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濟南大學:推動生涯教育融入思政教育一體化

2020-12-09 大眾日報

■編者按:高質量發展是時代最強音。山東省教育廳與大眾日報社聯合發起「高質量發展看山東·高校行」大型宣傳推介活動,同步徵集評選山東高校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展示亮點成果和創新探索,形成叫得響、可複製的發展經驗。目前,「山東高校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陸續在大眾日報全媒體矩陣全網發布,敬請關注!

濟南大學:推動生涯教育融入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

「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濟南大學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推動生涯教育深度融入思政教育上積極探索,打造了包括內容層、保障層和延伸層的「544」生涯教育一體化模式,積極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致力於實現學生德才兼備、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工作目標,不斷提升思政教育的生動性、親和力、感染力和針對性,穩步推進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

提升育人高度,突出思想引領體系建設

理想信念是青年學生思想行動的總開關,也是生涯教育的根本方向,學校引導廣大青年學生自覺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事業中,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實現生涯教育和思政教育在教育內容、教育方法、師資隊伍同頻互動,提升思政教育的親和力和感染力。

一是推動思政活動與生涯元素融合。在新生入學教育中融入理想信念教育、自我認知教育、生涯規劃教育等多元內容,引導大學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開展山東省歐美同學會青年委員會文化沙龍「生涯面對面」活動、「我和我的祖國」優秀朋輩榜樣面對面活動,實現生涯教育隱性融入價值觀教育;

二是推動生涯課程和思政教育要素相融合。依託學校山東省一流課程《職業生涯指導與創業基礎》,挖掘思政生涯要素,用「生涯課程」+「課程生涯」紐帶串聯課程體系,推動「生涯思政」建設,夯實價值引領與知識傳授相融合的教育成效,提升育人高度,該課程獲得學校首批「課程思政」示範課立項建設。

三是加強生涯與教育、管理、就業、資助和心理等工作模塊內嵌融合。發揮生涯教育隱性育人功能,積極解決學生的發展性和柔性教育問題,開展新生入學教育生涯啟蒙、優秀學生精英訓練營、少數民族學生團體生涯輔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涯諮詢輔導、職業生涯規劃書大賽、模擬求職大賽等。

挖掘育人深度,強化內容供給體系建設

如何認識青年學生、教育引領青年學生、發揮學生作用,如何把握大學生價值多元、思維活躍、需求多樣的身心發展特點,如何解決生涯教育途徑單一、內容單調、效果不佳等問題?學校聚焦「內容層」建設,整合育人要素,保障生涯服務多樣供給,形成以課程建設為主途徑,諮詢輔導、實踐活動、測評評估和科學研究為基礎的內容體系。

一是發揮課程主途徑作用,實現從「生涯單一課程」到「生涯課程群」建設,重點加強《職業生涯指導與創業基礎》課程的標準化、模塊化建設,同時,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量身定製課程,孵化「生涯課程群」,推動生涯課程多門次、多元化和系統化建設,新增《高效生涯管理》核心通選課1門,《大學幸福課:生涯規劃與人生設計》、《大學成長課:生涯規劃與職業素養建構》和《大學生生涯發展與規劃》通選課3門,出版《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與指導》《大學生職業生涯指導》教材2部。面對疫情對教學工作帶來的衝擊,黨委學生工作部成立了教學領導小組,推進「中心+工作室+生涯師資」混合教研模式,積極應變呈現線上教學方案,精心研發,挖掘價值,將疫情變教材講好育人故事。

二是研發生涯諮詢綜合管理平臺,加強生涯諮詢輔導體系建設,推進個性化成長指導服務,每年開展生涯諮詢300餘人次,微諮詢千餘次,疫情期間,利用自研平臺「濟南大學生涯在線預約平臺」開展線上生涯諮詢,15位生涯諮詢師分20個諮詢時段,為學生提供學業規劃、適應輔導、自我探索等6項諮詢服務,解決學生個性化的生涯問題。

三是重點打造「生涯面對面」精品活動,推動形成「學校精品+一院一品」生涯活動矩陣。依據專業特色和共性規律進行重點活動建構和品牌打造,通過朋輩面對面、生涯面對面、生涯團輔面對面三個系列活動,打通社會-學校-學生連結渠道,有效實現朋輩輔導、社會指導和專家督導,以未來成長的具象感,激發當下學習的迫切感,全面提升大學生職業素養。

四是建設職業教育平臺,形成「1個測評平臺+2個測評專項」工作布局。開發濟南大學職業教育平臺,開展學生個體生涯數據測評,保證輔導員基於測評數據開展談心談話;連續7年開展《濟南大學大學生學風調查》,連續2年開展《新生生涯成熟度測評》,創新性地利用學生生涯測評數據,通過輔導員家訪活動,推進學校、家庭和學生共同探討未來成長與發展方案。

夯實育人效度,加強條件保障體系建設

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統籌推動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證機制改革,學校聚焦「保障層」建設,採用「中心+工作室」的組織架構,形成包括機構設置、制度建設、師資隊伍和條件保障相互配合的保障支持機制,完善以生涯工作指標體系為核心的評價機制,實現一體化模式「學校-學院-班級」縱向貫通,「高校-高中-社會(企業)」橫向聯通,從而保障全員參與、全過程覆蓋和全要素運行,推動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

一是完善組織機制,成立專門性機構。成立由黨委領導的學生生涯教育領導小組,建立學生生涯發展指導中心(2013年)和生涯發展指導工作室(2016年),學院設置生涯輔導員,設置學校和學院兩個層面的生涯協會(組織),打通學校(學生生涯發展指導中心)-學院(生涯輔導員)-班級(協會)工作機制,實現生涯教育工作組織健全、渠道下沉和內容落地。

二是完善規章制度,保障體系規範管理。制定學校生涯教育工作的總體規章制度與分項規章制度,在師資隊伍、工作條件、經費投入、社會資源利用等各個方面,明確規定各項細分工作的詳細流程。制定《濟南大學學生生涯指導中心職責》、《濟南大學學生生涯發展指導工作指標體系(試行)》和《濟南大學生涯輔導員制度》等制度,實現生涯教育工作的標準化、規範化、制度化。

三是加強隊伍建設,建立生涯育人共同體。形成高校內部和外部相互協同的生涯育人共同體,學校內部形成包括黨政領導、中心師資、生涯課程師資、生涯輔導員、生涯工作室成員和校外生涯導師相互支撐的隊伍結構,學校外部形成包括高校、高中、政府、社會(企業)和家庭相互配合的隊伍結構,通過「專家報告、學校內訓、外出研修、自主學習、工作坊和沙龍」等多種培訓形式,堅持「學習-反思-提升」的成長路線,建構科學完善的「金字塔式」培訓進階體系,通過學校和學院兩個層面推進生涯隊伍學習研究,不斷提升隊伍的專業化水平。

四是加強條件保障,形成穩定的外部資源供給。學校專門建設用於個體生涯諮詢、團體生涯輔導、沙龍(工作坊)的學生成長空間和個體諮詢室;設置生涯教育專項經費,保障生涯一體化體系建設和項目運行;與科研機構、高校、高中、企業合作,拓展社會資源延伸利用渠道和效能。

拓寬育人廣度,推進延伸協同體系建設

深入探索凝聚校內外育人力量,整合課內外育人資源的合力育人機制,教育分學段,而學生的成長卻是連續的,人才培養必須是全程貫通的。學校聚焦「延伸層」建設,挖掘高校系統內部新動能,協同政府、社會(企業)、家庭和高中資源,形成高中前置、大學核心和社會延展的生涯育人延伸協同體系。

一是推進生涯教育生態建設。基於貫穿式的教育模式設計,實現發展指導的連續性,保證教育要素的遞進性。將生涯教育場景從高校前置到高中、延伸到社會(企業),梳理出與大學生生涯發展相關的7個關鍵節點,即選科目、選大學(專業)、專業分流、二專業選擇、選考研/就業、選職業(單位)、職業適應和轉換,形成全過程生涯教育鏈條。

二是建設山東省高校生涯教育一體化聯盟。舉行山東省生涯教育一體化論壇,成立山東省高等教育學會生涯教育專業委員會。來自高中、高校和社會(企業)共計200餘名代表參加論壇,首批確定山東省生涯教育一體化聯盟單位37家,確定山東省高等教育學會生涯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秘書長和副秘書長21人(18所高校),初步搭建高中、高校和社會(企業)生涯教育立交橋和教育資源互通平臺,推進山東省生涯教育專業化、生態化和體系化建設。

三是建設全省範圍內開放共享的體驗式生涯教育網站—「職觀網」。依託網站(APP)「職觀網」,針對大學生、中學生開展職業體驗項目、專業體驗項目和職業實習項目,加強學生生涯體驗認識和分類指導的線上線下交互式平臺,打通企業-高校-學生之間的壁壘。

四是推進生涯教育前置高中研究,實現課程內容、選科指導、選校指導、專業認知的高中前置,依託材料學科建設專業體驗所,組織中心和工作室成員到高中進行選科指導和生涯規劃講座,與高中開展協同教研。

學校「大思政」視野下高校生涯教育一體化工作自2013年啟動以來,充分整合教育資源,現在已經形成包括微觀內容層、中觀保障層和宏觀協同層三個層次13個要素在內的全程式、系統式、貫穿式和體驗式的育人體系,是學校「以學生為本,關注兩個比例,實現兩個更多」學生工作理念的具體實踐,實現學校內涵式發展和學生精準化指導的科學方法;是推動「三全育人」和「五育並舉」,建設更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實現學生德才兼備、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鑄魂育才工程;是凝聚校內外育人力量和課內外育人資源,推進山東生涯教育工作跨學科、多維度、全方位發展的生態工程;是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力推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劉珂珂 劉芝)

「高質量發展看山東·高校行」活動來了,典型案例持續徵集中!

徵集郵箱:dzrbxmt@126.com

相關焦點

  • 濟南推動各類教育高質量發展 打造教育現代化的「濟南品牌」
    在剛剛結束的2020年世界機器人大賽中,濟南學子再次包攬AI探索科技挑戰賽冠亞軍及VEX大賽三等獎……  泉城學子頻頻在各類國家級和國際比賽中摘金奪銀成為濟南教育品質不斷提升的一個縮影,是濟南教育持續聚焦立德樹人、減負提質、教師隊伍建設結出的碩果,是大力推動各類教育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教育綜合實力,彰顯教育擔當,讓群眾共享有品質有溫度的濟南教育改革成果的初心與堅守。
  • 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德融課堂
    ■編者按:高質量發展是時代最強音。山東省教育廳與大眾日報社聯合發起「高質量發展看山東·高校行」大型宣傳推介活動,同步徵集評選山東高校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展示亮點成果和創新探索,形成叫得響、可複製的發展經驗。目前,「山東高校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陸續在大眾日報全媒體矩陣全網發布,敬請關注!
  • 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濰坊醫學院:德醫相融,課程思政打造新
    ■編者按:高質量發展是時代最強音。山東省教育廳與大眾日報社聯合發起「高質量發展看山東·高校行」大型宣傳推介活動,同步徵集評選山東高校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展示亮點成果和創新探索,形成叫得響、可複製的發展經驗。目前,「山東高校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陸續在大眾日報全媒體矩陣全網發布,敬請關注!
  • 廣東堅持黨對教育的全面領導 推動大中小學思政工作一體化發展
    近年來,廣東省委、省政府堅持黨對教育的全面領導,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創新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推動大中小學思政工作一體化發展,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南方日報記者 姚瑤 吳少敏   育人體系??
  • 濟南各類教育高質量發展,讓更多教育實惠「摸得著」
    在剛剛結束的2020年世界機器人大賽中,濟南學子再次包攬AI探索科技挑戰賽冠亞軍及VEX大賽三等獎……泉城學子頻頻在各類國家級和國際比賽中摘金奪銀成為濟南教育品質不斷提升的一個縮影,是濟南教育持續聚焦立德樹人、減負提質、教師隊伍建設結出的碩果,是大力推動各類教育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教育綜合實力,彰顯教育擔當,讓群眾共享有品質有溫度的濟南教育改革成果的初心與堅守。
  • 山東高校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濰坊醫學院德醫相融,課程思政打造新...
    高質量發展是時代最強音。山東省教育廳與大眾日報社聯合發起「高質量發展看山東·高校行」大型宣傳推介活動,同步徵集評選山東高校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展示亮點成果和創新探索,形成叫得響、可複製的發展經驗。濰坊醫學院《德醫相融,課程思政打造新「配方」》入選「山東高校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
  • 教育部長陳寶生:5方面推動新階段思政課高質量發展
    教育部長陳寶生:5方面推動新階段思政課高質量發展 2020-12-15 18: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化建設——天津舉辦典型案例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學交流研討會
    紮實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天津舉辦典型案例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學交流研討會 2020-12-01 18:0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山東科技大學:把思政教育實踐基地建在鄉村振興一線
    1月8日,山東科技大學思政教育實踐基地在「全國文明村」、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村——濟南市章丘區三澗溪村揭牌。副校長兼濟南校區黨工委書記、管委主任孫鶴汀,三澗溪村黨委書記高淑貞共同為基地揭牌。濟南校區黨工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參加了揭牌儀式。
  • 嘉興融入長三角教育一體化發展大格局
    嘉興融入長三角教育一體化發展大格局時間:2018/6/22 9:40:20 來源:上觀新聞    作者:龔潔芸    選稿:吳怡聞 作為「2018上海·嘉興周」活動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 濟南兩會訪談 |顧朝霞:探索建立託育一體化服務體系
    (原標題)濟南兩會訪談 |顧朝霞:探索建立託育一體化服務體系 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  作為一名基層的教育工作者,結合報告中提到的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我談三點想法。  一是著力內涵提升,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
  • 培育「工匠精神」推動高職教育發展
    人才因素是產業價值鏈上的高附加值環節,也是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的核心,產業升級與創新發展需要高素質專業人才,實現我國由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的轉變,建設製造強國需要龐大的具有「工匠精神」的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指出, 要把發展高等職業教育作為優化高等教育結構和培養大國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推進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 東北大學:讓創新創業揚起思政教育的風帆
    近年來,東北大學將思政教育有效融入創新創業教育,從理論課程、雙創實踐、文化引領多個維度弘揚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科技報國的家國情懷,讓創新創業揚起思政教育的風帆。強化立德樹人  在理論課程中注入思政元素「課程思政」理念有效融入創新創業教育是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重要支點。
  • 河海大學實施「五大工程」構建高質量課程思政體系
    河海大學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深入落實教育部關於課程思政建設的部署要求,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施課程思政建設「五大工程」,加強統籌設計,注重分類指導,深化教學改革,實施專題培訓,開展成效評價,著力構建高質量課程思政體系,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實施體系設計工程。
  • 第五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典型案例推選活動舉行
    第五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典型案例推選活動現場。張勁松 攝   改革創新是時代發展的不竭動力,更是教育發展的永恆主題。1月20日,在成功舉辦了四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典型案例推選活動的基礎上,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第五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典型案例推選活動舉行。  活動自2017年9月1日啟動以來,得到了各地政府、教育部門和校長、教師的大力支持,大家踴躍參與推選活動。經過組委會審議,確定了170個創新案例向社會公示。
  • 推動職業教育一體化建設,深海教育重拳出擊
    近日,關於「職業教育一體化」的建設事宜再一次被重點提及,原因在於,《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職業教育一體化平臺建設方案》已經制定完成,《方案》按照「信息共通、資源共建、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的原則,構建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機制,推動指定示範區內職業學校在招生入學、學籍管理、教學實施、就業升學等方面實現一體化運行。
  • 深海教育:推動職業教育一體化建設,教育機構能做什麼?
    近日,關於「職業教育一體化」的建設事宜再一次被重點提及,原因在於,《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職業教育一體化平臺建設方案》已經制定完成,《方案》按照「信息共通、資源共建、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的原則,構建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機制,推動指定示範區內職業學校在招生入學、學籍管理、教學實施、就業升學等方面實現一體化運行。
  • 探索中學德育教育新模式,「生涯德育」在濟南高新區實驗中學「落地...
    山東教育新聞網訊5月12日下午,濟南高新區實驗中學召開了「生涯德育課程一體化」課題研究會。本次課題研究會,主要是就課題結題有關事宜進行研討,對課題結題準備情況進行匯報,聘請齊魯名師、齊魯名校長李教授進行點評指導。
  • 潤物無聲,這所學校把思政教育融入到醫學課程中
    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醫學部護理系教師何瑜玢在《健康評估》課程答疑微信群中發布的思考題引起了該院學生的熱烈討論。連日來,該校醫學部專業課教師將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和一線事跡等融入在線教學,給學生們上了一堂堂生動而又深刻的「思政課」,激發廣大青年學子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
  • 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山東工商學院:加強財商教育,培養高素質財
    高質量發展是時代最強音。山東省教育廳與大眾日報社聯合發起「高質量發展看山東·高校行」大型宣傳推介活動,同步徵集評選山東高校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展示亮點成果和創新探索,形成叫得響、可複製的發展經驗。目前,「山東高校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陸續在大眾日報全媒體矩陣全網發布,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