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1日訊日前,哈市許多市民都在微信朋友圈中看見了一則「12日上午三歲小女孩在世紀家園小區附近被人拐走」的信息。據省公安廳刑偵總隊官方微信平臺「龍江打拐」證實,此信息是虛假信息。今年以來,這樣的虛假消息在哈市市民微信朋友圈頻頻出現。黑龍江取暖費要下調,8月20日哈爾濱全市要停水,華聯門口乞討女孩疑遭拐賣等,一度弄得人心惶惶。造謠—傳謠—闢謠—新的謠言—再傳謠—再闢謠,不少市民都感慨:微信就是稍微信一點。
「H7N9死人」被轉發17歲女孩散播謠言被行拘
「賓縣人民醫院醫生昨天凌晨四點二十一分因H7N9死亡,年齡31歲,參與搶救的醫生已被隔離。緊急通知:剛剛中央二套電視新聞已播出、暫時別吃豬肉、雞肉、鴨肉了,因為雞西到雞東有5570頭家禽感染了,黑龍江省剛開完緊急會議。賓縣已有多人被感染,勝利有一個,賓安一個,縣委三個,收到後馬上發給你關心的人,預防永遠勝過治療,這絕對不是傳言,轉給身邊人,大家注意安全。」今年2月初,微信朋友圈裡流傳著這樣的信息。
公安機關查詢謠言來源發現,高某在其QQ空間中也發布了涉及賓縣人民醫院的信息。高某交代,他散播謠言並沒有主觀惡意,只是將道聽途說的內容編輯成信息發布,而且開始只是發布給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讓他們注意,並未事先對信息內容進行核實,不料卻成了這場謠言的散播源頭。
「龍育要關」讓往屆畢業生虛驚
「龍育公司即將關閉,如有丟失檔案的龍育不負責,轉告你們的寢室室友,大學同學……」今年5月,微信朋友圈中一則關於代管畢業生檔案的龍育公司即將關閉的消息被瘋傳。由於哈市不少大學生畢業時將檔案放在「龍育」,還有一些同學正在外地,看到朋友圈中的信息後,不知是否該趕回哈市辦理檔案轉移。「最開始有人在朋友圈發狀態沒有在意,後來發狀態的越來越多,就趕緊從北京趕回來了。」一名在北京工作的畢業生徐峰特意請假趕回來。
記者聯繫到龍育公司總經理譚道峰,他表示,受相關政策影響,從去年起,龍育公司已經不再接收代管應屆畢業生檔案,但目前為學生辦理的其他業務未受到任何影響,網傳公司要關閉的消息不實,公司仍正常工作。
「12名歹徒駕三輛車來哈」造謠者被查處
「12名歹徒駕駛吉E67×××、吉EF3×××、吉AX2×××三輛車已經從吉林來到哈市,請大家引起注意,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5月中旬,這樣一則消息在微信朋友圈傳播,還附了一張吉林省吉林市公安局華山路派出所向轄區各賓館發布的徵集三輛汽車信息的通知,上面還蓋著公安部門的公章。「真的假的?」「晚上不敢出門了!」市民紛紛互相提醒注意安全。
記者向省公安廳反恐總隊求證此事,經我省警方與吉林警方核實,微信傳播的信息是假的。吉林市公安局華山路派出所的確向轄區發布了一則徵集三輛車信息的通知,但與歹徒毫無關係。吉林某學校學生王某用手機拍下了這則警方發布的通知,杜撰了歹徒駕駛這三輛車在吉林的消息。後來消息幾經「演繹」後,又有了歹徒來哈的版本。日前,吉林警方已經將散布謠言的學生王某抓獲,並進行了訓誡。
「哈爾濱和興路新疆人砍殺6人」造謠者被拘留
「朋友們,最近沒啥事少出門吧,今天在哈爾濱和興路新疆人砍殺6人,出門都注意了」。一則「有圖有真相」的提醒信息在微信朋友圈傳播,並被不明真相的群眾在微信群及網際網路上轉發,在市民中造成了恐慌。
哈爾濱警方證實,這本來是一起普通的治安案件,本來是無人死亡,卻被造謠成「砍殺6人」。發布人劉某某也認錯說,是為了引起大家注意,就隨意編發了這些信息,自己受到法律懲罰是應得的。
「阿城區男子被挖腎」嚇得村民不敢下地幹農活
「阿城區新華鎮一男子在玉米地澆地!妻子回家做飯時間!男子腎被挖走!家是農村的請互相轉告一下,雲南有一批犯罪分子來到哈爾濱市區鄉下作案,主要手段是在玉米地附近埋伏等小孩或婦女通過時,拖去玉米地麻醉後挖腎!在阿城區白家屯逮到一名犯罪分子,通過審訊得知同來人員共有60人!不要獨自一人去玉米地附近!至今白家屯還有一個受害婦女沒有找到下落,現在已經來到呂家油房、新華、合家、李海等周邊了,一定要互相轉告,不論真假,望大家提高警惕」。8月初,微信朋友圈大量轉發這則信息。阿城區新發村市民王剛表示,看到朋友圈裡的信息,都不敢一個人下地幹活了。
對此,黑龍江省公安廳刑偵總隊公安民警表示,尚未接到此類案件報案,同時,經檢索發現,此類信息在2012年就在其他省份有過傳播,並被當地公安機關闢謠。
「哈市全市大停水」鬧得心慌慌
「淨水廠計劃清理水池,於2014年8月20日23時至8月21日22時全市停水,大家提前做好儲水準備。」炎炎夏日,一條「停水通知」在微信朋友圈裡瘋傳,由於關係到哈市人民的用水問題,市民們紛紛轉發,提醒親朋提前儲水。
對此,哈供水集團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條消息是謠言,如果真的出現停水情況,供水部門會提前24小時通過哈市正規媒體發布停水通知。
「哈爾濱乞討女孩疑似被拐」根本沒這事
8月末,一則「華聯門口有一乞討女孩疑似被拐」的消息,在哈市市民微信朋友圈內頻頻轉發。「北京華聯門前乞討的孩子一看就是被拐賣的,這麼大的孩子不能睡這麼香,被下藥了!」不少市民在轉發時都表示希望公安部門介入調查。
省公安廳打拐部門立即開展工作,經部署調查發現,網友是在河北廊坊香河縣拍到這組乞討照片。經當地公安機關調查,初步了解小孩為山東人,二人為祖孫關係。這則「女孩疑似被拐」的消息在全國各地出現不同的版本,網友傳播的版本中都採用了相同的文字,只是改了事發地點。
「校門口人販賣冰棍抓學生」流言嚇壞家長
「街上有一夥賣冰棍的,他們開車,嘴裡喊著『廠家批發冰棍』,那是偷孩子的。車是『五菱榮光』,後面是雪花板弄的保溫箱……已經有孩子失蹤了,家長們遇見了千萬領孩子躲遠點。」「最近有些學校門口出現人販,他先故意撞倒學生,然後稱要將其帶往醫院,幸好老師及時發現!我們已在班級進行安全教育,也請您再次跟孩子說明,千萬不要和陌生人走。同時也請您按時來接孩子並留心校門口是否有異常情況,共同維護孩子的安全!」9月,記者在微信朋友圈看到這樣幾條信息。「一看這個消息,我就坐不住了,再問其他家長也都看到了,當時心裡七上八下的,馬上就給老師打電話詢問,」「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轉發既不費事也不花錢,大家相互告知提高警惕沒什麼不好。」部分家長表示,再不敢讓孩子一個人上下學了。
記者從哈市公安局了解到,很多家長就這一消息打來電話詢問,但經過調查,哈市各區均未發生過類似案件。隨後,記者在網上查詢時發現,杭州、江陰、廣州等十餘個城市也曾有類似的說法傳播,當地警方也對此進行了闢謠。
微信傳國慶車輛限行提示交警:沒這回事
「溫馨提示,國慶期間車輛限號:9月27日、28日不限尾號,9月29、30日限尾號(分別限4和9、5和0)10月1日至7日不限尾號,10月8、9、10日限尾號(分別限1和6、2和7、3和8),10月11、12日不限尾號。特別注意:自10月13日起哈市機動車尾號限行將進行新一輪調整……」十一前夕,在微信朋友圈中又出現了關於哈市國慶期間「五減二」車輛限行提示熱帖。
「此提示微帖為謠傳,微友質疑的有道理,應按照交警部門發布的原規定執行。」哈市交警部門表示,「五減二」限行規定應按官方發布為準,「十一」期間如有變動,交警部門將發布通知,市民也可登錄龍江交警網進行查詢。
「取暖費下調」市民紛紛點讚轉發空歡喜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下發201408223號文件,2014至2015年度取暖費調整!每平方米調整到25元。為防止個別供熱公司亂收費,請互相轉發!」在供暖前夕,一則黑龍江取暖費下調的消息在朋友圈被市民紛紛點讚轉發,市民在轉發時也發表評論,「政府部門能夠與時俱進及時下調供暖價格,是在為老百姓做實事,讚一個!」
對此,記者走訪了哈爾濱市物價監督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我省暫不具備下調取暖費的條件。如果有變化,會第一時間以簡訊或者張貼形式進行通知。
提示
記者了解到,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市民在沒有確認信息真實性的情況下不應盲目轉發擴散。對於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轉發並能及時刪除虛假信息的網友警方將不予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