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微信視頻號裡發生了一場有趣的直播,平時很少拋頭露面的微信創始人張小龍不僅來圍觀了,並且在直播尾聲,留言說下次要跟主播一起連麥。
這場直播的主播是極客公園創始人張鵬和科技自媒體人潘亂。張小龍向他倆發起的連麥邀約在圈子裡引發了不小的轟動。有人猜測,這個「連麥」可能意指視頻號的直播連麥功能。
據了解,恰恰是因為一直沒等到視頻號上線這個功能,張鵬和潘亂才幹脆搞了場線下連麥,想著隨意聊聊各自對視頻號的觀察。
這是極客公園創始人張鵬在視頻號裡做的第二場直播。他的視頻號直播第一次是聊「外星人」的話題,他講的時候手裡還拿著個平板電腦,上面是提前準備好的一堆資料,幾乎是當成演講去準備。
那次,張小龍也來到直播間圍觀了。結束後,他還跟張鵬聊了聊自己的感受。讓張鵬印象比較深的是,張小龍建議他,以後的直播可以準備得少一點,可以更隨性一些。
張鵬當時就覺得,「張小龍對視頻號直播肯定有些不一樣的想法。」
和潘亂的這次「連麥」,基本算是張鵬臨時起意。視頻號多數直播都是一個人對著手機在講,張鵬就想,能不能搞個雙人雙路信號的直播嘗試,兩個人一起聊,但也拉進了各自的朋友參與交流。
他把這個想法告訴潘亂,兩人一拍即合。潘亂穿越了「北京最堵的大山子」來到極客公園。唯一的準備,就是臨播前十分鐘,兩人在紙上列了幾個對談關鍵詞,把兩臺手機架起來,直播就開始了。
直播時,正聊著視頻號相關的內容,看到有老熟人進來,兩人會地停下來跟對方打招呼,有人留言問候近況,話題會短暫偏離既定主題,開始拉家常扯閒篇,但這並不影響整體對於視頻號的討論。
跟秀場、遊戲直播的氛圍不同,視頻號的直播間更像一個會客廳,主播就是這個客廳的主人,來往進出的都是主人的朋友們,有的可能就停留一下看看,有的也會參與話題討論,參與是隨性的和無負擔的。
張鵬認為視頻號直播只是對自己來說,就像一個線上派對。張鵬進一步解釋,一對多的實時互動在線下就是開派對,在線上卻可以是視頻號直播,從這個維度看,視頻號直播對於微信而言,也算是是一種社交數位化在「一對一」實時溝通之外,對「一對多」實時溝通的補齊。
「直播時候進來的大部分是老朋友,少數是老朋友朋友圈分享帶來的新朋友,這和開線下聚會很像。」
潘亂則分享了他作為視頻號創作者的體感。他自稱「已經成為一個周更博主」。最近一周,他找一圈朋友聊天,交談時開著手機錄幾段,回去就精剪下發視頻號。
讓潘亂感到驚訝的是,自從開始搞視頻做直播之後,如今出門也能被陌生人認出來,並且被當作明星一樣要籤名。
「這些是真實發生的」,潘亂說,之前去一家公司做訪談,在食堂吃飯的時候就被人認出了,在一個活動上,還有人託同事幫忙要他的籤名,「嚇了我一跳」。
從事媒體行業多年,潘亂一直是個圖文內容創作者。文字寫作,作者隱藏在幕後,視頻創作卻讓他從幕後走到臺前,這是潘亂感覺變化最大的地方。
如今,潘亂一直在摸索讓自己舒適的視頻創作狀態。直播時,他提到:「過去,哪怕做個一分鐘的視頻都得花幾個小時。現在,我更願意隨性地去做,像是跟朋友聊天會有很多內容,我只需要選取一些好的片段。」
隨看隨走,隨性創作,視頻號保留了一些微信「用完即走」的工具特性。然而,作為在一個封閉通訊產品裡長出的社交媒體,視頻號又給微信帶來了更多內容和生態上的變化。
對此,張鵬提到一個觀察,在視頻號的朋友推薦欄,相對少看到搞笑或者美女這種類型的視頻,「我後來想了下,其實這些內容大家可能也都愛看,但在視頻號會不好意思點讚,因為會被朋友看到」。在這裡「人性」發揮了一個不太一樣的作用,社交推薦確實塑造了一些不同的內容氛圍。
在視頻號裡,目前分享的主要方式是點讚,也就是社交推薦。點讚代表你對內容的評價,一個紅心點亮後,這條內容就會出現在你朋友的視頻信息流裡。
潘亂說,社交推薦的重點在人,一段視頻因為一個推薦才會在一條關係鏈上產生信息價值,正如你會重點關注你在意的人推薦的內容。
直播開始不久,就突然有人留言提示,張小龍,於是整個直播間變得更熱鬧了。不少人開始發「龍哥,龍哥」刷屏。但張小龍沒有回應。
但到了視頻尾聲,張小龍突然發了一條評論,瞬間引爆了直播間。
「兩位講的都很好,下次我來連麥,比採訪來的隨意。」張小龍在直播間寫下這段話。
張鵬和張小龍日常交流較多,他後來分析說:「張小龍其實經常去看視頻號直播,沒啥大驚小怪的。他覺得這次聊的好,可能不是說我和潘亂說的都對,更可能是張小龍比較享受這次視頻號直播帶來的開放交流的體驗,而這個體驗接近他的產品設計思路。」
張鵬開玩笑說,可能龍哥點讚的點,是「你們終於用對了這個產品」。
這場張小龍圍觀的直播,兩個直播間的總觀看人次也就一千多,與那些動輒十萬百萬瀏覽的直播平臺比,這個數量算是小巫見大巫。
但它通過微信的社交推薦,捲入了話題討論的當事人和更多對這場直播內容感興趣的朋友,也算是在微信上實現一對多社交的新嘗試。
直播結束後,張鵬私下問張小龍真的會連麥嗎,張小龍說「肯定會的」。至於這場張小龍的連麥首秀是什麼時候,目前還不確定,至少應該得等到視頻號直播的連麥功能上線後才會出現。
明年一月也是微信十周年的節點。加上恰逢微信一年一度的公開課 pro 大會,張小龍很可能又會出現,說出更多對視頻號的思考。
頭圖來源:極客公園
本文由極客公園 GeekPark 原創發布,轉載請添加極客君微信 geekpar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