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敏工作照
環境優美的高堡鄉
王慶敏(右)查看高堡鄉食用菌生產基地
□河南法制報記者王建芳/文圖
王慶敏,女,中國共產黨黨員,1983年生,濮陽市清豐縣高堡鄉人民政府鄉長。在基層環保工作中,她以高度的政治意識、長遠的深思謀劃、踏實的實際行動,算好一本生態帳、畫出一張幸福圖,推動了高堡鄉生態的持續改善——她是新時代新農村忠實的基層環境守護者!
近日,河南法制報記者來到高堡鄉,採訪了王慶敏的環保故事。
大力推進生態環境攻堅連續12個小時奮戰在拆除現場
在環境汙染治理攻堅戰中,王慶敏擔任高堡鄉生態環境攻堅工作組組長,她壓實鄉村兩級網格責任,堅持定期摸排「小散亂汙企業」,堅持加大禁燒工作力度,堅持推進「雙替代」工程,切實推動了大氣環境持續好轉。
2017年3月至5月的「小散亂汙企業」集中整治期間,她帶隊在一線指揮作戰,不分晝夜,按期完成縣定16家、自排查46家「小散亂汙企業」攤點的拆除整改工作。2017年4月15日、24日,正當人們都在酣睡之時,她帶著4名生態環境攻堅工作組成員持續11個小時、12個小時奮戰在才古莊駕校、魯家廢品收購站的拆除現場,指揮工人駕駛鏟車、裝卸車,連夜完成清理轉移工作。
在水汙染治理中,她始終履行鄉總河長責任,定期開展巡河工作,全面推行「河長制+段長制」治理體系,制定「一河一策」,建立考核問責機制,給每名河長、段長戴上「金箍」。她積極推動完成了總投資1000萬元治理長度16公裡的高堡溝治理工作,完成了投資200餘萬元總治理長度4.5公裡的前王家溝、樊堡溝、瀦龍河等溝渠的治理工作,保質高效地完成了投資500萬元的高堡街汙水管網、投資300萬元覆蓋高堡鄉西北方向6個村輻射東北4個村的鄉第三水廠建設工作,切實改善了高堡鄉水生態。
王慶敏還牽頭開展了「兩線四邊」整治活動,推動群眾自行保持房前屋後衛生;建立全鄉環境整治保護考核機制,將考核結果納入年終觀摩評比範圍;成立由鄉紀委、督查室組成的專項督導組,對各管區各行政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導,確保了各村兩委主動承擔完成村內大型生活、建築垃圾的清理,配合北控環衛集團工人做好公共區域環境衛生,有效改善了鄉村環境。
貫徹綠色農業發展理念讓村民變成綠色產業從業者
為貫徹落實綠色農業的發展理念,在強力推進環境汙染防治攻堅的同時,王慶敏還和高堡鄉領導班子一起,因地制宜,調整農業供給結構,讓食用菌產業在高堡鄉落地生根,從源頭上減少秸稈焚燒,拓展群眾致富門路,豐富了生態農業的發展內涵。目前,高堡鄉發展50畝以上食用菌基地7個,總佔地730畝,總出菇面積19萬平方米。
此外,王慶敏還堅持「應栽盡栽,全覆蓋、一村一景,形特色、加強管理、保成活」三個原則,推動全鄉植樹造林工作。高堡鄉先後完成了時家莊美麗鄉村綠化,東吉村、西吉村、英滿城、辛集、殷莊、馬廠的扶貧路線綠化,高堡溝、樊堡溝、前王家溝的沿岸綠化,東北林網、西北項目區補植等工作,基本做到了全鄉林木全覆蓋。同時,高堡鄉還突出特色帶動,打造了櫻花小道、海棠小街、時光裡園區等亮點工程,建設了西侯、樊堡、唐莊、王莊、魯家、辛集、時家莊等7個美麗鄉村示範村。
「當前的高堡鄉生態環境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變化,不僅僅在於乾淨的街道、綠色的林木、清澈的河流,更在於人們環保理念上的轉變、產業發展方式的轉變。」王慶敏說,現在高堡鄉的群眾已經對「小散亂汙企業」有了非常明確的認識,堅決不再容留此類企業在村裡發展,同時在清豐縣委縣政府「黨建+扶貧+食用菌」政策的引導下,群眾或自行搞食用菌種植,或通過到食用菌基地就業,全部變成了綠色產業從業者,真正向生態要了效益,以綠色促進了發展,全鄉也努力實現了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有機統一。
打造特色鄉村發展模式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我們將以打造田園綜合體為方向,依託原有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食用菌產業等現有資源,積極爭取政策優惠、資本投入,推動生態產業融合發展,建設集現代農業、休閒旅遊、田園社區於一體的特色鄉村發展模式,真正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同時持續不斷地抓好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教育,讓金山銀山反過來保護綠水青山。」採訪中,王慶敏不止一次勾畫著高堡鄉的未來發展藍圖,河南法制報記者也仿佛看到一幅飽蘸綠色發展繪就的「美麗鄉村」新畫卷在清豐大地徐徐展開。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採訪最後,王慶敏對河南法制報記者說:「我相信,在建設美麗高堡的道路中,只要始終秉持著用奮鬥實現自身價值、用奮鬥答好人民答卷的理念,就能獲得奮鬥過程中的幸福感,就能實現人居環境美、百姓富足樂的幸福高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