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洪水「洗腳」無恙 樂山大佛千年排水系統牛在哪兒

2020-12-19 環球網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遭洪水「洗腳」仍無恙 樂山大佛千年排水系統牛在哪兒

8月下旬,受汛情影響,位於四川三江匯流處的樂山大佛70年來首次被洪水淹至腳趾,但絲毫沒有影響到迄今有1300多年歷史的樂山大佛主體。有網友指出,樂山大佛沿用千年的排水系統起到了關鍵的保護作用。

那麼排水系統是如何對樂山大佛起到保護作用的?今年夏天多處文物因洪水而損毀,而樂山大佛千年不倒的背後又有什麼絕招呢?為尋找答案,9月10日,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大佛體內究竟有何獨妙之處

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寺側,瀕臨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樂山屬中亞熱帶溼潤氣候帶,降雨日數多,降水強度大,樂山大佛區域年平均降雨量為1368毫米。

據國家文物局不完全統計,截至7月16日,今年全國已有500餘處不可移動文物因洪災不同程度受損。其中,不乏歷史悠久、價值獨特的全國、省級重點文物。

「這次強降雨對樂山大佛本體造成的損害還是比較低的。」中鐵科研院西北院文保中心副主任孫博解釋說,由於樂山大佛的排水系統做得很完整,這次大佛腳趾被淹,僅僅是佛腳下面的坐檯掉了水泥砂漿的附加層,嚴格來說不是文物本體遭到損壞。

那麼樂山大佛的排水系統在設計上到底有什麼巧妙之處呢?

「為了防止雨水對大佛的侵蝕,古代工匠在開鑿樂山大佛時,就精心地設計了排水系統。」孫博說,排水系統分佛身地下水的導引和佛身表水的排引兩部分,解決了不同來源水的問題。

當你站在凌雲寺上,朝大佛頭部望去,你會看見佛像的髮髻全部呈現螺旋狀,因此也被人們稱為「螺髻」,是由一個一個的石塊逐個嵌就而成的,一共1051個,整整齊齊地排列了18層。

記者了解到,在大佛頭部共18層螺髻中,第4層、第9層和第18層各有一條橫向排水溝;兩耳背後靠山崖處,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側兩端各有一洞,但互未鑿通,這些水溝和洞穴在大佛「體內」組成了科學的排水、隔溼和通風系統,防止了其被侵蝕性風化。

「大佛脖子、衣領處還有捶灰做的褶皺,一是起到裝飾作用,另外能起到排水作用。在褶皺上,古代工匠設置了一些小型的排水溝槽,能將水順利排出去。」他說。

此外,作為排水渠的一部分,胸部的排水溝居然是大佛的袈裟,古代工匠將雕刻與排水結合起來,使大佛上身的表水和滲出的地下水導入右腹部排水溝,從而形成一套完整的排水系統,並通過大佛右腳外側直接導入岷江。

防水設計還「另有一物」

樂山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孫博說,樂山大佛建成以後,修建了附屬建築——「大像閣」,這是最早為大佛「遮風擋雨」的建築。

通常情況下,遊客對這座大佛的遮蓋物並沒有印象。「這座木質結構的大像閣已被毀壞,毀壞年代不明,有的說元代,有的說明末。」孫博說。

有據可查的是,歷史上樂山大佛遮蓋物兩建兩毀。蘇軾曾在詩中提到「臥看古佛凌雲閣」。孫博說,除了現如今還保留著的排水系統,大像閣也曾是大佛主體的遮蓋物,它能避免大佛被雨水侵蝕損壞。

樂山大佛開鑿於野外,千百年來日曬雨淋,為何還能延續到現在?

為保護佛像,古人知道需要解決氣候帶來的降雨問題,因此建造了大像閣來防水。「由於樂山大佛所在地空氣溼度大,大佛表面容易產生水氣凝結,造成植物苔蘚侵入。」孫博說,大像閣的存在不只是解決降雨的問題,它還避免了岷江水對大佛的衝刷和周圍空氣溼潤度的影響,這就能解釋為何大佛現如今被風蝕的速度快,主要是因為大像閣被毀後沒有遮擋物。

孫博告訴記者,構成樂山大佛本身的巖石主要是白色紅砂巖,強度比較高。「古人選擇的這塊地,是巨厚層的巖石構成,破碎帶也比較少,巖體相對完整。」古代匠人在設計樂山大佛時,在氣候、選址和精妙工藝等方面都體現了其科學性。

李 迪 本報記者 盛 利

相關焦點

  • 遭洪水「洗腳」仍無恙 樂山大佛千年排水系統牛在哪兒
    樂山大佛主體 孫博攝8月下旬,受汛情影響,位於四川三江匯流處的樂山大佛70年來首次被洪水淹至腳趾,但絲毫沒有影響到迄今有1300多年歷史的樂山大佛主體。有網友指出,樂山大佛沿用千年的排水系統起到了關鍵的保護作用。那麼排水系統是如何對樂山大佛起到保護作用的?
  • 樂山大佛腳趾被淹,千萬不要慌,因為排水系統仍然有效!
    因為毀滅性的洪水,樂山大佛腳趾頭被淹,佛洗腳的消息總是讓我們感動,畢竟樂山大佛作為中國最大的摩崖石刻,也是全世界的文化遺產,樂山大佛自出土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我們不希望它因為任何原因受到破壞。不過了解了大佛的歷史,就知道樂山大佛本來就是為鎮水而建的,它靠近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的交匯處,據說這裡唐代水流湍急,船隻經常被暗流衝毀,於是朝廷準備造大佛鎮壓河水,使河水穩定,從此歷經千年風霜,樂山大佛依舊端坐在洶湧澎湃的岷江岸邊。大佛建造完成後,這裡的水勢真的慢了很多,過往船隻也可以安全通過。那麼,有科學的解釋嗎?
  • 四川遭遇洪水 樂山大佛可無恙?
    2020-08-22 16:56:16 來源:央視網央視網消息:安坐於岷江、青衣江、大渡河的樂山大佛身高71米,是我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樂山當地流傳的一句諺語說,「大佛要洗腳,樂山睡不著」,意思是如果水漫到了大佛腳下,樂山將有水災。而8月17日到18日,一場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正面襲擊大佛。
  • 樂山大佛屹立1200年,為什麼不朽不爛?老外:中國人大智慧
    樂山大佛屹立1200年,為什麼不朽不爛?老外:中國人大智慧,現在我們國家還保留著很多古代建築和各種佛像,其中樂山大佛是有名的觀光景點,每年都有很多人來這裡參觀,尋求佛的保護,希望大家能過上更好的生活,另外,也有人去現場研究樂山大佛中隱藏的秘密,佛屹立了1200年,為什麼不腐朽呢?
  • 樂山佛腳進水了,不要驚慌,千禧年排水系統是為鎮水建造的
    這就是我們想看到的,樂山佛的腳趾被水淹沒了,別驚慌!這是為鎮水建造的,千年排水系統仍在運行。剛才,樂山也被洪水攻擊,其中,地標性的樂山佛像備受關注,樂山佛像歷史悠久,是世界級文化遺產,作為中國最大的摩崖石雕,樂山佛像有著巨大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價值,因此他們不希望樂山佛像因各種原因受到嚴重破壞。
  • 樂山大佛腳趾頭被洪水漫過 樂山大佛在哪裡 2020旅遊景區現狀及...
    樂山大佛腳趾頭被洪水漫過 四川地區暴雨導致樂山大佛腳趾頭被洪水漫過。昨日晚間,四川省樂山市再次迎來強降雨天氣。18日6時,樂山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已經啟動全市I級防汛應急響應。
  • 受洪水衝擊,樂山大佛佛腳腳踏受「皮外傷」
    8月18日,四川樂山遭遇百年難遇的洪水,洪水漫過樂山大佛腳趾,也是百年一遇。19日,據樂山大佛管委會消息,受洪水衝擊 ,樂山大佛佛腳腳踏捶灰附加層小面積脫落。洪水退去露出佛腳腳踏為應對強降雨,樂山大佛景區管委會於8月17日凌晨提前關閉景區,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及時消除強降雨可能引發的安全事故。
  • 樂山大佛腳趾頭被洪水漫過 面對百年一遇洪水如何應對
    2020年8月18日,受持續特大暴雨影響,樂山大佛景區遭受洪澇災害,景區北門到八仙洞碼頭的水位已經沒過人腰部。在樂山大佛佛腳觀景平臺上,水已淹沒至大佛腳趾。據樂山大佛景區管委會消息,這是1949年來,樂山大佛首次被洪水淹至腳趾。
  • 樂山大佛到底是誰發起建造的
    樂山大佛小編讀書時期有幸去過樂山參觀過樂山大佛,今天和大家聊聊樂山大佛。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處,依岷江南岸凌雲山棲霞峰臨江峭壁鑿造而成,它的開鑿建造發起人是唐玄宗時期凌雲寺高僧海通和尚。
  • 樂山大佛胸口處發現一暗門,裡面出土的物品,揭開千年謎團
    同時,樂山大佛也充滿了各種傳說,有一些還真的得到了證實,還有傳說稱佛像裡面藏有很多的金銀財寶,但是這個卻有待考證,成為了千古謎團,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人們居然在樂山大佛的胸口處有一重大發現,那裡存在一個密室,裡面還出土了大量的物質,從此揭開了千年的謎團,究竟有何發現呢?
  • 溫泉山莊度假村網旅遊推薦 樂山大佛+凌雲寺
    樂山大佛是唐代摩巖造像中的藝術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彌勒佛坐像。大佛雙手撫膝正襟危坐的姿勢,造型莊嚴,排水設施隱而不見,設計巧妙。佛像開鑿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是海通和尚為減殺水勢,普渡眾生而發起,招集人力,物力修鑿的,海通死後,海通的弟子接手修築。
  • 樂山大佛為什麼不能洗澡?原來是和樂山市有關
    樂山大佛為什麼不能洗澡?原來是這個原因?和樂山市有關樂山大佛又被稱為凌雲大佛,它是位於四川省的樂山城市,也是中國最大的一尊石雕佛像,很多信仰佛教的信徒們都會過去觀摩參拜,這個樂山大佛開鑿於唐玄宗時期,海通和尚想要減少一直泛濫的水災,普度眾生,召集了很多人力物力去修著這個大佛,歷時了90年才完工,所以也是世界上很有名的一座佛像,距今已經有1300多年的歷史。
  • 樂山大佛重大發現!胸口處發現一密室,出土之物揭開埋藏千年謎團
    四川的樂山大佛就是在這個時候修建而成,它有著大唐的氣韻,依山而建,大氣磅礴。是我國最大的彌勒佛摩崖石刻造像。由於年代久遠,大佛需要不斷地修葺,在一次修葺過程中,維修的負責人發現在佛的胸口有一處密室,出土的文物解開了這座大佛身上的千年謎團。
  • 樂山大佛發現「暗門」沉睡了千年的秘密,終究被揭開!
    中國的四川有很多著名的景點,成都、樂山等都是四川的旅遊景點,今天我們要去看看四川著名的樂山大佛。如果你想去四川,樂山大佛一定是最不可缺少的景點,畢竟,四川大佛在中國乃至世界都很有名,每年都有很多信佛的人來參觀,樂山大佛高71米,自唐代以來就存在,也正是在中國唐代的鼎盛時期才有了這樣的聲望。
  • 看看中國著名「天下第一」大佛,它在樂山!你知道嗎?
    看看中國著名「天下第一」大佛,它在樂山!你知道嗎?請看看四川樂山的「天下第一」大佛,樂山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東凌雲山西壁,在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江三江的匯合處,據導遊介紹,唐代僧人海通看到雲山前的河流湍急,海浪聲如雷,經常翻船看人死,於是製作大佛,用神力控制水勢,根據歷史記載,大佛於唐開元元年(公元713年)創建海通,之後海通消失,工程中斷,直到唐德宗貞元的第一年,韋皋在擔任南劍四川的節度使時,才把大佛繼續剖造,距唐貞元19年(公元803年)才完成,
  • 樂山大佛首次被淹至「腳趾」,受災群眾卻零傷亡!四川怎麼做到的?
    □通訊員谷才霞8月10日以來,四川省樂山市各地受持續強降雨和上遊來水影響,先後兩次遭遇洪水襲擊,特別是18日凌晨,三江流域最高洪峰流量達38000立方米/秒,樂山遭遇了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襲擊,青衣江、岷江樂山段發生超警超保水位。
  • 樂山大佛腳趾被淹,為啥專家一點都不慌?難道大佛真的能「鎮水」
    學過小學課本的人都知道,小學語文裡面有一篇非常著名的課文叫做樂山大佛,這是我國一項非常宏偉的人造景觀,因為它真真正正是將一整座石頭山雕刻成大佛的佛像,光是這種浩瀚工程,就已經讓人非常讚嘆了。,可以說這裡的水文狀況是非常險峻的,然而今年樂山大佛的腳趾被淹,這代表著當地的洪水水位已經非常危險,為啥專家們卻都一點都不慌呢?
  • 樂山大佛體檢腿部棧道被遮擋 大佛景區仍正常開放
    樂山大佛體檢腿部棧道被遮擋 大佛景區仍正常開放原標題:樂山大佛又迎「體檢」新華社成都10月8日電(記者張超群)記者8日從樂山大佛景區管委會了解到,樂山大佛胸腹部開裂殘損區域搶救性保護前期研究及勘測工作於當天正式啟動。
  • 廣東遊客在樂山大佛一張照片,發現隱藏千年秘密,被稱榮譽市民
    樂山大佛就是一眾的佛教建築中間,最受遊客歡迎的景點之一。樂山大佛始建於唐朝年間,唐玄宗年間的海通禪師首先萌生了建造大佛的年頭,於是派人開始在這一帶著手準備,當初建造大佛的目的是因為,此處水勢洶湧,常有災民受害,建此大佛希望能夠起到緩衝水勢的作用,另一個寓意就是佛祖坐落在當地,可以庇佑當地的百姓們。
  • 樂山大佛無人不知,但對於它的真名,31年前才意外得知
    位於四川省樂山市的樂山大佛可謂家喻戶曉,它處於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的三江交匯處,高達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大佛形象生動,寶相莊嚴的同時,有保留了慈眉善目的親切感,吸引了數以千萬計的遊客駐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