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是孩子面對的重要分水嶺,成績下滑有原因,父母需用心應對

2020-12-10 豆媽逗娃

豆媽家的大寶今年上了初一,即將面對人生中的重要分水嶺-中考。

面對中考接近40%的淘汰率(這部分孩子無法升入高中,需要去職高),以及重點高中的高升學率(有數據顯示,進入985和211學校的學生絕大多數都來自於各地的重點高中),讓大家無法忽視中考的重要性。

如果說小學是一個普及性的教育,那麼初中則帶有選拔性和淘汰性。

初中的課程明顯難於小學課程 ,從原來的語數英三門主課一下子增加到八門。雖然物理和化學在初一的時候還沒有涉及,但是,地理、生物、信息這種偏理科的科目已經開始學習 ,且地理在初二就會進行會考,並計入中考成績。而歷史、政治的學習難度也比較高,僅僅靠小學時候的死記硬背,是很難取得好成績的。包括語數英三門大主課的內容難度和學習難度也明顯提升。甚至,現在體育也納入中考,並且分值越來越高。

所以,很多家長會發現,孩子在小學階段經常能取得90分以上的成績,甚至是100分,但到了初中,成績可能出現大幅度的滑坡,甚至有的孩子會出現不及格的狀況。

這種心理落差,對家長和孩子都會形成不小的影響。

小學的「學霸」上初中後成績下滑

我家大寶在小學階段整體學習算是比較優秀的,也被學校頒發過「學霸」獎狀。後面,因為家庭原因,大寶在五年級轉學,又碰到了今年的特殊狀況,在小學畢業考當中,大寶發揮並不理想。但這個成績在進入初中後,仍然在班級中排到了第6名。

本來想著可以重振旗鼓,但沒想到第1次月考,大寶就遭遇了滑鐵盧,名次直接下滑到了第13名。生性樂觀的大寶也似乎受到了一些打擊,後悔不應該輕視考前的複習(考試前的周末,大寶不肯多複習,忙著去看她的課外書)。她說了一段很經典的話:「小學的時候,臨時抱佛腳,還能抱得上。但是到了初中,8門課同時考,真是抱不過來了!」

考試後需分析總結並找到解決方案

在考試之後,我們拉著大寶首先分析了一下第1次月考失利的方面。

首先,語文作文徹底跑題,被扣了20分。其次,地理只考了77分,而其中錯的大部分題是關於各大洲各大洋在東西半球當中的位置,以及公轉、自轉相關的問題。其它各科,除了英語得了滿分外,都是不上不下的分數。最後,就是書寫分總計扣了20分,不是因為字寫得不好,而是因為有塗畫的地方。

分析完各科試卷之後,我們就跟孩子一起制定了下一次考試,也就是期中考試的目標,我們讓大寶自己來確定,這個目標得是「墊墊腳」能夠達成的。然後,針對這次失利的方面給出改進方案。

1、重點突破地理學科

地理號稱是文科中的理科,既有很多需要記憶的知識點,也有一些需要理解和思考的部分。地理的每一章內容,可自成體系,相對獨立。想要學好地理就需要把每一個章節的知識脈絡理清楚,而且要配合圖形進行學習。地球儀和地圖冊是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

於是,我們就給大寶選購了初中地理筆記以及地理空白地圖冊等學習資料。幫助孩子用思維導圖、地圖等方法來記憶知識點。

2、分體裁閱讀作文選

初中語文卷120分的滿分,有50分在作文上,作文能否寫好,跟語文成績的高低關係很大。

在小學階段,我們從來沒有給大寶報過作文班,這是因為我們覺得廣泛的閱讀才能夠讓孩子打下良好的語文基礎,而好作文要靠的底層能力是孩子自己的觀察、思維、理解、創新等。

那時候,大寶對自己有感觸的題材會寫得非常出彩,也曾入選過省級作文大賽。但是,對於她自己沒有感觸的題材常常寫得不得章法。因為在小學時候的作文佔比並沒有那麼大,而且相對簡單,總體而言,大寶還是能夠得到高分。

現在進入初中以後,我們發現如果繼續讓大寶完全得天馬行空,可能在考試當中已經難以取得比較好的成績了。

所以,我們選擇了一些含有各種題材的作文選,裡面還會對文章進行講解,比如這一段為什麼要這樣寫,這樣寫好在哪裡。但是,我們沒有要求孩子背誦範文,只是讓她記下一些比較優美的句子或者名言名句,重點是培養她寫作文的思路,或者說,是一種寫文章的語感。

同時,我們依然很支持她廣泛地課外閱讀。這是繼續積累文學功底和素材的過程。

3、培養「想好後,再下筆」的習慣。

針對她卷面扣分多的狀況,我跟孩子的班主任做了溝通,發現如果是在草稿紙上寫出了大部分思路再謄抄到試卷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因為沒有那麼多時間。這就需要在平時鍛鍊孩子,一定要在頭腦當中把思路確定清楚再下筆。

所以,在後面每次做作業時,我們都有意識地讓孩子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而且要儘量不在卷面上塗畫,努力做到一次性寫對。

經過一個月的努力,大寶在期中考試當中確實有了很大的進步,地理上升到了89分,語文作文也提分不少,班級和級部排名也有了顯著的進步,達成了她給自己設定的目標。達成目標,我們就「狠狠地」誇獎了大寶,豆爸還送給大寶一個帶溫度的杯子(其實就是單位活動獎勵的),大寶為此高興了好多天,說自己憑實力拿到了獎品。

但是,這次考試中,也有一些遺憾的地方。首先,大寶的書寫分依然扣了很多,看來這一點不是短時間內能夠調整的,需要繼續努力(這點應該在小學階段就注意培養)。同時,這一次考試當中,孩子的政治和歷史得分又偏低了一些,並表現出了一些對文科的「不喜」情緒(因為她覺得自己的理科都考得不錯)。

看來,進入初中後的適應之路還遠遠沒有結束,我們依然需要針對孩子的狀況,不斷地調整。

還好,當我們自己沒有好的辦法幫助孩子解決時,可以通過借鑑專家和別人的方法,以避免走彎路。

比如這本放在我桌頭的《陪孩子走過初中三年》就要推薦給大家,我們幫助孩子調整的很多方法都是從這本書中獲得的。

這本書的作者餘敏,是一位有著20年一線教學工作經驗的教師。她在書中沒有長篇大論地講理論,而是結合了很多真實案例,給出了拿過來就能用的有效解決方法。

她不僅在書中講述了整個初中階段的特點,以及家長需要重視的關鍵問題。

還將初中三年當中每一年的特點以及家長的注意事項和需要做的事情都進行了講解。

同時,她還針對初中各類學科的特點給出了正確的學習方法。

包括青春期怎麼讓孩子更順利地度過,家長跟男孩和女孩應該怎麼進行交流,也給出了詳細的方案。

上網、追星、飲食、運動……,關於初中三年中,孩子可能面對的各種問題,于敏老師也都給出了解決方案。

可以說,這本書就是中學生家長的寶典。

這本書原價35元,現在活動價29.9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入手。

一頓午餐錢換得一本好書,用一套好的方法,陪孩子順利走過初中三年!

相關焦點

  • 孩子成績下滑又叛逆,可怕的「三年級現象」,父母如何幫娃度過?
    小學三年級才是孩子最重要的一年 其實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三年級現象,明明以前學習成績很優異,結果到了三年級成績下滑。 不光父母很煩惱,孩子也跟著上火,常常會有叛逆表現。
  • 優秀孩子初中成績下滑?五招提升青春期意志力,助孩子長跑的能力
    01「我家孩子初一學習成績挺好的,今年初二,成績直線下滑。」「我家也是,今年這成績出來會嚇死人,急死人啊!」「我家孩子成績跟過山車似的,一會高一會低的,我這心臟哪兒受得了啊!」其實這是初中的普遍現象,我們常常會這麼說:小學好不算好,初中學好才算好,初二是個分水嶺,初三天上和地下。就像上面兩個家長描述的一樣,很多孩子小學成績一直都很優秀,初一依然優秀。為什麼突然到初二孩子的成績就下滑的厲害?其實,造成初二學習成績下滑的原因很多。
  • 初中學霸到高中成績下滑,難度提高是表層原因,學習能力是關鍵
    初中和高中是學習階段中的一個分水嶺。有許多初中生,他們都有出色的學術成就,但當他們上高中後,他們的表現明顯下降。一些學生滑了一段時間,然後慢慢回到了原來的水平;而其他人則束手無策,放棄了自己。面對這種情況,大多數父母認為是孩子的智商問題:由於高中的知識困難程度遠高於初中,孩子的智商無法跟上,所以造成學習成績下降。
  • 小學成績好,初中直線掉,是何原因?
    經常聽到有的父母抱怨:「我的孩子小學時成績非常好,上初中後突然就下滑了很多,真不能接受」。其實這種現象並不是個例,究竟是何原因?作為一名既教過小學又教過初中的教師,我談談自己的看法。我們知道上初中後,你孩子的周圍同學是各個小學六年級畢業生匯集過來的,高手雲集,以前你孩子只需要同本校優秀學生競爭,現在要和各個小學畢業生裡面的高手過招,成績排名出現下滑是正常現象。這種下滑是相對的,這就好比你以前在10個人裡面排名第2,現在在20個人裡面第四,這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成績下滑,不必過於擔心,要調整好心態,不計較一時的得失。
  • 為啥很多學生初中是班裡的學霸,到了高中成績直線下滑?原因現實
    文|秘籍君不知道大家發現一個現象沒有,就是很多學生初中成績特別好,幾乎是班裡的學霸,但到了高中好像就不行了,成績直線下滑。堂妹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代表。當初小學初中的時候都是班裡的前3名,可以稱得上班裡的學霸,各科老師都讚賞。
  • 為什麼你家孩子小學成績好,中學成績差?有多少父母知道原因呢?
    有不少家長在群裡求助:自己的孩子小學的時候,成績非常好,特別是在二三年級的時候,經常考100分,但是到了初中之後,成績卻一落千丈。這估計是不少父母頭痛的事情,以前那個愛學習,成績名列前茅的孩子,但是上了初中之後卻變成了年級倒數,曾經那一顆愛學習的心,一下子被現實打碎了!最後的結果就是:孩子不願意面對學習,逃避現實中的自己,當他越逃避學習,反而越多知識不懂,最終就是徹底變成了現實中被「遺棄」的孩子。
  • 做好這幾點,孩子成績不下滑
    差不多進入初二學年的時候,原本懂事聽話的孩子,忽然之間就變了一種性格;面對父母的要求,他們學會了頂嘴,甚至還會處處與家長「對著幹」。他們渴望人際交往,對遊戲有濃烈的好奇心,還會產生早戀的想法等;如果大家缺乏自制力,很人容易面臨成績下滑的現象。
  • 八年級成績下滑原因及應對策略
    初二是整個初中最重要的階段,這個時期學習必須全力以赴。有句話叫:初一不分上下,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那麼初二為什麼會成績下滑,出現兩極分化呢?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1.學習的思維方式還停留在小學階段。 小學由於內容簡單,孩子只要聽話,自己努力,家長再抓抓一般成績都會不太差。 然而,在這好成績背後,不少小學生此時就已經種下了「初二分化」的種子。 比如:學習靠死記硬背的,好成績靠小聰明,記憶力好,臨陣磨槍就出成績,但學習習慣並不好、知識面很窄等等。 因為學習的實質並不在於知識量的多少,而在於學習過程中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
  • 《終身成長》:小學成績好,初中成績下滑,是什麼原因?
    我跟我的同桌一起從小學升到初中,分到了不同的班級。小學時處處壓我一頭,每次都比我成績好,可是升上初中,儘管她看起來更勤奮了,成績卻一次不如一次,最後失去了信心,畢業之後就去打工了。可是自從進入初中之後,成績逐漸下滑,初一還問題不大,到了初二就下滑得非常厲害。為此她爸媽沒少罵她,但效果不是很大。
  • 「三年級現象」家長聽過嗎,面對成績下滑洪流,家長如何正確抵制
    孩子的成績是家長時時刻刻都在關注的,每次成績稍有波動,父母就會緊張的不行。孩子的小學階段是比較重要的打基礎階段,孩子成績稍有下滑,在家長心中都是天崩地裂般的存在,這種情況大多數發生在孩子3年級的時候。孩子上了三年級,成績突然下滑,家長著急玉紅家孩子正上小學三年級,本來一二年級孩子學習成績還挺好的,上三年級之後,成績突然下滑。孩子的試卷玉紅也看了,她輔導孩子一些錯題的時候,發現了孩子的問題。
  • 孩子初中成績很好,高中成績變差了,原因是什麼
    很多時候,家長總是會想為什麼孩子初中成績很優秀,但是到了高中就變差了。其實並不是孩子的成績變差了,而是競爭變激烈了。每一次升學可以說就是一次分水嶺,層次間距也會變得更密集。作為家長要自信,要起個榜樣作用帶著孩子向上,家長的作用就是領跑,等到孩子能獨立向前了,家長的使命也就完成了。家長應該給孩子培養自信、毅力,應該讓孩子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成績固然重要,但是永恆的信心,持續發展的毅力更重要。很多時候,孩子在初中時很優秀,到了高中時變的差,其實更多的是因為沒有想到,沒有見過新環境,新生態,這就是所說的缺少「挫折教育」。
  • 小學初中成績很好,高中卻斷崖式下滑?「偽學霸」的孩子不如學渣
    偽學霸指的是小學、初中成績門門拔尖,但是到了高中就慢慢跟不上進度,成績「斷崖式下滑」,一落千丈,和真學霸呈現了兩種不同狀態的一部分學生。小欣就是典型的「偽學霸」,因為從小生活在書香門第,父母都是老師,管理比較嚴格,在學校又特別受老師重視,而她自己也非常認真聽話,成績想不好都難。
  • 為什麼孩子小學成績好,到了初中、高中就不行了?
    初二確實是很多優秀學生分水嶺的一個年級,這個時候,家長需要關注的是孩子的情緒狀態和神經反應彈性,而不只是簡單的作業和成績。7月31日,陝西中考成績出爐,而我也收到了來自幾個中考學生家長的反饋,最終,來做動力催眠訓練改善孩子考前狀態的學生都獲得了600分以上的成績。
  • 讀初中時成績排名靠前,到高一的時候成績下滑,如何應對這個問題
    按照往年經驗,一定有一部分學生在初中時學習成績優良,等到高一期中考試,成績下滑,這是現在學生和家長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面對這個難題應該怎麼辦?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今天我們就聊一聊高一期間學生成績下滑的這個話題。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部分學生高一學習成績下滑的。最主要就是思想意識淡薄,因為能考上高中的學生,智力方面應該沒有很大的差別。
  • 細述初二成績下滑的原因和應對策略,有效規避「初二現象」的產生
    對於每一位即將升入初二的同學來說,初二是個重要轉折點,各科的難度會比初一有比較明顯的提升,如果同學們不能適應這種變化,就會在初二階段出現學習成績下滑的現象,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初二現象」。在這裡,我想就「初二成績下滑」的原因和應對策略談幾點個人想法:
  • 力學是初中物理的分水嶺
    物理是一門極為重要的學科,可以說,高中的文理分科,主要是能不能學好物理來決定的,因此,掌握物理的學科特點,提高學習效率
  • 英語成績初中強,到了高中就下滑,怎麼破?
    結合我自己的經驗,我認為如果初中英語成績特別好的話,到了高中是不可能出現直線下滑的現象的,或者換句話說,在我看來,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初中基礎打的非常牢固的話,到了高中想下滑都不可能!所以在這裡我想重點分析一下,如果孩子成績出現下滑的幾種原因,以便能幫助找到癥結所在,讓孩子能重回巔峰狀態:1、進入高中,從原有的班級前幾名到現在的排不上名次,心理落差導致對學習失去興趣!
  • 很多學生初中成績優秀,高中直線下滑,是努力不夠嗎?答案很殘酷
    文|秘籍君 不知道大家發現一個現象沒有,就是很多學生初中成績特別好,幾乎是班裡的學霸,但到了高中好像就不行了,成績直線下滑。 堂妹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代表。當初小學初中的時候都是班裡的前3名,可以稱得上班裡的學霸,各科老師都讚賞。
  • 兒童成長規劃|孩子疫情期間成績下滑到底是什麼原因?家長必看
    不少家長有著這樣的困擾:為什麼我的孩子一到初中/高中就開始成績下滑了?對於中學生來說,造成學習成績差異的關鍵因素,不是智商,而是情商。其中包括孩子在遇到困難時的情緒調節能力和專注力水平。還有的父母主觀的認為,是孩子不求上進,故意不好好學。但是哪有孩子天生不想做個爸媽愛、老師疼的好孩子?所謂的故意不好好學,只是因為不相信自己能做到而已。
  • 初二學生及家長必看:如何從容面對初中的分水嶺?
    比如,作業拖拉,上課開小差,學習不思考,有問題不提問,缺少課外拓展,知識面窄等。這些都是為日後的學習埋下了不良的種子。簡單說,一部分學生在這個階段的學習是浮於表面的。初一,作為小學和初中的過渡,知識難度不大,很多學生依靠自己六年級的基礎也能夠取得不錯的分數。有些家長會要求孩子拓展知識,除了學校內的課業,還會進行一些補充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