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飯,表哥拍著兒子的腦袋和我說「別看我小時候成績不咋地,你侄子可真是個神童,考試沒下過95分」
我侄子真是神童嗎?其實還真不一定!
我班裡就有很多孩子1~2年級成績都不錯,家長都和我說自家孩子是「神童」。但是到了3年級就傻眼了,對突如其來的「3年級現象」束手無措。
我們小學老師間流傳這樣一句話「一二年級不分上下,三四年級兩級分化,五六年級天上地下」,這其實就是「3年級現象」
不少家長也發現孩子一上了三年級就大變樣,上課聽不懂、作業完不成、成績像是坐了過山車……
難道是孩子們在這個時候集體不上進了嗎?你還真是錯怪孩子們了。
其實小學可以分三個階段:1~2年級小低依賴父母階段,5~6年級小高自主學習階段,3~4年級則是過渡期,成為拉開差距的分水嶺。
所以3年級對於孩子不是升了一級,而是跨越了一個全新階段。
如果你家孩子在3年級時出現以下幾種情況,要注意了,他的成績可能馬上就要大滑坡:
為什麼會出現3年級現象呢?我們先來分析外因。
就拿我教的數學來講,1~2年級考驗的可能就是孩子的記憶力,3年級開始要考驗邏輯力,慢慢的還要考驗孩子的理解力,專注力,空間想像力……
無論「3年級現象」多麼可怕,我們還是發現受影響的其實就是一部分孩子。成績滑坡的背後,滑的是成績,缺的是習慣。有以下特點的孩子,極其容易出現「3年級現象」
「三年級現象」並不可怕,只要家長和老師一起配合,我們能做好孩子前進路上的引路人,一定可以陪他順利度過這個重要特殊的時期。
作為任教多年的小學數學老師,建議家長們可以從這幾方面幫孩子加油:
其實「3年級現象」不僅僅體現在學習成績上,還有比如孩子叛逆愛頂嘴了,孩子養成了很多壞習慣了,都需要引起家長重視。
除了和孩子一起提高數學成績,和孩子保持良好溝通,做正確及時的引導也是很有必要的。希望通過今天的分享,能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