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孟向東 通訊員 樊迪
「過去,一間土坯房,出門進門一個人,有個頭疼腦熱癱在床上也都沒人知道。現在,一個院子,一家人,有事兒招呼一聲就有人來幫忙。『幸福大院』真幸福!」 7月17日,走進內鄉縣王店鎮王灣村幸福大院一號院,65歲的貧困戶陳明華眉眼間滿是喜悅。
陳明華是王灣村的獨居老人,家中的房子早已是危房,一到雨季,老人就天天提心弔膽,生怕雨太大下塌了僅有的兩間土坯房。「今年雨下再大我也不怕了。」今年春天,老人搬進了村裡建設的「幸福大院」。
幸福大院歡樂多 樊迪 攝
「幸福大院」 是王灣村在農村危房改造實施過程中,考慮到獨居老人、散養五保戶的生活特徵,按照「老地方安置、老鄰居湊對」的理念,對符合危房重建條件的老人,在徵求他們的意見後,改變一戶一宅重建的方式,因地制宜聯建而成。實現了老人們集中居住,就近就地養老,互幫互助,分戶生活的模式。
「村裡很多的獨居老人、散養五保戶都已經沒有直系親屬,常年一個人生活讓人不放心。鄉鎮的養老院又難以滿足這麼多老人的需求,我們就考慮藉助危房改造的機會讓老人們集中居住,既能改善老人們的居住條件,也能有個人作伴。」 王灣村黨支部書記陳新立道出了建設「幸福大院」的初衷。
小菜園裡採摘樂 樊迪 攝
「幸福大院」將臨近的獨居老人宅基地進行資源整合,每處統一建設起100平方左右的平房,三到五名老人自願組合,每個老人擁有兩間房分別用作住房和廚房,日常的生活用品由當地政府給老人們配備。騰出來的宅基地變身廁所、小菜園等供老人們公共使用。
「親家母你坐下,咱倆說說知心話......」一陣歡快的豫劇唱段穿過碧綠的豆角架、紅彤彤的辣椒,召集著二號院裡的老人們。「俺有個唱戲機,哥兒幾個沒事就聚在一起聽聽戲,嘮嘮嗑。」 二號院73歲的五保戶王福德掀開了竹帘子,搬出了小馬扎,坐等他的「戲友」們。
「幸福大院」裡的幸福還不只如此。 「要不是住進幸福大院,我這條老命都沒了。」 提起上個月與死神擦肩而過,三號院裡74歲的五保戶陳文懷熱淚盈眶。
6月8日清晨,「鄰居」陳佔榮發現慣常早起的陳文懷8點了還不起床,來敲門也沒人應聲,就急忙撞開門並叫來村裡的人,將突犯心臟病的陳文懷送進縣醫院急救。
「你看這是佔榮的鑰匙,今兒他進城了,就把房門鑰匙留給了我一把。住到這,相互有照應,心裡也敞亮。」 陳文懷向記者展示別在腰間的兩掛鑰匙。在這裡老人們成了互相幫襯的一家人。
王店鎮黨委書記朱洪玉告訴記者: 「『幸福大院』的選址都離村上的醫務室以及村兩委很近,這樣老人們就醫、訴求都方便。王灣村目前建好『幸福大院』四處共入住19戶,下一步,本著自願原則,準備再規劃5個村,依次鋪開,讓『幸福模式』全面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