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日前,鄒平市市場監管局全面推進食品藥品領域監管模式流程再造,創新建立新型監管模式,開啟「CT掃描」新時代。
新的監管模式以網格化監管為載體,以日常監管全覆蓋為基礎,業務科室統籌「雙隨機」監管為重點,在重點品種和領域實行分級分類監管為補充,用「日常監管全覆蓋」給市場主體做「全身CT」掃描,用「雙隨機」和「分級分類」做重點部位「局部CT」掃描,通過監管檢查,「掃描診斷」、發現問題、「對症下藥」,實現對食品藥品監管流程再造,落實好「四個最嚴」監管要求,確保群眾飲食用藥的安全。
據悉,為保障監管模式改革順利推進,該局成立監管模式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建立食藥監管周匯報制度,調整績效評估體系,強化督導考核。在監管模式改革中獎懲分明,對工作突出的網格監管人員給予獎勵,對走馬觀花、消極應付者進行問責,並建立督導長效機制。同時,加強網格監管人員培訓,提高他們在日常監管中發現問題的能力。
基層所當好「社區綜合門診」,實現網格化日常監管全覆蓋
各基層監管所好比是市場監管系統中的「社區綜合門診」,負責轄區內業戶日常經營規範等「常見病」的監管檢查。新監管模式要求按照轄區實際情況,基層監管所合理進行網格和人員劃分,每個網格設置網格長。網格長細化網格人員的負責區域及工作任務,負責統一調配網格人員。各網格建立日常監管工作檯帳,制定工作計劃和目標,按照進度嚴格落實監管工作,做到「人人有責任、人人有目標、人人有方向」。目前16個鎮街共劃分152個網格,各網格力爭一年內對食品藥品生產經營業戶達到全覆蓋監管。
基層所之間開展「聯合問診」,創新「雙隨機」監管
在嚴格按照要求完成省市局「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工作的基礎上,探索開展片區基層所之間的「雙隨機」監管。將各鎮辦劃分片區,明確責任分工,由局領導帶隊指揮,每月開展基層所聯合執法行動,對存在的問題,尤其是經營集中區和高風險業戶等「病灶」進行「聯合問診」。聯合執法組採取隨機調配人員、隨機抽取檢查對象的方式進行「雙隨機」交叉檢查,並建立長效機制。「雙隨機」交叉聯合執法增強了執法威嚴,提升了監管實效。同時,各基層所之間在互相學習的基礎上,也能更好地完成日常監管任務。
深入開展分級分類監管,實現「大病小病分級診療」
對食品生產和餐飲服務行業按照相關規定開展分級分類監管,在食品流通、藥械生產經營領域探索推行分級分類監管。「高標準抓大、規範化抓小」。抓生產,從源頭保障食品安全;抓學校食堂「四查」制度,嚴防校園食品安全事故發生。食品藥品經營業戶由各基層所根據實際合理劃分等級,對安全係數較高的生產經營單位,採取「高標準嚴要求」的一次性檢查模式。對食品安全係數低、受過行政處罰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採取「抓重點」的監管模式,加大監管頻次和力度,一年內至少檢查2-3次,逐步規範其經營行為,嚴防出現食品安全事故。
業務科室做好「專家門診」,指導各類專項檢查
新監管模式要求各業務科室積極發揮業務專長,在「危重病」式重大違法行為定性、查處等方面,為基層監管所提供專業指導和技術支持。在日常監督檢查的同時,根據省市文件要求和日常監管中的痛點、難點、堵點,適時組織開展「校園周邊」「五毛食品」「網絡訂餐服務」「不憑處方銷售處方藥」「執業藥師『掛證』行為」等專項檢查,對於重點區域、重點環節、重點品種集中發力,打通監管網絡的「任督二脈」。在確保監管「廣度」的同時,加大監管「深度」,進一步推動食品藥品監管向專業化、精細化的縱深發展。
「為探索實行新監管模式,我們到江浙滬等南方先進地市對標學習,但先進地區的經驗不一定完全適合我們,改革的關鍵還在於根據轄區實際進行流程再造,搭建新框架,構建新模式。通過深度推行監管模式改革,我們力爭做到『底子清、網格明、強監管、嚴執法、保安全』,堅決把食品藥品監管抓緊抓實抓出成效。」該局黨組書記、局長曹慎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