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績下滑又叛逆,可怕的「三年級現象」,父母如何幫娃度過?

2020-12-13 騰訊網

家長圈中流傳著:「三年級是坎兒、三年級是坑,三年級的孩子成績保準降!」

相信很多父母都發現自家娃,明明一二年級成績都挺好的,怎麼到了三年級學習成績就滑坡了呢?

以前學習名列前茅,現在成績直線下降

閨蜜盈盈跟我抱怨,說她家孩子最近成績開始下降,以前可都是名列前茅的,拿滿分都見怪不怪,怎麼現在到了三年級,成績開始直線下降了呢?

而且閨蜜一直覺得自家娃還是很聰明的,以前只要教一遍,基本就會了,怎麼現在如此普通,連孩子也有些叛逆了。

盈盈又發現女兒班級的其他一些同學,以前成績一般,現在學習特別好,越來越穩。閨蜜又看了看孩子的成績,不禁有些發愁,這到底是咋回事?

小學三年級才是孩子最重要的一年

其實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三年級現象,明明以前學習成績很優異,結果到了三年級成績下滑。

不光父母很煩惱,孩子也跟著上火,常常會有叛逆表現。

很多人都說初三、高三才是孩子最重要的一年,但並非如此。

如果孩子在小學的基礎沒打好,到了初中肯定是跟不上學習,高中更是空談。

而小學階段最重要的就是三年級,三年級是孩子們成績的分水嶺,更是直接影響高考。

「三年級現象」的孩子都存在哪些表現?

▶ 成績下滑嚴重

一二年級時,孩子考試時經常拿滿分,學習成績也是數一數二的,但少了三年級以後,別說滿分了,連過90分都有些費勁了。

而且孩子在面對做過的錯題時,也學不會舉一反三了,導致錯誤率越來越高,成績下滑嚴重。

▶ 課上、課下效率變差

孩子學習沒有方法,上課時的效率越來越差,注意力不集中,不認真聽課,回答問題也沒那麼積極了,導致完成課後作業時效率低,經常寫到大半夜。

▶ 孩子頂嘴、不聽話

孩子有時候會變得很叛逆,總愛跟大人頂嘴,變得不聽話起來。

為什麼孩子會出現「三年級現象」?

1)超前教育的「鍋」

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在上小學時,能夠更好的適應,於是就讓孩子去幼小銜接班,進行超前學習。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曾說:讓孩子超前學習的教育,可能對個別孩子試用,但對於絕大多數的孩子來說,是行不通的。

因為有了超前學習,所以孩子在學習一二年級的知識時,會非常輕鬆,學習成績也不錯。

但到了三年級以後,孩子面對的就是從未接觸過的內容,在學習過程中會變得手忙腳亂,這就導致孩子成績下滑,自信心受挫,同時會變得有些叛逆。

雖然是超前的鍋,但並非是主要原因,其實只要孩子學習方法對,心態放平,就算超前學習過,成績還是好的。

2)學習難度在增加

一二年級所學習的內容都是最基礎的,所以只要孩子肯下功夫背誦,成績都會不錯,所以是看不出差距的。

但有些地方三年級才開設英語,而對於一些沒接觸過英語的孩子來說,會很吃力,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學習。

而數學、語文的學習難度在增加,孩子忙不過來,成績下降是必然的。

3)閱讀能力在提升

到了三年級以後,課外閱讀知識的比重佔了6成以上,如果孩子只靠課本的那點知識就想拿高分的話,是不太可能,還需要課外閱讀量的支持哦。

而且家長要明白閱讀能力差,受影響的不只是語文,所有科目都需要閱讀能力的,這樣才能更好更快的讀懂題目。

4)數學成績有些偏科

有些孩子在一二年級時,語文成績一直都比數學好,但父母並沒有在意,所以就導致了孩子三年級時,出現偏科的問題,而且會越來越明顯。

父母如何幫娃度過三年級這道兒坎?

1. 做好親子陪伴,幫助孩子養成正確學習習慣

對於小學階段來說,正是培養孩子正確學習習慣的好時機,特別是在小學低年級時,因為控制力有些差,還是需要家長的陪伴和引導。

5個博士1個碩士,教育家蔡笑晚將六個兒女都培養成人才,他將教育孩子看成自己的事業!每天晚上,他和妻子都會坐在燈下讀書,給兒女樹立榜樣。

而陳美玲不僅僅是歌星,更是親手把三個兒子送進了史丹福大學。她表示小學階段一直都在陪孩子寫作業,直到初中才停止。

而且每晚她除了檢查孩子的作業外,還會與孩子共同預習第二天上課的內容,親子陪伴的功課,她做的非常到位!

2. 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孩子打好翻身仗的根本

教育學佳尹建莉曾說:「小學,沒有所謂的學業落後,也不存在絕對的成績優秀,一切都能逆轉,而逆轉的力量就是課外閱讀。」

2020年重慶高考理科狀元謝欣穎,726分考入北京大學。

採訪謝爸爸時,詢問他的教育方法,他只說了一句話:「從培養孩子養成好習慣開始。」

謝爸爸從小就開始培養欣穎的閱讀能力,1歲時開始給他講繪本,慢慢的,變成了孩子養成了習慣,每天都會拿出時間進行閱讀。

而2020年湖南高考理科狀元杜青雲,看書是他最大的愛好,特別喜歡看《資治通鑑》、《史記》。

絕大多數的學霸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愛閱讀,閱讀能力都很強!

家長要清楚,閱讀能力強的孩子,不光智力背景更豐富,專注力會更集中,而且邏輯思維也會變強。

所以從現在開始,父母要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爭取打個漂亮的翻身仗!

3. 發揮長處的科目,從而帶動短處科目

孩子偏向某一科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本身就不喜歡、沒有學習方法、老師講課風格等等。

大多數的家長第一反應就是狂補孩子的短處,但陳美玲並非如此,她會讓孩子專研長處的科目,發揮其最大的優勢,因為這樣能增強孩子在學習方面的自信。

然後通過擅長科目來帶動短處科目,至少孩子對學習是不抗拒的,那麼就能一點點努力來拯救短處科目。

其實孩子偏科,父母千萬不要太恐慌,幫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礙,會的發揮到極致,不會的一步步提高,孩子的成績想不上來都難。

相關焦點

  • 成績滑坡的「三年級現象」:家長要狠抓3個策略,幫娃順利度過
    有經驗的老師常說:到了三年級,孩子逐漸分成兩派。一派成績穩定,學習越來越積極主動;另一派成績下滑明顯,逐漸對學習失去興趣。這個說法也得到很多家長的共鳴:明明二年級還能考90多分,到了三年級就只能考80來分,再也不是之前的小學霸了。
  • 三年級現象太可怕!如何化解?班裡前3孩子的父母都做了這5件事
    我們小學老師間流傳這樣一句話「一二年級不分上下,三四年級兩級分化,五六年級天上地下」,這其實就是「3年級現象」不少家長也發現孩子一上了三年級就大變樣,上課聽不懂、作業完不成、成績像是坐了過山車……難道是孩子們在這個時候集體不上進了嗎?
  • 初二兩極分化,面對這個「危險」年級,父母如何幫娃過渡到安全區
    孩子心思變得比較敏感,也可能對異性產生好感,容易發生「早戀」的想像,這對孩子的學習成績也有很大影響。這個階段的孩子通常會有自己的小秘密,他們可能會不願意和家長分享,家長如果強行和探索孩子心裡的小秘密,會讓孩子更加叛逆,達到反效果。
  • 「三年級現象」家長聽過嗎,面對成績下滑洪流,家長如何正確抵制
    孩子的成績是家長時時刻刻都在關注的,每次成績稍有波動,父母就會緊張的不行。孩子的小學階段是比較重要的打基礎階段,孩子成績稍有下滑,在家長心中都是天崩地裂般的存在,這種情況大多數發生在孩子3年級的時候。孩子上了三年級,成績突然下滑,家長著急玉紅家孩子正上小學三年級,本來一二年級孩子學習成績還挺好的,上三年級之後,成績突然下滑。孩子的試卷玉紅也看了,她輔導孩子一些錯題的時候,發現了孩子的問題。
  • 頂嘴、衝動、叛逆,青春期孩子「14歲現象」,父母要這樣陪娃度過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其實都會經歷青春期、叛逆期,特別是14歲的危險期,很容易衝動,叛逆也是接踵而來。所以不管是明星父母還是普通父母,都要學會去正確引導,幫助孩子度過這段危險期。內心敏感多疑,不願跟家長溝通,總是跟父母頂嘴、吵架,而且學習成績直線下降,出現了很多壞習慣...這都是危險的14歲現象,也是青春叛逆期而且14歲的孩子在青春期的表現尤為突出,他們喜歡刺激與快樂,但從不在乎安全,可以說14歲正處在成長中的危險期。
  • 三年級現象太可怕!再不重視,會毀了孩子整個小學階段! ​
    而且,孩子從三年級開始還變得更讓人煩心:壞習慣增多了,敢和大人頂嘴了……三年級各科成績能維持在95分以上的,高考基本能考上一本。「三年級是道坎,更是分水嶺!」各位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幫助孩子渡過難關。家長都很擔心,孩子之前成績挺好的,怎麼一下子就跟不上了?小學六年分三個階段,一二年級的孩子還太依賴父母,五六年級的孩子已經能夠自主學習。
  • 三年級現象對學生影響很大,家長要重視起來,避免學生成績下滑
    筆者親戚家的一個孩子就是深受三年級現象的影響,在三年級這個時期的時候,對於家長來講,其實就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親戚家的孩子,在這一階段每次考試都是非常清晰的問題擺在眼前,馬虎、粗心等各種小毛病常有,而且還學會了頂嘴,這讓親戚非常的懊惱。
  • 孩子一二年級成績優異,三年級成績大跌:如何避免「三年級現象」
    很多家長從孩子進入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比較關注孩子的考試成績,如果孩子經常考100分,家長就會鬆了一口氣,進入三年級後,覺得孩子打了,花在孩子身上的精力和時間也就少了。但是,家長應該聽過「三年級現象」,一二年級孩子成績優秀有時候是「虛假」的現象,是不是真優秀,到了三年級乃至更高年級就可以看出來了。
  • 「三年級現象」聽說過嗎?孩子學習成績好不好,三年級是決定時期
    養娃心得:有一位有經驗的老師說:孩子能不能上一本,從三年級的成績就能看出來。也有其他老師總結到:三年級是孩子學習成績的分水嶺,如果三年級學習好的話,那麼以後的成績肯定也不會差。在教育界,這個被稱為「三年級現象」。
  • 「叛逆時代」始於小學三年級和四年級,父母如何相處以及應對!
    在小學二年級,心理和身體發展過程與小學二年級不同,這個時期也是「全面叛逆時期」,發生在青春期全面叛逆時期之前,也被稱為「幫派年齡」。似乎許多父母對他們與過去不同的行為變化感到困惑,例如叛逆的言語和行為的增加,以及在此期間通過結交朋友和團體來增加孩子的行為。
  • 三年級現象太可怕!再不重視,會毀了孩子整個小學階段
    但凡重視孩子學業的家長,一定都聽說過「三年級現象」。一上了三年級,孩子似乎變「笨」了,上課聽不懂、作業不會做、成績直線退步……甚至有孩子因為退步太大,自暴自棄,向差生看齊。有經驗的老師都知道,這是典型的「三年級現象」。小學六年分三個階段,一二年級的孩子還太依賴父母,五六年級的孩子已經能夠自主學習。
  • 孩子三年級成績集體下滑,因為6歲前忽略了這4件事
    剛入學時,她兒子成績不錯,可一上三年級就給了她當頭一棒——「搶跑」不管用了! 同事小D說:「別提了,我女兒也三年級,成績也嚴重下滑。現在每天被大量作業壓著,她有點厭學了。我家整天雞飛狗跳的,甭提多煩人了!」
  • 三年級是個可怕的「魔咒圈」!(三年級怎樣學好英語)
    家長圈有這樣一個說法:三年級是一個可怕的「魔咒圈」!孩子上了三年級後,就會出現成績下滑的現象。這是真的,還是假的?其實這種說法不是完全正確,雖然有的孩子可能會遇到這種情況!三年級相比一二年級,接觸的知識難度是增加了,是一個需要跨過的分水嶺,但只要跨過這個適應期,後面的學習會很順利。那怎麼才能安全的度過三年級呢?其實就是把各科從開始學的時候,基礎就打紮實,這樣就能成功「破圈」!很多家長反映說,孩子對英語比較頭疼,那今天就分享下三年級怎樣學好英語?
  • 三年級現象:從三年級開始,孩子出現成績下滑,跟同學拉開差距
    孩子在一二年級考試分數挺好的,怎麼三年級一下子就跌到65分了,原本挺愛讀書的,結果課外書也不喜歡看了,上課也心不在焉,很簡單的題目也粗心大意看錯題幹,文不對題……從三年級開始,很多孩子開始出現成績下滑,跟同學開始拉開差距,越來越不喜歡上學了,這成為大部分家長跟老師的困擾。
  • 「三年級現象」太可怕!家長再不重視,會毀了孩子整個小學(建議收藏)
    上了三年級,孩子似乎變「笨」了,上課聽不懂、作業不會做、成績直線退步…… 甚至有孩子因為退步太大,自暴自棄,學習越來越跟不上。 三年級是整個中小學階段非常關鍵的一年。 有小學老師總結過:三年級各科成績能維持在95分以上的,高三基本能考上一本。
  • 危險的「14歲」現象,父母再難也要陪孩子度過
    「14歲」現象,不知道家長們是怎麼看待的,可能家長們覺得沒什麼,只是孩子到了青春期叛逆,過兩年就好了。
  • 孩子叛逆不可怕,最怕就是父母的攪和,沒有正確的引導會一錯再錯
    ,我們也不要過多焦慮,這個是每個孩子成長發育的必須經歷的階段,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去入手:第一,了解孩子叛逆的原因。我們父母需要多找找自己的原因,是不是我們只是盯著成績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變化,是不是我們陪伴的時間太短了。再或者是我們對孩子言語中帶有冷嘲熱諷的意思了?還是什麼原因,我們是需要有分析自己的原因所在。
  • 「三年級現象」是道坎兒,家長定要重視,莫讓它毀了整個小學階段
    其實,這樣的現象並非是一兩個孩子存在,而是一個普遍現象。 基於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三年級也是培養學習能力、情緒能力和意志能力的最佳時期。 但進入到三年級後的孩子,常常會出現「三年級效應」。「三年級效應」指的是:孩子在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非常優秀,但到了三年級之後,成績不斷下滑,甚至出現了厭學的情緒。
  • 「三年級滑坡」:成績下降、叛逆頂嘴,學習習慣和方法是關鍵
    但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還需先「探清敵情」,那麼,三年級孩子到底是怎麼了呢?01關於「三年級滑坡」的重重疑雲研究者認為:孩子們到三年級出現成績的直線下滑是正常現象,是大部分孩子都逃不開的「魔咒」。因而,面對這個問題,父母首先要擺正心態,避免焦慮。這種現象的專業術語為「三年級滑坡」,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美國專家就提出了這個概念。但關於孩子到底為何會經歷這樣一個「坎」,各路專家的看法都有所不同。
  • 孩子見啥都「咬」,不妨試試這些方法,順利幫娃安全度過口欲期
    孩子見啥都"咬",不妨試試這些方法,順利幫娃安全度過口欲期導語幾乎所有的小寶寶都在生長階段喜歡咬東西,不管是他們身邊的玩具還是其他物品,寶寶總是塞到嘴裡不停的咬來咬去,而且寶寶們還會經常咬人。若父母沒有引起重視,這簡單粗暴的方式來制止寶寶去啃咬的行為,只會讓小寶寶得不到更好的發育和生長,甚至還會引起寶寶的強烈反感以及叛逆。同時,父母處理方法不當的情況下,也有可能會讓寶寶形成一些壞的習慣,比方說長大了咬人,甚至還會讓寶寶心理成長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