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在線訊 草書、楷書、隸書……徐揚生校長靈活運用不同的字體寫著」福」字,向學生傳達不同的祝福。1月16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攜手大學學生社團南露書法社,舉行了「新春福到,曙光一片」書法送福活動。作為港中大(深圳)的傳統,每逢農曆春節前,徐揚生校長都會與同學們一起創作書法,寫對聯或者寫「福」字,以此寄盼新年進步,亦讓學生感受到中國傳統節日的美好。除了內地學生以外,還有國際生共同參與活動,文化碰撞,春意滿溢。
徐揚生教授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首任校長。他的主要研究領域為機器人和智能系統,而熟悉徐校長的人都知道,他不僅是科學家,身體裡還住著文人的靈魂——他同時也是一位功底深厚、獨具風格、當代鮮有的學者型書法家。在科學研究之外,徐揚生校長尤愛書法創作,真草隸篆,四體皆擅,尤以篆隸見長,他取法漢隸、清篆,又參考簡帛,寫出的任何一種書體都帶有明顯的「徐式標籤」。在港中大(深圳)的校園裡,隨處可見徐校長創作的書法作品,筆法蒼勁有力,寓意積極向上,旨在以書法育人,真正做到循循善誘。
書法送福現場氣氛熱鬧,排隊學生絡繹不絕,洋溢著濃濃的年味。2017級經管學院學生王依融,從小也學習書法,她認為:「徐校長的書法十分大氣,筆法遒勁有力,力透紙背。尤其是這次拿的『福』字,字正方圓,筆酣墨飽,從中可以感受到校長對我們深深的新年祝福。」來自印度尼西亞的2019級經管學生Alicia Clara Trevina表示:「我們的新年跟中國的非常相似,希望通過這個『福』字,能讓我的家庭都感受到來自校長的祝福。」
徐揚生校長筆下的「福」字,或取法王羲之、黃庭堅,舒暢靈動;或取法鄧石如、吳昌碩,雄渾樸拙;或取法顏真卿、蘇東坡,恢弘磅礴;或取法鄧石如、胡澍,骨力洞達;或取法智永、孫過庭,清新飄逸;或取法米芾、傅山,飄若浮雲。形式豐富的「福」字,也讓學生充分體驗書法文化的生命力。
據悉,港中大(深圳)十分注重中國文化傳統的傳承,不僅開設必修的中文課,學習漢語言文化相關知識,學生組織中,更是有書法社、漢儀社、錦灰社等等與傳統文化傳播緊密相關的社團,其中,漢儀社旨在向大眾普及傳統文化的基本知識,復興華夏民族的文化積澱,弘揚傳統文化的深遠精神;錦灰社則提倡在手工製作中感受傳統工藝的匠心巧思,以體溫賦予非遺工藝新的生命力。作為一所國際化大學,港中大(深圳)注重中西文化的融匯,每學期,大學都會為國際交換生舉辦豐富多彩的中國傳統文化體驗活動:學習中國功夫、品味茶文化、學習寫書法、漢服試穿體驗、中秋晚會等等,以此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傳承中華文化。
中國教育在線 林劍 通訊員 馬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