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家孩子初一學習成績挺好的,今年初二,成績直線下滑。」
「我家也是,今年這成績出來會嚇死人,急死人啊!」
「我家孩子成績跟過山車似的,一會高一會低的,我這心臟哪兒受得了啊!」
聽完家長們的對話,你是不是覺得不可思議。其實這是初中的普遍現象,我們常常會這麼說:小學好不算好,初中學好才算好,初二是個分水嶺,初三天上和地下。
就像上面兩個家長描述的一樣,很多孩子小學成績一直都很優秀,初一依然優秀。為什麼突然到初二孩子的成績就下滑的厲害?
其實,造成初二學習成績下滑的原因很多。比如,孩子學習習慣不好,課堂聽課效率低,初二知識點是整個小學的2倍,絕大多數孩子缺乏深度思維的能力,缺乏意志力、青春期叛逆、家庭因素等等。
初中生,孩子處於生理和心理的發展階段。人際交往、個人價值、獨立意識等一些成長性問題隨之而來,這些各種問題交織在一起,分散了孩子學習的注意力,這也是引發孩子改變的重要因素。
02
今天,我想重點談談,青春期孩子意志力培養對未來的影響有多大。
很多家長抱怨,孩子上初中後,處於游離狀態,上課總是走神,不能集中注意力聽課。初中課堂內容含量多,教師講課進度快,很多孩子持續聽課能力弱,就會出現走神。
有的孩子不能按時完成學校的作業。不能有效地利用時間,東一下西一下,搞得自己一團亂,結果沒完成幾項作業。初中作業與小學不同,老師多部分以評講作業為主,有些作業是沒有批改的,這就要看孩子是否自律。
還有的孩子碰到難題就退縮,不懂的題越來越多,不願意多堅持一會兒。其實,孩子們都想學好,他們經常立志要好好學習,下定決心後卻難以堅持。當他們遇到困難後,就會產生鬱悶情緒,甚至一蹶不振。這些學習上遇到的挫折,會導致孩子情緒低落,灰心喪氣,不願意堅持。
其實,以上問題和困擾都與我們的意志力薄弱有很大關係。心理學中有項研究表明,意志力是決定一個人能否成功的首要因素。對於學生來說,學習的積極性主要來源於興趣和意志力。而洽洽意志力是他們學習中的攔路虎。
在閱讀《意志力:關於自控、專注和效率的心理學》這本書之前,我可能忽視了一項重要的教育,青春期意志力的教育更為重要。父母往往認為孩子大了,意志力等他們成人後便會自我改善。其實不然,青春期正是孩子遇到困難的時期,他們急需要幫助,這正是培養孩子意志力的最好的時機。增強孩子意志力,能讓他們減少迷茫,明確方法,更加高效、專注、持久地做好事情,不斷地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掌握主動權。
03
女作家海倫凱勒是美國社會活動家,女作家、教育家。自幼失去視力、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她並沒有放棄,用頑強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她學會騎馬、滑雪、下棋等等技能,最終還學會了說話,學會了讀書。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美國拉德克利夫學院,成為一個學識淵博的人,一個掌握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為盲人學校募集資金,把自己一生獻給了福利和教育事業,贏得了世界人民的讚譽。像海倫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意志力並不是天生具有的,它像我們的身體一樣,通過鍛鍊就可以增強。比如,我國現代著名生物學家童第周,他在中學時,曾因為綜合成績平均45分被學校勒令退學,但他執意補習,堅持學習,克服困難。
通過上述事例,其實我們不難發現,有所成就的人都有驚人的意志力。初中對孩子來說是重要的分水嶺,教育分層,很多不善於學習的孩子將無緣高考。作為家長,更應該積極地、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意志力,讓孩子有長跑的能力。
04
青春期,是孩子的特殊發展時期,很多父母不敢管,怕衝突。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的,父母不能放任不顧,學會一些溝通技巧,梳理好情緒,孩子會跟你好好溝通。在心理學研究中,發現所有的孩子都深愛著父母,即便那些曾經被父母打罵,或者也打罵過父母的孩子,同樣深深地愛著父母。因此,從現在起為孩子插上一雙堅定的翅膀,未來才有更多可能。
1、從小事做起
意志力需要持續地刻意練習,青春期孩子已經形成了一些行為習慣,有些不良習慣對孩子影響較大。父母需要觀察孩子的行為,找出具體問題,從小事開始做起,每天練習,持續遞增。通過一些小事情的訓練進而提升意志力水平。
比如,孩子上課專注力不夠,可以訓練聽覺。家長可以找一些適合孩子學習的音頻,讓孩子聽完後總結內容,這樣即可以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又能提高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在看完電影後,家長也可以與孩子一起討論,讓孩子總結內容。如果孩子缺乏深度思維的能力,可以提出電影裡面複雜的語言、情節、理論等,讓孩子表達出來。這是一個刻意練習的過程,不必急於求成,堅持才有效果。一定要循序漸進地來,孩子需要適應的過程。
2、設置原則
父母可以設置一些家庭原則。這些原則就像一條高壓線,可以約束孩子抵制誘惑。
比如,孩子喜歡打遊戲,怎麼講也不聽。為了避免孩子內心過多的掙扎,我們需要鄭重地開一次家庭會議,家長和孩子一起商討,規定使用時間,使用次數等方式。讓孩子參與規則的制定,更有成就感,這種儀式感會讓他們更願意堅持完成。青春期孩子自我意識增強,家長採取尊重孩子,平等溝通的方式更能達成目標。同樣,讓孩子參與規則制定,極大地增強孩子的責任感和自我約束力。
3、設定目標
父母可以幫助孩子設定目標,讓孩子參與目標的制定。指導孩子認識和分析目標,合理的規劃目標,將目標分為三個階段,短期目標、中期目標、長期目標。認真完成短期目標。所有短期目標的實現就是長期目標的達成。
比如,孩子想考好的大學,依次倒推,設計目標。短期目標可以具體再具體,具體的時間點上,讓孩子能夠明確地知道什麼時間幹什麼事。一個個小目標的達成,也是自我意志力提升的過程。目標設定和執行的過程,其實是不斷地提醒孩子理想實現的過程。
4、每天自檢
父母引導孩子每天自我檢查的習慣。這種用自我監控的方法來約束自己的行為,讓孩子為自己負責。孩子也會在自我行為中獲得正面反饋,從而自我改正。這個過程,能夠讓孩子更有耐心。
父母最好的陪伴便是鼓勵孩子每一次的失誤,積極地肯定他們每一次的努力,表揚他們堅持的結果。
5、自我獎賞
意志力訓練的過程是枯燥的,父母可以引導孩子自我獎賞,支持孩子憑藉良好的表現自我安慰。這種短暫的幸福感會增強孩子任務執行能力以及激發意志力水平。
青春期孩子情緒容易衝動,父母在引導孩子的過程中,切記理解孩子,平等與孩子交談,關注孩子內心的想法。如果孩子堅持不了,可以允許孩子降低目標。每一次反覆的過程也是孩子成長的過程,意志力也在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