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菲華校迎來契機

2020-09-15 菲律賓世界頻道

疫情下華校採在線教學反成改變契機


【菲律賓世界日報專訊】


據「中央社」報導: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下令,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問世前,學生不得回校上課。雖然華語教師因疫情無法入境,華文學校卻因為老師改從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遠程授課,看到華語教育的契機。

杜特爾特5月下旬下令,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問世前,不準學生回校上課。隨著各級學校新學年陸續開學,遠距教學的問題和限制漸漸浮現。

  

在大學主修分子生物學的「科學青年」組織(AghamYouth)成員阿布蘭說,她10日開始上新學期的在線課程,但分子生物學是一門需要大量實驗的學科,現在改為遠距上課,「我很擔心課程要如何進行」。

  

她說,「科學青年」組織8月調查在疫情期間上過遠距課程的菲國學生,發現他們多數家裡沒有穩定的網絡聯機,除了智能型手機外,沒有筆記本電腦可觀看在線課程,而且遠距教學效果不如面對面上課,為了在課堂上有好表現,讓他們產生更大的心理壓力。

  

阿布蘭透過視訊告訴中央社記者:「我現在能跟妳談話,意味著我的網絡聯機穩定,有自己的筆記本電腦,在住處有自己的空間,但大部分菲律賓學生並不具備同樣的生活條件。」

  

除了學生無法回到學校,疫情衝擊下,在菲律賓華文學校教書的部分臺灣教師也因為無法入境菲國,無奈之下決定離職。

  

原本擔任華文學校「中正學院」中學部主任的蔡惠名和另外兩名臺灣老師,3月中旬因為杜特爾特宣布大馬尼拉地區即將封城,匆忙搭機返臺,但直到6月底新學期即將開學,菲國政府仍禁止外籍人士入境,多方考慮下忍痛離職。

  

蔡惠名說,因為她在臺灣,校方「難免覺得說我現在聯絡妳,怎麼找不到人」,但對她來說,不知道對方什麼時候會聯繫她,隨時待命也不切實際,時間久了,漸漸出現信任問題。其他臺灣老師則因為菲國疫情,與家人討論後,決定不再跟學校續約。

  

中正學院中文部總主任馬儷玲也是臺灣人,受疫情影響,面臨無法返回馬尼拉的窘境,更發現在線教學對老師、學生、家長都造成不小的壓力。

  

馬儷玲說,菲國本地華語老師較年長,不熟悉計算機操作,尤其在線教學「對全世界的老師來講都是非常新的,你要怎麼樣產生互動,怎麼樣做教室管理,這些都是新的,也都是在挑戰」。

  

她說,因為學生在家裡,家長可能就在身旁,「老師有時候也很緊張,怕講錯話」,更需要控制情緒,不能責罵學生,「你語氣一兇,他(家長)開著speaker(計算機喇叭)馬上就聽到了」。

  

馬儷玲提到,學生對華語不一定感興趣,在線聽課專注度比面對面上課更難維持,遠距課程中「學生都在試水溫,看老師的極限在哪裡」,因此「怎麼樣去吸引學生,這就是老師的功力」。

  

她說,為提高學生專注度,課堂互動變得更重要,迫使老師不能只是平鋪直敘講課,必須利用在線資源跟學生互動,這對菲律賓華語教育「有一點點打了一劑強心針」。

  

另一方面,菲國華語教育長年需才孔亟,仰賴來自中國兩岸的師資。在線教學可能在無心插柳下,為這個問題提供了解方。

  

馬儷玲說,因為華語師資沒辦法入境,中正學院目前請回到中國大陸的老師支持在線課程,還找到在臺灣的老師兼職。因為課程時間不長,「網上教學,對象是菲律賓學生,也沒帶過,新鮮嘛,所以他們願意」。

  

她說,因為華語老師不用到馬尼拉,就能為學生上課,學校內部已經在討論,未來可持續這種形式,例如延攬華語教育研究生兼職,每天只要上兩小時遠距課程,「而且我們的師資可能還可以提升,因為可以篩選一些好的part time(兼職老師)」。

  

馬儷玲說,從好的方面看,她的學生透過在線課程華語能力顯著進步,師資也能藉此提升,相信這對菲國華語教育會是一個大轉機。

相關焦點

  • 華人世界:商總向華校學生發放補助金、菲華各界青委會捐贈防疫物資等
    菲華商聯總會訊 : 由本會所設,在文教委員會主持下,,每年一度頒發的挽救華校學生流失補助金訂於10月19日(星期一)發放,今年度共發出756名,每名菲幣一萬元。  為協助華文教育之推行,本會於故名譽理事長盧武敏少將任內,在得到倡議人參議委員李榮美先生配合推動下,開始推行挽救華校學生流失補助金,資助華文教育。
  • 香港恆豐集團捐15萬隻口罩助力菲華抗疫
    (抗擊新冠肺炎)香港恆豐集團捐15萬隻口罩助力菲華抗疫中新社馬尼拉3月25日電 (記者 關向東)香港恆豐集團主席、第九屆和第十屆中國全國政協委員黃紫玉捐贈給菲律賓華社的15萬隻口罩,25日通過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移交給菲律賓華社救災基金會
  • 在這個大會上,杜特爾特致辭感謝菲華貢獻
    他表示,感謝菲華社區為促進菲律賓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所作的寶貴貢獻。杜特爾特表示,商總利用菲華資源改善菲律賓社會,促進菲律賓商業和貿易發展,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菲國面臨各種挑戰時刻,積極促成了更大的合作和諒解。杜特爾特盛讚商總60多年來,一直謀求改善菲律賓人民的福利,尤其是青年人和弱勢人群的福利。
  • 【菲華社會】報社沒記者學生不識中文 從華文報文學教育重新認識菲律賓
    講者楊宗翰曾旅居馬尼拉,關注菲華文學與教育。他從在臺灣的菲律賓人學習華人文化,和在菲律賓的華人是否真的有健全的文化學習管道,來看待我們政府自以為是的南向政策,到底做了什麼?「菲律賓是離臺灣最近的國家,臺灣讀者卻對菲華文學完全陌生。諷刺的是,菲律賓華文作家在1980年代以前,一度以臺灣作為主要發表園地。」那樣的「一度」,已經被腐敗和混亂吞噬了。
  • 疫情下迎契機 專家名廚探討「小麵食」如何做成「大產業」
    冉文娟 攝中新網鹹陽11月24日電 (記者 冉文娟)新冠肺炎疫情無疑對餐飲業造成重創。然而回顧這大半年,年初人們居家避疫之際,速凍水餃、麵點等食品廣受青睞,成為「宅家口糧」。在疫情有所控制,城市復工復產之時,各類大型餐飲尚無法全面復工,許多餐飲麵食小店則火爆營業,迎來發展契機。
  • 菲媒:菲華報人陳華嶽新著《一千個意見》出版喚起共同記憶
    中新社馬尼拉10月21日電 題:菲華報人陳華嶽新著《一千個意見》出版喚起共同記憶中新社記者 關向東10月20日,馬尼拉OASIS酒店會議廳,86歲的菲律賓《世界日報》社社長、菲華著名評論家陳華嶽,在菲律賓僑中學院老同學
  • 晨溪資本等資產管理公司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全球經濟受疫情影響,正在逐步復甦過程中,未來一年,適度寬鬆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將會成為市場流動性的主旋律,基於目前的市場環境,以及特殊市場環境和政策環境下受惠的資產,站在安全與穩健的角度,行業內如玖富、晨溪資本等多家優秀企業在疫情中也迎來發展契機。
  • 菲華「六大班」之鄭少堅:三春雁北飛
    菲華「六大班」之鄭少堅(上)在菲律賓華商專輯中,一波說已經分享了施至成家族、陳永栽家族故事,接下來,將分享菲律賓華裔銀行巨擘——菲律賓首都銀行創始人鄭少堅的商業傳奇。菲律賓華商「六大班」萬裡人南去,椰風蕉雨創勳業!近一段時間以來,一波說分享了一些海外華商巨擘的商業傳奇。
  • 疫情下,如何把疫情的危機,轉化為學習的契機?
    疫情下,如何把疫情的危機,轉化為學習的契機?親愛的同學們:這個假期,突如其來的疫情,給人們的生命和身體健康帶來了很大的挑戰,也打亂了同學們假期的學習生活節奏和方式,影響到了開學時間的如期到來。
  • 集美大學菲華學生住宿樓修繕項目中標公告
    銳馳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受集美大學的委託,就「菲華學生住宿樓修繕項目」項目(項目編號:RC2020-SH002)組織採購,評標工作已經結束,中標結果如下:   一、項目信息   項目編號:RC2020-SH002   項目名稱:菲華學生住宿樓修繕項目   項目聯繫人:林先生   聯繫方式:
  • 中國迎來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最大規模開學
    新華社發 馮曉磊 攝新華社北京8月31日電 題:中國迎來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最大規模開學新華社記者31日清晨,北京市大興區第一中學。校門口右側,老師和檢測員站在測溫棚內外,靜候著經歷了「史上最漫長假期」的學生們歸校。
  • 疫情防控下中國首都高校迎來學生返校報到高峰
    受疫情影響,今年新生的家長不能陪同入校,該校專門招募了百餘名志願者並設置了數十個迎新服務站和黨員工作站,為學生提供服務。在北京大學邱德拔體育館內,新生們通過人臉識別設備、身份證等進行信息登記。物理學院大一新生呂喆說,北大整體的疫情防控措施非常到位,很放心。他還表示,經歷了疫情下備戰高考的特殊經歷和努力,他終於考入了理想的大學,「希望在大學期間多汲取知識,未來能從事科研工作。」
  • 疫情下英國將迎來聖誕節
    新華社照片,外代,2020年12月22日(外代一線)(1)疫情下英國將迎來聖誕節12月21日,在英國利茲,「聖誕老人」在吊車上向患病兒童艾瑪揮手。英國首相詹森19日宣布,為遏制新冠病毒傳播,取消原定為期5天的聖誕防疫限制「放鬆期」,將首都倫敦等地的疫情防控級別提升至等同於「禁足」的第四級,其餘地區民眾也只允許在聖誕節當天與來自不同家庭的人碰面。
  • 海外代購因疫情遭受重創,跨境電商平臺再迎發展契機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多個國家蔓延,全球抗疫形勢愈發嚴峻,而海外疫情的持續發酵,也讓中國的疫情轉向以境外輸入為主。在這一特殊環境下,海外代購因工作特性需要頻繁出入境,與這一群體相關的風險正日益增加,開始受到外界的重點關注。
  • 泉州師院舉行「海絲路,尋根情」菲華夏令營結業典禮匯演
    昨日下午,「海絲路,尋根情」菲華夏令營結業典禮暨匯報演出泉州師範學院陳祖昌大禮堂舉行,菲律賓華裔青少年們共同演唱了這首閩南經典童謠《天黑黑》。書法展示。柯晶瑩攝  作為2015年菲華夏令營學習成果的匯報和展示,昨日的匯演中,學員們還合唱了《藍藍泉州灣》《外婆的澎湖灣》《大中國》等歌曲,唱出了滿溢的歡樂,表達了他們對泉州的無限眷念。
  • 菲華樂聞中國回應杜特爾特關於疫苗優先考慮菲方需求之請
    菲華樂聞中國回應杜特爾特關於疫苗優先考慮菲方需求之請 2020-07-29 08:42:56作者:張奧林 責任編輯:張奧林   (抗擊新冠肺炎)菲華樂聞中國回應杜特爾特關於疫苗優先考慮菲方需求之請
  • 無人售貨機迎來發展新契機
    無人售貨機迎來契機,迅速擴張,成為消費主流模式。近年來新零售企業一直沒有受到業界的青睞,具有龐大的市場發展空間。雖然馬雲是最先提出新零售理念的人,但在新零售行業表現亮眼的不只是阿里,其他行業巨頭也紛紛加入。
  • 留學行業迎來一次契機!
    今年,在疫情的影響下,多所海外院校暫時關閉、準留學生們的申請進度停滯甚至被迫放棄……留學機構們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風暴。不過,伴隨著國內海外語言類考試線下考場的陸續開放,以及求職難帶來的影響,行業仍然窺見了一絲生機。
  • 南通大學迎來7000多名「新面孔」疫情防控下,「萌新」很獨立
    揚子晚報訊(記者 郭小川)9月20日,秋風送爽的季節,南通大學又一次迎來全國各地的7144名大一新生,見證他們開啟嶄新的人生篇章。因疫情防控需要,今年的新生報到陪同家長無法進入校園,辦理各種入學手續、整理新宿舍等任務,成為考驗這些「萌新」的開學第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