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給家長要錢,給不給有「講究」,3種情況下父母可別裝「窮」

2020-09-15 忒咪寶貝

文/忒咪媽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分享轉發)

我們常說一句話: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

金錢,作為人生運行的基礎,是我們生活當中,不能缺少的「東西」,所以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對孩子的「財商教育」。

不過不少家長,在進行實際的教育之前,總會面臨日常生活當中的一些教育小問題,比如說孩子要錢,到底該不該給呢?

我們發現,在面臨這種問題的時候,不少家長可能會陷入一種極端的行為處理方式當中,要麼直截了當的給孩子,要麼會採取不當的方式,對孩子進行金錢教育。

事實上,無論是上述哪種方式,對孩子的心理來說,都有著不小的傷害!

兩則真實案例:孩子要錢到底該不該給?

01、25歲的曉曉名牌大學畢業,入職一家知名公司,前途無量、收入不菲,但在朋友眼裡,曉曉卻是典型的鐵公雞、一毛不拔,周末聚餐說好的AA,曉曉會清晰計算到小數點的後兩位,這種處事風格,讓曉曉的人際圈越來越窄。

對於這種情況,很多人都覺得很奇怪,明明是高收入人群,為什麼對自己和朋友,在金錢上如此苛刻?

事實上,據曉曉所說,在她小時候,曾有段非常不美好的回憶,上初中時,由於住校,常常需要跟父母要錢,有一次跟媽媽要錢時,曉曉媽媽很嫌棄的對孩子說:「一天就知道要錢,給,拿去……」,說著話,把錢拍在了桌子上,全然不顧對曉曉尊嚴的踐踏。

曉曉說,自從那時候開始,她對錢就有了一種又恐懼、又在乎的複雜情緒,成年之後,儘管知道自己不缺錢花,但就是不捨得花錢!

02、小張23歲,大學畢業便宅在家,不找工作不說,還在家裡蹭吃蹭喝打遊戲,典型的寄生蟲。

有一次,因為跟父母要錢,而被出言批評和教育之後,小張和父母針鋒相對,甚至不惜和父母拳腳相向,而之所以這樣,小張的成長經歷或許能告訴我們答案。

和曉曉成長的經歷不同,小張小時候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類型,家長呵護,老一輩人寵溺,從不短吃的穿的,每次要零花錢,家長也是毫不猶豫,而正是這樣的成長經歷,讓小張對於金錢,始終沒有明確的概念,從而變成了在家裡混吃混喝的寄生蟲。

兩個成年人,對於金錢的態度,背後都有著小時候成長的影子,這也告訴我們,孩子要錢的背後,可能並不是我們想像的「給不給」那麼簡單。

案例分析:孩子要錢,家長給不給背後,有更深層次的探究

我們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要錢時,往往會呈現出兩極分化的處置態度和行為,一方面來說,會毫不猶豫的給孩子,不希望孩子在金錢上自卑,或者低人一等。

當然另一方面,有些家長往往認為孩子過早接觸金錢,甚至養成「每要必給」的狀態,會助長孩子對於金錢不恰當使用的心理,久而久之,也讓孩子有了錢來得很容易的想法,所以應該嚴格管控。

但事實上,無論是哪一種,都忽略了一個最核心的本質,所謂金錢,它的本質到底是什麼,當我們搞清楚這個問題時,就能夠輕而易舉的化解孩子要錢的難題。

當我們明白了金錢其實是一種貨品交換的產物時,就能夠更好的去給孩子傳遞金錢的作用和它的實用性。

這個道理和概念,成年人懂,但是孩子卻未必懂,當孩子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時,就會跟家長要錢去買,不過家長會把自己對金錢的認知,放在孩子「要錢」這件事情上,因此對於孩子要錢這件事情,就會出現不恰當的處理方式。

所以,當我們了解到金錢的本質時,就不會去在乎這個錢該不該給孩子,而是說要不要給孩子,也就是說,孩子會不會通過金錢,去做正確的事情。

因此,當孩子要錢時,我們應該了解孩子要錢的「動機」,從而加以判斷,看孩子的行為,是否可以正確的使用金錢,而不是說孩子要錢,就直接拒絕,或者奉行「窮養的孩子有出息」這樣的教育理念。

就像美國《今日心理學》雜誌所說的那樣,當孩子處於窮養狀態下時,周圍的環境會充滿壓力,孩子也會對人和事變得異常敏感,這種心理壓力會阻礙孩子的智力發展以及影響學習成績,對於社交,以及探索世界,都有著很大的影響。

但若我們不加以管控,讓孩子對於金錢盲目使用,則會讓孩子在富養狀態下迷失自己,甚至變得懶散,不求上進。

那麼孩子要錢,哪些情況我們該給呢?3種情況下家長可別「裝窮」

1、孩子有重要的事情要做

首先,我們作為家長,必須要了解孩子要錢的動機和原因,而重要的事情,一定是正面積極的,比如說孩子想要買本書,或者學習一種技能,我們應該支持孩子的想法,可能對於父母來說,這是一件小事,但對孩子來說卻很重要。

如果我們直接拒絕孩子,這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以及對於自我世界的塑造,久而久之,不但親子疏離,還會讓孩子變得沒有目標。

2、有規劃下的要錢

《父母的覺醒》一書中,作者薩巴瑞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不是要培養一個「迷你版」的自己,而是要創造一個獨立的靈魂。

而每一個獨立的靈魂,他們都會去規劃和創造自我的世界,當孩子規劃了自己的生活時,可能就需要我們的幫助,此時我們應該鼓勵和贊成孩子的想法,並根據孩子的想法,提出我們的建議和幫助。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應該「裝窮」,而是適當的提供援手,讓孩子可以更好的擁有明天。

3、態度禮貌不好意思的要錢

當不少孩子對於金錢有了大概的認知的時候,他們在跟父母要錢時,或多或少都會處於「弱勢」當中,所以如果孩子小心翼翼,並且態度禮貌很不好意思的時候,我們一定不能直接拒絕孩子,就算孩子對於錢的用處並不合理,也一定要注意我們的節奏和情緒。

因為這類孩子,往往比較內向,他們不善於直接表達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對於一些家境相對貧苦的家庭來說,這類孩子本身就相對自卑,如果家長不分青紅皂白,直接拒絕孩子,難免會對孩子產生一些不好的影響,所以拿捏分寸顯得至關重要。

育兒小貼士:

隨著不少父母對於孩子「財商」培養的重視,很多家長都利用金錢對孩子進行各種各樣的教育,但是大家可能會忽略一個問題,所謂財商,簡單說就是讓錢生錢的能力和本事,而不是對孩子金錢使用上的把控。


今日話題:

當孩子跟你要錢時,你會怎麼處置呢?歡迎關注,留言討論哦。

相關焦點

  • 孩子伸手向你要錢時,可別這樣做,否則會讓孩子產生心理陰影
    自從孩子上了小學之後,他伸手問我們要錢的次數雖說不多,但是每個星期總有兩三次。有時候我都會擔心,這樣做會不會對孩子不好,讓他養成花錢大手大腳的毛病。想必有很多父母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隨著孩子越長越大,他的各項需求都在增加,對於零花錢的渴望也是越來越深,總是需要一些錢去買東西。有些家長不耐煩,直接吵一頓。有些家長比較心軟,毫無節制地給。
  • 和孩子「哭窮」傷害大,自卑心理影響金錢觀,父母給錢方式有講究
    有了孩子後,作為父母怕孩子有奢侈浪費的習慣,有的家長開始經常和孩子「哭窮」,想讓孩子養成勤儉節約的好品質。殊不知,這種「哭窮」行為會讓孩子一直自卑,影響長大後的金錢觀。自己在實際生活中卻是個很節儉的人,不吸菸、不喝酒,吃飯、穿衣都選擇便宜的。父母非常痛心,認為是女主播誘騙自己兒子,把錢都騙走了。最後這個小夥說出實情,事實上打賞女主播只為補償小時候的「窮」。
  • 孩子要錢時,不管家裡窮還是富,父母都別輕易說這句話,危害很大
    孩子小的時候,只會問爸爸媽媽「要東西」,等孩子長大到一定年齡後,就會問爸爸媽媽「要錢」,不知道你家孩子屬於哪個階段?劉力看到媽媽那麼生氣,立即說:「我不參加了,媽媽別再生氣!」說完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間,從那之後,劉力很少再參加學校活動。如果孩子要錢時,父母經常對孩子吼著說,會傷害到孩子。
  • 當孩子問你要錢時,怎麼做才不會傷害孩子?父母們可以看看
    當媽那些事兒當孩子問你要錢時,怎麼做才不會傷害孩子?父母必看! 不少家長,在彼此攀談過程中,都會發現一個現象:在孩子3-6歲階段時,開始會三天兩頭,用各種理由向爸爸/媽媽要錢。 給,還是不給呢?,可又擔心孩子長期被「窮養」,心裡會自卑。
  • 當孩子開口要錢時,父母們不要說這3句話,給娃零花錢需講究方法
    同時父母們在遇到孩子開口要零花錢的時候,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傷害到孩子。雖然家長們認為不想助長孩子大手大腳消費,但是有些話不能亂說,給孩子零花錢也需要講究方法。「偏偏在買東西上有能耐,父母賺錢這麼不容易你就知道花錢。」超超聽了心裡很不是滋味,回到自己的房間一頭鑽進被窩裡哭了起來。
  • 父母愛裝窮,孩子變摳搜是次要,就怕他有種不如錢的自卑感
    在老媽一次次的裝窮中,小王異常「節儉」,畢竟家裡不寬裕。直到小王上高中時,家裡全款買了房,父母還出國旅遊,才知道自己家不僅不窮,還是個小有錢人。小時候物質沒有得到滿足,長大後既然有錢了不知道怎麼花也不捨得花,習慣性的節儉和攢錢。有的女孩買口紅,即使有能力買大牌的,即使知道嘴上的東西要用好的,但也只買幾十塊,根本上是感覺沒必要是浪費,自己不配用好的。為何父母都鍾情於裝窮教育?
  • 孩子開口要錢時,父母別說3種傷人話
    孩子開口要錢時,父母別說3種傷人話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我想要零花錢?孩子開口要錢時,父母別說3種傷人話!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是否應該窮養?從來不敢跟父母要錢的孩子:窮是一種自卑
    一直以來「男孩子要窮養,女孩子要富養」這句話都被很多家庭信奉為教兒聖典,被認為是真理一般的存在。誠然,適當地窮養能夠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培養孩子節約和自立自強的性格。但是一直給孩子灌輸「窮」的觀念是否真的是正確的呢?
  • "媽媽,我想要錢",當孩子找你要錢時,家長最好不要說這3句話
    &34;,當孩子找你要錢時,家長最好不要說這3句話現在很多的家長都提倡要窮養孩子,認為孩子如果太容易得到一些東西,就會不懂得去珍惜,而且勤儉節約也一直是中國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這也需要家長要把握好度,千萬不要走進了&34;的誤區,這樣很容易導致孩子形成錯誤的金錢觀念,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沒有好處的。
  • 當孩子開口要錢時,父母們不要說這3句話,給娃零花錢需講究方法
    小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而且很容易破碎。對此,在小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父母們一定要尊重孩子,維護好孩子的自尊心。有一新聞中的媽媽表示家裡是開小賣部的,經濟條件算作是比較一般的,有一回女兒向她要十塊錢的時候,這名媽媽竟然是對著孩子大吼「年紀這麼小,要錢去幹嘛啊」。
  • 「媽媽給我100塊錢」當孩子向你要錢時,有見識的父母會這麼做
    隨著孩子慢慢的長大,朝著父母要錢的事情就發生,這是時候父母對於金錢的觀念就會影響到孩子。孩子開始對金錢有概念了,父母就應該正確的對待。,父母不應該採用哪幾種方式1.咱們家裡窮,沒有錢但孩子要錢的時候,給孩子哭窮可能是一些父母慣用的方式,有的時候還是非常好用,如果經常用「東西太貴,我們買不起」為理由來拒絕孩子,本來家長的是讓孩子養成且勤儉節約的習慣,容易讓孩子產生自卑的心理,覺得自己處處不如別人。
  • 父母的這11種行為,毀掉的不只是孩子的人生
    父母的這11種行為,毀掉的不只是孩子的人生!後果:寶寶的詞彙會越來越不成體統,說出話來把人氣個半死。2.永遠不對他進行精神道德教育,讓他自己混到成年時再說,讓他自己去決定一切。後果:寶寶將來絕對思維錯亂,沒有底線。3.父母經常吵架,惡言相加,根本不顧忌孩子在場。
  • 「媽媽我想要10元錢」,當孩子要錢時,家長千萬不要這樣做
    當孩子要零花錢時,兩位家長的做法給孩子帶來了永久傷害「媽媽我想要10塊錢零花錢。」想必很多家長都聽到過這樣的話語,當孩子小心翼翼向父母要錢的時候,家長會是什麼樣的反應?聽到媽媽說出這些話,利利立即哭了出來,之後媽媽不情願給利利拿了十塊錢,而且特別嫌棄看著麗麗。利利看著地上的10塊錢,感覺自己非常卑微,而且也變得越來越自卑,之後她基本很少跟家裡面要錢,而且也不想跟媽媽有過多的交流。而阿強現在也已經三十五歲了,卻一直沒有結婚,父母總說他是長不大的孩子,如今他也事業有成,有了自己穩定的生活。
  • 娃向父母要錢時,這3句話父母輕易別說,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和眼界
    作為父母,養育孩子的初衷,就是想帶著孩子看看這美好的世界,但是有了娃之後,很多父母都發現自己的生活有了很大的變化,生活過的更加捉肘見襟不說,而且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多數父母給孩子的正面反饋也不多,所以父母不僅自己過得不幸福,也沒有給孩子好的生活,尤其是在物質教育這方面,父母過於重視物質,也會給孩子一些不好的影響。
  • 孩子向父母要錢時,父母做到這三點,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有的父母認為,再窮不能窮孩子,別人家的孩子有的,自己的孩子也要有,不管自己的經濟條件如何,只要孩子提出來 ,父母想盡辦法,也要滿足孩子。這樣做的結果是,養成了孩子強烈的虛榮心,父母的有求必應,讓孩子體會不到父母的辛苦,花錢大手大腳 ,覺得一切理所當然,孩子沒有了感恩之心。
  • 養不起,為什麼要生我?哭窮父母被問懵,別讓孩子戴上「窮帽子」
    哭窮父母被問懵,別讓孩子戴上「窮帽子」老張夫妻倆是做早點攤起家的,後來生意做大開了幾家連鎖店,可掙了錢的夫妻倆也依然是「起早貪黑」的工作,在吃穿用度上從來都不講究。「那個又貴又不好吃,我們家沒錢,回家吃饅頭吧。」「爸爸,別的小朋友都有變形金剛,我也想要。」「咱家窮,買不起!」「爸爸,我同學說他假期去旅遊了,下次我們也去海邊看看吧!」「咱家窮,哪有閒錢去玩!」
  • 當孩子向你要錢時,父母這4種做法,會害了孩子一輩子
    文 | 惜朝 問父母們一個問題:你的孩子會向你要錢嗎? 隨著孩子的長大,他們在學習上、生活上都有花錢的需要。 有些父母會定期給孩子零花錢,有些父母則從來不給,孩子必須要伸手向父母要錢。
  • 明明是窮養偏要裝成富養,這3個問題影響孩子心理,父母不要逞強
    如今的父母和以前有所不同,現在更加重視孩子的教育和培養,從小就會給孩子報名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希望可以依靠父母心中的「富養」,讓孩子成才。不過,由於每個家庭的生活條件不一樣,可能負擔不起父母心中的「富養」條件,於是為了讓孩子在外面有面子,於是便強行給孩子裝成了「富養」。
  • 男孩別再窮養,想讓孩子有出息,家長要培養孩子這3個品質
    老一輩的人常說「窮養兒子富養女」,但很多家長都誤解了其中的含義,有些二胎家庭為了體現窮養兒子零花錢也不給,需要就得自己做家務來掙,有活就讓兒子幹,女兒倒是真正做到了富養,什麼也不幹,兩個孩子有了矛盾也是不管原因都是兒子的錯,真正把「窮養兒子富養女」做的淋漓盡致。可是這樣的教育方式真的可取嗎?
  • 寶寶穿鞋有講究,這3種鞋別再給娃穿,腳部變形哭都來不及
    因為鞋子較大,不是非常跟腳,孩子在走路的時候,不自覺地就會把腳往前伸,時間一長,足部的發育就受到了影響。 給娃買大一碼的鞋,是很多家長都做過的事情,但其實寶寶穿鞋是有講究的。以下3種鞋子,父母別再給娃穿了,否則孩子腳部變形,父母哭都來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