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說:天津眾多早點中麵茶是個神奇的存在,不耐吃的人吃一口就嫌糊嘴,耐吃的人每天都離不開。
其實,好吃的麵茶並不糊嘴,糊嘴的原因可能有兩點:
1.麵茶的製作不正宗。
2.您吃麵茶的方法錯了。
麵茶是如何製作的呢?
1.泡製糜子面(達到半泡脹的狀態),磨製後調稀。
2.鍋中加入水、姜粉、鹽等,待水煮沸。
3.將調好的糜子水倒入沸騰翻滾的水中,一邊倒一邊不停攪拌鍋中的水。
4.小火,不停攪拌從稀熬至濃稠。糜子麵糊做好。做好的糜子麵糊要放入恆溫的容器中,保證售賣時一直是熱乎的。
5.鹽炒至焦黃盛出。
6.炒白芝麻,炒出香氣。
7.將鹽與白芝麻混合併碾碎,芝麻鹽做好。
8.用香油澥麻醬。麻醬做好。
(以上做法只是大致步驟)
麵茶分為「單料」和「雙料」:
「單料」麵茶:碗中盛入糜子麵糊,撒上芝麻鹽,淋上芝麻醬。
「雙料」麵茶:碗中盛入少量糜子麵糊,撒上芝麻鹽,淋上芝麻醬,再盛入糜子麵糊,撒上芝麻鹽,淋上芝麻醬。
排隊買麵茶是一場從嗅覺到視覺的享受,排著隊就能聞到濃鬱的麵茶香氣,看著店家一碗一碗麵茶的製作過程行雲流水,真是一場視覺盛宴啊。
麵茶如何吃:
吃法1:傳統吃法是不用任何餐具,單手託起麵茶,嘴吸入口中,慢慢轉慢,慢慢吃。就著果子(果子就是油條)或者燒餅吃。吃時用果子或者燒餅可以推一推麵茶,吃完後碗中倍兒乾淨。
吃法2:現在更多人是用勺蒯著吃,一勺一勺的吃。千萬不要攪拌,攪拌麵茶就澥了。
我習慣第二種吃法,因為第一種吃法燙手,好尷尬。
麵茶不僅聞著香,而且吃著也是滿口留香,吃起來鹹香熱乎,後口還有回甘。
麵茶、茶湯、油茶麵的區別:
1.麵茶味道鹹香,如何製作上面已經介紹。
2.茶湯味道是甜的,就是龍嘴大銅壺。開水衝制好,加入青絲玫瑰、京糕條等。天津傳統茶湯是秫米麵的。
3.油茶麵是甜的,就是油炒麵,一般點心鋪有售,買上一袋,回家想吃的時候蒯些,衝調好便可食用。
下面我來分享幾家我耐吃的麵茶店:
上崗子麵茶
上崗子麵茶是我吃過次數最多的麵茶,每次去基本都是一碗雙料麵茶搭配一根果子或者一個燒餅,偶爾在來個茶雞蛋。
上崗子麵茶有百年歷史,早年間上崗子麵茶在陳家溝子上崗子西胡同,也因其胡同名而命名為:上崗子麵茶。現在的上崗子麵茶在一條小胡同內,不少食客認為不好找,其實就在江都路仙都路飯館後面的胡同內。
他家麵茶的糜子麵糊相對其他家更稠,麻醬濃鬱清香,芝麻鹽鹹香剛好,回甘很舒適。我基本隔段時間就會去他家吃麵茶。
店內現在還有空調,夏天去吃麵茶也很舒服,棒棒噠!
江都路與靖江路美食不少,距離上崗子不遠的靖江路上也有一家在天津很有名的麵茶店,那就是:殷記麵茶。
殷記麵茶的位置很好,幸福花園地鐵A口出來右拐走一會就到了。
他家麵茶的糜子麵糊稠的程度相對剛好,芝麻鹽的顏色很好看,味道比我吃的別家麵茶相對香氣重,相比較來說味道更鹹香一點,單吃口清的朋友可能會覺得有一點鹹而這樣的味道搭配他家的花卷和蒸餅,棒棒噠!
他家蒸餅有豆沙和紅果的,味道我都挺耐吃,尤其紅果蒸餅和小時候吃的味道很像,酸甜適口,餡料細膩。
在朋友的推薦下,我知道了一家位於橋園裡早點一條街上的早點鋪:王記早點。
朋友開始推薦給我的是他家的嘎巴菜,可是我感覺他家嘎巴菜相對一般,而麵茶還蠻有特色的。
他家麵茶糜子糊稠程度大概介於上崗子和殷記之間,而芝麻鹽和麻醬的搭配,不僅鹹香同時又有淡淡香甜,吃起來更加清新。
還記得小時候,姥姥早上帶我去市場邊上的早點鋪吃麵茶,姥姥要一碗單料麵茶就著果子吃,我拿著從門口炸糕攤買的炸糕就著漿子吃。吃完姥姥帶我去早市買菜,姥姥提著一個大大的籃子,我在後面抱著放不下的菜跟著姥姥走。。。。。。
大家好,我是介介!
您了,耐吃哪家麵茶?
歡迎文末留言告訴我。
棒棒噠!胖胖噠!
明個兒吃點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