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下午,來自央視頻、東方明珠、愛奇藝、騰訊視頻、咪咕視訊、嗶哩嗶哩、喜馬拉雅、阿里文娛等行業巨頭的代表集聚一堂,共同開啟了2019上海網絡視聽產業周,探討未來網絡視聽發展之路。
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慧、5G……網絡技術日新月異,伴隨技術發展的還有內容不斷豐富升級。根據《2018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全國在線視頻市場規模約1249.5億元,規模已經遠超傳統電影行業(2018年全國票房609.76億元),不僅已成為中國文化產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也成為普通人生活中離不開的生活方式。
為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在「文創50條」政策引領下,上海出臺《關於促進上海網絡視聽產業發展的實施辦法》,從精品內容創作、產業空間布局等方面,不斷優化網絡視聽產業發展的政策環境;在實際市場中,上海依託產業積累、文化積澱、資源集聚、技術先進和人才密集等優勢,著力培育了一批有競爭力的市場主體,目前上海網絡影視內容出品數量位居全國第二,僅次於北京,逐漸成為中國網絡視聽內容創製高地;也形成了有產業化規模格局的網絡視聽企業網絡,如音頻領域的喜馬拉雅、蜻蜓FM,影視行業的耀客傳媒、檸萌影業、慈文傳媒,原創品牌喜劇脫口秀領域「獨角獸」企業笑果文化。
在開幕現場,除了一系列備受矚目的重大項目落地官宣,產業周還將包括三場圓桌分享會、中國網+扶貧成果發布會、阿里文娛自製劇項目推介會、騰訊視頻IP授權推介會等在內的多項活動。
本次上海網絡視聽產業周在12月12日到15日舉行,除了業界討論,市民可以通過騰訊視頻紀錄片影展、愛奇藝《潮流合伙人》線下互動體驗、咪咕視訊5G技術展示、優酷YOU禮 2020期待你、喜馬拉雅有聲圖書館、繪夢虛擬偶像「皮皮夢」互動體驗館等線下活動將紛紛亮相正大廣場、龍湖上海虹橋天街、新世界大丸百貨、愛琴海購物公園、虹橋天地購物中心等人氣商圈,感受網絡時代新發展。
政策扶持給力,產業格局形成
創立於2009年的嗶哩嗶哩(Bilibili)以二次元起家,被粉絲稱為「B站」。近年來,B站持續布局ACG(動畫、漫畫和遊戲)內容,深耕內容生態產業鏈,投資動漫相關公司達49家,並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上市後企業市值最高達到70億美元,已然成為中國二次元行業「巨頭」。在上海也已經連續幾年舉辦up主為主的大型聚會,在年輕人中生活中的地位舉足輕重。而PP視頻通過戰略轉型,精耕體育領域,2018年企業估值達到107億元。企業增速均高於全國在線視頻市場增速,成為行業內的主要競爭力量。三家滬上音頻網站佔據了全國音頻行業超過80%的市場份額。
B站總裁陳睿
這些滬上網絡視聽產品爆款頻出的背後,與上海政策扶持給力、產業集群效應顯現,密不可分。
除了「文創50條」引領作用,各區政府紛紛推出了針對網絡視聽的優惠扶持政策:閔行區就推出了「閔行文創20條」,建立了公共服務體系;楊浦區在2019年7月出臺了影視網絡視聽產業發展「35條」政策,為影視網絡視聽企業在該區提供普惠政策,浦東新區設立了文化創意(影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網絡視聽是重點支持的產業門類。
政策的全面助推之下,上海網絡視聽產業集聚效應不斷顯現。目前已初步形成以中國(上海)網絡視聽產業基地為核心,區域特色產業園區(張江、金橋、靜安等)為支撐的網絡視聽產業格局,集聚了超過1100家企業,入駐企業在2018年實現稅收7.97億元, 2019年前三季度完成稅收收入超過6.2億,產值超60億。
未來,上海網絡視聽產業還將圍繞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充分發揮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在影視文化、網際網路技術等方面的各自優勢,推動建立區域產業發展協作體,探索產業協同發展新模式,在長三角地區形成更兼容、更便捷、更開放、更豐富、更共享的產業新格局。
此外,上海還積極為網絡視聽企業「揚帆出海」搭建平臺。今年10月,上海市廣播電視局攜騰訊視頻、芒果TV、嗶哩嗶哩等視聽企業代表,一同遠赴坎城電視節向世界推廣中國網絡視聽產業,將中國網絡視聽品牌帶向世界。在主題演講中,不少企業都提到,奈飛在全球各地的落地本土項目對於他們而言是很好的示範,同時也是催促前進的競爭對手。
精品原創不斷,行業討論深入
有行業數據分析顯示,在網絡視聽平臺提供的海量節目面前,用戶對節目質量的要求明顯提高。以劇集為例,一般用戶通常會在第一集的前7分鐘內決定是否繼續觀看下去,而在此過程中發生「棄劇」的比例高達1/3。
但在上海,有一批內容生產者,正默默為更多視聽平臺源源不斷地輸送「血液」:立足現實打造將播出《人民的財產》《賣房子的人》的耀客傳媒、投入網絡市場打造網感十足《盜墓筆記重啟之極海聽雷》的慈文傳媒,取材於現實生活的國民劇《小別離》《小歡喜》來自於檸萌影業。而開啟了新的網絡綜藝形式、喜劇形式的《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等脫口秀節目,其背後企業笑果的估值已超50億元。夢動畫專攻二維動畫創作,2018年企業估值12億,打造出《狐妖小紅娘》《一人之下》《從前有座靈劍山》《中國驚奇先生》等大批高分精品。
但精品內容的產出也依託網絡平臺規模、技術、採購能力的發展,國內幾大視頻網絡平臺的發展和行業看法也是內容製作們尤為關注的話題。
愛奇藝內容首席官王曉暉
在開幕式上,愛奇藝內容首席官王曉暉在主題演講中分享,從去年到今年的一年當中,這個行業出現了一些問題,在15年的高速發展中積累的一些問題都在最近的一年中得到了顯現,特別明顯得表現在劇集數量上,「最近一段時間我經常接到很多的朋友,製片公司、製作公司的朋友打來的電話,他們都在說這個劇能不能賣,你們能不能買下來,我打折賣給你們,少虧損一點。」王曉暉感慨這在過去是不可想像的,但現實是,2018年,比2017年同比內容成本增長是三位數,到了今年,這個同比數據變成個位數。
王曉暉認為這是因為在去年或前年行業價格處於高點時,製作公司籌備了過多劇集,這造成在市場過度飽和,以及宏觀行業調控後,許多劇集沒辦法出來。王曉暉提出,行業內一致趨解決違背市場規律的行為是度過這個時期的應有的方法,比如一些個別製作班底在片酬、成本、質量上的不良現場正好在這個時期可以整治,「高速增長期的時候,大家沒有感覺到它的危害,現在會發現進入到調整時期,能夠集中起來改,其實是個非常好的舉措。」
此外,他和B站總裁陳睿共同提到了如今內容上一個重要趨勢,即年輕人對主旋律作品的需求。在B站上,今年的《追夢者》非常有代表性,是很受歡迎的主旋律題材動畫,陳睿認為原因在於生活的改變,「我是很清楚的感覺到,這一批年輕人尤其是城市裡面的年輕人,他們是發自內心地熱愛我們的祖國,因為他們從生下來開始就感覺到他們的生活在越變越好,同時因為他們也經常出國。」他也提到,29天前,央視新聞入駐B站,29天內,關注數超過了100萬,而在B站前十大up主中,有一個叫做「共青團中央」,粉絲超過300萬,被用戶親切稱為「團團」。
王曉暉則認為,對於網際網路而言,弘揚主旋律,是提倡多元性最明顯的表現,「不單單是能夠讓主旋律的內容更大規模的擴張,同時還能夠針對不同的人群創造出更多的多樣性的內容。」
新科技帶來新機遇
隨著技術發展,網絡直播和短視頻在這兩年異軍突起,甚至有超越傳統網絡視頻內容的趨勢,不論是用戶使用頻率還是用時上。
而短視頻和網際網路直播的爆發式發展還催生出了MCN企業(俗稱「網紅經濟公司」)。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網紅主播」的驚人帶貨力,刷爆了「剁手黨」的錢包,也刷新了大眾的認知。一支話筒、一臺電腦、一個攝像頭,5G技術的加持,使得各大平臺一夜間集體進入「直播帶貨」模式。
同時被各大企業大佬頻繁cue到的是5G和VR技術。
本月底,上海本土的著名小提琴家黃蒙拉,在自己的一臺音樂會中引入了5G和VR技術——遍布現場的VR攝像機,將通過與5G運營商合作的方式,進行線上直播,讓所有「隔空」欣賞音樂會的觀眾,仿若置身現場,讓文化演藝同樣進入全新的消費模式。
前不久剛剛結束的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上,風靡全球的NTLive項目(高清戲劇現場放映)首次登陸「青創周」,帶來了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的三部作品《哈姆雷特》《耶爾瑪》《無人之境》。跟隨著攝像機,觀眾仿佛穿越到了不同的劇場空間欣賞演出。
對於創作者而言,王曉暉認為,尤其是製作行業,劇組們在不同地點拍攝的素材迅速能夠雲端處理,讓製作上升到一個大效率的提升時代。阿里優酷文娛的總編輯張麗娜則提到,各個企業都在思考在5G的網絡環境中,如何進一步提升觀眾體驗,比如最近已經在逐步試水的互動劇就是,此前,互動遊戲《隱形守護者》已經在網絡上走紅,讓觀眾體驗到在高速網絡下能夠進入遊戲、進入影視劇的感受。
「精準扶貧」在行動
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作為宣傳黨和政府各項扶貧方針政策的重要載體,在脫貧攻堅中肩負著重要使命、發揮著重要作用。
為積極響應響應黨和國家精準扶貧號召,上海網絡視聽企業發揮企業自身特色優勢,用獨特方式、多種渠道扶助貧困地區發展。愛奇藝、滬江網、喜馬拉雅等平臺型企業,為貧困地區提供網絡教育資源和最新技術體驗,充分發揮網際網路共享特長和網絡視聽教學優勢,擴展貧困地區青少年視野,彌補貧困地區教學短板;PP視頻、優酷、趣頭條、小紅書、阿基米德等企業通過網絡直播、網絡自製劇等方式挖掘貧困地區特色旅遊資源及農產資源,助力當地通過網際網路+扶貧的方式形成良性發展,帶動廣大網際網路用戶深度參與扶貧項目、培養扶貧意識、塑造扶貧氛圍;百視通、樊登閱讀、萬方數據等企業為貧困地區捐贈文化教育、設備設施等資源,不斷提升貧困地區文化教育水平,助力當地人以學脫貧。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和網絡技術的推廣普及,上海市網絡視聽行業多方面開展扶貧項目,探索出一條平衡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文化教育資源、挖掘貧困地區自身經濟特長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