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李帥 柏森森
設計/lann
鄉音無改鬢毛衰cuī還是shuāi、遠上寒山石徑斜xiá還是xié、一騎jì還是qí紅塵妃子笑……賀知章、杜牧們肯定不會想到,他們反覆推敲出的千古名句,不是因為文字有多精妙,卻是因為一個字的讀音可能改變,引爆了千年之後的網絡。
這個「鍋」自然該漢字的多音字現象來背。現代漢語中,多音字為數眾多,它們在不同語境下讀不同的音,而且相當大的一部分非常容易讀錯,這也讓多音字成為語文考試的心頭肉、無數學子的眼中釘。多音字約有多少?哪些多音字很少有人能讀對?多音字為什麼會這麼「變態」難?
數不勝數的多音字,一個字能讀五個音
用「數不勝數」來形容雖然有些誇張,但現代漢語中的確存在著為數眾多的多音字。據統計,第六版《現代漢語詞典》共收錄了982個多音字(不包括由於舊讀、古音及又音造成的多音現象),相當於每十二三個漢字中即有一個多音字。
常用字中多音字佔比更高。據盧偓《現代漢語常用字中多音字的分類與識別》一文統計,現代漢語2500個常用字中有359個是多音字,也即每七個漢字中即有一個多音字,佔比高達14.4%;值得「慶幸」的是,這359個多音字中超過8成的字只含兩種讀音,然而「悲催」的是,竟然有9個字是四種讀音、3個字是五種讀音的,你叫人怎麼讀?!
錯而又錯的多音字,不誤讀臣妾做不到
多音字如此之多,又如此常見,想不誤讀都難。王俊霞、劉雲漢《多音字讀音情況的調查與思考》一文,選擇了435個多音字在某師範院校裡進行問卷調查。這435個多音字中常用字270個、次常用字79個、通用字86個,代表了561個讀音,基本上都是目前社會上人們常見常用且易讀錯的。調查結果顯示:
也就是說,將近四分之一的讀音,讀錯率超過70%。此外,調查還顯示,561個讀音沒有一個全部讀對,讀錯率最少的是2%,最多的竟是100%,所有人都讀錯了!這還是在一所師範院校裡的調查結果,如果是社會一般人群,讀錯率肯定要高出很多。
多音字讀錯率如此之高,與其成因有關,它主要包括傳統讀音和今音並存、文白異讀、吸收和運用方言、漢字自身演變、通假引申、使用音譯外來詞等。最終,多音字形成了四種主要類型:意義完全相同的多音字、意義部分相同的多音字、意義相近的多音字、意義不同的多音字。
難上加難的多音字,你能讀對就算我輸
其中最「變態」、最難讀對的,當屬文白異讀字。李冉冉《多音字研究》一文,總結了2012年發行的第六版《現代漢語詞典》中16個意義完全相同的多音字,也即文白異讀字。這16個多音字,每一個拎出來考試,絕對都能「禍禍」一大批學子。分別為:
結語
數不勝數、錯而又錯、難上加難,可以說,多音字就是來「禍禍」人的。而且,很多多音字、尤其是上文所列舉之文白異讀字,完全沒有什麼必要發不同的音,徒增13億中國人的煩惱而已。既如此,字有更革、音有轉移,何必因孔乙己「茴」字有四種寫法般自以為是的博學,而讓普羅大眾不能讀對一個字。因此,說(shuì)服變成說(shuō)服 ,一騎(jì)紅塵變成一騎(qí)紅塵,未嘗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