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夏夏在家,研究了下饅頭的做法,經過嘗試了N次的失敗後,終於成功了,現在夏夏跟大家來分享下成功經驗。
饅頭:夏夏這裡有餡的叫饅頭,沒有餡的叫包子,不知道大家所在的地方是不是也是這個叫法?
夏夏這邊早上自家一般都是白粥配小菜(榨菜,蘿蔔乾之類的),偶爾上班來不及了會在路邊早餐攤上買點饅頭,油條,手抓餅之類,禮拜天時間多的話會出去吃碗麵當早餐。
中午和晚上基本主食就吃米飯,然後再燒幾個菜。夏夏知道北方人大多不吃米飯,一般是拿麵食當主食。夏夏這邊完全相反,家裡人全都不會做饅頭包子,連餃子都不會做。
現在夏夏來說說做饅頭的失敗經驗。
夏夏第一次做準備的材料是麵粉,酵母粉,開水,豆沙餡,夏夏家裡的麵粉跟豆沙餡都是自家種的哦,純天然,無公害 哈哈……,現在夏夏這邊田地都承包出去了,很少有人家自己種了,夏夏家也只留了一點點,自家種點小麥吃吃。平時吃的大米也是都買的。
步驟如下:大家來分析分析是哪裡錯了。
1.先將酵母粉在開水裡化開(夏夏家裡沒有小稱,所以酵母粉多少全憑感覺啦)
2.將酵母粉水放在準備好的麵粉裡。
3.然後開始和面。和好之後放上一段時間,然後擰成一個個小劑子,然後用擀麵杖擀成麵皮(第一次做麵皮形狀有點不太好),包上豆沙餡,包豆沙還是跟網上的教程學的。
4.完成之後放鍋上蒸。
最後蒸完後,意外發生了,做的饅頭還跟原來一樣大,饅頭皮還跟餃子皮一樣薄薄的。夏夏還做了幾個包子,就是沒有餡,直接放上去蒸的,那叫個慘……,樣子沒變大,拿出來放了一會後,全都硬的跟個石頭一樣。浪費啊浪費………
夏夏做的步驟全都是參照網上的流程來的,反覆研究了幾次,後來還在和面的時候加了點白糖,但效果還是不理想,就在夏夏想放棄的時候,旁邊鄰居家拿了幾個包子過來,說自己做的給我們嘗嘗……,做了這麼多次沒成功,沒想到高手原來就在身邊,哈哈哈……
經過跟隔壁老師傅的探討,原來之前老師傅有在工廠食堂裡燒過飯,早飯的饅頭包子都是他們自己做的,他也是那會跟其他廚子師傅學的。經過老師傅的悉心教導,另加上我的一番領悟,於是乎我終於知道了問題所在。
1.和面不能用開水,要用溫開水(喝上去不燙就行了)
2.現在天氣熱了酵母粉可以直接放在麵粉裡,不用特意用水化開,麵粉裡可以加點白糖,不僅可以增加甜味,也有助於發酵,夏夏這邊早餐店裡的包子一般都是甜甜的。
3.和好面後,一定要等發酵好了再做,發酵好的麵團會變大,拉開會有蜂窩狀,然後會有一股酒香味。(夏夏之前不知道怎麼算發酵好,總感覺差不多了,就直接拿來做了,結果就變的又硬又醜,因為根本就沒發酵出來!!!)
4.皮要厚一點,尤其是中間,要擀的中間厚,旁邊薄一點,這樣包起來好包,不用像餃子皮一樣薄,那樣吃起來就沒吃饅頭的感覺了。
5.做好饅頭包子後不要急於馬上上鍋蒸,這會還會二次發酵,等個十幾分鐘,饅頭有點變大之後,上鍋用冷水蒸。
6.蒸這一步也很重要,首先蒸籠上要放一層紗布,紗布要用溼的,這樣不容易粘鍋,另外可以在將饅頭放入蒸籠的時候,在饅頭底下沾點乾麵粉,這樣更加不容易粘鍋。
7.蒸個七八分鐘後,可以轉小火慢慢蒸,夏夏用的是小蒸籠,放在燃氣灶上,不鏽鋼的那種。總共蒸個十幾分鐘吧,夏夏也沒具體看時間。蒸好之後不能馬上開蓋,要再悶個幾分鐘,
夏夏有次蒸好之後急於開蓋,結果導致好不容易做出來完美的包子,變的又醜又皺,個頭縮水了一半。
綜上是夏夏親自嘗試過的,之後做了幾次都非常成功,各位如果也有興趣的話,可以嘗試著跟著夏夏以上的經驗做做看哦。
另外夏夏沒有跟著網上那樣,麵粉多少克,酵母多少克,需要多少時間,這樣精確的計算,完全是憑感覺啦。感覺到了,啥都可以啦,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