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出優秀的孩子,父母都做了下面5件事

2020-08-11 蘇蘇老師看世界

1.在孩子0到3歲的時候,父母親自帶孩子

我們都說生兒育女,從孩子生下來那一刻開始生孩子這項任務就完成了,接下來的重要任務就是養孩子,具體要怎麼養?

許多媽媽認為生完孩子就要立馬出去工作,把孩子交代給公婆或者自己的父母就可以,出去工作趕緊給孩子掙奶粉錢,掙以後的學費以及培養興趣愛好和特長的培訓班學費。

那就是大錯特錯了,教育孩子,基本上從懷胎十月就開始。平時不怎麼管孩子,還要責怪孩子不聽話,這是什麼天理?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最強的,畢竟父母那一輩跟孩子的代溝是很大的,隔了一輩,時代在發展,思想在進步。

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也是最好的啟蒙教育家,如果你突然發現孩子身上有一些不良的習慣,那你就要從日常生活中好好觀察了,是不是因為自己平時沒有帶孩子,給公婆帶孩子的原因。

2.用心陪伴孩子

媽媽在逛淘寶,爸爸在刷抖音,看小說,奶奶在做家務,爺爺在抽菸,而孩子在客廳裡面一個人玩,這樣的場景在你家裡有沒有呢?

孩子稍微調皮搗蛋一下,爸爸會吼一句,你一點都不乖,就不能安靜一點嗎?你有這樣吼過孩子嗎?

爸爸媽媽有沒有想過孩子為什麼會吵,為什麼會鬧,你有用心的找過原因嗎,你有用心的陪伴過孩子嗎?

陪伴孩子,不是說你陪在孩子身邊就完事兒了,你要跟孩子一起來做一些事情,比如一起跟孩子探討一道數學題,一起跟孩子講一講最近的新聞,談談各自的想法,交流一下意見,順便引導孩子。

3.做好自己,樹好榜樣

父母每天都是手機不離身,刷抖音,刷電視劇,還要要求孩子不許玩手機,責罵孩子玩手機,耽誤學習,這更是沒天理的事。

孩子肯定會說,你們都可以玩手機,為什麼我不能?對啊,為什麼不能呢?如果父母想限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那自己就要約束自己,給自己規定哪一段時間玩手機,哪一段時間不玩手機。

如果孩子不喜歡讀書,父母就要反省一下,你們平時在家喜歡閱讀嗎?可以試一下,晚飯過後,爸爸媽媽都拿起書在客廳裡面認真地看書,時間久了,孩子也會好奇,書真的有這麼好看嗎?總有一天他也會拿起書本和你們一起來讀書,愛上閱讀。

4.對孩子要學會放手

世界上有嚴格的父母,同樣也有非常溺愛的父母,不管是怎樣的父母,都要學會對孩子放手。

許多父母認為孩子太小了,這件事兒孩子做不好,或者是不能做,所以就順手一併幫孩子做了,這樣省時間也省力氣。

哪成想你省的是孩子鍛鍊自己的機會,孩子的成長機會。

終有一天,孩子要走向社會,要自己成家,要學會獨當一面,如果你認為孩子長大以後,他就會獨立了,那也是大錯特錯,孩子的獨立不是說他在長大以後才可以的,孩子在小時候就要學會獨立,讓孩子做他力所能及,可以完成的事情。沒任何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如果你不讓孩子從小就做自己能做的事情,還指望他以後能成大器,不啃老嗎?

5.學會和孩子有效溝通

從心理學上來講,溝通是最有效的化解矛盾的方法,每個人和任何人之間都會有矛盾,包括自己的父母。當孩子和你有了矛盾,你會怎麼做?是責罵孩子,還是一味忍讓?

這些都不是最好的方法,最有效的是和孩子好好溝通,好好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要明白孩子為什麼要那樣做,他是怎麼想的,有果必有因。

和孩子交流過程中,要認真傾聽,多聽聽孩子的想法,不要用你的想法來約束他,來綁架他,因為你們是獨立的個體,孩子不是你的附屬品,要做有效的溝通,不是說你們的溝通就是你單純地去教育孩子,去教訓他。

上面五件事,你做了幾件呢?或者說做了幾件其他的我沒有提到的事,又或者你認為還有哪些事情父母做了會讓孩子變優秀,評論區留言哦。

相關焦點

  • 優秀的父母,從來不對孩子做這5件事,你做過幾件?
    優秀的孩子,通常都有優秀的父母引導。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父母經常犯錯,孩子也會跟著犯錯,父母善良,孩子也會跟著善良……每個孩子都不是完美的,在成長過程中是允許犯錯的,只要父母及時發現,並且及時糾正,這就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 智慧的父母成就優秀的孩子,這5件小事,看出父母的大智慧
    眾所周知,嬰幼兒時期的孩子如同一張白紙,父母有著怎樣的填塗,就成就怎樣的孩子。而且幼年時期的教育和習慣影響著孩子的一生,很多觀念在長大之後,無論怎麼扭轉,都很難矯正過來。麗麗的媽媽是個獨斷專行的女強人,在工作上如此,在家庭生活中也是如此。她從來都是直接吩咐麗麗做任何事,不給麗麗獨立思考的機會,也從不傾聽麗麗的想法和解釋。
  • 育兒秘籍:想培養出優秀的孩子,父母只要堅持做這件事
    1我認識兩個媽媽,同樣是家庭主婦,教出的孩子卻天差地別。一個媽媽很愛賭,從早到晚家裡都傳出麻將聲,有時深夜了還很熱鬧。她家孩子上初中了,在家從不做作業,因為父母不管,成績一塌糊塗,老師都拿他沒辦法。聽說老師做過幾次家訪了,勸他父母多管管孩子,不然連高中都上不了。
  • 培養孩子專注力,父母不應該做6件事,父母多做5件事提高專注力
    專注力不僅只是孩子的事,跟父母也有很大的聯繫。父母不應該做的6件事1)批評有些喜歡盯著孩子寫作業的父母,總是喜歡批評孩子寫的不好,坐姿不好即使孩子做了很多的專注力訓練,如果父母不停下,對孩子分散注意力打斷的事情,孩子在做更多的訓練,也於事無補。父母在培養孩子專注力的過程中,我們要思考做什麼事,會對孩子專注力的事有幫助?
  • 孩子並不比你傻:有效培養自驅動孩子,父母能做的7件事
    下面是馬特的自述:「我真的不知道,我媽為什麼會同意。我估摸著,她希望向我傳達這樣一種信息:她相信我作為獨立個體的能力,我已步入成年,所以我最好自己決定成年後的我要做些什麼。無論如何,這對我來說是件很有分量的事,以至於我不敢越雷池一步。
  • 培養出自信的孩子,低層次父母愛比較,高層次父母愛做這5件事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讓很多媽媽非常煩惱。今天,妖精媽媽給大家介紹5個好方法,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培養自我認同感。有些孩子數學好、有些孩子語文好,有些孩子藝術好,有些孩子體育好,父母要善於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的優點和價值,是建立孩子自信心的關鍵。教育的目的不是把所有孩子培養成一個樣子,而是把孩子培養成更好的自己。
  • 想要孩子變優秀,父母一定要「忍住」的4件事
    在養娃的道路上我們總是想要想盡一切辦法把孩子培養的更優秀。有些媽媽輕輕鬆鬆就養出了出類拔萃的孩子,而又有些媽媽累死累活也養不出好孩子,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要想孩子更優秀,一定要「忍住」4件事。 第一件事:忍住妥協。 在商場中我們經常能看到,許多孩子哭鬧著想要某一樣玩具,有些家長堅持著不買,把孩子抱走了。
  • 開學第一個月,父母做對這3件事,孩子更優秀
    要知道,一個孩子的優秀,不僅得益於老師的澆灌,更浸透著父母的汗水。開學第一個月,是為整個學期打下堅實基礎的關鍵期,父母做對這3件事,孩子更優秀!人培養了自己的習慣,又逐漸被這種習慣所改變,這就是習慣的力量,好的和不好的都同樣如此。新學期,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大都是希望孩子能取得一個好成績。但是,要想孩子取得好成績,不僅僅是讓孩子是叮囑孩子上課聽講,下課完成作業就能實現的。真正能讓孩子在學習上乘風破浪的是好的學習習慣,先有好成績,再有好習慣。
  • 低層次父母和娃講道理,高層次父母卻做這件事,怪不得孩子優秀
    ,高層次父母卻做這件事,怪不得孩子優秀  高爾基曾經說過一句話:對於養活孩子連母雞都會,但是如何教育出一個優秀的孩子,卻是一門藝術。  其實正如高爾基說的這樣教育孩子的問題已經非常重要,對於無數的父母都比較關心,而且還很頭疼,因為一旦教育方式不正確,就會影響到孩子的一輩子。在教育孩子的這一項問題上,中國的父母雖然談不上是最好的教育,但是對於孩子的教育卻是最勤奮和最用心的。
  • 睡前堅持陪孩子做5件事,培養高智商寶寶,孩子越來越聰明
    所以家長要特別注重孩子習慣的培養。這孩子還小的時候,對孩子培養一些對他好的習慣。比如說在每一天睡覺之前,家長可以堅持做以下這五件事情,這樣不僅可以鍛鍊孩子的大腦,也能夠讓孩子的記憶力越來越好。但是又正是因為這一份困難,而讓這件事情顯得更加的有意義。如果媽媽在睡覺之前能夠陪孩子總結當天的事情,這在無形之中就為他複習了當天發生的事,就可以鍛鍊他的記憶能力。
  • 周聖超:家長做對做這四件事,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有了孩子後,家長思考最多的問題就是:我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好家長,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呢?其實孩子成長最需要的就是下面四樣東西,家長給足了,能培養孩子優秀的品格及行為習慣,讓他成為一個出眾的人。幼年是孩子安全感形成的重要時期,父母充足的陪伴能讓孩子感受到滿滿的愛,養成樂觀、溫柔等美好品格;相反,如果父母很少陪伴孩子,親子溝通少,就容易養成孩子內向、敏感或是叛逆的性格。
  • 這四件事,父母越捨得,孩子越優秀
    父母對孩子的愛有多種多樣,有一種愛就是捨得放手。父母和孩子最終會走向離別。我們做父母的在平時要狠下心學會放手,是對孩子的一種責任。這個世界是我們的,也是孩子們的,但是歸根到底,還是孩子們的。我們在這個世界的打拼努力,所做的一切的一切,歸根到底都是為了我們的孩子。
  • 這4件事,父母越捨得,孩子越優秀
    其實家長捨得在教育孩子上下血本,甚至為了把孩子送去名校砸鍋賣鐵,並不意味著孩子的成績一定會好。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們不僅要重視物質的投入,更要注重精神層面的培育。以下這4件事,父母越捨得,孩子就越優秀,你都做到了嗎?
  •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父母做好三件事很關鍵
    ,比如吃飯,穿衣服,找襪子,削鉛筆,收拾書包……懶散、磨蹭:有些孩子沒有主動去做屬於自己事情的意願,什麼事情都要家長三番五次的提醒,才能開始行動。沒有主見:有些孩子不相信自己能夠獨立做好自己的事情,總是去問爸爸媽媽「你覺得我行嗎」、「這件事怎麼辦呀」、「那件事怎麼辦呀」。沒有自信心:還有些孩子總是擔心自己做的事是錯的,不被支持的,擔心出錯會被懲罰,所以做什麼事情都不主動,也沒有信心。那麼作為父母,我們又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呢?
  • 帶著孩子必須要做的5件事,你做了幾件
    孩子的三觀,未來發展,跟父母是息息相關的,主要看父母如何去做一個引導,如何去培養孩子,全靠父母接下來的用心程度,沒有一個父母對孩子不上心的,只不過是不知道如何培養,引導孩子,只能心理著急,甚至是做一些自以為的培養,按照之前老一輩的思路來,現在對於孩子的培養,之前的老路有的適合有的不適合,那麼如果你還不知道如何培養孩子,那麼這篇文章一定要好好看一看,帶著孩子必須要做的5件事,你帶孩子多了幾件。
  • 哈佛大學發現,好父母讓孩子從小就做這件事!
    接送孩子上學,不到進出校門那一刻,書包永遠都不是孩子自己背著;其實我也非常理解這樣的父母,畢竟教孩子穿衣吃飯繫鞋帶,可能一天一夜都教不會,但幫他做,三秒鐘就搞定了,況且讓孩子自己做,肯定做得一塌糊塗,回頭還得父母重新做,簡直不要太麻煩。
  • 父母注重從三方面修煉自己,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作為父母,如果面對孩子存在的上述問題感到焦慮,不妨和我一起閱讀《王霄老師的5堂幸福課》這本書,父母需要與孩子共同成長,學會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並接納生活的本來面目,學會與家人連接並從自己做出改變,最後帶著愛放手,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 父母這樣做,最容易培養出成才、優秀的孩子
    作為父母,我們每個人都背著原生家庭的包袱在走路,每個人都無法選擇他們的父母,每個人都走不出自己的童年。但是,作為父母的我們,卻可以選擇如何對待我們的孩子,去關心孩子到底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很多父母常常在想,要怎樣才能教育出自信、勇敢、樂觀、堅強的孩子和積極、主動、好學、優秀的學生呢?
  • 孩子優秀與否,與父母教養方式掛鈎,做到這4件事孩子越來越優秀
    2、節儉每個人賺錢都不容易,尤其是父母在外打拼,那些艱辛只有自己知道,所以在生活一定要做到勤儉持家,父母要做個好榜樣,才能培養孩子擁有節儉的美德。5、大方不要執著於別人的小事去計較,應該做一個有度量的人。家長應該給孩子做一個好的引導,對人對事不要斤斤計較,待人接物要大方,一個心中有度量的人長大後才能成大器。
  • 想要孩子優秀,首先父母應該做這1件事
    自從女兒上一年級,清荷每天晚上都得盯著孩子寫作業,周末還陪著女兒去參加各種補習班,同時還把女兒的一日三餐安排得豐富有營養。可以說,清荷為女兒做了很多事情,但女兒的學習成績並不優秀,同時情緒也發生了轉變,做事情不認真、對媽媽不耐煩,甚至是開口跟媽媽抱怨:「光叫我學習,你們大人怎麼不學習啊?憑什麼只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