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現象」家長聽過嗎,面對成績下滑洪流,家長如何正確抵制

2020-12-11 奶豆育兒

孩子的成績是家長時時刻刻都在關注的,每次成績稍有波動,父母就會緊張的不行。

孩子的小學階段是比較重要的打基礎階段,孩子成績稍有下滑,在家長心中都是天崩地裂般的存在,這種情況大多數發生在孩子3年級的時候。

孩子上了三年級,成績突然下滑,家長著急

玉紅家孩子正上小學三年級,本來一二年級孩子學習成績還挺好的,上三年級之後,成績突然下滑。

孩子的試卷玉紅也看了,她輔導孩子一些錯題的時候,發現了孩子的問題。問他一道題,讀了好多遍題目就是不明白,像沒往心裡去一樣。

爸爸媽媽教他怎麼解題,等到換一個數,孩子又不懂了,就是轉不過來彎,好像腦子沒開竅一樣,懂得字面上淺顯的意思,每次內容深一點,孩子就不懂了。

玉紅因為這件事頭疼的要命,每次輔導功課都是大呼小叫的,到最後孩子還是不懂,結果大人孩子對著哭

玉紅家的孩子就遇到了「三年級現象」,孩子的成績下滑,其實都是有跡可循的。

三年級現象,到底是怎麼回事

小學教育界一直有這樣一句話口口相傳,一二年級不相上下,三年級開始分化,四五年級天上地下。

▲三年級的孩子自主意識更強

三年級是孩子小學六年的一個分水嶺,到了9歲或者10歲左右,孩子上三年級,但是這個時候正是孩子步入青春期的開始。

青春期的孩子,心理和生理都會發生一些變化,孩子的自主意識增強,會有反抗家長和老師的一些小想法,所以面對學習,可能不會「很聽話」。

心理學家認為,7-11歲的孩子,正處在簡單目標運算的階段,但是對於更深層次的邏輯思考,可能不是很了解。

三年級的知識更複雜了

小學一二年級都是打基礎的年級,到了三年級知識會變得複雜一些,多了英語學科,而且數學題更需要空間想像。

這對孩子的基礎知識儲備和理解能力是一個很大的考驗,不少的同學成績會陷入下滑洪流。

孩子成績和什麼因素有關

孩子的學習基礎

在一二年級沒有好好學習基礎知識,連基本的運算都不會的話,面對更複雜的題型,理解起來更困難。

而學習是一個循環的過程,基礎越好孩子成績越好,也會更加愛學習;基礎差、理解能力差,學習成績自然也差,孩子就更加不愛學習。

孩子的專注力

專注力是決定孩子能不能認真學習的關鍵,專注力好的孩子,上課的時候能夠更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力,接收的知識也更多。

反而專注力差的孩子,不論是上課還是上自習的時候,都是看兩眼書玩一會,不是玩玩橡皮,就是扣扣手,這樣知識根本記不住,成績自然不好。

孩子的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可以分為很多,對題目的理解能力、對運算公式的理解能力等等,不理解自己學的東西,自然成績不好。

面對孩子這些方面的問題,家長就開始發愁,孩子的成績可怎麼辦。

家長如何正確控制孩子的成績下滑洪流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的專注力在1-3歲就可以開始培養了,小寶寶不還聽不懂媽媽的話,這個時候媽媽要做的是保護孩子的專注力。

專注力都是在日常小事中養成的,大概2-3歲的寶寶專注力時長在10分鐘左右,5歲左右的寶寶專注力能達到15分鐘左右,10歲左右的孩子專注力才能達到20分鐘。

培養專注力的比較關鍵的一點就是,孩子在進入專注狀態的時候,家長不要打擾,比如孩子發呆、做作業、玩的時候,家長不要突然打斷或者加入。

重視平時學習習慣的養成

小學是學習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寫作業、做題、上課如何記筆記等學習習慣,都是在這6年期間養成的。

老師能在上課的時候把控一下孩子的狀態,在家的時候,就需要父母來培養了。

書本知識的預習、學習和複習,能不能自己整理好書包文具,做完作業會不會檢查等這些習慣,都會影響孩子的成績。

應對三年級成績泥石流,給大家推薦《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

小學六年的生活是很特殊的,關係到孩子一生。如何陪孩子安全走過小學這六年,家長就要多做功課了。

一年級孩子剛剛步入新的環境,家長要做的是幫孩子平穩心態,沉下心學習。

二年級是孩子打好學習基礎的重要階段,讓孩子愛上學習,對學習充滿興趣,是家長要做好的事情。

三年級應該改正孩子的學習壞習慣,引導孩子掌握學習重點,愛上閱讀。

四年級知識更難了,家長應該換一種思維方式引導孩子學習才是重點

五年級和六年級,孩子可能有了自己小心思,如何掌握學習和情感的平衡,和孩子溝通情感問題,是家長的首要責任。

這本書的主編于敏老師,有著20多年的教學經驗,她結合自己教過的學生,總結孩子1-6年級分別可能遇到的問題,給出具體的解決方法。

引導孩子學習,到跟孩子交流情感,這本書都有具體的操作方案,我是真誠建議家長入手一本的。

原價35元,入手價29.8元,面對三年級現象,家長絲毫不慌!點擊下方連結購買,二十多元承包孩子6年的小問題!

相關焦點

  • 三年級現象對學生影響很大,家長要重視起來,避免學生成績下滑
    三年級現象:所謂的三年級現象,其實幾歲學生的一種學習的形式,有些學生在進入三年之後就開始不認真學習了,學習習慣和學習方式都會存在很大的問題,這是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身心健康發展的,所以這種現象就被大家稱之為「三年級現象」。
  • 孩子成績下滑又叛逆,可怕的「三年級現象」,父母如何幫娃度過?
    家長圈中流傳著:「三年級是坎兒、三年級是坑,三年級的孩子成績保準降!」 相信很多父母都發現自家娃,明明一二年級成績都挺好的,怎麼到了三年級學習成績就滑坡了呢?
  • 孩子復學後成績下滑,家長該如何面對?
    新的問題出現了,月考、摸底考後,成績嚴重下滑,家長們特別著急上火。上火的是,馬上要到來的小升初分班考試、中考、高考等,當下孩子的成績該如何面對呢? 一位馬上要參加高考的學生,摸底考成績比預期低了近一百分,面對這個成績,孩子非常淡定的說,沒事,還可以復讀。家長卻坐不住了,說,那你想都別想。
  • 成績滑坡的「三年級現象」:家長要狠抓3個策略,幫娃順利度過
    有經驗的老師常說:到了三年級,孩子逐漸分成兩派。一派成績穩定,學習越來越積極主動;另一派成績下滑明顯,逐漸對學習失去興趣。這個說法也得到很多家長的共鳴:明明二年級還能考90多分,到了三年級就只能考80來分,再也不是之前的小學霸了。
  • 警惕小學「三年級」現象,二升三的重要階段,家長要正確教育孩子
    警惕小學「三年級」現象,二升三的重要階段,家長要正確教育孩子二年級,孩子能考90多分甚至滿分,怎麼到了三年級就總考70、80分了呢?而且,孩子從三年級開始還變得更讓人費心:壞習慣增多了、膽敢和大人頂嘴了……,其實就是因為「三年級是道坎,更是分水嶺。」各位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幫助孩子渡過難關。
  • 孩子三年級換了數學老師,成績直線下滑,家長:老師教不好?
    我們經常看到一種現象,孩子低年級時數學成績還不錯,可是,一到中高年級,成績直線下滑,這時家長很不理解,我的孩子怎麼退步這麼厲害?是老師教不好吧?所有的一切都怪到老師頭上,家長認為新換的老師不會教!其實,很多孩子在一二年級時之所以能考高分,是因為這時候主要考查計算類的題目,思維含量不大,那些簡單的計算題,經過不斷地訓練,大部分孩子都能熟練掌握。
  • 「三年級現象」聽說過嗎?孩子學習成績好不好,三年級是決定時期
    養娃心得:有一位有經驗的老師說:孩子能不能上一本,從三年級的成績就能看出來。也有其他老師總結到:三年級是孩子學習成績的分水嶺,如果三年級學習好的話,那麼以後的成績肯定也不會差。在教育界,這個被稱為「三年級現象」。
  • 開學季,家長要注意三年級分層現象,早發現早防範
    三年級現象三年級現象就是俗稱一二年級的成績好,到了三年級突然出現了成績下滑。三年級是道坎,是小學階段的分水嶺。很多人認為這是在誇張,其實不是。這樣現象的出現是正常的,家長只要及時發現,就能很快地改變這種現象。這也就是說,三年級現象家長還是要重視。
  • 對「三年級現象」家長無法無可奈何?試試這四種方法
    在一份「學生日常行為表現」的問卷調查中,三年級的學生們可能會命中其中的多條甚至是全部,生活中孩子開始和之前大不相同,另外在學習上的表現也會有明顯變化,這就是一些家長們常說的「三年級現象」。「三年級現象」指的是學生進入小學三年級後,學習成績以及行為上開始出現的變化,比如在1、2年級的學習中可以輕鬆拿到高分。
  • 孩子一二年級成績優異,三年級成績大跌:如何避免「三年級現象」
    很多家長從孩子進入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比較關注孩子的考試成績,如果孩子經常考100分,家長就會鬆了一口氣,進入三年級後,覺得孩子打了,花在孩子身上的精力和時間也就少了。但是,家長應該聽過「三年級現象」,一二年級孩子成績優秀有時候是「虛假」的現象,是不是真優秀,到了三年級乃至更高年級就可以看出來了。
  • 三年級現象:從三年級開始,孩子出現成績下滑,跟同學拉開差距
    孩子在一二年級考試分數挺好的,怎麼三年級一下子就跌到65分了,原本挺愛讀書的,結果課外書也不喜歡看了,上課也心不在焉,很簡單的題目也粗心大意看錯題幹,文不對題……從三年級開始,很多孩子開始出現成績下滑,跟同學開始拉開差距,越來越不喜歡上學了,這成為大部分家長跟老師的困擾。
  • 孩子即將上三年級的家長注意了,這個問題再不重視,就晚了
    有小學老師說過:三年級各科能維持在95分以上的,高考基本能考上一本。雖然話說得有點滿,但三年級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小學時期,三年級是最重要的階段,孩子的科目增加,難度加大,試題由具體向抽象轉變,如果孩子能適應下來,後面的學習就相對容易點。在三年級階段,家長肯定也聽過「滑坡」這詞,如果不重視起來,就晚了。
  • 三年級現象在低年級也會出現,語文想考100分,家長孩子如何應對
    三年級也一樣,所謂現象,都是因為沒有更好地適應學習難度的變化,一二年級語文還能常考100分,到了三年級,語文考80分,90分是正常的,家長有了心理落差,認為考不了滿分就是學習能力下降了,並不是這樣。到了三年級,語文學習的成績被一下拉開了,跑在前面的同學偶讀是學習習慣好、自覺性強、對基礎知識的學習很紮實,落在後面的同學,學習上沒有自主性,寫作業拖拖拉拉,特別依賴家長的管教和督促,在寫作業等練習上花掉了大量的時間,所謂的學習積累也無法開展,一旦落後了,就一直落後,搞得家長和學生都很疲憊,認為是吃了「三年級現象」的虧。
  • 三年級現象要留意,家長和老師配合得越好,孩子的教育就會越成功
    文:超媽最近,有不少家長抱怨道:說自己的孩子今年上小學三年級了,也不知道什麼原因,成績出現了大滑坡。孩子剛上小學的一二年級,成績很好,每次考試各科成績都是95分以上,考滿分也是經常的事。自從這升入了三年級,孩子就好像換了一個人似的,考試總是不在狀態,有的科目甚至不及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遇到「初二現象」,家長怎麼辦?做好這幾點,孩子成績不下滑
    多種因素的影響之下,在初二這一年,一些學生的成績,迎來下滑的現象。他們渴望人際交往,對遊戲有濃烈的好奇心,還會產生早戀的想法等;如果大家缺乏自制力,很人容易面臨成績下滑的現象。作為孩子的父母,如果能夠做好這幾點,孩子成績不下滑,甚至還有可能,藉機獲得脫穎而出的機會,變成班級裡的一名學霸。
  • 小學英語成績下滑是什麼原因?家長該如何解決?試試這4個方法>
    假期給孩子輔導作業,已經成為家長們頭疼的頭號事件。很多家長表示數學和語文還是勉強,英語就難了—知識點都忘了,發音也不準,根本就不能輔導孩子。而且很多孩子三年級開始英語成績就直線下滑了,家長只能是又著急又無奈。
  • 三年級數學考試成績出來了,孩子考得不理想,家長擔心三年級現象
    親戚家的女孩子今年上三年級,期中考試數學考了88分。這在過去是從來沒有過的現象,一二年級就算不是滿分,但是也從來沒有掉過95分,可是現在居然考了88分。親戚非常焦慮,覺得這次成績不好,除了跟上半年沒有上學,二年級下冊的基礎打得不牢有關,還擔心這就是所謂的三年級現象。
  • 「三年級現象」是道坎兒,家長定要重視,莫讓它毀了整個小學階段
    三年級是道「坎」 三年級孩子的家長和老師都常說:「三年級是道坎兒」,因為孩子在進入三年級後,會發生小學階段很重要的轉折期。 基於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三年級也是培養學習能力、情緒能力和意志能力的最佳時期。 但進入到三年級後的孩子,常常會出現「三年級效應」。「三年級效應」指的是:孩子在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非常優秀,但到了三年級之後,成績不斷下滑,甚至出現了厭學的情緒。
  • 初中生英語成績不斷下滑的原因和解決辦法,老師和家長都該看看
    初一年級英語成績一片大好,初二年級有所下滑,初三年級成績一落千丈。這是大部分初中生英語成績的真實情況,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如何杜絕此種情況的發生呢?英語成績逐漸下滑的原因現在全國的小學生從小學三年級就已經開始學習英語了,小學四年的英語學習,讓孩子對英語有了初步認識。(筆者並不贊同小學就開始學習英語,尤其是廣大的農村地區,英語老師素質參差了齊,有時候老師教的就是錯的,開始就走歪了,再修正過來難度太大)。
  • 家長困惑,孩子一二年級滿分三年級成績下滑,是換老師的原因嗎
    很多三年級的家長一直問我這樣一個問題,孩子在一二年級的時候,成績很好,雙百的情況經常有,而到了三年級分數就降低了很多,是換了老師的緣故嗎?這裡邊有一些我曾經教過的學生,因為升級和換班的原因,上課的老師也跟著換了,但到了三年級成績下降,原因不是換了老師,而是學習結構發生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