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這些一讀就錯,一寫就錯的常用字,你都了解嗎?

2020-12-14 澎湃新聞

然而,在譴責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規範使用語言文字的重要性。正確使用語言文字,對順暢社會交流十分關鍵。語言的分歧混亂必然帶來許多不良的後果。俗話說,差之毫厘,謬以千裡。僅僅一字之差,就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因此,我們總結歸納出一些日常生活中易混的漢字、詞語及成語,供廣大書友參考。

「恆」,表示長久不變,特指恆心。

「桓」,本義指刻有迴環水雲紋的一種立在驛站旁作標誌的木柱;與「盤」構成「盤桓」,表示徘徊、逗留、迴旋、環繞之義,並用作姓。

「垣」,指圍牆。

nìng

倭,是指我國古代對日本人及其國家的稱呼。《漢書·地理志下》:「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餘國。」明代侵擾劫掠我國和朝鮮沿海地區的日本海盜被稱為「倭寇」。

佞,本意是指巧言善辯,引申用花言巧語諂媚人。《資治通鑑·後周世宗顯徳二年》:「唐主性和柔,好文章,而喜人佞己。」喜人佞己,就是喜歡有人已花言巧語討好自己。

難辨析的詞語

哀求

懇求

都用作動詞,指急切地請求。

「哀求」側重於苦苦地央求,有哀憐的意味。

如:哭著哀求醫生趕緊救救孩子。

「懇求」側重於懇切地請求,有誠懇的態度色彩。

如:懇求法院能予以輕判。

包修

保修

在指商品售後維修時,「保修」指在一定期限內,廠商對售出產品提供免費維修及保養,但要收取所需零件的成本費。

「包修」指在「三包」有效期內,廠商提供完全免費的維修服務,消費者可以不支付任何費用。

赧然

赫然

赧(nǎn),指因羞愧而臉紅。赧然,形容難為情的樣子。《朝詩外傳》卷十:「孟嘗君赧然,汗出至踵。」劉禹錫(唐)《上杜司徒書》:「始赧然以愧,又缺然以慄。」

赫然,形容令人驚訝或引人注目。魯迅《熱風·估<學衡>》:「翻開《史記》,便是赫然的一篇《五帝本紀》。」

處世

處事

處世,指人事交往、參加社會活動。

如:「他闖蕩江湖多年,有著豐富的處世經驗」。

處事,辦事、處理事務。

如:「他處事嚴肅,態度卻十分和藹」。

必須

必需

二者都有「一定」的意思。

「必須」是副詞,用在動詞或形容詞之前,強調某種事情一定得這樣做,含有命令語氣。

如:兩個太空飛行器之間必須天衣無縫地貼合/必須完成任務。

「必需」是動詞,強調某種事物特別需要。

如:這是改革必需的條件/這些也正是民生和經濟發展所必需/必需品。

「必須」的否定式是「無須」「不須」「不必」。

國是

國事

「國事」,既可以指對國家有重大影響的事情,也可以指一般的國家事務。

「國是」專指國家大事、國策、規劃等重大事務。「國是」的使用語境很嚴肅、隆重,所以很少用到。比如《茶館》中有一句『莫談國事』,這裡當然是『國事』,因為沒有人在茶館裡談國家根本方針。

易混淆的成語

不堪卒讀

不忍卒讀

不堪卒讀:不堪,不能;卒,完畢,結束。形容文章寫得悽慘悲苦,令人心酸,不忍讀完。也指文章粗劣,使人不肯讀下去。出自《梅蘭佳話》:「柳曰:『月香姊情詞俱哀,令人不堪卒讀。』竹曰:『月香之志亦大可悲已。』雪香閉目不語,淚落衫袖。」

不忍卒讀:不忍心讀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內容悲慘動人。常誤用為形容文章寫得不好。

瞠乎其後

望塵莫及

「瞠乎其後」側重於因差距大而感到驚愕和束手無策。

如:網絡文學超強的傳播能力,使紙媒文學瞠乎其後。

「望塵莫及」側重於沒有能力趕上,常用來表示感嘆。

如:高額的房價讓年輕人望塵莫及。

防患未然

防微杜漸

都指對可能發生的事情加以預防。「防患未然」是指在災禍或事故發生前就加以防範,不讓它發生。

如:醫學的最高境界不是妙手回春,而是標本兼治防患未然。

「防微杜漸」則是指在錯誤或壞事剛有苗頭時就及時制止,不使其發展。

如:及時敏銳地發現苗頭,防微杜漸/反腐應該從防微杜漸開始。

不脛而走

不翼而飛

不脛而走:脛,小腿;走,跑。沒有腿卻能跑。形容事情未待宣傳、推行就很快地到處流傳開來。

如:這個消息不脛而走,校園裡很快便充滿了緊張的氣氛。

不翼而飛:沒有翅膀卻飛走了。比喻物品突然丟失。也比喻事情傳播得很迅速。

這兩個成語都有「迅速傳播」的意思,但「不翼而飛」多用於形容東西突然無緣無故丟失,而「不脛而走」則無此意。

如:我的MP4明明放在在桌上,我剛出去一小會兒,它就不翼而飛了。

事半功倍

事倍功半

事半功倍:事,做事;功,功效,成果。使了一半的力量,卻獲得了成倍的效果。形容費力小而收效大。該成語出自孟軻(先秦)《孟子·公孫丑上》:「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事倍功半」形容費力大而收效小。出自《孟子·公孫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休戚相關

休戚與共

休戚相關:休,喜悅、吉利;戚,憂愁、悲哀。憂喜、禍福彼此相關連。形容關係密切,利害相關。出自陳亮(宋)《送陳給事去國啟》:「眷此設心,無非體國;然用舍之際,休戚相關。」

如:《紅樓夢》中四大家族之間盤根錯節,休戚相關。

休戚與共:彼此間的憂喜禍福都共同承擔。形容相互關係密切,同甘共苦。

如:我們是休戚與共的好朋友。

◆ ◆ ◆ ◆

漲姿勢

容易讀錯、寫錯的歷史專名

◆ ◆ ◆ ◆

huí      hé

回        紇

古代西域遊牧民族,為今維吾爾族祖先。

lǎo        dān

老          聃  

即老子,道家學派創始人。

léi        zǔ

嫘         祖

傳說中黃帝的妻子,發明養蠶、繅絲。

lì        yì        jī

酈        食       其

秦末人,劉邦的謀士。

fàn        lǐ

範         蠡

春秋時越國人,曾輔佐越王句踐復興越國,事成後隱居江湖。

ròu        zhī

月           氏

古代西域國家名。不要錯寫成「月氐」。

 

相關焦點

  • 一讀就錯的常用詞,你讀對了幾個?
    漢語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每一個字、每一個讀音都有著自己的演變歷史和獨特的意義。身為中國人的我們,在說漢語、寫漢字的時候,也有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但是對於很多外國人來說,漢語可是著實有點難!因為一個字有不同的讀音,而且不同讀音意思還不同。別說是老外,有的就連咱們自己也會讀錯!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些經常一讀就錯的常用詞,你讀對了幾個?
  • 有些字聽起來很熟,但一讀就錯,你讀對了嗎?
    我們都知道,「打」是一個多意字,它與不同的字組合,能夠表達出多種不同的意思。比如,「打」可以代表除去,例如打樹杈,就是除去樹杈的意思;「打」還可以代表舀取,例如打水,就是舀水的意思;「打」還可以代表從的意思,例如打這裡往東走,就是從這裡往東走的意思。而當打代表這些意思時,它都可以被讀作 [dǎ]。
  • 這些常用字太簡單了,但是一寫就錯!你能全寫對嗎?
    無論工作學習都離不了寫字,小夥伴們,快來看看下面這些字,你能寫全對嗎?匕的原意是「勺子」,是不是很意外?字謎「半個比,形似七,一把刀,很鋒利」,謎底就是「匕」。「匕」字要先寫撇,再寫豎彎鉤。火,象形字,像火的形狀。
  • 一讀就錯、一寫就錯的一百個漢字,你敢挑戰嗎?
    遼報君有話說   小夥伴們用慣了鍵盤、手機,提筆忘字是常有的事
  • 幾個「一讀就錯」的漢字,有人讀錯20年還不知道!你肯定讀不對!
    幾個「一讀就錯」的漢字,有人讀錯20年還不知道!你肯定讀不對!文/國哥觀史你了解中國嗎?你知道中國幾千年以來最具有傳統的和最富有內涵的是什麼嗎?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中,漢字都是必不可少的,從古至今,人們都非常喜歡和擅長運用漢字,古時候的人們將自己所處的時代裡將一些不為人知的事情運用漢字記錄下來,我們現在所學的古詩文和文言文無一不體現著漢字的魅力,這就是中國文化,這就是偉大的漢字。
  • 認識但不會讀的漢字,十有八九「一讀就錯」,能讀對一半算你厲害
    認識但不會讀的漢字,十有八九「一讀就錯」,能讀對一半算你厲害作為世界上屈指可數的文明古國,我國有著幾千年璀璨的歷史,在這綿延不絕的歷史長河之中,也孕育出了燦爛而又輝煌的文明,而傳承這些文明的,除去看得見摸得著的古代建築
  • 小學生一讀就錯、一寫就錯的漢字集合,快來試試你能讀對多少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有些字,你雖然認識,但卻讀不對。
  • 圖解教育 | 錯而又錯、難上加難,這些多音字你能讀對算我輸
    據盧偓《現代漢語常用字中多音字的分類與識別》一文統計,現代漢語2500個常用字中有359個是多音字,也即每七個漢字中即有一個多音字,佔比高達14.4%;值得「慶幸」的是,這359個多音字中超過8成的字只含兩種讀音,然而「悲催」的是,竟然有9個字是四種讀音、3個字是五種讀音的,你叫人怎麼讀?!
  • 欻是什麼字?「欠火」的字,現在真的火了!(附「一讀就錯」的地名)
    這些順手就可以從網上查到。(3)有些方言地區的口語沒有chua這個音,讀起來會有些拗口,可能因此誤認為沒有對應的字詞,斷定是教科書錯了。(4)教材的音節教學採用的是「窮盡式」,拼出的讀音比較全,也比較多,修訂時可以考慮精簡一些,更適合學生學習。(5)教材是公共知識產品,大家都可以批評指正。但最好不要炒作,甚至進行無端的人身攻擊。特此公告。
  • 為什麼明明認識的字,還會讀錯?
    前不久有人用「鳩」字替換了「鴆」字,將「飲鳩止渴」寫在紙上讓路人讀,幾乎所有人都將「鳩」字讀成了「鴆」字,只有一名女生沒有被刻板效應所影響,讀出了正確的「飲鳩止渴」四個字。事後不少人感嘆,單獨讀這兩個字是不會錯的,但放在相似的字詞中,才知道自己對這兩個字的敏感程度並不夠。
  • 這些字一寫就錯!今天終於學會了
    好多孩子寫字會有倒筆順的現象,孩子不管是剛學寫字,還是已經讀到了三五年級經常寫字筆順還是會錯。有時寫一個字是不是也要思考一小會兒?有時,寫出來的字連筆順都不一定正確。你的名字寫對了嗎?下面是國家規定的漢字筆順規則,看看你們有多少字的筆順寫錯了……這些筆順你都寫對了嗎?"忄"先寫點和點,最後寫豎。"匕"先寫撇,後寫豎彎鉤。"萬"先寫橫,再寫橫折鉤,後寫撇。
  • 「一說就錯」的幾個漢字,來挑戰下,看你能讀對幾個?
    「一說就錯」的幾個漢字,來挑戰下,看你能讀對幾個?文/黃沙說歷史最近在微博上小編看到了好幾條小朋友做作業的視頻,有一個印象特別深刻的小孩子,家長教了好幾遍的拼音可就是讀不準,讓家長脾氣更加暴躁。前段時間特別火的多音字挑戰讓很多外國人甚至很多網友都崩潰了,小編看了看那個挑戰,自己都沒法快速的讀對。其實不談小孩子,對於我們來說也有很多漢字容易讀錯,畢竟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小編特意整理盤點了幾個容易「一說就錯」的漢字,來挑戰下吧,看你能讀對幾個?提起浙江相信大家就會想起江南小鎮,小橋人家,比如杭州。浙江有一個很有名氣的旅遊景點——麗水。
  • 一寫就錯的200個成語
    「倉皇失措」還是「倉慌失措」……現代人電腦打字太方便,容易提筆忘字,而且寫成語的過程中容易想當然的寫錯字別字。下面整理了日常成語寫作過程中,200個一寫就錯的成語,看看你能寫對幾成?學一遍,教孩子做作業的時候絕對實用。來來來,搬上你的小板凳,一起補節語文成語寫作課,樹立你的權威。
  • 這些常用的醫學名詞,你都讀對了嗎?
    原因有兩個:一是在醫學院,課堂上老師教課時「傳道」 傳錯了,就這樣念了下來;二是在看醫學書時,不習慣翻詞典,念成了大白字。畸形的畸,讀音和「雞」一樣,將它讀作是「奇」,正確讀法是「jī」。遇到這個詞兒,第一反應這個還不知道嗎?"zú zhōng"! 錯!正確讀法是「cù zhòng」。卒是多音字,如果讀「zú」,指古代供隸役穿的一種衣服。衣上著有標記,以區別於常人。如果讀「cù」,同猝。
  • 一讀就錯的明星名字,全讀對的是都是學霸,靳東領銜
    作者:寶寶知道 £帥帥媽媽£在娛樂圈闖蕩的明星們,大部分會給自己起一個響亮好記的藝名,當然也有的人覺得自己原名就不錯,所以沒有改,但是要是名字裡有一些生僻的字,或者多音字,我勸這些人還是改一下比較好,因為絕大部分觀眾讀他們的名字一讀就錯,來看看都有誰吧一、靳東
  • 這些字一寫就錯!很多人只會讀不會寫,今天終於學會了
    點擊上方藍字一鍵關注 好多孩子寫字會有倒筆順的現象,孩子不管是剛學寫字,還是已經讀到了三五年級經常寫字筆順還是會錯。有時寫一個字是不是也要思考一小會兒?有時,寫出來的字連筆順都不一定正確。你的名字寫對了嗎?
  • 陳果老師讀錯個字就那麼要緊嗎
    今天從網上看到,說復旦大學網紅老師陳果在上課時的視頻中把「耄耋die」講成了「耄耋zhi」,一時間引起了不少人網友的議論的。有的說陳老師治學不嚴,有的說復旦大學的老師不該讀錯字,有的調侃戲謔說陳老師讀「耄耋zhi」是正本清源,說什麼的都有。
  • 108個「一寫就錯」的成語,考試易丟分!快和孩子拿起筆寫一寫!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108個「一寫就錯」的成語,這些成語都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但是寫起來卻容易出錯,考試中也很容易丟分,各位家長不妨拿起筆和孩子寫一寫,順便考考孩子能寫對多少個。有的成語不僅孩子弄不清楚正確的寫法,連大人也容易一寫就錯,比如「山清水秀」經常會被寫成「山青水秀」,「毛骨悚然」經常被寫成「毛骨聳然」,「倚老賣老」經常被寫成「以老賣老」……類似的成語還有很多,往往寫錯了還沒有意識到。
  • 這幾個字,一寫就錯!
    現代人經常敲鍵盤,很多時候提筆忘字。有時候用到了,突然發現自己連最基本的漢字都不會寫了,寫錯字更是屢見不鮮。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我們最容易寫錯的字有哪些?
  • 歷史上有些人的名字你一看都懂,但保證一開口就會讀錯
    歷史上的許多人名你一看,字都懂,但保證一開口讀錯。不信,先來個簡單的。 《水滸傳》裡面有一個好漢,綽號叫「船火兒」,名字叫張橫。 為什麼要讀jiao呢?因為,朱由校有一個弟弟,名字叫做朱由檢,也就是崇禎皇帝。 哥倆的名字正是由「校檢」一詞拆開來的。 「檢校」原意為「勾稽查核」,合稱時常常用於官名之上。比如南北朝的檢校秘書、唐時的檢校侍中、宋朝的檢校少師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