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元旦假期收假後的第一天,成都一學校突現一位「神秘來客」。一隻全身雪白類似小狗的動物出現在了校園,它先是在教學樓出現,隨後又「漫步」到小花園歇腳,午後的陽光格外愜意,小傢伙躺在草坪開始酣睡。
由於它全身雪白,僅耳朵邊緣有一圈黑色,看上去有點像薩摩耶,又有點像哈士奇。但是其體型不大、尾巴又很大的特點,老師們推測它可能是一隻狐狸。雖然這位神秘來客性情溫順,沒有表現出攻擊的姿態,但為了保障師生安全,學校保安一直盯著它,不讓它靠近師生活動區域。同學們則興奮地透過窗戶進行觀察,還給它取了一個可愛的名字——「小狐仙」。
▲校園裡來了只小狐狸
這隻小傢伙在學校一直待到第二天中午,期間學校還拿來水和食物餵它,小傢伙一點不認生,吃得特別香。發現小傢伙後,學校先報了警,經過反饋,得知周圍並沒有走失狐狸的信息。
「小狐仙」到底是啥來頭?隨後,記者將照片發往相關部門。據成都市動物園動管部工作人員介紹,經鑑定這個小傢伙為幾種狐狸通過雜交人工選育後作為皮毛商品用的狐狸。這類品種的狐狸為人工養殖,屬於經濟型皮毛動物,「不屬於野生動物的範疇,在有《特種經濟動物養殖許可證》的情況下是可以飼養的。」
該工作人員表示,經過馴化,這類動物已經消磨掉一些野性,但市民在遇到它們時,還是應該保持一段安全距離,做到不投餵、不靠近。「人們對它馴化時間不長,也就幾十年時間,因此還是具有一定的攻擊性。」
▲知情人士供圖
由於「小狐仙」不屬於野生動物,其性質屬於特種經濟養殖動物。該工作人員表示,考慮到狐狸本質屬於犬科動物,建議參照市上犬只管理辦法進行處理或者交給農業相關部門。
成都郫都區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工作人員周明表示,根據圖片來看,其為北極狐,也叫白狐,主要分布在北冰洋的沿岸地帶或者美國阿拉斯加等地,但目前該品種在國內已有多年養殖經驗,因此在國內很常見。
周明表示,北極狐小時候長相呆萌,且雪白的外形看上去更是可愛,因此也有市民將其作為寵物飼養,但隨著其年齡增大,狐狸自帶的體臭會更濃鬱或者多少有一些野性,這隻出現在校園的北極狐除了走丟可能性外,也不排除是被遺棄的,「我們也呼籲大家要善待小動物,尋求一個更為合理的解決方式。同時,市民在遇到此類情況時要做好自我保護,犬科動物和貓科動物均有可能攜帶狂犬病,要謹防被咬傷或抓傷。」
考慮到安全問題,1月5日中午,相關人員已將小傢伙送往了動物救助基地。
紅星新聞記者 張瑾 許雯
編輯 官莉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