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兩極分化,面對這個「危險」年級,父母如何幫娃過渡到安全區

2020-12-17 奶豆育兒

不少上初中的孩子已經記事了,初中老師經常說的那句話,不少人記得清清楚楚:初一不相上下,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

說得就是學習成績,初二的時候不少孩子的成績會發生波動,而且一旦跌落,就很難追上來。

面對這個「初二現象」,不少家長剛開始是不能理解的,他們不明白孩子怎麼突然變化這麼大。

孩子出現「初二現象」,和孩子的心理變化有關

人是不斷成長的,孩子從小時候什麼都不懂,到慢慢長大能承擔起家庭的重任,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孩子在成長路上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尤其是處於青春期的初中生,心理和生理都會發生一些變化,導致生活和成績有所波動。

孩子的心理發生變化導致的「初二現象」

初二的孩子大概14歲左右,正是青春期到來的時候。

由於身體激素的變化,孩子的情緒可能更加敏感,容易暴躁、受到外界影響。情緒很容易波動,面對學習可能就容易分心。

孩子心思變得比較敏感,也可能對異性產生好感,容易發生「早戀」的想像,這對孩子的學習成績也有很大影響。

這個階段的孩子通常會有自己的小秘密,他們可能會不願意和家長分享,家長如果強行和探索孩子心裡的小秘密,會讓孩子更加叛逆,達到反效果。

初二的孩子身體變化導致的「初二現象」

男孩可能會開始長鬍子,進入變聲期,不少的男孩覺得不好意思,會偷偷拔鬍子,也會因為自己是「公鴨嗓」而不愛說話。

女孩可能會開始胸部發育,來了初潮,或者開始長青春痘,女孩也會不好意思,可能會更加敏感,總是含胸駝背的走路。

這個時期的少男少女,開始注重自己外貌,如果家長沒有正確引導,孩子可能會對自己的外貌過度關注,忽略學業,導致成績下滑。

初二的學習更加繁重,孩子可能跟不上

如果初一的知識還算簡單,算得上是小升初的過渡的話,初二的學業任務更加繁重。增加了物理學科,題目也更難了。

如果上初二以後,孩子沒有調整好狀態,加上孩子正處於心思敏感的階段,面對成績的變化可能會一蹶不振,更加厭惡學習。

也有的同學,沒有正式初二的學業,因為不端正學習態度導致學習成績下滑,後面想追上也很費力。

面對「初二現象」,家長應該如何幫娃過渡到安全區

初二現象按照現在的流行語來說,就像是從外向孩子們逼近的「毒圈」,家長才是能引導孩子成功走向「安全區」的重要部分。

和孩子心貼心的交流

青少年心理學家李玫瑾說過,孩子12歲以後,父母的嘮叨對於孩子來說就是垃圾

在做父母之前,大家都經歷過一段「中二」時期,相比對這個時期的孩子的心理也有一些共通體會。

家長放下姿態,平等地和孩子心貼心地交流,往往能比訓斥達到更好的效果。

幫助制定學會規劃

幫孩子制定學習規劃,也是幫孩子建立學習信心的過程。家長要學會讓孩子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幫孩子提升學習興趣。

給孩子一個自己的空間

每個人都需要一個獨立的空間,在青春期的孩子更甚。當孩子長大以後,就會需要自己的秘密空間。

家長適當的放手,給孩子一個獨處的小空間,不過度窺探孩子的隱私,也是對孩子舒緩情緒有好處的。

教育孩子任重而道遠,尤其是面對心智正在成熟的初中生,家長在與之交流的時候就更要用心。

面對敏感的初中生,家長的教育方式應該有所改變

初中是孩子重要的一個階段,尤其是馬上上初二的孩子,很有可能進入成績滑坡的「初二現象」。

給家長們推薦這本《陪孩子走過初中三年》,這本書中有這從學習沒信心家長怎麼引導,到孩子面對生理變化長青春痘、變聲怎麼接受自己都有。

尤其是面對初二這種情況,單獨提出一個單元詳細講解,家長應該如何幫孩子安全度過。

我大姨家的弟弟今年初一,大姨也只是高中畢業,面對初中孩子的敏感叛逆,不知道該如何科學的解決。

孩子老師在班會上提過一嘴這本書,大姨買回來仔細研究了一下,學著按照書中的方法改變了自己的態度,現在孩子也能慢慢聽進去話了。

育兒路漫漫,家長和孩子共同成長,也是一件美事。動動手指,點擊下方連結,只要二十多元,解決孩子關鍵的初中3年問題,太划算了。

相關焦點

  • 危險的初二現象,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兩極分化,家長幫娃輕鬆度過
    初中生學習教育流傳這麼一種說法:「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經歷了小升初步入初二,初二是初中學習的重要階段,邁過這個道坎成學霸,跟不上步調成學渣。初二是中學階段「最危險」的階段,最難管理,被稱為危險的「初二現象。」初二現象的焦點問題學習成績下降,對學習失去興趣,出現畏難情緒,一蹶不振。不再是乖乖虎和乖乖女,老師和家長的話不再言聽計從,開始反駁頂撞,出現逆反心理。
  • 如何避免初二英語兩極分化?4大注意事項+校內打卡營來幫娃!
    「初一不分上下,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 初一英語孩子們成績差距不很大;初二英語成績差距明顯拉開;初三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那麼,對於初二的神獸們,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兩極分化,少走彎路呢?曉禾教育Daniel老師分享了一場英語學習規劃講座。
  • 初二英語大變身,兩極分化套路深!
    你知道初二英語的中考地位嗎?       有這樣的一句諺語,「初一開始分化,初二難度加大,初三越考越怕」。初二英語, 承接初一, 預備初三, 是決定中考的關鍵期,小編為什麼這樣說呢?      首先, 一起來看一張圖,初中階段初二知識點在中考所佔比重:       圖標清晰可見,初二所佔考點比重之大,多於中考考點一半以上, 想想初二所學的動詞, 既是中考必考考點, 也是初中英語學習的難點。越是重要的時刻,越容易出現兩極分化,強者愈強,弱者愈弱。2、初二兩極分化,你會成為哪一極?
  • 初二語文成績兩極分化,跟小學的積累有關,想提高語文成績怎麼做
    雖然我們都知道這句話:初一不上不下,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但是在初二階段,究竟是怎麼兩極分化的?以語文學科為主,僅表現為成績的差距嗎?顯然不是,初二語文成績的兩極分化,是表現在不管如何努力,成績始終很難提高。我們會發現,語文再也不像小學階段的學習,通過基礎的練習就能提高成績了。
  • 學生的成績,初二下學期容易兩極分化,背後的這幾點原因需要了解
    學生的成績,初二下學期容易兩極分化,背後的這幾點原因需要了解初二學年的知識含量佔中考的60%-70%,時間緊任務重,更重要的是,為了給初三騰出足夠的時間進行複習和衝刺,很多學校會把初三的部分內容放到初二來學習,所以初二下學期必須把所有知識融會貫通運用自如
  • 初二容易兩極分化?數學幾何模型很重要,認識學霸與學渣的區別
    初二為什麼會容易兩極分化教育界有一句諺語: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初二為什麼會兩極分化呢?從初中數學的角度來說,初二開始,我們會接觸到幾何,說起幾何題,很多同學都很怕,常常絞盡腦汁就是想不出來——學霸和學渣之間的距離僅僅只是一條輔助線而已。
  • 初二「兩極分化」如何應對?3個建議助力成績迅速飆升
    教育界有這樣一句話: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很多學生在在小學和初一都是班上中上遊甚至名列前茅,但是一到初二成績就慢慢滑落下去了。整個初中時期可以稱作是從小學到高中的過渡時期。在這個時期,孩子的學習內容、學習方法,以及教師的教學方法等,都將發生很大的變化。
  • 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
    教育界有句諺語: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行業公認,初二是孩子成績下滑的高危期!
  • 初二學生及家長必看:如何從容面對初中的分水嶺?
    簡單說,一部分學生在這個階段的學習是浮於表面的。初一,作為小學和初中的過渡,知識難度不大,很多學生依靠自己六年級的基礎也能夠取得不錯的分數。有些家長會要求孩子拓展知識,除了學校內的課業,還會進行一些補充輔導。初二,學習內容和以前有著明顯的不同。之前那些學習不思考,被動學習的學生突然間就感覺到了吃力。
  • 為什麼初二會出現兩極分化嚴重的現象?
    俗話說「初一不分上下,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初二是整個初中階段最關鍵的時期,這不但是指初二的知識很重要,同時,初二正是孩子青春期的高峰期。初二階段很多問題的出現和青春期有很大關係。一、初二知識難度增大。如果這個時候自制力比較長,上課不認真聽講,課上的知識沒有學會,做起作業肯定有難度,那當然就越來越不想寫作業了。二、青春期的影響。
  • 4門學科分析,多張圖片展示,為你解開初二兩極分化之謎
    特別說明: 本文根據學而思初二兩極分化講座整理而成。初二兩極分化是經常聽到的一個概念,究竟到了初二兩級分化是怎麼形成,又如何去做準備來避免這個兩級分化呢。請仔細閱讀以下圖文。初二正是青春期的關鍵時刻,這個時期,荷爾蒙旺盛,身體會有一些發育變化,所以這導致學生的心態就會產生一些變化,能專注投入多少精力到學習上,這一點值得關注。
  • 小學升初中大家數學成績相差無幾,為什麼初二開始就兩極分化了
    四年級學習了簡便方法之後,考試一般會要求能用簡便方法的要用簡便方法計算,比如湊整、提公因數等,其實這就是在培養學生的數感。對於數感好的同學來說,能用簡便方法既快又準。小學階段基本是純數字運算,實在不行用死算也還是能做,大不了做題時間稍微長一點。但到了初中基本上是字母代替了數字,死算可行性非常低。
  • 初中生家長注意:危險的「初二現象」,處理不好耽誤孩子一生!
    教育界有句諺語: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 初二是孩子成績下滑的高危期!很多孩子在初二之前都是「好學生」,一到初二成績就滑落下去了。 一位媽媽抱怨:女兒原本很聽話,但讀初二以後,突然像變了一個人似的,父母跟她說什麼話,她都要頂撞回來,有時乾脆不搭理。 媽媽總想找機會跟孩子好好溝通一下,沒想到依舊屢屢「碰壁」。
  • 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背後的真相您了解多少?
    教育界有句諺語: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行業公認,初二是孩子成績下滑的高危期!
  • 精讀反思: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
    教育界有句諺語,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行業公認初二是孩子成績下滑的高危期,很多孩子在小學甚至在初一都是好學生,怎麼一到初二就滑落下去了呢? 家長應該做點什麼呢?
  • 初一成績不分上下,初二卻兩極分化,分數變化如此大,原因為何?
    有位初中班主任對我這樣說過:初一不分上下,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這句話很直觀地反映出來了學生成績兩極分化的現象,那麼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又是什麼呢?我覺得主要是以下這兩點:1.首先,步入初二,數學方面的內容難度急劇加大,以前只不過是簡單的計算,但是現在卻增加了各種各樣的圖形,輔助線更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做輔助線複雜且抽象,變化無常,技巧多端。
  • 初中生如何擺脫兩極分化到天上地下的成績困境?這6點建議收下吧
    初中生如何擺脫「兩極分化、天上地下」的成績困境?這6點建議收下吧對於初中生的考試成績,一直以來在師生之間都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這句話用來描述初中生的考試成績,雖然聽起來有點誇張,但是既然它能在廣大師生間廣泛流傳,那肯定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 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家長該做點什麼?
    俗話說: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  行業公認,初二是孩子成績下滑的高危期!  很多孩子在小學、甚至在初一都是「好學生」,怎麼一到初二就滑落下去了呢?  行業公認,初二是孩子成績下滑的高危期!  很多孩子在小學、甚至在初一都是「好學生」,怎麼一到初二就滑落下去了呢?    「分化」造成的原因和應對的方法與大家交流一下,期望能對你教育孩子有所幫助。
  • 初二分化,原因:青春期、個性與人際關係、家庭幹擾、社會的影響
    初二分化,原因:青春期、個性與人際關係、家庭幹擾、社會的影響教育界有句諺語: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初二是孩子成績下滑的高危期!很多孩子在小學、甚至在初一都是「好學生」,怎麼一到初二就滑落下去了呢?以下四個因素需要特別關注。
  • 初一不分上下, 初二兩極分化, 初三天上地下! 重點初中班主任重要提醒, 家長你知道幾條?
    每到開學,顏老師都會遇到很多家長和同學找我解疑!「上初中了,聽說小學得高分很容易,初中卻很難,而且學習強度會增大很多,怎麼辦啊?」「我家兒子是初二,進入初二以來,科目增加,學習強度加大,孩子有些力不從心,學習成績嚴重下滑。人們都說,初二是整個中學「最危險」的階段,初二學生最難管理,我到底該怎麼幫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