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用上海閒話唱歌抗疫,CD集也快要出版了

2020-12-20 新民周刊

居民同志們,抗疫歌曲唱起來,為一線工作人員打氣,也為咱們自己打氣,相信拐點就在前方!

文 |

「沒想到,沒想到,今年過年勿送紅包阿拉送口罩。沒想到,沒想到,為社會做貢獻只要了在屋裡困懶覺……今年過年勿送紅包阿拉送口罩……」

一曲滬語方言的《沒想到》,唱出了上海人民自覺隔離抗疫的心情。

唱歌的人叫王淵超,有名的上海童謠唱作人。

你可能還記得他的《ME MORE SAY, COOL!》,那是2017年為上海第一百貨創作的;還有《垃圾分類再垃圾倒》,本來是王淵超為2019年上海垃圾分類創作的上海話童謠,後來在湖南衛視《快樂大本營》裡翻唱這首歌國語版的,是最新的流量擔當:肖戰、王一博。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大學的王淵超,在學校裡就是文藝骨幹了,彈得一手好吉他。早年,他曾經是職業音樂人,1999年就籤約了上海滾石聲像,次年還憑藉詞曲原創作品《神秘來信》,榮獲第七屆《東方風雲榜》東方新人獎,和樸樹同臺。2007年更是榮獲《中國流行音樂總評榜》最受歡迎自由男歌手獎。

唱片業不景氣,王淵超後來改行了。但歌曲創作一直是他的業餘愛好。由他作詞作曲,他和女兒一起繪聲繪色演唱的上海童謠,這些年來已經小有名氣。

今年過年伊始,王淵超就寫了一首祝賀新年的歌,自彈自唱

沒想到年還沒過完,疫情就風雲突變。王淵超開始想要創作反映抗疫情戰鬥的歌曲,正在這時,他接到了老朋友程峰拋來的橄欖枝。

程峰是資深媒體人,上海聲像出版社社長,1995年就進入電視系統工作的他,多年堅持創作不輟。如今目睹疫情種種,程峰連夜創作了一首歌詞《我們在一起》。

「我一開始是受到《武漢,你好嗎》這首歌的觸動。剛好家裡念高一的兒子因為學習壓力大,得了皮膚病,我們必須輪流守通宵,看好他不要在睡覺的時候撓癢。」程峰告訴記者,「在國家和家庭的雙重困境之下,我對愛和希望的感觸變得更深。於是就在熬夜的時候一氣呵成寫下了這首詞。」

一開始他將詞作交給一位有名的作曲家,想要譜成歌曲傳唱,「因為歌曲的傳播能力是非常大的,《武漢,你好嗎》給了我力量,我也想為更多人帶去力量。」但作曲家覺得他的詞作比較像詩歌,不太像歌詞。

於是程峰想到了自己的老朋友王淵超。

程峰

「程峰老師的這首歌詞寫得蠻好的,很順暢,也很適合變成歌曲,我拿到以後一個小時就把曲譜好了,隨後就很快地開始編曲和錄音了。」王淵超告訴記者,「我們都是網絡溝通,程老師微信發給我歌詞,我在自己家裡譜曲、編曲、錄製。」

正如程峰所寫:「這春夏秋冬啊,總有風雨苦寒,我們在一起就有美麗的詩篇。這天地人間啊,總有福禍悲歡,我們在一起就有生命的禮讚。」

歌曲完成後,將在阿基米德、今日頭條、網易雲音樂、酷狗、東方電臺、東方衛視、上海教育電視臺等平臺陸續播出,人民網、新華社以及不少政府和企業的公眾號也相繼推送,還被選送了長三角廣播聯盟。

王淵超告訴記者,他所在的上海城世品牌發展中心正在做一項公益活動,發動大家為快遞小哥送上富餘的口罩。這項公益活動的主題曲,也會用到這首《我們在一起》。

而隨著這樣有社會責任感的音樂人越來越多,一套與抗疫相關的音像專輯也正在籌劃出版之中。

上海音樂出版社總編輯費維耀告訴《新民周刊》,「我們正在組織一本《出徵 出徵——抗擊疫情優秀歌曲集》的附二維碼有聲圖書和一套《加油武漢加油中國——抗擊疫情優秀歌曲選》的音像專輯。出版社迅速組建了由圖書、音像、新媒體和美術編輯組成的12人『抗擊疫情出版物編輯突擊團隊』,計劃於2月底推出。」

據悉,短短3天內,編輯組全力以赴,爭分奪秒,總共收集到來自全國各地的抗擊疫情歌曲123首,第一輪完成三審的作品共60首。為了確保作品出版時間、質量和版權無瑕疵,編輯小組分工協作,抄譜排版、音源審聽、版權洽談正在同步推進中。

為了擴大宣傳社會影響力,上海音樂出版社還主動攜手上海音樂家協會和上海人民廣播電臺,自2月1日在各大自媒體平臺上開展「音樂傳情、風雨同心」2020抗擊疫情優秀歌曲公益展播。

「2月1日起,上海音樂家協會、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音樂出版社、上海人民廣播電臺三家單位聯合在上海音樂出版社微信公眾號、上海音樂家協會微信公眾號、上海音樂出版社微博、樂海書情訂閱號、阿基米德等平臺,每日發布2首抗擊疫情優秀公益歌曲。第一首推薦歌曲就是38位在祖國各地的武漢音樂學院師生和校友在網絡集結『雲創作』而成的《明天依然最美》。」

居民同志們,抗疫歌曲唱起來,為一線工作人員打氣,也為咱們自己打氣,相信拐點就在前方!

徵集令

《新民周刊》現面向全國徵集新冠肺炎採訪對象和真實故事:

如果你是參與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醫護人員或其家屬,我們希望聆聽你的「戰疫」故事,也希望傳達你的訴求。

如果你是確診、疑似患者本人或家屬,我們希望了解你和家人如何「抗疫」的過程,讓外界了解你的真實經歷。

如果你是疫情嚴重地區的普通市民,我們希望展現你的樂觀,並傾聽你所需的幫助。

如果你是公共服務人員或各類捐助者,我們希望看到你的「最美逆行」,記錄下你的無私。

……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我們誠徵對疫情了解的社會各界人士,提供相關線索,說出你的故事,讓我們用新聞留存這一切。

《新民周刊》新冠肺炎線索徵集值班編輯聯繫方式(添加時請簡要自我介紹):

新聞是歷史的底稿,你們是歷史的見證者。期待你的故事、你的線索!

相關焦點

  • 把疫情當課堂——河南南陽小學女教師「抗疫家書」出版
    正值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隆重召開之際,由中州古籍出版社精心打造的「抗疫家書」《把疫情當課堂》正式出版。把信訪當家訪把災難當教材對學生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工作像夏天般的熱忱。平素被學生們稱為「班媽」的南陽市十七小學趙喜風老師在年初抗疫形勢最緊急的時刻,抱著對學生們的關切牽掛,開啟了撰寫「抗疫家書」特別行動。
  • 上海閒話裡的饅頭和包子
    結果搿個人拿手浪向個生煎饅頭遞了過去……假使保安搭乘客儕是老上海人,搿則笑話是勿存在個,「生煎」搭「雙肩」勒上海閒話裡向讀音是勿同個,兩個字也勿一樣。或許嘸沒「介」勿一樣,但足夠分辨,勿會弄錯脫個。而生煎包,上海人一般勿是搿能講個,儕叫伊生煎饅頭。凡是麵粉發酵蒸熟之後吃個,上海人儕叫饅頭個。生煎,叫生煎饅頭。小籠,叫小籠饅頭。
  • 上海國際童書展|「三毛」的居家抗疫記
    上海國際童書展|「三毛」的居家抗疫記 澎湃新聞記者 夏奕寧 2020-11-15 09:14 來源:澎湃新聞
  • 聽上海爺叔講正宗上海閒話!這些快要被「遺忘的詞」,你都會讀嗎?
    儂會得講標準上海閒話伐?老上海人嘴裡的上海話,聽著復古,邪氣有米道額!來來來~今朝上海爺叔教儂講正宗上海閒話!上海有種催促叫豪騷 如果出門晚了,上海人就會一個勁地催你「豪騷豪騷」,現在基本上被「快點呀」「抓緊啊」等「上海普通話」取代了。上海有種回家叫轉去 我轉去了~這裡不是轉圈子,而是回家的意思。這個詞老上海用得更多。
  • ...中國外文局多語種 抗疫主題圖書專題展亮相2020上海書展
    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周慧琳,中國外文局副局長陸彩榮,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徐炯為「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中國外文局多語種抗疫主題圖書專題展揭幕。鄭淳淳攝影中國網訊 8月12日上午, 「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中國外文局多語種抗疫主題圖書專題展在2020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上舉辦。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周慧琳,中國外文局副局長陸彩榮,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徐炯出席活動並揭幕。
  • 拾趣| 老底子額上海閒話哪能講?
    伊項銀子明朝夜裡我叫人送到儂店裡來末哉。是哉是哉。1860年前後拍攝的上海商人肖像照片。鴉片戰爭之後,根據《南京條約》的規定,上海成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1853年通商貿易額超過廣州,成為全國最大的對外通商貿易口岸。至1865年底,上海共有近百家商號,商人、買辦等數量大增。
  • 《詩詞的力量——同心抗疫訴衷情》詩集出版籤約儀式成功舉辦
    2021年1月15日上午10點,《詩詞的力量——同心抗疫訴衷情》全國詩詞徵集活動總評暨詩集出版啟動儀式在武漢市東湖風景區「時見鹿書店 鹿見學院」成功舉辦。▲《詩詞的力量——同心抗疫訴衷情》全國詩詞徵集活動總評暨詩集出版啟動儀式現場「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這些經典詩詞章句帶給人們的不僅是絲絲暖意,還有磅礴的精神力量。
  • 打動人心的力量 浙江出版多種「抗疫」主題圖書記錄歷史
    浙江新聞客戶端拍友 蔣友青 王恩興 劉慧華 攝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浙江出版了大量的抗疫讀物。在這些書籍中,既有面向醫生群體的專業作品,也有面向普通市民的普及型讀物。這些出版物,幫助我們全面、系統地了解病魔,擊退病魔,功不可沒。  記者從浙江省委宣傳部出版處獲悉,在全省「抗疫」主題圖書方面,目前已正式出版13種,即將出版5種。
  • 閒話上海俚語與吃食
    閒話上海俚語與吃食 2021-01-16 12: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抗「疫」英雄特質調查|他們身上特質相同,無法用語言一一形容!
    #抗疫英雄特質調查那麼,這麼多的抗「疫」英雄,他們的共同特徵是什麼呢?這次疫情,湧現了無數抗疫英雄,遠近聞名的李文亮,就是其中一位,李文亮是武漢市中心醫院的一名醫生,是最早發現新冠的8人之一,曾被認定為」造謠者「。他在採訪時曾說:「如果當時大家都重視這個事情,或許不會有今天的疫情爆發。」李文亮是最早一批撩起疫情魔鬼面紗的醫生,他敢講真話做真人,是所有人的榜樣,只可惜被病毒奪去了寶貴的生命,年僅34歲,令人扼腕痛惜!
  • 同濟大學學生合唱團多部抗「疫」原創作品獲獎並在上海夏季音樂節...
    同濟大學學生合唱團多部抗「疫」原創作品獲獎並在上海夏季音樂節展播 來源:團委 藝術中心   時間:2020-07-23  瀏覽:
  • ...燕子姐姐」陳燕華將「飛到」周到直播間,用上海閒話講成語故事
    直播海報預告本周三下午,「燕子姐姐」陳燕華老師將「飛到」阿拉新聞晨報·周到直播間,用上海閒話講成語故事。「燕子姐姐」是上海電視臺一級播音員、著名節目主持人,她的聲音甜美清亮,運用豐富的語言技巧將故事生動、精彩呈現給孩子們,其中《燕子姐姐講故事》系列榮獲首屆中國唱片獎,發行量突破百萬,是無數孩子金色童年回憶。「燕子姐姐」陳燕華老師上海閒話(滬語)是吳方言的代表方言,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
  • 上海人之間都講上海閒話,他們只跟外地人講普通話
    我一直覺得上海話是很虛心的,無論想講什麼意思,都自謙為「閒話」。在上海方言裡是沒有單音節的「話」字的,只要是嘴巴裡講出來的都是「閒話」,即使是鄭重其事的要言警句。上海的吳阿姨對鄰居、北方人李太太講:「我規規矩矩脫儂講幾句要緊閒話。」
  • 天津外國語大學出版新書《抗疫應急外語服務的思考與行動》
    近日,天津外國語大學與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舉行《抗疫應急外語服務的思考與行動》新書發布會。在全面發揮學校學科專業優勢、助力疫情防控特別是外防輸入工作的基礎上,天津外國語大學集結出版了《抗疫應急外語服務的思考與行動》一書,總計58萬餘字,匯集了外語領域專家學者和抗疫一線志願者的深度思考與體會感悟。  記者:楊波 福雲  編輯:田林末 王兆春
  • 譚哲抗疫兒童詩選
    譚哲抗疫兒童詩選一:小童詩:1、 立春,種下一粒種子文|譚哲,種下一粒種子種下一顆希望祝願所有的美好今日發芽開花得到實現2、雙百分媽媽文|譚哲我的媽媽喜歡唱歌我的神兵從天降,請戰抗疫第一線,我的神兵多威武,趕走病魔露笑臉。
  • 天津外國語大學:出版新書《抗疫應急外語服務的思考與行動》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陳欣然)8月26日,天津外國語大學與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舉行《抗疫應急外語服務的思考與行動》新書發布會暨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全面發揮學校學科專業優勢、服務天津及國家疫情防控特別是外防輸入工作的奮鬥經歷基礎上,該校集結出版《抗疫應急外語服務的思考與行動》一書,總計58萬餘字,書中匯集了外語領域專家學者和抗疫一線志願者的深度思考與體會感悟,為積極推進我國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提供了實踐經驗和理論探索。
  • 伊心抑「疫」|情暖戰「疫」一線,鹿亭巾幗不讓鬚眉
    伊心抑「疫」|情暖戰「疫」一線,鹿亭巾幗不讓鬚眉 2020-02-15 15: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600餘張圖片300餘件實物 上海交大醫學院抗「疫」專題展開幕
    圖說:援鄂歸來的兩位交大醫學院病理學教師趙雷(左)和蔡軍(右)參觀展櫃 新民晚報記者 孫中欽 攝(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易蓉)定格於武漢病房裡夜燈的溫暖之光、誕生於抗「疫」前線的咽拭子採樣工具、寫滿白衣戰士籤名防護服……今天,「交醫·戰『疫
  • 中外運集運為醫用物資打通綠色通道 助力抗「疫」 | 航運界
    然而捐贈的物流環節的問題並不如想像中簡單,為希望儘快把物資運往上海港,日方捐贈人緊急求助了中外運貨櫃運輸有限公司。 在多方的努力下,協調運輸車輛和港口、提貨地、堆場等各個操作環節,順利完成裝載疫情物資貨櫃的清關和運輸。
  • ​【抗「疫」故事】我的好爸爸
    ​【抗「疫」故事】我的好爸爸 2020-02-03 17: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