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出場費、代言不斷、5000億潮牌市場,嘻哈還是撬不動中國市場?

2020-12-16 葡萄酒前沿

2017年夏天,《中國有嘻哈》成為爆款綜藝,把嘻哈這種音樂形式從地下帶到臺前。一時間,嘻哈歌手們的髒辮、肥褲、墨鏡、手勢都成為潮流寵兒,「freestyle」也成為年度熱詞,嘻哈音樂也搶盡了民謠的風頭。

僅僅半年之後,2018年才過了一個星期,《中國有嘻哈》某冠軍選手就深陷輿論漩渦,更是被多家媒體diss到不能還嘴只能道歉。而嘻哈音樂中所充斥的「毒品」、「性」、「侮辱女性」的字眼也被集體批評。

嘻哈音樂裡只有這些嗎?

嘻哈也叫「hip-hop」,發源於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黑人社區。既然是來源於美國,那我們先看看美國嘻哈熱詞榜。

美國科學家選取了公告牌TOP500說唱歌手的50000首歌中的2600萬詞彙,對比了各種其他曲風的275905首歌中的4700萬詞彙,總結出了「最嘻哈」的十個單詞。

Chopper在嘻哈裡代表一種風格,語速快押韻多;stunt是絕技,也有噱頭的意思;flex是彎曲收縮;mane是鬃毛;trill是顫音。也許在嘻哈音樂中,這些詞有其他代表意義,但至少不像外行理解中的,嘻哈音樂充斥著毒品、性和暴力。怎麼傳到中國就變味了?

在美國,嘻哈是黑人的生活方式,融入在街頭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中國,嘻哈只是一個「潮流」,一個需要不斷有人有事助推的潮流。因為中國沒有街頭,街頭都是商場。

而更加嚴重的是,該歌手在致歉中稱,「早期接觸嘻哈文化受黑人音樂影響深厚」,一句話又踩了雷,被英國媒體點名批評:「中國涉嫌性別歧視的說唱歌手歸責黑人音樂」,落得兩邊不討好的下場。

沒有土壤,終究曇花一現

早在2001年,嘻哈就被臺灣歌手帶入中國,當時「全民嘻哈」的盛況是不亞於2017年的,街頭巷尾都在傳唱《雙節棍》和《壁虎漫步》,光碟磁帶賣到脫銷。

嘻哈音樂在中國,就像是一株移植的植物,在水土不服中艱難生長。比如,沒有人質疑周杰倫、王力宏們的嘻哈能力,但也沒有人會把他們簡單定義為嘻哈歌手。他們需要唱其他風格的歌來站穩腳跟,因為中國的粉絲們音樂品味時常變化。

而專注於嘻哈音樂的歌手們,則轉戰地下,以小廠牌的形式存在,公司化運營,且不具備唱片製作及發行業務。根據小鹿角智庫的不完全統計,從2003年到2017年,國內出現過的嘻哈廠牌共計78個。除四川、北京、廣東等地,大多數廠牌相對孤立,難以形成規模。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中國有嘻哈》在籌備初期,一直不被看好,還經歷了廣告商撤資事件,第一期播出時還沒有冠名商。當時幾乎沒人能預料到這檔綜藝節目會大火,就是基於當時嘻哈音樂在中國的處境。而這檔綜藝爆火的背後,自帶流量的明星和傳播迅速的話題起了更大的推動作用,其本身作為一檔音樂類節目,並沒有太多歌曲得以傳唱。

嘻哈如果真能雄起,是多大的產業規模?

不忿就diss,不服就battle,武器就是freestyle。嘻哈歌手都是唯我獨尊的架勢,他們最需要的就是舞臺。Rapper們的穿衣打扮、言談舉止,在自己眼裡是個性,在粉絲眼裡是潮流,而在商人們眼裡,就是商機。

仍以《中國有嘻哈》為例,作為愛奇藝今年唯一一檔S+級綜藝,投資金額從最初的立項的幾千萬到如今已超過2.5億,是目前純網絡綜藝平均成本的4-5倍。而參加該節目的選手的出場費,也從之前的幾千至上萬漲至數萬,從不掩飾自己「只認錢」的GAI出場費已高達60萬。

《中國有嘻哈》還只是從嘻哈文化中切割出了一個文化圈層。而嘻哈文化中的嘻哈音樂只是在這個圈層中的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其中還包括DJ、籃球、潮牌、B-BOX等。

《中國有嘻哈》之前,嘻哈產業的主要變現路徑主要有:音樂版權、廣告代言及推廣活動、線下巡演、嘻哈賽事等。對於多數嘻哈音樂人來說,由於嘻哈小眾且未引起主流市場及媒體過多注意等因素,一直處於商業變現路徑的下遊端。

當時,大多數地下rapper只能拿著幾千塊的薪水在夜店駐場,或者通過巡演、livehouse及音樂節等產業鏈下遊端來完成商業變現。而隨著《中國有嘻哈》的節目推出,參與節目的嘻哈選手們幾乎是瞬間漂升至商業變現的產業鏈上遊端。

廣告代言、參加綜藝、演唱影視主題曲,這些是rapper們參加這檔節目之前無法企及的夢想,如今都向嘻哈界拋出了橄欖枝。

拋開音樂本身,單說歌手們在穿著方面引領粉絲行為的能力,很難有其他音樂形式能跟嘻哈相媲美。嘻哈背後所帶動的潮牌市場,已在全球佔據了5000億的市場規模。Rapper們所鍾愛既有的Supreme、BAPE、Stussy等外國品牌,也有Madness、Clot等本土明顯創辦的品牌,還有耐克、阿迪達斯等體育品牌的年輕化服飾。

鍾愛大logo

從嘻哈音樂突然火爆之後的半年來看,嘻哈背後所帶動的市場極為龐大,既有流量變現的多重途徑,也有傳統相關產業的強勢助力。嘻哈不僅僅是一種「洗腦」能力較強的音樂形式,也是一種外來文化,其生命力和影響力代表著源源不斷的商機。

一夜爆火,半年涼涼

這場嘻哈風,來得快去得也快。半年前,人們打招呼還在以「你有freestyle嗎」開頭,急於在對方的尷尬中自豪地解釋什麼是freestyle,順便免費幫嘻哈做科普。短短的幾個月之後,他們想到自己拿freestyle開過的玩笑都難以抑制自己的尷尬。

總體來看,2017年雖然被稱作嘻哈元年,但更像是一種揠苗助長似的拔高,沒有足夠的積澱就想一飛沖天。歌手們在經歷了粉絲從幾萬到幾百萬的增長之後,沒能抵制住真金白銀的誘惑,在廣告代言、參加節目等方面躋身主流,卻沒有繼續帶來影響力與其名氣相當的作品。

在知名度增加之後,rapper像是預見了過氣的未來,瘋狂收割戰果,而很少有人再像當初參賽時那樣認真打磨作品,難免陷入惡性循環。

總之,流量變現無可厚非,該賺的錢也沒必要少拿,但是沒有優秀的作品,嘻哈這種本就小眾的音樂形式就更難普及,最後難免落得「我知道這個人,但他是幹啥的」的結果,一點也不real。

相關焦點

  • 引領嘻哈潮流風暴 經典美國潮牌童裝ROCAWEAR入駐京東
    2017註定是中國的嘻哈元年,伴隨著《中國有嘻哈》的熱播,嘻哈流行風潮也正式席捲了整個中國時尚圈。HIP-POP時尚自正式誕生於美國紐約布朗克斯開始,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形成了鮮明的時尚風格並不斷向主流時尚滲透。
  • 本土市場萎縮,美國潮牌Champion加速開闢中國市場
    根據億邦動力網的報導,Champion正加速在中國開店,2018年12月份已經開出了8家,而其品牌官網顯示,Champion的中國門店總數已增至41家。在此之前,Champion的本土市場已逐漸低迷,2018年第二財季度財報顯示,淨利潤已同比下降18.5%至1.41億美元。
  • 「潮牌鼻祖」將私有化退市?潮牌正在興起,I.T怎麼賣不動了
    在這個轟轟烈烈的潮牌時代,剛剛度過而立之年的香港「潮牌鼻祖」I.T集團卻宣布將私有化退市。近日,I.T發布公告稱,同意通過一筆約13億港元的現金交易私有化退市,其業務因疫情暴發和零售行業轉向線上而大幅縮水。
  • 9大潮牌 300名消費者 下一個萬億市場?
    潮牌和任何一個「拔尖文化」一樣,它們會在一小部分潮流拔尖人群裡培養粉絲,再逐漸擴大到泛眾人群。雖然擴大的路徑是非常艱難的,但它們還是成功吸引到了更多資本的關注——Supreme就在今年7月被凱雷集團以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50%的股權。潮牌背後究竟醞釀著一門多大的生意?
  • 「潮牌鼻祖」將私有化退市?潮牌正興起I.T怎麼賣不動了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潮牌鼻祖」將私有化退市?潮牌正在興起,I.T怎麼賣不動了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澤炎在這個轟轟烈烈的潮牌時代,剛剛度過而立之年的香港「潮牌鼻祖」I.T集團卻宣布將私有化退市。實施該方案總計需要現金總額約13億港元。作為協議的一部分,創始人沈嘉偉將保留約51%的所有權,CVC 擁有剩餘的所有權。早在2002年,I.T就進入中國內地市場,被視為內地潮流的啟蒙者。不少趕潮流的年輕人都曾經買過或者逛過I.T店。2005年在港交所上市,I.T集團在資本公開市場已經活躍了15年。但是,當現在潮牌時代大行其道之際,I.T卻落寞了。
  • 為何張家輝古天樂代言貪玩藍月?出場費令人吃驚,終於知道真相了!
    「點一下,玩一年,裝備不花一分錢,我系渣渣輝,系兄弟,就來貪玩藍月砍我」,相信很多人都對這段洗腦的廣告詞印象深刻,貪玩藍月靠古天樂和張家輝的代言賺取了很多流量,吸引了很多玩家。
  • 40年潮牌上位史
    在瘋狂追捧潮牌的人中,有些是真愛,有些是為錢,有些是為名...不管是為什麼,潮牌的全球市場規模已經達到數十億美金,歐洲奢侈品牌自行設計或聯名的潮牌款式銷售額達3090億美金,為品牌貢獻了5%的增長。不得不提的那些潮牌 Stussy:從衝浪板起源的潮牌老大哥潮牌是嘻哈、滑板等亞文化運動的產物,最早的潮牌老大哥Stussy,誕生於1980年。
  • 嘴炮康納來華出場費最低8400萬?他曾發表辱華言論,還代言過D&G
    最近一段時間,學霸拳王練喻軒挑戰UFC嘴炮康納的消息引起了歐美媒體的廣泛關注,具體原因就是因為嘴炮之前發表過辱華言論而且還代言過D&G品牌,並且至今保持合作,而D&G在前一段時間的辱華事件也遭到了國人抵制,目前D&G的相關產品已全部在中國下架,國內市場已經不歡迎
  • 潮牌市場StockX獲1.1億美元C輪融資,估值超10億美元
    在這筆交易之前,該公司曾從風險投資者手中搶走至少5000萬美元。此次融資使得其總融資額達到了1.6億美元,這一數字也得到了《紐約時報》的確認。據《紐約時報》報導,該公司員工超過800人,生產總值「每月超過1億美元」。該公司目前尚未實現盈利,但其收入較去年翻了一番。
  • 英國潮牌Superdry告別中國市場的啟示:品牌營銷不是萬能的
    其實這個品牌,在產品定位、品牌調性和營銷等方面都做得很不錯,但最近卻不得不遺憾退出中國市場。 很多做品牌營銷的朋友都跟我表達過類似的無奈:所在企業的營銷和品牌一直不差,但就是市場很難做起來。Superdry 這次退出中國市場,可能會給我們一點點小的啟發和思考— —品牌營銷不是萬能的,只有因時、因市、因人不斷的調整商業策略,才有可能不被淘汰。
  • 中國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愛嘻哈?
    這種深深的「不協調」不僅刺激了傳統意義上的「地下嘻哈」群體,同樣也讓地上的觀眾和導師感到了些許不適。不了解嘻哈的人,再深入這一圈子的文化時,多少會感覺到有些擰巴。許多場合裡,兩個人前一秒還是劍拔弩張的相互Diss,後一秒可能就是勾肩搭背、互稱bro的love&peace。但三十多年來,面對地上那個陽光與陰影並存的世界,多少嘻哈樂手就是這樣以一種擰巴的姿態活著。比如GAI。
  • 中國式Freestyle!斥資2億的《中國有嘻哈》能改變國內嘻哈現狀嗎
    然而,相較於高收視率、高話題度,《中國有嘻哈》豆瓣評分也只是剛過及格線。全網唯一全民造星式歌唱類選拔真人秀、中國首檔嘻哈選秀綜藝。在各檔平臺為節目貼上差異化的標籤背後,是製作方對於維持「綜N代」既定目標的不滿足,與不斷逐向更垂直的領域進軍的野心。《中國有嘻哈》將小眾嘻哈文化搬上大眾舞臺,儘管有原版先行者的成功,但這種大手筆垂直於中國市場的深耕也無異於一場冒險。
  • 又一潮牌Superdry宣布暫別中國市場,未來快時尚將何去何從?
    又一潮牌Superdry宣布暫別中國市場,未來快時尚將何去何從?6月24日午間,英國潮牌Superdry(極度乾燥)通過其官方微信公眾號宣布正式退出中國市場。Superdry表示,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將暫別中國大陸市場。
  • 潮牌破圈背後的千億新賽道
    公開數據顯示,過去五年之間,潮牌消費逐漸趕超非潮牌,到 2018 年,潮牌消費增速為84%,已經是非潮牌增長率的 4 倍。2019 年潮牌市場的消費增量更是不容小覷,中國年輕人在潮牌上的花費近3000 億人民幣。潮牌的邊界正在模糊,從服飾到美食、玩具、家居等,跨界無處不在。潮流相關的消費市場已然成為未來最確定的賽道之一。
  • 潮牌進入中國20年,終於等到好時機 | 「年輕人啊」系列
    關於潮牌的探討,是36氪「年輕人啊」系列報導的第一篇,歡迎繼續關注。文 彭倩編輯 方婷《中國有嘻哈》給觀眾帶來的不止是吳亦凡的freestyle,還有每位選手晉級時帶上的大金鍊子。潮流中人自有他們特立獨行的穿衣範式。
  • 《中國有嘻哈》總製片人陳偉:4小時播放量破億,爆款網綜有這麼一套...
    上線4小時後,《中國有嘻哈》的播放量突破了1億。 作為這檔節目的總製片人,愛奇藝高級副總裁陳偉終於鬆了一口氣。根據愛奇藝網站頁面顯示,截至7月17日,《中國有嘻哈》4期正片累計播放量達到7.1億。在商品層面也可以做更多相關的衍生品,《中國有嘻哈》就開設了自己的潮牌「R!CH」。「後續的巡演、聯賽、音樂節等也是完全可以想像的。」陳偉表示。「對於《中國有嘻哈》這個節目,我們先想一個變現方式,再想一個有龐大市場的文化切口。然後這個龐大市場裡面先切潮牌名字,然後再想節目的名字,再想節目方案,是反著來的。」陳偉說, 「這是我們以前在電視臺創意過程當中難以想像的」。
  • Champion加速布局中國市場 12月連開7家門店
    聯商網消息:受街頭文化、球鞋等早期影響,國外的潮牌起步更早,而隨著國內潮牌市場的崛起,國際潮牌也相繼在國內開設門店,Champion就是其中頗具代表的一家。自2017年9月在中國內地開出首店以來,一直沒有停下它跑馬圈地的腳步。
  • 那些陪你跨世紀的「潮牌」,後來都去哪兒了?
    於是,在那個人們開始追求牌子,但普遍消費不起天價大牌的時代,真維斯、佐丹奴、班尼路們,憑藉相對可以接受的價格,不輸大牌的質量,洋氣時尚的形象,率先搶佔一線市場,隨後向中小城市滲透,成為深受青年們認可的「潮牌」。 直到90年代末期,月薪七八千的北京外企白領,也以穿這些牌子為時尚。
  • 「潮流鼻祖」I.T集團退市,潮牌行業「日薄西山」?
    溢價私有化,中國第一代潮流帝國掉下神壇從I.T私有化的備案文件中可以得知,實施私有化方案總計需要現金總額約13億港元,這比該股在最後交易日的收盤價每股1.940港元溢價約55%。就超50%的溢價水平來看,投資者對於I.T的潛力似乎還是比較認可的。
  • 潮牌Supreme被VF集團收購 門店有望落地中國市場
    140億人民幣的現金收購街頭潮牌Supreme。這是VF自2011年以23億美元收購Timberland以來最大的一筆交易,預計將於年底完成。VF集團在聲明中預計,2022財年Supreme將為集團貢獻約5億美元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