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印發《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抽檢辦法(試行)》提出,本科畢業論文抽檢每年進行一次,抽檢比例原則上應不低於2%。對涉嫌存在抄襲、剽竊、偽造、篡改、買賣、代寫等學術不端行為的畢業論文,高校應按照相關程序進行調查核實,並註銷學位證書。
這一規定出來許多人不安定了,有支持的,也有反對的,某些已大學畢業的學生恐怕很難睡個安穩覺了,當然肯定大多數都是支持的!
這事起端還得從2019年初說起。當時有一位演員叫翟天臨,本來戲演得好好的,然後在某場直播中突然曬出一張被北大光華學院錄用的博士後通知書,這一顯擺吃瓜群眾不安定了。北京大學是我國最高學府,多少人夢寐以求的書賢聖地,竟然被一個影視學院畢業的學生輕而易舉的就進入了,還直接是博士後!說實話,不是說瞧不起這些學校畢業的學生,許多藝考生更側重的是表演而不是文化成績,很多人心裡難免不平衡。於是,許多人想一睹這位大才子的風採,觀摩一下他的學術論文,便問發布在知網的哪裡?翟天臨一聽茫然,知網?什麼是知網?吃瓜群眾……
於是,翟天臨學術造假事件就出來了。各方高度重視,經過調查發現,翟天臨存在學術不端問題,取消博士後錄取資格,網友深挖後,發現他以前的高考成績也是「造假」,這裡的造假不是篡改成績,而是說自己是高分被錄取的(我們常說的吹牛),來樹立自己大才子的形象!
可以說,「翟天臨事件」並不是個別案例,而是有些學校確實存在,數量還不少。巧在翟天臨是一位公眾人物,又進了我國最高學府的最高學位,這才引來了一系列的發酵。
對於學術造假,從來都是零容忍的,只是某些學生鑽了空子。這一規定出來,讓大家拍手稱快,論文可以寫得被別人說沒有水平,改進就行,但抄襲萬萬不可!
這盛世,如我們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