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錦囊君
小學階段裡,同學們的學習,多半是按部就班。
大家在老師的指導下,以及家長的督促中,把握住課堂學習新知識,在課後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在一點一滴中,學生很少表現出自主的意識和想法。
但是,當同學們走進初中的校園,陸續迎來第一青春期之後;他們的人生觀逐漸覺醒,凡事有了自己的觀點,學習狀態,也會隨之迎來許多的轉變。
與此同時,大家之間的成績差異,也會愈發拉大了。
那些積極進取的學生,將會進一步鞏固自己的成績,輕鬆從眾多同學中,獲得脫穎而出的機會;還有一些學子,他們對學習產生厭煩的態度,用消極心態面對學業的結果,只會讓成績一落千丈。
於是,大家會發現這樣的一種情況。
許多的初中生,明明坐在同一間教室裡學習,有著相同的老師授課,為何大家的成績,會出現許多的差距呢?在一些學生和家長的心中,甚至會形成這樣的意識,認為由於天賦上的差異,讓大家的成績出現參差不齊的境況。
實際上,初中生一起學習,成績卻有高低,除了天賦之外,這一點很重要,就是學習方法很關鍵,離開了高效的方法,學習只會變成一種偽勤奮。
一直以來,許多班主任都在強調著學習方法的重要性。
當然,每個學生的基礎不同、接受能力有差異,所以在把握學習方法的過程中,大家要遵循因人而異的原則,這樣才不會在模仿中,做許多的無用功。
但現實卻是,許多初中生有提升的夢想。
但是他們在摸索方法的過程中,卻遲遲找不到契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他們看著別人用功,於是自己也努力,看別人熬夜看書,他們也開始疲勞戰。
這樣做的結果,只會讓學子們在偽勤奮中,一步步失去提升的信心。
付出有收穫,才會讓人在嘗到甜頭的同時,有繼續堅持的決心。
當許多的同學,他們懷著提升成績的念頭,努力尋找方法的時候,其實很容易被他人的學習方法所迷惑;一方面,大家的基礎有差異,另一方面,別人暗地裡學習,你並不能看到。
經過一番努力之後,卻不見成績提升時,大家就會產生氣餒的情緒。
甚至一些學生,會認為自己不是學習的料,缺乏那些學霸身上具備的天賦。在諸多壓力之下,大家可能會逐漸接受自己所認為的「現實」,不再主動去學習。
學習生活中,初中生要避免邯鄲學步。
如果你只是模仿學霸的表面,卻抓住他們成績提升的主要原因,只會讓你對自己產生誤解,對學習喪失信心,最終面臨成績下滑的情況。
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督促一個人更快地成長。
相反的,如果大家沉浸在錯誤的學習習慣裡,只會被其他同學所趕超,最終成為班級裡的後進生,想要贏得中考,亦或是將來考大學,都會變得很艱難。
那麼,對於初中生而言,大家應該怎樣去提升自己呢?
初中階段,同學們坐在同一間教室裡一起學習,成績卻有高低?除了天賦之外,避開偽勤奮的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很重要。
第一:養成反思的好習慣。
隨著自主意識的提升,同學們陸續學會了思考。
如果,大家將反思的能力,應用在學習生活中,將會受益匪淺;通過反思,大家會明白,什麼是高效的學習,哪些地方需要改善,從而讓學習變成一種事半功倍的事情。
走進初中校園後,大家將會有時間不夠用的錯覺。
一個擁有反思能力的人,將會形成一定的時間觀念,他會重複利用自己的時間;既能把握住課堂去提升,也能利用碎片時間去查漏補缺,從而讓成績在潛移默化中提高。
對於許多學霸來說,他們恰恰熱衷思考,所以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輕鬆提升自己的成績,成為班級裡的佼佼者。
第二:著重知識點的把握。
若想避開偽勤奮,大家需要在學習生活中,抓住最重要的環節。
對於初中生而言,許多同學好高騖遠,課本上的知識點還沒吃透,就希望通過大量的刷題,來提升自己的成績,結果只會事與願違。
針對這種偽勤奮的現象,大家不妨學會返璞歸真,將著重點放在教材上。
同學們在反思中,找到高效的學習方法,也能夠逐漸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那麼知識的掌握和記憶,將會變得更加輕鬆起來,也會避免許多遺忘現象的產生。
當大家將基礎知識吃透了,將基本的題型掌握了,那麼在解題的過程中,將會更加遊刃有餘,輕鬆實現學習的遷移。
初中三年,是同學們備戰中考之時。
大家一起學習,成績還會有高有低,時常會讓一些學生迷惑,認為自己與其他學生相比,缺乏學習的天賦和潛質,實際上並不然。
希望各位同學,都能夠掌握各門學科的規律,通過反思提升學習效率,也能著重教材將基礎打牢,想要提高自己的考試分數,將會變成水到渠成的事情。
歡迎關注教育錦囊,持續分享有趣、有用的教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