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1 10: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周力 海上夢疊
來源:老周望野眼
作者:周力
滬語改寫、講述:俞穎
文字修正:丁迪蒙
有搿能一則笑話,一個人過安檢,保安講:「儂個雙肩包拿下來過一過。」結果搿個人拿手浪向個生煎饅頭遞了過去……
假使保安搭乘客儕是老上海人,搿則笑話是勿存在個,「生煎」搭「雙肩」勒上海閒話裡向讀音是勿同個,兩個字也勿一樣。或許嘸沒「介」勿一樣,但足夠分辨,勿會弄錯脫個。
而生煎包,上海人一般勿是搿能講個,儕叫伊生煎饅頭。凡是麵粉發酵蒸熟之後吃個,上海人儕叫饅頭個。生煎,叫生煎饅頭。小籠,叫小籠饅頭。肉芯子個叫肉饅頭,菜芯子個叫菜饅頭,豆沙個就叫豆沙饅頭,葛末,嘸沒芯子個呢?搿叫淡饅頭,或白饅頭,或者叫伊高莊饅頭,大概是因為上海有勿少山東人個原因伐。高莊其實只是臨沂底下頭個一隻鎮,為啥「高莊饅頭」個名號可以風靡上海?有老法師曉得個,歡迎來指點一二。
生煎饅頭、小籠饅頭對於我迭個土生土長個上海小囡來講,兩樣物事儕是熊掌,一樣也舍勿得慣脫個。
上海個生煎是一種最大眾個點心,褶皺向上,花枝招展,皮厚,底脆,鮮甜,芯子完整緊實,咬開來一包個湯。
再講小籠,梁實秋曾經寫到:「上海沈大成、北萬馨(此「馨」是勿是那「新」,已經問勿到梁先生了)、五芳齋所供應個早點湯包,是讓人勿會忘記個一種。包子小,小到只好一口一隻,但是每一隻儕包得玲瓏精緻……嗲就嗲勒包子皮,半發半勿發,薄厚適中,製作工藝邪氣有技巧。」
搿是梁實秋心目中個上海湯包,也是我心裡個小籠饅頭。
言歸正傳。饅頭個名字,詞源是「蠻頭」。《三國演義》裡向諸葛亮七擒孟獲,有一仗用火攻對付蠻人個藤甲兵,燒得實在忒慘。班師回朝渡瀘水個辰光,河水翻騰無法通過。孔明是啥個人啊,馬上想到自家殺戮忒多,造了孽了,勿搞點「封建迷信活動」恐怕過勿了搿一關。按照當地個習俗,是要用人頭來祭祀個,諸葛亮當然勿會得搿能介做個,伊就讓手下頭人用麵粉捏了人頭個形狀來代替。從此,「蠻頭」就進入了中國人個食譜,「蠻頭」變成功了「饅頭」,一吃就是千把年了。
葛末問題來了,饅頭搭包子究竟是啥個關係呢?
關於諸葛亮創造饅頭個歷史,其實並勿是正史,《三國演義》也是道聽途說個。伊是從啥地方聽得來個呢?宋朝高承寫個本《事物紀原》。從書名就可以曉得,相當於當時個百科全書,裡向搿能記載:「諸葛亮南徵,取面畫人頭祭之」。
「饅頭」之名起源勿晚於宋朝。而「包子」搭「饅頭」相比,歷史也同樣悠久。南宋吳自牧有本講述臨安繁華個《夢粱錄》,其中寫到:「酒店內專賣灌漿饅頭、薄皮春繭包子、蝦肉包子……」可見,勒南宋,饅頭搭包子已經並行了。
到清朝,饅頭搭包子開始分流,《清稗類鈔》裡向講,勒北方,有餡子個叫包子,嘸沒餡子個叫饅頭。而勒南方,有餡子嘸沒餡子儕叫饅頭。搿種差別,從清朝、民國一直延續到今朝。
改革開放以後,南北方個交流越來越頻繁,上海閒話受普通閒話影響,尤其90年以後出生個上海人,大多數講勿來標準個上海閒話,勒搿能個背景下,「生煎包」「雙肩包」搿種以前認為勿可能個笑話,勒生活當中就常莊出現了。而遍布上海馬路浪個「包子」鋪,自然勿會再拿包子叫「饅頭」。從清朝延續至今個「饅頭」搭「包子」個南北之分,就有了消失個危險。
因為「饅頭」搿個「口頭非遺」有消失個危險,勿少上海人有了執念,認為勒強力推廣普通話之前,上海人只講「饅頭」,勿講「包子」。只要聽到有上海人講「包子」,就要拿「饅頭」出來講一遍。
葛末,上海人從來勿講包子個?勿一定個噢。
要曉得,上海迭座城市是海納百川個,勿是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個,而是有得一百六十多年了。小籠包,當然是叫「小籠饅頭」個,但是上海個蘇州湯包,好像一直儕是叫湯「包」,從來嘸沒叫過「湯饅頭」。還有,揚州餐館裡個三丁包、五丁包,也勿叫三丁饅頭、五丁饅頭。
湯包搭三丁包、五丁包算上海小吃伐?應該算個伐。長寧個朋友儕記得當年天山飯店個「天山大包」,也有點年頭了,並嘸沒叫「天山大饅頭」。
1982年9月南市區飲食公司編寫個《上海老城隍廟特色菜點》油印本,其中收錄了老飯店、綠波廊、無錫飯店、南翔饅頭店、松盛、湖濱等多家老字號個點心配方。看看目錄,南翔饅頭店收錄「南翔饅頭」嘸沒小籠兩個字,而素菜館收錄個點心當中,清清爽爽有「素菜包」「素蟹粉包」「素肉包」搭仔「豆沙包」。按照比較固執個老上海個講法,搿眼「包」難道勿應該儕叫「饅頭」?
語言是勒勿斷髮展個,上海閒話也一樣。老上海一般拿包子叫饅頭,勿應該忘記伊勿是「絕對」。
上海閒話是漢語個一個部分,必然受到各種其他方言個影響。近十幾年來,「包子」顯然是佔上風了,但我相信,有地介許多「饅頭黨」勒海,「饅頭」迭個詞也絕對勿會消失個。
作者:周力
講述者:俞穎
原標題:《上海閒話裡的饅頭和包子》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