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孩子0到3歲的時候,父母親自帶孩子
我們都說生兒育女,從孩子生下來那一刻開始生孩子這項任務就完成了,接下來的重要任務就是養孩子,具體要怎麼養?
許多媽媽認為生完孩子就要立馬出去工作,把孩子交代給公婆或者自己的父母就可以,出去工作趕緊給孩子掙奶粉錢,掙以後的學費以及培養興趣愛好和特長的培訓班學費。
那就是大錯特錯了,教育孩子,基本上從懷胎十月就開始。平時不怎麼管孩子,還要責怪孩子不聽話,這是什麼天理?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最強的,畢竟父母那一輩跟孩子的代溝是很大的,隔了一輩,時代在發展,思想在進步。
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也是最好的啟蒙教育家,如果你突然發現孩子身上有一些不良的習慣,那你就要從日常生活中好好觀察了,是不是因為自己平時沒有帶孩子,給公婆帶孩子的原因。
2.用心陪伴孩子
媽媽在逛淘寶,爸爸在刷抖音,看小說,奶奶在做家務,爺爺在抽菸,而孩子在客廳裡面一個人玩,這樣的場景在你家裡有沒有呢?
孩子稍微調皮搗蛋一下,爸爸會吼一句,你一點都不乖,就不能安靜一點嗎?你有這樣吼過孩子嗎?
爸爸媽媽有沒有想過孩子為什麼會吵,為什麼會鬧,你有用心的找過原因嗎,你有用心的陪伴過孩子嗎?
陪伴孩子,不是說你陪在孩子身邊就完事兒了,你要跟孩子一起來做一些事情,比如一起跟孩子探討一道數學題,一起跟孩子講一講最近的新聞,談談各自的想法,交流一下意見,順便引導孩子。
3.做好自己,樹好榜樣
父母每天都是手機不離身,刷抖音,刷電視劇,還要要求孩子不許玩手機,責罵孩子玩手機,耽誤學習,這更是沒天理的事。
孩子肯定會說,你們都可以玩手機,為什麼我不能?對啊,為什麼不能呢?如果父母想限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那自己就要約束自己,給自己規定哪一段時間玩手機,哪一段時間不玩手機。
如果孩子不喜歡讀書,父母就要反省一下,你們平時在家喜歡閱讀嗎?可以試一下,晚飯過後,爸爸媽媽都拿起書在客廳裡面認真地看書,時間久了,孩子也會好奇,書真的有這麼好看嗎?總有一天他也會拿起書本和你們一起來讀書,愛上閱讀。
4.對孩子要學會放手
世界上有嚴格的父母,同樣也有非常溺愛的父母,不管是怎樣的父母,都要學會對孩子放手。
許多父母認為孩子太小了,這件事兒孩子做不好,或者是不能做,所以就順手一併幫孩子做了,這樣省時間也省力氣。
哪成想你省的是孩子鍛鍊自己的機會,孩子的成長機會。
終有一天,孩子要走向社會,要自己成家,要學會獨當一面,如果你認為孩子長大以後,他就會獨立了,那也是大錯特錯,孩子的獨立不是說他在長大以後才可以的,孩子在小時候就要學會獨立,讓孩子做他力所能及,可以完成的事情。沒任何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如果你不讓孩子從小就做自己能做的事情,還指望他以後能成大器,不啃老嗎?
5.學會和孩子有效溝通
從心理學上來講,溝通是最有效的化解矛盾的方法,每個人和任何人之間都會有矛盾,包括自己的父母。當孩子和你有了矛盾,你會怎麼做?是責罵孩子,還是一味忍讓?
這些都不是最好的方法,最有效的是和孩子好好溝通,好好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要明白孩子為什麼要那樣做,他是怎麼想的,有果必有因。
和孩子交流過程中,要認真傾聽,多聽聽孩子的想法,不要用你的想法來約束他,來綁架他,因為你們是獨立的個體,孩子不是你的附屬品,要做有效的溝通,不是說你們的溝通就是你單純地去教育孩子,去教訓他。
上面五件事,你做了幾件呢?或者說做了幾件其他的我沒有提到的事,又或者你認為還有哪些事情父母做了會讓孩子變優秀,評論區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