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三年級現象」家長無法無可奈何?試試這四種方法

2020-08-30 媽媽糯米

本文為作者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一份「學生日常行為表現」的問卷調查中,三年級的學生們可能會命中其中的多條甚至是全部,生活中孩子開始和之前大不相同,另外在學習上的表現也會有明顯變化,這就是一些家長們常說的「三年級現象」。

「三年級現象」指的是學生進入小學三年級後,學習成績以及行為上開始出現的變化,比如在1、2年級的學習中可以輕鬆拿到高分。

但到了3年級開始,學習成績的分化開始了,一些學生依舊能保持90分以上的水平,一些學生開始掉隊,成績落到80多甚至70分;

在生活中同樣可能出現很多變化,如過去很聽父母的話,現在開始會有意見,也會嘟囔表達不滿等等。

這一現象很普遍,家長們知道這是孩子「長大了」的信號,但其實也並非只能幹看著,適當的引導有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以及學習。

對「三年級現象」認識的兩大誤區

1)超前學習成阻礙?其實和習慣養成有關

學習成績上的變化呈現最直觀,因此家長們看到孩子成績拉下後也會心急,但3年級就要開始上補習班嗎?很多家長也會糾結。

一些家長開始自我查錯,認為可能是超前學習惹的禍,現在1、2年級的課程內容等基本在學前班孩子們就已經開始接觸了。

因此大多數學生在上一年級時都遊刃有餘,不過超前教育也會有副作用,比如學習太輕鬆了,孩子會產生學習惰性,對學習失去興趣,但到了3年級,課程的難度是有一個階段性拔高的,這時候可能會有學生因為不適應而成績下滑。

不排除這種可能,但其實這並非超前教育惹的禍,更多的是孩子自己的心態以及學習狀態出了問題,家長在孩子剛上1、2年級的時候就要注意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憑藉基礎知識的積累,其實這完全是優勢,在學習中不斷樹立自信,養成高效學習的習慣,到了三年級反而能展現出較強的適應能力。

2)課程難度大,孩子無法適應

在成年人嚴重看來,1、2年級和3年級的課程難度會有一個較大的提升,但其實教材編寫中編冊人員也有這方面的考量,隨著孩子的認知提升,其學習和吸收新知識的能力是在增強的,無法做到面面俱到,但大體上教材符合大多數孩子成長認知和心智發展水平,在合適的學習階段接受不同難度的東西。

同樣的,在小升初,初升高階段又是兩道大檻,相比之下三年級的「分水嶺」並不明顯,難度的提升符合學生們思維水平以及理解能力的提升。

因此說孩子因為課程難度大而無法適應的,大多是基礎沒打好,或者長期的學習懈怠(在1、2年級的學習中,靠小學之前學到的內容也能「支撐」起考試成績)。

產生「三年級現象」的原因

1)客觀的身心發展特點

「三年級現象」除了在學習成績上會有直觀的表現外,生活中的不同家長們也會有所體會,這其實和青少年的身心發展有關,美國心理學家勞倫斯·斯坦伯格認為8、9歲的孩子正處於「青春期早期」,這階段孩子的情緒和行為都會又一次較大的變化。

面對孩子的變化,一些家長坦然接受,一些家長錯愕彷徨,一時間不能很好地處理親子間的關係。其實家長有必要對孩子有更多了解,畢竟教育是關乎一生的事,孩子喊一聲爸爸/媽媽,其實都是在提醒為人父母者,這就是一種責任。

前青春期行為會有更強的表現自我的欲望,這期間孩子會開始和父母頂嘴,對一些強加的要求和觀點進行反駁,根據倫敦大學神經科學教授布萊克莫爾對青少年時期大腦運作規律和特點的總結,前青春期典型行為產生的原因也很好解釋。

大腦中的前額皮質和大腦邊緣系統共同發揮作用,在大腦邊緣,神經遞質中的多巴胺等分泌會出現變化,前青春期的孩子開始變得情緒化、對壓力敏感以及更容易採取冒險行為。

開始出現「小大人」意識後,對家長不可能再和過去一樣言聽計從,有了自己的想法後,家長也要調整教育策略,更多地給到孩子應有的尊重。

2)專注力缺乏

從小養成習慣並長期堅持,收穫的積累往往是肉眼可見的,而專注力,其實同樣可以看出是習慣。教育專家蒙臺利梭指出,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讓學生聚精會神學習的方法。

學習專注是關乎效率的問題,幾乎每個班級都會有那麼一小撮學生,學習看上去遊刃有餘,但成績卻很好,區別其實就在於專注。

上課集中精力聽,作業認真細緻地解答,複習時心無旁騖高效梳理知識內容,學習效果好不好,在理解能力之外,專注很重要。

在2019年的一份注意力狀況調查中,對北京、上海、廣州、南京等8個城市的2000名學生進行調查發現,注意力缺乏是普遍存在現象。

調查顯示,有41.2%的學生自認自己在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近8成學生表示自己在上課時會走神;51.4%的學生認為自己在自習時注意力不集中。

面對「三年級現象」該怎麼做

1. 接受孩子逐漸長大有獨立思想的事實

三年級是前青春期,這時候孩子變得開始要強,有好奇心,有獨立思考和對事物的看法,伴隨著的是一定程度的逆反心理,對此家長不必過分緊張,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尊重孩子的看法和態度,妥善處理親子關係。

2. 南風效應,寬嚴結合

法國作家拉封丹這樣形容南風和北風,南北風比誰的威力大能把行人的衣服吹掉,北風寒冷刺骨,刮起來路上的行人把衣服裹得更緊了,而南風徐徐帶著溫暖的氣息,路上的行人脫掉了厚重的大衣。

教育中,家長也可以多以「南風」的思維來處理問題,以溫情溝通為主,這樣孩子會更多地感受到尊重和信任。

3. 鏡子效應,表率的作用

人們在鏡子前可以更好地看清自己的狀態,生活中也是一樣的,需要樹立一面鏡子更好地認清自我,當父母對孩子表達尊重和積極溝通的意願時,孩子也會願意和父母積極溝通來應對生活中的問題和矛盾。

此外,生活行為中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也是潛移默化的,生活習慣上,家長要以同樣的標準來約束自己,這樣孩子才會更願意去遵從家庭規則。

4. 培養專注力

以上提到了專注力的重要性,那麼具體家長應該怎麼做呢?一是不打擾,在孩子專注於某一件事的時候,不要忙著打斷,或者將孩子很快拉出思緒,這時候孩子的大腦中可能正描繪一副你想像不到的天馬行空,給孩子留有更多的空間,久而久之孩子也會愛上這種在思考中暢遊的世界。

外部環境上,為孩子創造一個不被打擾的空間,在家比如一個安靜的書房,或是一個不被打擾的讀書角等等都可以,劃出特定的區域並不難,也不需要太大的空間,一個好的環境也會讓孩子更願意主動投入其中。

專注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這方面家長們能做的其實比想像中的要多,在孩子可能出現的「三年級現象」背後,其實大多是長期忽視的問題所致,保持好的學習、生活習慣,3年紀並不是什麼難過的坎。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小孩子不喜歡做作業,家長發愁,該怎麼辦?請試試這三個方法
    在網上,也有很多家長爆料自己為了輔導孩子做作業,氣的生病,或者無可奈何。孩子不喜歡做作業,絕不是個例,這已經演變成很多孩子共有的現象小孩子不喜歡做作業,家長很發愁,有什麼辦法嗎?家長可以試試這三個方法,或許可以改變。
  • 三年級現象在低年級也會出現,語文想考100分,家長孩子如何應對
    三年級也一樣,所謂現象,都是因為沒有更好地適應學習難度的變化,一二年級語文還能常考100分,到了三年級,語文考80分,90分是正常的,家長有了心理落差,認為考不了滿分就是學習能力下降了,並不是這樣。到了三年級,語文學習的成績被一下拉開了,跑在前面的同學偶讀是學習習慣好、自覺性強、對基礎知識的學習很紮實,落在後面的同學,學習上沒有自主性,寫作業拖拖拉拉,特別依賴家長的管教和督促,在寫作業等練習上花掉了大量的時間,所謂的學習積累也無法開展,一旦落後了,就一直落後,搞得家長和學生都很疲憊,認為是吃了「三年級現象」的虧。
  • 警惕三年級現象:孩子應對三年級滑坡的能力,從3歲起就該培養
    當然也有小學老師總結過:三年級各科成績能維持在95分以上的,高三基本能考上一本。不知道這位老師總結得對不對,這需要學霸現身說法。但是無論如何,「三年級現象」確實讓很多家長頭疼,發愁甚至無計可施。雖然三年級的內容難度是增加了,但孩子們經過一二年級的訓練,他們的理解能力、認知水平和思維能力也在不斷的提升。學習能力的提升最終跟教材的難度是相匹配的,所以這就能解釋為什麼只有一部分孩子遭遇了所謂的「三年級現象」,因為這些孩子的學習能力並沒有跟上教材難度的變化。
  • 「三年級現象」家長聽過嗎,面對成績下滑洪流,家長如何正確抵制
    玉紅因為這件事頭疼的要命,每次輔導功課都是大呼小叫的,到最後孩子還是不懂,結果大人孩子對著哭。玉紅家的孩子就遇到了「三年級現象」,孩子的成績下滑,其實都是有跡可循的。三年級現象,到底是怎麼回事小學教育界一直有這樣一句話口口相傳,一二年級不相上下,三年級開始分化,四五年級天上地下。
  • 多動症當心「三年級現象」
    每到假期,因多動症問題就診的兒童約比平時增加五成,而這些孩子中超過半數是三年級學生。三年級最容易暴露多動症。多動症孩子主要表現為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多、任性衝動、自控能力差、精細動作不協調、學習困難,尤其是成績變差,三年級是個分水嶺,家長會明顯感覺孩子症狀逐漸加重等。
  • 四種最詭異的心理學現象 | 人類無法抗拒
    在人類漫長的進化史上,出現了很多詭異的心理現象(Mental Phenomena),心理學家們一直在研究這些現象對人類的影響。
  • 怎樣避免孩子的「三年級現象」?
    國慶假期之前,孩子回來說,班主任老師給她們上課的時候突然哭了,後經了解情況才知道,孩子們升入三年級之後,班主任壓力特別大,生怕有一個同學掉隊,於是天天加班加點,監督每一個孩子的學習情況,並與家長保持密切地溝通。豈料近期體檢,身體出現了一堆毛病,醫生告訴她不能太勞累,要注意休息。一個三年級的班主任壓力為什麼這麼大呢?都是被所謂的「三年級現象」給鬧的。
  • 孩子一二年級成績優異,三年級成績大跌:如何避免「三年級現象」
    很多家長從孩子進入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比較關注孩子的考試成績,如果孩子經常考100分,家長就會鬆了一口氣,進入三年級後,覺得孩子打了,花在孩子身上的精力和時間也就少了。但是,家長應該聽過「三年級現象」,一二年級孩子成績優秀有時候是「虛假」的現象,是不是真優秀,到了三年級乃至更高年級就可以看出來了。
  • 警惕小學「三年級」現象,二升三的重要階段,家長要正確教育孩子
    警惕小學「三年級」現象,二升三的重要階段,家長要正確教育孩子二年級,孩子能考90多分甚至滿分,怎麼到了三年級就總考70、80分了呢?而且,孩子從三年級開始還變得更讓人費心:壞習慣增多了、膽敢和大人頂嘴了……,其實就是因為「三年級是道坎,更是分水嶺。」各位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幫助孩子渡過難關。
  • 為什麼說「三年級是道坎兒」,三年級現象及對策
    答案不是初一,也不是大四,而是小學三年級。 作為家長,往往有這樣的困惑:二年級,我們孩子能考90多分甚至滿分,怎麼到了三年級就總考7、80分了呢?而且,孩子從三年級開始還變得更讓人費心:壞習慣增多了、膽敢和大人頂嘴了…… 「三年級是道坎兒」,這句話在家長、老師中廣為流傳,那麼,三年級孩子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 一二年級成績優異的學生,到了三年級「掉隊」了,家長該怎麼辦?
    在一二年級的時候,優異的成績如果是建立在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基礎上,那麼在三年級的時候「掉隊」的可能性是不太大的,十個當中最多偶爾會出現一兩個因為種種原因而出現成績下降的情況。一二年級成績不錯,到了三年級的時候成績會出現走「下坡路」的現象,這種現象會出現在那些學生的身上?一二年級成績優異的學生,到了三年級「掉隊」了,家長該怎麼辦?
  • 成績滑坡的「三年級現象」:家長要狠抓3個策略,幫娃順利度過
    答案不是入學一年級,也不是升學六年級,而是「危險的」三年級。「三年級是道坎兒,進可成學霸,退可變學渣,「」這段話在教育界廣為流傳。三年級作為小學階段很重要的轉折點,對孩子整個學習生涯影響很大。為什麼會出現「三年級現象」?面對可怕「三年級」現象,很多家長一下子懵了,打罵也沒有起色,花錢報補習班也沒效果,根本無從下手。盧梭曾說過:任何事情都是一步步累積演變形成的,都是有一個過程的。
  • 小學生容易經歷的「三年級現象」:家長抓住這個時期,孩子更優秀
    其實生活當中的我們的每個家長,都會面臨孩子學習過程當中的難題。我們可以回想一下生活當中和孩子之間為了學習而雞飛狗跳的場面, 提到孩子的學習,很多家長就會唉聲嘆氣。我還經常聽到一些家長說:"我家孩子一二年級的時候成績可好了。可一上三年級也不知道是怎麼了,成績毫無徵兆的就直線下降。
  • 三年級現象要留意,家長和老師配合得越好,孩子的教育就會越成功
    文:超媽最近,有不少家長抱怨道:說自己的孩子今年上小學三年級了,也不知道什麼原因,成績出現了大滑坡。孩子剛上小學的一二年級,成績很好,每次考試各科成績都是95分以上,考滿分也是經常的事。自從這升入了三年級,孩子就好像換了一個人似的,考試總是不在狀態,有的科目甚至不及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經歷過的家長都知道:小學階段三年級現象根源在於幼兒園啟蒙
    很多家長都知道,小學階段有個三年級現象。 大部分學生一二年級學習都差不多,得個90多分很輕鬆,100分也不難。 但是到了三年級,相當一部分學生就跟不上了,尤其是數學,成績下降格外明顯,而且不乏之前的好學生。
  • 開學季,家長要注意三年級分層現象,早發現早防範
    三年級現象三年級現象就是俗稱一二年級的成績好,到了三年級突然出現了成績下滑。三年級是道坎,是小學階段的分水嶺。很多人認為這是在誇張,其實不是。這樣現象的出現是正常的,家長只要及時發現,就能很快地改變這種現象。這也就是說,三年級現象家長還是要重視。
  • 三年級現象太可怕,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它是道坎
    答案不是初一,也不是大四,而是小學三年級。作為家長,往往有這樣的困惑:二年級,我們孩子能考90多分甚至滿分,怎麼到了三年級就總考70、80分了呢?而且,孩子從三年級開始還變得更讓人費心:壞習慣增多了、膽敢和大人頂嘴了……「三年級是道坎兒」,這句話在家長、老師中廣為流傳,那麼,三年級孩子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 三年級現象對學生影響很大,家長要重視起來,避免學生成績下滑
    相信很多家長有聽過三年級現象,經歷過這一現象的家長,可能都是深有感觸,所以這個大家還是要提前了解為好。三年級現象:所謂的三年級現象,其實幾歲學生的一種學習的形式,有些學生在進入三年之後就開始不認真學習了,學習習慣和學習方式都會存在很大的問題,這是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身心健康發展的,所以這種現象就被大家稱之為「三年級現象」。
  • 三年級數學考試成績出來了,孩子考得不理想,家長擔心三年級現象
    親戚家的女孩子今年上三年級,期中考試數學考了88分。這在過去是從來沒有過的現象,一二年級就算不是滿分,但是也從來沒有掉過95分,可是現在居然考了88分。親戚非常焦慮,覺得這次成績不好,除了跟上半年沒有上學,二年級下冊的基礎打得不牢有關,還擔心這就是所謂的三年級現象。
  • 一年級的成績,決定三年級的分數,你的教育方法正確嗎?
    轉眼間,大部分學校的期中考試已經過去,也就意味著本學期已經過去一大半,那對於學生的學習,特別是處於一、二、三年級的孩子,學習可是萬萬不能停滯不前的。 可能很多家長都不知道這樣一條規律: 一年級的成績,決定三年級的分數;三年級的分數,決定考試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