。
  • 2016 微信朋友圈謠言 TOP10 第二期:周星馳 「被」去世
    IT之家訊 5月16日消息,只要有網絡就有謠言,而微信朋友圈更是謠言的「高發地」,今天微信官方公布了2016年第二期謠言TOP10,大家注意甄別,也注意不要傳播此類謠言。此前微信官方公布了近期打擊謠言的一些成果,截至目前,微信已闢謠文章58萬篇,2016年截至目前,共刪除謠言文章8.5萬篇,共處罰7千多個嚴重違規帳號。
  • 十一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出爐,你中招了嗎?​2020年度十大網絡用語...
    十一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出爐,你中招了嗎?轉眼2020進入倒數,可還沒等來新年,卻率先迎來了一波新的謠言:「高中納入義務教育」、「貧困人口人均月入9057元」、「新疆和田急需舊衣捐贈」……十一月朋友圈的這十大謠言,你看到過幾個,又看到過幾次呢?
  • 十一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出爐,你中招了嗎? 2020年度十大網絡用語出爐!
    十一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出爐,你中招了嗎? 轉眼2020進入倒數,可還沒等來新年,卻率先迎來了一波新的謠言:「高中納入義務教育」、「貧困人口人均月入9057元」、「新疆和田急需舊衣捐贈」……十一月朋友圈的這十大謠言,你看到過幾個,又看到過幾次呢?
  • 微信發布三月朋友圈謠言榜單!快來看看你中招了嗎?
    草長鶯飛的三月,謠言也氣勢洶洶!3月30日,微信發布《三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快來一起看看,你中招了嗎?  1 微信免費時代結束   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謠言內容:快轉重要消息,微信免費即將結束,明天下午6點以後打開微信要先付25元錢,把這個消息轉給10個人,證明你是經常使用微信的用戶,系統幫你升級更新,否則你將被刪除。如果轉發超過18個人,你的圖標會變成藍色,代表你可以繼續免費使用微信。
  • 微信發布上半年朋友圈十大謠言熱榜:棉花造肉鬆危害大
    6月30日消息 網絡謠言是網際網路時代一個不可避免的毒瘤,這在中老年用戶學會使用各種社交媒體時更為嚴重,對此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紛紛上線了闢謠功能,幫助用戶識別網絡謠言避免被坑。IT之家今天上午,微信官方公布了2017年上半年朋友圈十大謠言,有些謠言的迷惑性確實非常大,除了傳統的文字圖片傳播謠言之外,新型謠言有向視頻化發展的趨勢,危害更大。以下為朋友圈十大謠言主要內容以及危害指數,具體的謠言內容可以點擊原文了解,避免被騙被坑。
  • 微信7月謠言TOP10:你見過幾個
    網易科技訊 8月10日消息,今日微信官方公布7月份七月朋友圈謠言TOP10,包含「蘋果7自帶地圖將把釣魚島劃給日本」、「微信紅包被利用成賭博工具,或被取消」、「倒著輸入銀行卡密碼能自動報警」、「小孩把充電器接口含嘴裡會被電死」以及「公安將嚴查微信紅包賭博和發黃色視頻」等。
  • 微信朋友圈6月份十大謠言:騰訊即將開始封群
    不過,便捷的網絡和平臺也成為一些謠言高發地,尤其是我們在刷朋友圈的過程中,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危言聳聽的消息。昨天,微信官方公眾號「謠言過濾器」對外公布了六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包括「騰訊即將開始封群」、「老年卡有記錄行蹤的功能」等。
  • 傳得最多的高血壓十大謠言,你信了幾個?
    所以老百姓對高血壓的防治十分關心,但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很多誤區,他們面對網絡謠言不知道何去何從,今天就讓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臟中心張海澄教授為大家一一澄清十大熱門謠言。 先來看看十大熱門謠言都有什麼。
  • 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發布,來看看你上過哪些當
    自從父母學會了使用微信,你就能在他們的朋友圈看到各種各樣的謠言,比如紫菜是塑料做的?一滴血就能測癌?月球上真的有外星人?作為時代新青年的你,想反駁他們卻也說不出明確的解釋,只能默默的看著他們一條條的轉發。現在權威闢謠來啦!
  • 【年度榜單】2016年度十大科技謠言
    一條極其荒唐的謠言一邊流傳一邊「演化」,竟然保持了一整年的活力?是什麼傳聞讓世界衛生組織都看不下去了?2016年度科技謠言盤點,帶你回顧謠言與真相。1.「寨卡疫情怪轉基因」流言:從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寨卡病毒」這種病原體逐漸進入了公眾的視線。在擔憂疫情的同時,謠言與陰謀論也在網絡上散布開來。
  • 微信盤點2015年朋友圈十大謠言 "打隱翅蟲會致命"上榜
    12月24日,微信謠言過濾器、微信安全中心發布了報告盤點了2015年度十大謠言,「微信朋友圈降權」、「打隱翅蟲會致命」、「倒著輸入銀行卡密碼能自動報警」等謠言上榜。   真相:網上傳播的所謂「微信降權」以及相關描述並不屬實,微信也從未有過相關文章描述中提到類似功能或者規則。   ★微評★:對於微信產品的虛假報導在今年傳得比較多的還有「朋友圈點讚要扣話費」、「微信成立5周年,轉發消息有獎勵」、「微信將推付費會員制度」以及「微信紅包功能將停止運營」。
  • 8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公布,「微信用@符號會被監控」排第一
    八月之秋炎熱的天氣逐漸褪盡但謠言的熱度卻絲毫沒有減退藉此,小編為大家梳理了本月朋友圈十大熱傳謠言一起看看吧~朋友圈十大謠言1微信使用@符號會被人工監控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謠言內容少用@符號。
  • 11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出爐!
    轉眼2020進入倒數,可還沒等來新年,卻率先迎來了一波新的謠言:「高中納入義務教育」、「貧困人口人均月入9057元」、「新疆和田急需舊衣捐贈」……十一月朋友圈的這十大謠言,你看到過幾個,又看到過幾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