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上海人把包子叫饅頭,把饅頭叫包子?

2021-01-09 袁彩風家常事

為什麼上海人把包子叫饅頭,把饅頭叫包子?

包子是遊牧民族向中原遷移的,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出現在文獻中,以前漢地包子吃麵較少,且多粒,包子便於旅行,突厥人把包子叫 mento,改為漢語包子,後來變成包子。在那個時候,各地的饅頭都有餡料,《紅樓夢》裡也是如此。包只是俗稱,比較形象一點,後來影響就反壓饅頭。

小編記得有一個關於包子的故事:一百多年前,上海被稱為「探險者的樂園」,各種各樣的人混在一起。外國人吃的主要是麵包,所以滿街都是法式、美式、葡式,還有俄國的叫羅松麵包。上海麵包都簡稱包包。後來,中國包子來了,洋人問,是什麼東西?回答:「中國包」洋人一愣,心想不對啊,麵包都要烤了啊,怎麼還沒烤呢,拿上來了?邊沿的人回答說是土包。哦!老外大開眼界為抵制外國人輕視中國的包子,稱其為「土包子」,上海人開始了抵制歧視「包子」的運動。大家都改稱為「饅頭」,有肉的叫「肉饅頭」,有菜的叫「菜饅頭」,沒菜的叫「淡饅頭」。

事實上,老上海雖然知道有包子這樣一種叫法,但實際上不管有沒有餡料,都是統稱為饅頭。要區別不同的品種,當然要在饅頭前加上相應的冠詞,如無餡的切饅頭、高莊饅頭等;至於有餡的饅頭,即北方人一般把它叫做饅頭,上海人也稱它為饅頭。菜餡兒的叫菜包,肉餡兒的叫肉包,還有生煎包子,小包子等等。談到小籠饅頭,當然不得不提南翔饅頭,在上海老城隍廟裡,有一家南翔饅頭店,也叫南翔饅頭包店。但上海是個海納百川的城市,不管叫饅頭還是包子都沒問題。

其實上海人不吃包子,都叫包子。肉類包子,蔬菜包子,豆沙包子,叉燒包子,雞肉包子,白包子,生煎包子,小包子當然你要把所有的包子變成包子,肉包子,菜包子,小包子也可以這麼叫,只是下意識脫口而出的包子一定是包子。還有一個特殊的例子,就是牛油果煎包,這裡只說牛油煎包。

名字將被更改。過去上海人都叫饅頭,現在很多小吃店都是外地人開的,價格單上寫的是包子,跟包子的名字差不多。久而久之,饅頭包在上海就成了一個意思。許多商品的名字都有多種叫法,是相互溝通的結果,包子饅頭沒那麼講究。

有些朋友分享他們的觀點:

上世紀六十年代,中國是非常貧窮落後的,那時的上海,作為全國最發達的城市,難免也要省吃儉用,家裡做饅頭比店裡買的便宜很多。父母親都是地道的南方人,我媽是地道的常州人,我爸是毛筆之鄉湖州人,男孩子胃口好,下午就容易餓,所以我媽學習製作各種饅頭,蒸籠,麵粉,酵母膏,記得那時麵粉分兩種,精白饅頭和標準饅頭,價格分別是7分和5分錢,於是我媽在廚房開始揉面,我哥我姐和我兩個人急切地等待噴香的饅頭出籠,廚房裡飄滿面香,要開籠子咯!

將熱菜做好的饅頭一鍋一鍋地倒入竹扁鍋裡,可是饅頭的個頭小得出奇,饅頭僵了,後來隔壁28號的阿婆說饅頭煮好要放在蒸籠裡蒸二十分鐘,然後叫醒面,當時覺得很神奇,饅頭居然要醒下才能蒸。煮僵了的菜包雖然有點粘牙,但燙的噴香包包卻完全無視他的外形…後來,媽媽又學會了製作肉包、豆沙包、甜包(那時候白糖只有糖精片才有),我最喜歡的就是我爸從他醫院食堂買回來的水晶饅頭(餡兒是白糖和豬板油),後來我長大了,就再也不吃這種饅頭了。

前面幾天剛剛和外行同事探討過這個問題,上海話中在饅頭前加定語,以確定饅頭的性質,如肉饅頭、菜包、豆沙包、花卷饅頭、生煎饅頭、籠饅頭等。包子又稱清淡型包子,還有刀切包子、高莊包子等。唯一一個叫「包」的(我和上海同事想了半天,終於想到一個!)本店為外來清真食品,牛油餅,上海話裡不含牛油餅。

相關焦點

  • 寧波人把饅頭叫做包子?上海人把包子叫做饅頭,那饅頭又叫什麼
    比如說上海人把包子叫做饅頭,你一定會問,那他們的饅頭又叫什麼?饅頭估計第一次聽到上海人問你要肉饅頭還是菜饅頭的外地人,都會先是一怔,然後馬上就明白了,畢竟中文就是這麼博大精深。包子鋪如果你在上海買包子,也不用擔心該怎麼叫。雖然他們的叫法不同,但是不管你說包子還是肉饅頭,都會給對。
  • 上海人把包子叫饅頭,東北人把番茄叫柿子,那饅頭和柿子又叫什麼
    相信很多地區的人也是這麼認為的吧,但有一個地區的人就除外,那就是上海。上海人管包子叫做饅頭,那麼饅頭應該被叫做什麼呢? 蟹黃湯包 上海人管有餡兒的的都叫饅頭,肉包就是肉饅頭,菜包就是菜饅頭,豆沙包就是豆沙饅頭,小籠包就是小籠饅頭,生煎包就是生煎饅頭,好像所有的包子在他們嘴上被叫做各種饅頭
  • 為什麼上海人會把包子和饅頭的定義弄混?
    我們中國裡面的美食是非常多的,就算是饅頭和包子也是我們世界各地常見的美食,現在情況下,但是有一些是地方是不同的。去好像是不同的地方,它叫不同的東西也是不一樣,那包子和饅頭其實裡面我感覺是比較類似的,那為什麼上海人他會把包子叫成饅頭,然後把饅頭教程包子呢?那是地域性的問題,還是他們的習慣問題。
  • 也談上海的「饅頭」和「包子」
    如果保安和乘客彼此都是老上海人,這個笑話是有點扯的,「生煎」和「雙肩」的上海話讀音是不同的,兩個字都不一樣。也許沒有「那麼」不一樣,但足夠分辨,不會搞錯。而「包」,上海人一般不這麼說,都叫「饅頭」。但凡是麵粉發酵蒸熟了吃的,上海人都叫饅頭。生煎,叫生煎饅頭。小籠,叫小籠饅頭。肉餡的叫肉饅頭,菜餡的叫菜饅頭,豆沙的叫豆沙饅頭,沒餡的呢?
  • 上海閒話裡的饅頭和包子
    結果搿個人拿手浪向個生煎饅頭遞了過去……假使保安搭乘客儕是老上海人,搿則笑話是勿存在個,「生煎」搭「雙肩」勒上海閒話裡向讀音是勿同個,兩個字也勿一樣。或許嘸沒「介」勿一樣,但足夠分辨,勿會弄錯脫個。而生煎包,上海人一般勿是搿能講個,儕叫伊生煎饅頭。凡是麵粉發酵蒸熟之後吃個,上海人儕叫饅頭個。生煎,叫生煎饅頭。小籠,叫小籠饅頭。
  • 上海傳統名小吃,雖叫饅頭實為包子,皮軟餡香,讓人回味!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一種美食,是地地道道的上海傳統小吃——生煎饅頭。可不要被生煎饅頭的名稱所迷惑,雖然它也叫做饅頭,但可不是北方人所理解的白面饅頭,它可是有肉餡的。因為上海人習慣將包子稱作饅頭,所以它雖叫生煎饅頭,但實際上則是生煎包子。生煎饅頭可以說是最具代表性的上海傳統美食之一了。
  • 小籠包還是小籠饅頭?上海人為啥把包子叫做饅頭?上海爺叔一次講清了
    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在上海話裡,並沒有"包子"這一說法。不管是有餡的,還是沒有餡的,上海人一律叫"饅頭"。上海人為啥把包子叫做饅頭文/朗讀 新民晚報 王蔚上海人為啥把包子叫做饅頭1.mp3來自儂好上海00:0002:32西北風要刮起來了。冷得來縮縮抖的辰光,如果來一客小籠,來一客生煎,來一客雙檔,吃到肚皮裡,熱到心頭裡,真的不要太愜意哦。
  • 生煎包子?還是生煎饅頭?
    原標題:生煎包子?還是生煎饅頭?老派的上海人把包子叫做饅頭,沒餡的叫白饅頭或淡饅頭,肉餡的叫肉饅頭,菜餡的叫菜饅頭。因此,生煎包子在上海的正確稱謂卻是「生煎饅頭」。老派的上海人把包子叫做饅頭,沒餡的叫白饅頭或淡饅頭,肉餡的叫肉饅頭,菜餡的叫菜饅頭。就像他們把茶稱為「茶葉茶」,以區別於沒有茶葉的「茶」——白開水。因此,生煎包子在上海的正確稱謂卻是「生煎饅頭」。
  • 生煎饅頭就是生煎包,原來上海習慣把包子叫饅頭!文末附贈做法哦
    【引言】生煎饅頭,是上海一帶的特色風味小吃,其特點是外層光亮油潤,包底焦黃酥香,肉餡鮮嫩多汁,入口鬆軟滑爽。上海的生煎煎饅頭是土生土長的上海小吃,據說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其實,所謂饅頭,實則是包子,因為上海人習慣稱「包子」為「饅頭」,因此在上海,生煎包子一般被稱為「生煎饅頭」。據說,在清光緒年間,在垃圾橋南堍(今浙江路橋南堍)有一家叫「蘿春閣」的茶樓,在燒餅和饅頭的製作方法上加以改進,用平底大鐵鍋,放上食油和水,將有肉餡的小饅頭放人煎蒸,做出來的饅頭底焦而香。
  • IPO洞察|巴比饅頭大量採購泡打粉 化學發酵的饅頭包子安全嗎
    在大上海,沒有吃過巴比饅頭和包子的上班族估計不多,其鬆軟潔白的饅頭包子深受上班族,甚至小孩老人的歡迎。上海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巴比饅頭的身影,其開店數量可以與麥當勞和肯德基相媲美。近期,巴比饅頭的運營主體——中飲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開啟了IPO進程。
  • 為什麼南方人把包子叫做饅頭?看完文章終於明白啦!
    為什麼南方人把包子叫做饅頭?看完文章終於明白啦!在北方,饅頭和包子可謂是2種完全不同的食物,涇渭分明,從沒人叫錯,但是在南方的一些城市裡,有一些人習慣把包子叫做肉饅頭或者饅頭。這是為什麼呢?食物的叫法並不是憑空而來的,它是經過幾百年的時間,慢慢沿襲下來的一種稱呼,穿越到過去就會明白,包子一開始確實是饅頭。說起饅頭的起源,它最早的存在形式是:餅。明火烤的麵團稱為烤餅、隔著器皿烤的稱為烙餅、煮麵團稱為湯餅、做成條狀的是索餅、炸麵團稱為炸餅,而蒸汽催熟的,自然就是蒸餅,也就是早期的饅頭。
  • 學做包子饅頭培訓費是多少,包子培訓班【彭州資訊】
    學做包子饅頭培訓費是多少,包子培訓班【彭州資訊】包子饅頭,是我國四大早餐之一,包子饅頭豆漿油條這四個早餐食品是備受大眾矚目的,本來這種食品初是有餡的,發展到後來,我國北方稱無餡的為饅頭,有餡的為包子。
  • 饅頭是諸葛亮發明的,那包子呢?
    包子是一種古老的傳統麵食,一般由面包裹著餡,主要製作材料有麵粉和餡,起源於四川。包子這個名稱的使用則始於宋代,《燕翼詒謀錄》:「仁宗誕日,賜群臣包子。」包子後注曰:「即饅頭別名」。饅頭之有餡者,北人謂之包子(意思是說饅頭沒有餡,包子有餡)。
  • 給饅頭申請「包子」商標?結局太大快人心了!
    如果有一個饅頭,商家非要叫它「包子」,你會接受嗎?現實中,還真有那麼一個商家,申請註冊了一個含「包子」字眼的商標,卻指定使用在饅頭、花卷等商品上,這難道不是「指鹿為馬」嗎?「晴天包子」商標2017年8月3日,申請人某某食品有限公司向國家商標局提交「晴天包子」圖文組合商標在第3002,3004,3007,3010類別上的註冊申請,核定使用在饅頭、花卷、銀絲卷等商品上。
  • 糖包子的做法?和做饅頭的做法?以及區別?
    糖包子的做法?和做饅頭的做法?以及區別?在這個世界上,如果你是農村的小孩的話,你肯定會吃過這種東西,這種東西吃起來味道比較獨特,並且這種東西麼味道也是比較美味的,我呢,就比較喜歡吃這種東西,可能是因為這種東西是甜甜的,吃起來味道比較美味。
  • 包子饅頭做多了,直接冷凍還是煮熟冷藏好,為什麼?
    包子饅頭做多了,直接冷凍還是煮熟冷藏好為什麼?這真是一個好問題,也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碰到的問題。不像現在,蒸好的饅頭都放進冰箱裡去冷凍,等到吃的時候才拿出來上鍋去熱,所以饅頭自然而然就感覺有點黏,也是饅頭中的水分過多,影響了饅頭的口感,從而讓人感覺是不是蒸饅頭的手藝下降了,或者是麵粉的質量不如以前說到這就要跟大家好好聊一聊,饅頭或者包子到底該如何去保存。
  • 饅頭包子如何又松又軟,新手們注意啦
    最近夏夏在家,研究了下饅頭的做法,經過嘗試了N次的失敗後,終於成功了,現在夏夏跟大家來分享下成功經驗。饅頭:夏夏這裡有餡的叫饅頭,沒有餡的叫包子,不知道大家所在的地方是不是也是這個叫法?夏夏這邊早上自家一般都是白粥配小菜(榨菜,蘿蔔乾之類的),偶爾上班來不及了會在路邊早餐攤上買點饅頭,油條,手抓餅之類,禮拜天時間多的話會出去吃碗麵當早餐。中午和晚上基本主食就吃米飯,然後再燒幾個菜。夏夏知道北方人大多不吃米飯,一般是拿麵食當主食。夏夏這邊完全相反,家裡人全都不會做饅頭包子,連餃子都不會做。
  • 上海人熟悉的巴比饅頭竟上市了,「包子第一股」背後是一個安徽小鎮...
    「我們安慶地區也不算是麵食之鄉,還是以吃米飯為主,要說我們那地方的人點心做得怎麼好,也談不上。」在上海長寧區的辦公室裡,劉會平這樣介紹著他的家鄉,語氣平實。他戴著一副框架眼鏡,身穿白色襯衫,外套休閒西服,看著既不像是街頭賣包子的,也不像是身家數十億元的富豪,倒有幾分書卷氣。「但是,我們小時候沒什麼吃的,在街上要是聞到大餅油條、實心饅頭的味道,都覺得特別香。」
  • 老麵包子饅頭加鹼工藝可以這樣實現標準化
    ,開始操作下一步,但是最後蒸出來的包子饅頭明顯發黃而且帶有鹼味,隨後就開始迷茫了,問李記該咋辦?說明:1.老面,是前兩天做包子剩下的面,具體老面該如何做,可以看另一篇文章。文章連結:圖解老面饅頭的製作方法(附配方)2.水,自來水是和面用的,蒸餾水是用來測試ph值用的。
  • 【懂臺灣】臺灣十大美味包子饅頭推薦
    現在就為您盤點臺灣十大美味美味包子饅頭,絕對會徵服你的胃。1. 花蓮美食‧吳媽媽包子店 誰說便宜,就沒有質量優良的包子饅頭呢?位在花蓮吉安鄉的吳媽媽包子專賣店,期盼打破一般人對於「價錢」=「質量」的直接想法,更希望透過專業化的生產流程與嚴格品管之下,讓出產的產品依然是新鮮又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