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快遞模式已經存在了二十幾年,隨著行業發展遇到瓶頸,各家快遞公司紛紛上市,並考慮上市獲得的巨額資金該如何有助新的模式和新的增長點,剛剛通過證監會審核的申通選擇在航空業務和跨境業務上加碼。
11月1日,申通快遞在香港舉辦跨大洲(中國-歐洲)全貨機的首航儀式,成為了國內第一家擁有跨大洲全貨機包機的快遞公司。
此次執飛的是全球最大的全貨機波音747-800,最大運力超過120噸,適合執行跨大洲的運輸任務。該航班每周三次單程從香港飛往布拉格,從中國到歐洲,從前端收件到末端派件,最快30小時內可完成中歐跨境收派,並將在1個月內實現往返倉位全包。
申通方面表示,捷克是連接亞歐大陸的關鍵節點,將作為申通快遞歐洲中轉樞紐。另外,董事長陳德軍表示,如果適合會考慮買一家航空公司。
界面新聞記者了解到,申通此次是和一家專門從事貨運的航空公司Silk Way Airlines(絲綢之路)合作,該航空公司總部位於亞塞拜然,貨運服務主要連接歐洲和亞洲。
申通董事長陳德軍表示,申通未來將有五大戰略,國際業務是非常重要的一顆棋子。此外申通還計劃將改革國內快遞,分步推進商務件、電商件;重點布局倉配一體化布局;試點冷鏈快運;開通金融板塊等。
據業內資深人士分析,在申通剛「過會」(新股發行通過證監會審批、開會討論)的時機宣布進軍跨境電商,是一個不錯的時間點。另外,申通有了資金,就可以通過調節價格,降低對傳統電商件的依賴,有資本爭奪高端件和商務件。
申通是第三家進軍航空業務的快遞企業。截至2016年9月,順豐航空已擁有全貨機34架,航線網絡以深圳、杭州為雙樞紐輻射全國。
在國內業務上,圓通與順豐形成競爭。目前圓通已有5架自購全貨運飛機,5個通航點覆蓋華東、華南、西南、西北以及華北5個區域。11月1日,圓通新增鄂爾多斯-西安-深圳往返全貨機航線,進一步提升內蒙古地區快件時效,減少二次操作環節,分流雙十一運輸壓力。作為「快遞第一股」,圓通航空業務意在提升傳統快遞的時效,突破傳統的快遞思維。
所以,跨境電商也已成為快遞企業的兵家必爭之地,快遞專家趙小敏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其他兩家是自購飛機、自建航空公司,申通是與航空合作進行包機。在跨境電商方面,目前順豐和EMS做得比較好,中通今年在美國加大了力度。大家都看好跨境電商的市場前景,但目前來看普遍虧損,因為跨境電商件附加值小,規模也小。
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電商物流行業投資前景及發展戰略研究分析報告》,中國跨境進口電商行業尚處於起步階段,但隨著購買需求和相關政策的利好,預計至2017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有望達到8萬億元,在進出口貿易總額中的滲透率將達到23.1%。
專注於研究跨境運輸的通關網總裁毛嘉元在接受界面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從海外業務模式來說,三通一達都是海外加盟或合資的模式,海外業務獨立發展;EMS是自營的海外網點;而順豐是以自營為主、加盟為輔的模式,並且有自己的跨境電商「豐趣海淘」,所以相對其他幾家做得比較深。
毛嘉元強調,不只是因為國內的跨境電商件,申通才買了這麼大的飛機,也是看好從中國香港到歐洲整體幹線運輸的貨物,申通的服務向社會開放,並非全部自用,除了跨境電商件之外,還有國際快遞。
另外,對於為什麼選擇香港,毛嘉元認為,因為香港對於航空運輸物品等管制規定比較寬鬆,而且香港接近廣東福建的廠區,拿貨方便。另一方面,很多進出口貨物都是通過香港進出內地,香港已經是一個重要的中轉站。
從申通本身來說,這是國際化的重要一步。10月24日,申通獲證監會審核有條件通過,成為第三家成功上市的快遞企業。但作為最早創立、最早開始上市進程的民營快遞公司和通達系一員,目前在市場份額各方面都面臨較大壓力。
另一方面,根據申通的招股書,承諾2016-2018年的淨利潤要分別要達到11.7億元、14億元和16億元。
要達到以上的承諾,一資深行業觀察人士對記者表示,申通業務量增長面臨較大壓力,預計將借今年雙十一實現爆發,大動作不少。
首先,為保證雙十一,申通在旺季動員會上表示,將對在雙十一高峰期出現快件滯留的片區、轉運中心、網點進行問責,並實行嚴厲處罰。
另外,在「過會」後,申通曾表示將從啟動大客戶銷售及增量、試行派費互減政策等六大方面作為公司下一步市場工作重點。
上述人士表示,「派費互減」政策是提升市場佔有率的舉措之一。目前快遞的收件成本主要分為面單費、派費、中轉運輸費和物料費,實行「派費互減」將降低基層網點的收件成本,提升競爭力,有利於提升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