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無疑是懸疑向影視作品遍地開花的「大年」——愛奇藝專門開闢「迷霧劇場」,《隱秘的角落》帶著「爬山梗」、「禿頭梗」一炮而紅,緊接著排播的《沉默的真相》、《在劫難逃》也吊足了觀眾胃口;年中騰訊以《摩天大樓》接棒熱度,《旗袍美探》、《不完美的她》也在各個維度拓寬懸疑故事的內容深度與受眾廣度;優酷則以量取勝,「懸疑劇場」一口氣推出《失蹤人口》、《白色月光》、《女孩們在那年夏天幹了什麼》、《玫瑰行者》等14部劇集片單,可以說,懸疑作為一個曾經受眾群固定的垂直品類,三大平臺的作品在今年一起產生了全面的突破和迭代,並引發了關注度、討論度的井噴,可謂叫好又叫座,究其原因,可以用三個關鍵詞概括:女性、人性、話題性。
「她懸疑」:以女性視角解讀犯罪內核
曾經的懸疑向作品是板上釘釘的「男性專屬」,不論《白夜追兇》還是《法醫秦明》,都具有強烈的男性視角和審美傾向。今年伴隨著「中女時代」的消費潮來臨,懸疑作品也開始關注女性獨立、兩性情感、女性力量。比如《摩天大樓》裡女性友誼的守望相助、《不完美的她》探討母女代際的愛與隔閡等,女性視角的細膩溫情,對故事描摹的獨特觀點和對複雜人性的包容都極大的擴展了潛在觀眾群,為懸疑故事提供了更多元的美感與可能性。
「社會派」:以案醒世,洞悉人性幽微
自東野圭吾以來,「社會派推理」一直是懸疑市場最有熱度的中流砥柱,因其不像本格推理那樣沉溺於機巧的作案手法,而是將看點聚焦於人性。親情、愛情、友情這些全人類共有的情感放之四海而皆準,其所帶來的情感共鳴和衝擊是其他題材難以達到的。比如改編自《壞小孩》的劇集《隱秘的角落》,以青少年犯罪為殼,包含的卻是對親子關係的思考、對教育失格的反思、對成長陣痛的共情。
「話題性」:緊跟時事熱點,探討普世話題
《摩天大樓》與《隱秘的角落》都被觀眾戲稱為「熱搜包年用戶」,其高熱度、高討論度皆因作品自帶的強話題屬性。一方面,他們緊跟時事熱點,比如《摩天大樓》裡的兒童性侵、女性me too、家暴虐待等情節高度呼應近年吸引了超高關注度的各類案件,《隱秘的角落》從離異家庭被冷落的孩子視角切入,雙線併入張東升這個非主流殺手,「童年的友誼最珍貴」、「贅婿VS丈母娘」、「老婆出軌了是什麼樣的體驗」、「有後媽就有後爸」等貼近觀眾日常的普世話題拉近了作品的距離,讓他們更好的代入、了解人物,更能與角色同呼吸共命運。
這周推薦一個關於探討女性及青少年社會問題的IP《無聲吶喊》,探索青少年教育問題和女性的社會性問題,文中「成長中心」有類似的現實原型例如戒網癮學校不僅有話題性,更有投射感。故事中綁架者與被綁架者相互博弈,和被綁架者身份的反轉等設計具備較強的新意,同時「復仇」這個核心的故事模式所帶來的戲劇牽引力也能夠讓故事始終保持強勁的敘事動力。
《無聲吶喊》
當人性被逼迫至死角,當愛情風雨飄搖,在這場互為綁架的生死遊戲當中,誰又保留著最後的深情呢?
作者:黃青蕉
作品類型:懸疑推理
作品字數:20萬
對標作品:《白夜行》《壞小孩》
作品狀態:完稿
一句話故事:
被軟禁的天才犯罪記者鄭源,從報社通信中讀出一樁「不存在」的綁架案,這個案子居然與刑警汪士奇經手的離奇連環自殺案件有著隱秘的聯繫,是精神失常的臆想,還是一樁瞞天過海十餘年的漫長犯罪?迷局揭開,背後的真相卻令所有人動容……
作品亮點:
1、立意具有普世價值,以「豫章書院」為現實背景,探討親情中難以直面的自私與錯位。「父母都在等兒女的一句感謝,兒女卻在等父母的一句抱歉」。
2、獨特的女性視角案件,擯除獵奇、血腥的官能刺激,更注重立體人物、剖析動機、建立共情,犯罪者與受害者同樣複雜,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3、經歷漫長的調查過程,今年7月「豫章書院」創始人、院長已被正式刑拘,大快人心,而故事中的「強制矯正」、教育弊端、青少年犯罪等話題也正契合了社會熱點,具有高關注度、高討論度。同時,創作巧妙規避了審播風險,確保三觀積極正向,符合主流價值導向。
4、情節設置精巧,反轉層層遞進,以案件破解案件,從被害人中尋找嫌疑人,主線支線各自豐滿又相互勾連,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故事簡介:
2005年,自殺的陰雲籠罩在星沙市上空。一名60歲的看車棚老人溺死在一盆洗臉水中,負責接手的汪士奇原本打算草草結案,卻因為一個毛頭民警甄今的誤打誤撞,聯繫起了另兩樁類似的案件——一個在雨中利用健身器材上吊自殺的老年婦女,和一個在浴室裡觸電自殺的躁鬱症患者。在甄今的堅持下,汪士奇開始審視這幾起看似離奇且毫不相關的自殺案件:每個人的自殺過程都痛苦而漫長,比起自殺,更像是自虐。現場沒有搏鬥的痕跡,死者們也沒有額外的掙扎,近乎完美的偽裝自殺現場。如果有兇手,他是如何辦到的?他的動機是什麼?年齡、性別、死因、人際關係,沒有一樣能把死者們聯繫起來。汪士奇陷入了困局中。
因為妻子葉子敏的綁架分屍案遲遲未破,法制周報調查記者鄭源陷入人生的低谷。他封閉的心門因為一系列奇特的讀者來信被撬開:看似夢囈的隻言片語,卻組成了一樁疑似囚禁多年的綁架案。鄭源的正義與善良驅動他幫助汪士奇,重新投身到案件偵破之中。
人物小傳:
汪士奇:
男,25歲,星沙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刑警。高大健碩,性格爽朗,體能與搏擊能力一流。作為警校第一名錄取的「金童」備受重視,卻因為一次針對好友鄭淵和的案件做出錯誤判斷,斷送了升職之路,常年奔波在查案一線,積累了大量灰色線人,常常能出其不意的找到案件突破口。
鄭源:
男,26歲,《法制周報》資深記者。外形蒼白瘦削,性格冷靜內向,具有天才的推理直覺和破案嗅覺。早年因為身體原因沒能考入警校,轉而投身新聞學,畢業後專攻罪案報導,曾經與好友、刑警隊長汪士奇攜手偵破、報導出幾次重大罪案,名噪一時,卻也因此遭遇不幸,變得厭世消沉。
顧天晴:
男,25歲,外表陽光,沉默寡言。原本擁有人人豔羨的家庭,恩愛的父母,親密的同胞姐姐,日子過得平淡而美滿。初中那年,姐姐顧天雨突然捲入一場同班女生的死亡案件,從此被學校和家人放棄,墮落成問題少女,幾年後自殺死在一家「成長中心」。顧天晴一直認為姐姐的死另有隱情,他不顧一切的追尋答案,甚至鋌而走險的綁架了中心老闆的兒子謝離,並針對當時可能導致姐姐死亡的人們策劃了一場盛大的復仇,但最後得到的,卻是他絕對不能接受的答案。
顧天雨:
女,18歲,已經身亡。生前曾是個大膽潑辣的女孩,卻意外有一顆文藝的內心。她仰慕自己的語文老師孫志軍,常常請他指教自己的小說作品。孫志軍對同班的李薇薇的青眼有加,顧天雨心懷嫉妒,時常欺負李薇薇。誰知一次春遊,顧天雨目睹了孫志軍將李薇薇誘拐到湖邊推下了水,不會遊泳的李薇薇痛苦掙扎,原本感覺大快人心的顧天雨也意識到可能真的要出人命。糾結之中,孫志軍揚長而去,顧天雨拼命救起了同學,誰知對方已經停止了呼吸。受到巨大創傷的顧天雨沒有說出真相,從此被誤認為殺人兇手,也被家人放棄。她變得墮落叛逆,被強行送進了一家專治不聽話的「成長中心」,最後死在那裡。她的死亡,引發了弟弟顧天晴一場曠日持久的復仇。
謝離(宋安寧):
男,20歲,白淨少年,溫柔可愛,卻有跟年齡不符合的複雜內心。少年時代被困於成長中心,偶遇顧天晴後被綁架帶走。共同生活的五年裡,相依為命和同理心讓他患上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對顧天晴言聽計從。然而他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他並不是謝離,而是一個陰差陽錯的冒充者。
程諾:
女,25歲,法醫,外號「不插電切割機」,鄭源妻子的密友,汪士奇的女朋友。個頭高挑,面無表情,為人十分冷淡。懷著對葉子敏的複雜感情生活多年,最終協助汪鄭二人破獲了整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