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藥根根湯、換肚腸,這個雲南普洱人必備的端午美食,已入選非遺

2020-12-20 騰訊網

文圖|遠山墨雨

在地處雲南南部的普洱市思茅區一帶,有一個獨特的端午美食習俗:食藥根根湯、換肚腸,用文雅一些的說法就是「端午百草根」藥膳。

每年的端午節,思茅人將採自山林裡的多種多樣的中草藥的根莖若干,混合在一起,與火腿、土雞、豬骨一類同煮,用慢火熬煮的方式將草藥的精華溶於湯中,作為一道端午節必備的美食。

思茅人將吃藥根根湯看作是清理腸胃、排毒養生的方法之一,藥食同源,有病治病、無病養身,是老少皆宜的地方特色美食,受到廣泛的青睞和推崇。

普洱地處雲南省南部,位於北回歸線以南,屬熱帶、亞熱帶氣候,森林覆蓋率高、植物資源豐富。在茂密的深山老林中,生長著品種多樣的各式中草藥。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前後,是萬物生長旺盛、生機勃勃的時節。民間流傳一種說法,在端午節種什麼植物都能成活。

這時也是物產豐富的季節,山野裡的各種奇花異草,這時進入了生長茂盛的時期。

都說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思茅人喜食藥根根的傳統與當地的水土有關。從農曆5、6月開始,思茅就進入了雨季,溼潤而綿長。在這樣的環境下,人體會出現很多不適。

聰明的人們發現端午吃藥根有助於通氣、養胃、護腸。在歷史上交通不便、醫療不發達的年代,思茅人就有就地取材、利用中草藥強身健體的傳統。如此慢慢演變,就有了「端午吃藥根、換腸肚」的說法。

很久以來,思茅人就有食藥膳的傳統,到了端午季節,食藥根的習俗更是達到了極致。

在思茅,人們將可以入藥的植物的根莖通稱為「藥根根」,可食用的藥根根有數十種、甚至數百種,品種繁多。我們熟悉常見的有小紅蒜、小紅參、雞刺根、茴香根、滿山香、白布等等。

端午節前後,農貿市場就成了藥根根的天下,那些從深山腹地採挖來的藥根根佔據了市場裡的大部分攤位,褐色的、紅色的、白色的,深色的,淺色的,琳琅滿目,場面十分壯觀。

每年的端午節,思茅人家通常都會燉上一鍋香味飄逸的藥根根湯,家人一起分享。

將藥根根買回家,仔細清洗乾淨,這個清洗過程有些費時。將藥根根搭配老火腿、土雞或是豬骨,一起放入鍋中,加水沒過食材,用文火熬煮、慢燉數小時,一道端午盛宴「藥根根湯」就製成了。

原汁原味的藥根根湯令人回味,馥鬱的藥味融入了肉裡,清濃相宜、完美結合。食藥根、換肚腸,成為思茅人端午節裡一個重要的節目。

近些年來,伴隨著藥根根湯的聲名遠播,名氣越來越大,有很多外地遊客慕名前來品嘗。每年端午節期間,在普洱市思茅區、寧洱縣,會舉辦主題旅遊節,名曰「端午百草根美食文化旅遊節」,藥根根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端午節期間,各個飯館、餐廳中大都會有藥根根湯出售,這是應季的當地特產,去思茅旅行的人們,建議您不要錯過。

搭配不同品種的藥根,能熬製出不同功效的藥根根湯,健胃護肝的、祛風除溼的、安神通氣的……藥食同源的調養方式,是思茅端午文化的精髓之一。

端午思茅藥根根湯已有很多年的歷史,人們食用的藥根都是非常安全的。

老人們常說,食用了藥根根湯對身體很有益處,雖然達不到他們所說的「一年不生病」的目標,但是我們相信,這個老祖宗傳承已久的傳統,自然是有它的道理的。

現在物流、快遞、網上交易發達,對於離開家鄉的思茅人來說、對於不能到思茅親自體驗的遊客來說,如果對思茅的端午藥根根湯情有獨鍾,也能在網上購買、快遞寄送了。

在他鄉的思茅人,也有條件自己動手,烹製一鍋藥根根湯、做一道非常應景的端午美食了。

吃藥根根湯、換肚腸,這個雲南普洱人必備的端午美食,已入選非遺。2013年6月,普洱市將思茅端午藥根儀式習俗納入了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端午季,普洱的氣溫不高、空氣溼潤、舒適宜人,清麗脫俗的荷花已早早開放。

除了品嘗藥根湯、百草宴,這個季節去思茅,徜徉在「城市裡的森林、森林裡的城市」中,賞夏日裡綠樹如蔭、鮮花盛開,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相關焦點

  • 在雲南普洱,豆湯米幹,是普洱人心中地道的家鄉味道!
    在雲南普洱,有一種小吃,依靠簡單的原料和獨特的搭配,承載了普洱人心中地道的家鄉味道。這個小吃就是豆湯米幹。豆湯米幹,也叫「豌豆湯米幹」,是普洱特有的小吃和普洱的一張絢麗名片,發源地是普洱市寧洱縣的磨黑古鎮。
  • 好好念佛,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換一副肚腸
    回家第二天,忽從床上坐起來,見眼前金光一道,光中化佛無數,有佛菩薩對她說:給你換!她忙問:換什麼?「換肚腸呀!」話音剛落,頓覺身輕,病已痊癒。那天,她對我笑道:我的一別肚腸是菩薩給換的啊!此話誠然可信矣!拔下針管,徹底放下身心。懇心念佛,惟念速死生西。
  • 安全最「粽」要,端午出遊攻略已為你安排好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端午臨近,要如何安排這個難得的小長假?想要體驗端午習俗、想要歡樂出遊、想要悠閒度假…… 正在舉行的2020華僑城文化旅遊節了解一下?當然,艾葉粑粑、竹筒粽子、鹹鴨蛋這些端午美食也將齊聚錦繡中華,讓遊客一站式感受「舌尖上的端午」。另外,為讓遊客端午假期闔家「惠」玩,錦繡中華還特別推出了2大1小僅199元的家庭套票。
  • 安全最「粽」要,華僑城文化旅遊節端午出遊攻略已安排好
    深圳2020年6月24日 /美通社/ --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端午臨近,要如何安排這個難得的小長假?想要體驗端午習俗、想要歡樂出遊、想要悠閒度假…… 正在舉行的2020華僑城文化旅遊節了解一下?
  • 端午節不能說「快樂」嗎 雲南知名網絡寫手「風之末端」叫板非遺...
    原標題:端午節不能說「快樂」嗎 雲南知名網絡寫手「風之末端」叫板非遺專家楊廣宇   「非遺專家楊廣宇教授提醒端午節不適合跟朋友說『節日快樂』,因為端午是一個祭祀節日,悲壯的日子。過此節,可以送『安康』,但不建議互道『快樂』。」昨天是端午節,在微信朋友圈內,這種觀點受到熱傳。
  • 「我們的節日非遺連著你我他——端午節」主題...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林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陳浩端午節,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節日。為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保護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 6月20日,由鄭州市文明辦、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鄭州文化館、二七區文明辦、二七區文化旅遊局、二七區文化館、二七區圖書館、FM91.2、二七區長江路街道辦事處承辦的「我們的節日非遺連著你我他——端午節」系列活動走進二七萬達,為廣大市民帶來傳統手工製作之美。五月五,是端陽。
  • 這個端午節到東莞觀音山體驗傳統文化
    DIY包粽子」、「送粽子」、「旱地龍舟」等系列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體驗活動,遊客在觀音山可體驗到濃濃的端午文化。端午節期間,觀音山每間店鋪門口都將懸掛菖蒲、艾葉,用它來驅病、防蚊、闢邪,傳承中國傳統文化,讓遊客感受到濃濃的端午氛圍。除此之外,端午假日期間,觀音山將舉行「DIY包粽子」的傳統文化體驗活動,讓遊客體驗傳統的端午節文化習俗,並品嘗到自己製作的粽子。據景區負責人透露,觀音山精心選取食材,將準備美味的粽子,於節日當天贈送給遊客,讓遊客品嘗到廣東傳統風味粽子。
  • 舌尖上的紹興非遺 是美食,更是文化傳承
    作為一座擁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文化名城,紹興有哪些美食躋身了非遺名錄?這些美食背後有些什麼故事?記者日前走近這些非遺美食,探尋它們值得被珍惜的味道。30多種美食製作技藝入選非遺有人說,飲食文化最能體現一座城的「性情」,最能展現一地居民的生活態度。
  • 有沒有一款粽子,讓你天天都想過端午
    真材實料 「粽」中之重優質的食材永遠是美食的基礎,只味壹口·原生態粽子的主料可不是隨手可得的只粘不香的普通糯米,而是雲南傣族原生態糯米,並且採用了傣族「老咪淘」祖傳古法灰水秘制。Q彈香糯的粽子用山中箬葉包好,精緻成串,自然清香。
  • 包「庾家粽」、制中藥香囊……端午期間到廣東省文化館學非遺技藝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李劭侹「解碼非遺」體驗課、「春華秋實」非遺展覽、「雲賞非遺」專題展播……今年端午節假期(6月25日-27日),廣東省文化館(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推出「節慶『嘆』非遺」——2020年端午節系列活動。
  • 盤點通州人過年必備美食!你家過年都吃什麼…
    咯吱盒很快成為陪伴船工遠航的美食,也自然在京航大運河碼頭張家灣己方圓數十裡的京東一帶民間傳開。 除了咯吱盒、通州人還有炸豆泡兒、瓤豆腐等春節必備美食,今天咱們就來盤點一下~ 瓤豆腐
  • 文明實踐在高新 | 美食比拼,線上巡遊……高新區非遺文化節系列...
    文明實踐在高新 | 美食比拼,線上巡遊……高新區非遺文化節系列活動重磅來襲!2001年、2058年的端午節並稱為「21世紀最晚端午節」節日時間雖晚但我們參與活(放)動(假)的熱情一點都沒有退減!
  • "非遺日"玩轉端午節 戲曲快閃、美食地圖、旅遊線路盤活上海非遺
    在大世界3樓舉辦的「見人見物見生活」——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實踐展,通過「非遺研培扶貧」、「傳統工藝振興」、「非遺文旅融合」3個版塊,集中展示近年來上海非遺保護實踐的階段性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展覽還為一批產品化的非遺項目設置了銷售區。適逢端午假期,最應景的香囊受到市民遊客的青睞。
  • 端午節必備節慶美食,雙重美味直達舌尖的味覺衝擊,超級的享受
    ,天天分享家常美食,如果您也喜歡美食,可以點擊關注,我們一起分享美食。端午節端午節:中華民族傳統且古老的節日之一,流傳至今已有千年歷史。時至今日的端午節依然是民間非常隆重的節日,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端午節,民間都會有非常隆重的節日慶典和非常多的節慶美食,「粽子」更是以軟糯可口、粽香誘人、老少皆宜成為人們最喜愛的端午美食之一。
  • 非遺美食 守正創新煥發新生|太平南路|馬祥興|素食|綠柳居
    2016年,綠柳居素菜技藝入選第四批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同時入選的還有永和園小吃麵點技藝、馬祥興清真菜技藝以及江蘇酒家京蘇大菜技藝等。4年過去了,記者了解到,以綠柳居素食技藝為代表的非遺美食在傳承精湛技藝和醇香美味的同時,正迎合時代發展紅利,用一系列守正創新舉措,煥發新生機。
  • 珠算入世界非遺備選名錄 韓國泡菜日本和食同時入選
    一上一,一下五去四,一去九進一;二上二,二下五去三,二去八進一;三上三,三下五去二,三去七進一;四上四,四下五去一,四去六進一……正當這些珠算口訣逐漸遠離孩童時,近日從法國巴黎傳來消息:中國珠算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簡稱非遺)備選目錄。
  • 端午小長假,華僑城全國各地景區活動豐富多彩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深圳錦繡中華民俗村舉行了遊龍送福、旱地龍舟、屈原祭禮等活動,讓遊客體驗最傳統的端午習俗。艾葉粑粑、竹筒粽子、鹹鴨蛋等端午美食齊聚錦繡中華,讓遊客一站式感受「舌尖上的端午」。
  • 歡度端午|包粽子、賽龍舟、體驗非遺……聖名環球城邀你體驗端午...
    6月7日,端午佳節,渝北聖名環球城推出「咱們的節日——端午」非遺傳統文化展示活動,吸引我市1000多個家庭前往參加,市民們包粽子、穿漢服、劃旱地龍舟、體驗非遺項目展示,體驗到端午佳節滿滿的儀式感。溯端午 免費包粽子帶回家7日一大早,聖名環球城的廣場上就擺開了放著糯米、粽葉和棉線的長桌。
  • 這樣過端午才算「老杭州」清河坊非遺民俗市集等你來逛 還能現場...
    今天上午,「端午遊古街,韻味留千年」2020清河坊端午系列活動盛大開幕,祈福儀式、華服表演秀、非遺市集、手工體驗、直播探店等一長串的活動LIST,等你舉家來「打卡」,伴你歡度三天小長假。直播間的一樓是展示區域,在這裡展示了清河坊街區老字號文化、非遺手工藝品、文創產品、特色商品等,共市民遊客參觀、體驗。二樓和三樓則分別是直播帶貨、文化互動等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