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風聲》:歷史洪流中的無聲吶喊

2020-12-23 竺冰落888

文\竺冰落

經歷過大孤獨、大絕望的人,會懂得《風聲》給你的大堅韌和大智慧。」

麥家的《風聲》以廣袤複雜的歷史為背景,採用不同角度的敘事,將創作的凝聚點放於個人身上,以個體視角來觸摸、感知歷史,從而凸現出作家對革命歷史的獨立思考與深度追問,體現出革命人士的無聲吶喊,激勵後人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風聲》是當代作家麥家創作的長篇小說,發表於雜誌《人民文學》2007年第10期,首次出版於2007年10月。本書曾獲《人民文學》雜誌優秀長篇小說獎,作家個人也因此獲得華語文學傳媒盛典年度小說家獎。

該小說從不同的敘事角度講述了中共地下工作者「老鬼」的故事。小說以日偽追查打入其內部的「老鬼」為切口,將特情、偵破等故事要素與小說藝術、人性的發掘熔鑄一爐,故事發展撲朔迷離、險象環生,充滿理性與情感的高強度較量。

麥家,本名蔣本滸,中國當代作家、編劇。1964年出生於浙江富陽,曾從軍17年,畢業於解放軍工程技術學院無線電系和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創作系。1986年開始寫作,後因《解密》為讀者所知,曾獲第七屆茅盾文學獎、第六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解密》《暗算》《風聲》,中短篇小說《陳華南筆記本》《兩位富陽姑娘》,小說集《紫密黑密》《地下的天空》《讓蒙面人說話》等。

這本書語言、心理描寫細緻入微,並附以對話、獨白,全方位展現出歷史背景下人性的不屈和對革命事業追求的無聲吶喊。中國取得今日之成就,離不開這種精神。這種為了革命事業不顧一切的獻身精神讓中華崛起,為萬世開太平。因此,每一個讀者都應該學習這種精神,去感受革命成功的不易,從而繼續為中華事業而努力奮鬥。

小說《風聲》用多層次敘事視角突出小說內涵。文本《風聲》主要分為三部分:上部「東風」,下部「西風」,外部「靜風」。故事發生於日偽時期。上部「東風」通過潘教授之口轉述從其父潘老(李寧玉的哥哥)那聽到的「老鬼」的故事;下部「西風」是「我」採訪「老鬼」故事當事人之一顧小夢(潘教授的母親、李寧玉的朋友)而得知的故事另一版本;外部「靜風」是「我」對整個事件進行辨析與推理。三個部分雖然從不同角度,但共同還原出歷史的本真。

第一,小說背景、內容、人物

故事發生在日偽時期,地點位於杭州西湖邊的裘莊。全書圍繞找出潛伏於國民黨內部的「老鬼」(共產黨)這個懸念來組織全文。小說各部分採用了較為獨立的敘述結構,作者從三個角度來寫作。首先,從潘老角度來描述「老鬼」李寧玉;其次,從顧小夢的角度來展現「老鬼」李寧玉,向讀者展示出一個更真實的人物形象。最後,從旁觀者的角度來客觀展現「老鬼」李寧玉。小說看似混亂,但實則有條不紊。本文採用的是一種很後現代的多元主義風格,背後的邏輯是承認真相是無限的,而能夠被記錄下來的歷史記憶只是一種「小真相」。確實,文學的真實是最高級的,而本書作家就真實地還原了歷史的本真。畢竟,角度不同,看法也會不同。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感受,從而表達不同的情感。

無論角度如何不同,我們既能從這篇小說中感受到共產黨人「老鬼」李寧玉的心思縝密、處亂不驚、智勇雙全、視死如歸,也感受出她的緊張、無助、神經質和幾近崩潰。人物足夠全面、真實,才讓讀者更加感同身受。「老鬼」李寧玉,作為共產黨深入敵人要害部門的諜報人員,放棄了女性正常的情感與家庭生活,與親哥哥潘老假扮夫妻身份,完成了一次又一次重要的任務。當最大的危險來臨時,她不但要保全自身,還需要把重要的情報在幾乎不可能的情況下傳遞出去。但她最終還是成功了,向我們展示出一個真實可信的共產黨女諜報工作者的形象。

第二,小說結構

小說結構採用的是並列式,分三個部分來全面展示「老鬼」李寧玉的正面形象。小說不斷設置懸念,讓讀者的心情也跌宕起伏。文中多次鋪墊、伏筆、照應,用細膩的心理描寫來展現日偽時期共產黨諜報人員生存的如履薄冰。小說分三個部分,每個部分均按照線狀結構來由始至終、由頭至尾,由開端到結局,一步步向前發展。

三個部分為讀者全面地展示出一個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抱負的共產黨諜報工作者。小說分別用共產黨、國民黨和「作者」對歷史上同一故事的三種不同述說,即典型的「羅生門」式敘事結構展開,同時,小說結局開放,從而使小說懸念迭出,故事也愈發撲朔迷離。

第三,小說主題

小說以信念為主題,多次以全知的視點讓「老鬼」吐露心聲:「老鬼望著窗外,心裡像夜色一樣的黑。他/她並不擔心自己的生死,因為他/她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他/她擔心的是老K和同志們的安全…… 。」共產黨人「老鬼」在關鍵時刻,並未退縮,而是即使犧牲生命,也要堅持完成任務。這其中體現出的是人性的光輝和信仰的力量。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確實,信仰對一個人,乃至一個國家都有強大的作用。信仰是人類特有的精神活動和最高層次的精神追求,也是支配人的行為的精神力量。正是對革命鬥爭的絕對信仰才鑄就了「老鬼」李寧玉的錚錚鐵骨。即使面對屈辱,乃至敵人的嚴刑拷打,依然初心不改,堅持完成任務。同樣,也正是對革命事業的執著追求和革命必勝的堅定信念,才使中國走向繁榮富強之路。

第四,小說《風聲》與電影《風聲》的比較

喬治·布魯斯東所指出的: 「小說與電影像兩條相交叉的直線,在某一點上重合,然後向不同的方向延伸。在交叉的那一點上,小說和電影幾乎沒有區別,可是當兩條線分開後,它們就不僅不能彼此轉換,而且失去了一切相似之點。」

小說《風聲》具有強大的敘事力量,引人入勝;而電影《風聲》的表現力比小說更強。畢竟,小說講究語言藝術,電影講究視聽藝術。兩者各有優缺點,所以,我們都應學會欣賞各自的閃光點。《風聲》小說是成功的,電影也是成功的。雖然兩者所展現的側重點不同,但都展現出共產黨人之大無畏精神。不過,相比之下,電影中共產黨人「老鬼」形象的塑造要更為完美,即永遠無畏、永遠機智、永遠大義凜然。

電影情節與小說情節並不相同,電影《風聲》中「老鬼」設定為顧小夢。電影結尾處有一段「老鬼」顧小夢的獨白讓人印象深刻,即「我的肉體即將隕滅,靈魂卻將與你們同在。敵人不會了解,老鬼老槍不是個人,而是一種精神,一種信仰!」是的,共產黨人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唯願精神永存。這種情況下,「老鬼」是完美的,令人敬仰的,但不夠真實。此外,電影過分渲染酷刑場面而冷落了小說的智力博弈。小說則多為心理描寫,以語言為工具,從而給讀者無限想像的空間。因此,兩者各有優劣,還需讀者自行細細體味。

本書讀完,讓人久久沉思。革命的成功,從來不是偶然,而是千千萬萬中華兒女不斷努力奮鬥的結果。國家有難,我們當義不容辭為國奉獻;國家平安,我們也應居安思危、勉勵自我。

歷史雖已過去,但我們中華兒女當銘記歷史,感恩革命人士的奉獻,繼承傳統革命奉獻精神,為祖國的未來發展不斷增磚添瓦。中華之崛起重任,就在我們的肩上。我們要不忘初心、勵精圖治,爭取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2020年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肆虐全世界,給全人類帶來了巨大的傷害。但中國在面對疫情時毫不猶豫、快速行動,堅持人民至上,科學防控,加強國際合作,展現中國精神。《易傳》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種剛健進取、發憤圖強、不屈不撓的精神能夠讓中華民族在遇到艱難險阻時勇往直前、不斷攻克難關。

世間多難,人生多險,我們註定孤獨,我們也註定堅韌。是的,國家的發展就如人的一生,都會有艱險,但只要我們鼓足勇氣、勇敢起來,就終將戰勝一切。共產黨諜報工作者於歷史洪流中的無聲吶喊必將指引中華民族步入康莊大道!

相關焦點

  • 影評《爆裂無聲》無言的吶喊,只能在沉默中滅亡!
    (文章內容包括小編觀點意在傳播娛樂正能量,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標題與內容相符且無虛假/誇大/誘導/不友好)影評《爆裂無聲》無言的吶喊,只能在沉默中滅亡!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是一部由忻鈺坤編劇兼執導的,由宋洋、姜武、袁文康、譚卓等主演的一部作者電影。
  • 《風聲》背後那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可追究歷史才終於知道,並沒有什麼神靈出現,這一切都是日本人在作「搞怪」。這日本人是誰呢?就是當時日本陸軍部派駐中國的高級特務龍川肥原,和直接縱容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的,出任日本上海派遣軍總司令官松井石根。而這兩個人正是麥家小說《風聲》裡的原型人物。
  • 電影《風聲》只拍原著的三分之一,小說《風聲》中真正的老鬼是她
    不僅如此,電影和小說的整個故事情節,都大相逕庭,簡直讓你懷疑是看了部假的《風聲》。麥家的最新修訂版小說《風聲》裡,真正的老鬼壓根不是電影裡的顧曉夢,傳遞情報的方式也跟完全迥異,甚至劇中幾個嫌疑人的身份和下場都是你想不到的。
  • 「諜戰小說之王」麥家|《風聲》:歷史沒有真相,只有故事
    後來我買了《風聲》這本書的原著,看過之後,我才發現電影所呈現的,連書中1/3都不到,相比原著,電影實在顯得太過簡陋粗糙,漏洞百出。以至於我看完書後悵然若失了半天,為自己之前太過容易激動而有些小小的懊惱,但另一方面,我對作者麥家佩服的五體投地,加之我本來就酷愛懸疑小說,所以後來麥家的《刀尖》、《風語》、《解密》都被我一一收入囊中,當然,去年火爆全網、暢銷百萬冊的《人生海海》就更不在話下。一晃十年,我拿到了《風聲》的修訂版,於是翻開這本我已經看過的小說,再次重溫了一遍。
  • 《風聲》:從大孤獨大絕望,大堅韌大智慧中窺探歷史和生活真相
    作為「解密三部曲」收官之作,小說《風聲》延續了作者一貫的做法,將人置於極端環境中,考驗人性,叩問歷史,用謊言羅生門的方式讓你自己體會善與惡、真與假、忠誠與背叛……用「事勢」的命運裹挾一切人物的命運。所以《風聲》的主題遠遠沒有電影中想表達的那麼單一。從《風聲》中的人物所經歷的大孤獨大絕望,我們能看出人物的大堅韌和作者的大智慧,你能從中看出歷史的真相嗎?我將從小說內容,文本結構,寫作背景和閱讀感受四個方面闡述我的理解。
  • 諜戰小說《風聲》:諜戰版的狼人殺,緊張的劇情後,是隱秘的偉大
    《風聲》就是這樣一部以諜戰為劇情的小說題材,而這部小說,區別於傳統的諜戰小說。其步步緊張的劇情背後,還包含著《靜風》這故事之外的故事與《風聲》背後的風聲。它是著名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的經典之作,有人曾這樣評價到他的文學作品:麥家的小說是敘事的迷宮,也是人類意志的悲歌,他的寫作既是在求證一種人性的可能性,也是在重溫一種英雄哲學。
  • 無聲吶喊2新娘v1.0 完整英文硬碟版下載
    遊戲名稱:無聲吶喊2:新娘  英文名稱:Silent Scream II: The Bride  遊戲類型:冒險解密類(AVG)遊戲
  • 「全球史上最佳20部間諜小說」,《風聲》為何獲得如此高的評價?
    麥家的諜戰小說《風聲》,在豆瓣斬獲9.0的高分。2017年,這部小說還被英國《每日訊報》評為「全球史上最佳20部間諜小說」。讀完《風聲》之後,覺得真不愧獲得此殊榮,寫得實在是太好了。作家倪匡說:「早知道麥家的小說好看,但不知道好看到了這種程度。《風聲》是我看過最好看的間諜小說。」
  • 歷史小說推薦 免費歷史小說
    「小說免費閱讀全本」公眾號。
  • 麥家新版《風聲》:歷史沒有真相,被時光掩埋的秘密遠比公開的多
    在小說《風聲》裡,麥家用回憶錄敘事的結構,分別從三個角度來講述同一個故事,也因此,小說分為《東風》、《西風》和《靜風》三部分。一、《東風》乍起:吳金李顧白,你們誰是匪?《東風》的故事情節,用現在流行的遊戲語來說,就是諜戰版的「密室狼人殺」。
  • 小說《風聲》:麥家的猜謎式作品,看完你知道謎底嗎?
    2007年10月號的《人民文學》,打破了創刊58年的記錄,首次全文發表了一部長篇小說,這就是麥家的密室小說《風聲》。首刊後不久,《風聲》推出單行本,麥家憑藉這部小說榮獲「華語文學傳媒大獎、二零零七年度小說家」稱號。
  • 一個凡人不平凡的一生,愛情與夢想終究不能抵擋歷史的洪流
    作品多次入圍布克獎和國際都柏林文學獎,並斬獲科斯塔獎、毛姆獎、惠特布萊德小說獎、詹姆斯·泰特-布萊克紀念獎、約翰·裡斯獎、《洛山磯時報》圖書獎等多種文學獎項。這本《凡人之心》也曾入圍布克獎,進入國際都柏林文學獎決選,並獲得讓·莫內歐洲文學獎等獎項。本書用第一人生,日記文體記錄了洛根·蒙斯圖爾特的生活。
  • 《微笑百事達》:如今主演沒落無聲,配角風聲再起
    《微笑百事達》:如今主演沒落無聲,配角風聲再起相信80、90年代的大家都有看過這部臺灣偶像劇《微笑百事達》吧!大家是不是只記得這部劇中的主演成曉詩和何群呢?這部劇中主要講述了家裡開義大利麵館的成曉詩(王心凌飾演),在無意中與偶像歌手何群(張棟梁飾演)相識,從此就是展開了」『扯不斷理還亂「的故事你,在這同時還逐漸解決了兩家中自身、還有兩家共同的各種問題,最後成曉詩和何群變成了」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結局。
  • 上海書展·名家|在歷史洪流中如何進行個體選擇?《上海公子》給出...
    這場分享會的主題是:「歷史洪流中的個體選擇」,《上海公子》以每個細節,講述著這種選擇的去向。分享會現場《上海公子》以建立新中國的解放戰爭為背景,講述了上海富商謝家之孫謝壯吾與拳擊比賽對手、謝公館保鏢之子裘寶兒之間一場鬥智鬥勇鬥技的生死角逐。整個故事極盡懸疑、暗戰和血性。
  • 《無聲吶喊》女性視角解讀犯罪:在這場互為綁架的生死遊戲中,誰又...
    今年伴隨著「中女時代」的消費潮來臨,懸疑作品也開始關注女性獨立、兩性情感、女性力量。比如《摩天大樓》裡女性友誼的守望相助、《不完美的她》探討母女代際的愛與隔閡等,女性視角的細膩溫情,對故事描摹的獨特觀點和對複雜人性的包容都極大的擴展了潛在觀眾群,為懸疑故事提供了更多元的美感與可能性。
  • 麥家《風聲》:走出頂級諜戰小說的敘事迷宮,觸及人性的無限可能
    同時,我也很慶幸沒有在讀這部作品之前觀看影片《風聲》,因為當看完《風聲》這部小說,循著興致再去觀看影片,卻讓我嘗到了失望的滋味,不得不說如果看完原著後,可能不會買帳這部影片在豆瓣的8.2評分,不是影片不夠精彩,而是原著太過優秀。
  • 《風聲》知史以明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風聲》主要內容介紹:《風聲》是部尖銳的小說,吸納著發自骨髓的精氣,也散發著血腥的味道,有正義與恐懼相伴的驚悚,也有智慧與膽魄相融的力量。這是一部寫法乾淨利落,意味豐蘊綿長的小說。又將如何傳出那斷無可能走漏的「風聲」?《風聲》金句解析麥家的小說是敘事的迷宮,也是人類意志的悲歌;他的寫作既是在求證一種人性的可能性,也是在重溫一種英雄哲學。
  • 生死場再現羅生門,《風聲》再版絕境逢生,小說與電影截然相反
    很多人可能都看過電影《風聲》,就是周迅、黃曉明、李冰冰、蘇有朋、英達、張涵予、王志文、倪大紅等眾多明星參演的那一部,我也看過,當時被緊張的劇情和扣人心弦的諜戰情所吸引。事隔幾年,我拿到麥家再版精修後的《風聲》原著,才發現小說與電影內容大不相同,完全顛覆了螢屏上的形象,兩位女主角的人設恰恰應該調轉過來。
  • 《風聲》今日開播 新老戲骨飆戲上演燒腦諜戰
    改編自麥家同名小說,由徐璐、文詠珊、周一圍、張志堅、楊祐寧、餘皚磊、牛子藩等實力派演員坐鎮的年代諜戰經典電視劇《風聲》將於今晚22點騰訊視頻全網獨播。電視劇《風聲》講述了代號「老鬼」的地下工作者與反派勢力周旋,想方設法將關鍵情報傳遞出去的故事。該劇中縝密的破案邏輯、懸疑詭譎的故事背景、生死攸關的環節設置、智力超群的諜者交鋒與刻骨銘心的人性洞察,無一不是獨樹一幟的吸睛亮點。
  • 聖墟小說網《吶喊》整本書閱讀
    打開獨立小說,?讓學生獲得可行的實踐閱讀經驗?     從某個主題的角度切入魯迅小說創作的思想核心,這是魯迅當前研究的普遍範式,「《吶喊》中農民的形象」「魯迅小說中的知識分子群像。」「魯迅小說中的女性形象」「魯迅的人生哲學:抗拒絕望」等待,這是一個共同的主題,但對於高中生,這些主題太暗了,很有可能使學生習慣「拒絕」魯迅然後,如何找到適合學生內心世界的合適成長點,讓學生「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