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遠山墨雨
在地處雲南南部的普洱市思茅區一帶,有一個獨特的端午美食習俗:食藥根根湯、換肚腸,用文雅一些的說法就是「端午百草根」藥膳。
每年的端午節,思茅人將採自山林裡的多種多樣的中草藥的根莖若干,混合在一起,與火腿、土雞、豬骨一類同煮,用慢火熬煮的方式將草藥的精華溶於湯中,作為一道端午節必備的美食。
思茅人將吃藥根根湯看作是清理腸胃、排毒養生的方法之一,藥食同源,有病治病、無病養身,是老少皆宜的地方特色美食,受到廣泛的青睞和推崇。
普洱地處雲南省南部,位於北回歸線以南,屬熱帶、亞熱帶氣候,森林覆蓋率高、植物資源豐富。在茂密的深山老林中,生長著品種多樣的各式中草藥。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前後,是萬物生長旺盛、生機勃勃的時節。民間流傳一種說法,在端午節種什麼植物都能成活。
這時也是物產豐富的季節,山野裡的各種奇花異草,這時進入了生長茂盛的時期。
都說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思茅人喜食藥根根的傳統與當地的水土有關。從農曆5、6月開始,思茅就進入了雨季,溼潤而綿長。在這樣的環境下,人體會出現很多不適。
聰明的人們發現端午吃藥根有助於通氣、養胃、護腸。在歷史上交通不便、醫療不發達的年代,思茅人就有就地取材、利用中草藥強身健體的傳統。如此慢慢演變,就有了「端午吃藥根、換腸肚」的說法。
很久以來,思茅人就有食藥膳的傳統,到了端午季節,食藥根的習俗更是達到了極致。
在思茅,人們將可以入藥的植物的根莖通稱為「藥根根」,可食用的藥根根有數十種、甚至數百種,品種繁多。我們熟悉常見的有小紅蒜、小紅參、雞刺根、茴香根、滿山香、白布等等。
端午節前後,農貿市場就成了藥根根的天下,那些從深山腹地採挖來的藥根根佔據了市場裡的大部分攤位,褐色的、紅色的、白色的,深色的,淺色的,琳琅滿目,場面十分壯觀。
每年的端午節,思茅人家通常都會燉上一鍋香味飄逸的藥根根湯,家人一起分享。
將藥根根買回家,仔細清洗乾淨,這個清洗過程有些費時。將藥根根搭配老火腿、土雞或是豬骨,一起放入鍋中,加水沒過食材,用文火熬煮、慢燉數小時,一道端午盛宴「藥根根湯」就製成了。
原汁原味的藥根根湯令人回味,馥鬱的藥味融入了肉裡,清濃相宜、完美結合。食藥根、換肚腸,成為思茅人端午節裡一個重要的節目。
近些年來,伴隨著藥根根湯的聲名遠播,名氣越來越大,有很多外地遊客慕名前來品嘗。每年端午節期間,在普洱市思茅區、寧洱縣,會舉辦主題旅遊節,名曰「端午百草根美食文化旅遊節」,藥根根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端午節期間,各個飯館、餐廳中大都會有藥根根湯出售,這是應季的當地特產,去思茅旅行的人們,建議您不要錯過。
搭配不同品種的藥根,能熬製出不同功效的藥根根湯,健胃護肝的、祛風除溼的、安神通氣的……藥食同源的調養方式,是思茅端午文化的精髓之一。
端午思茅藥根根湯已有很多年的歷史,人們食用的藥根都是非常安全的。
老人們常說,食用了藥根根湯對身體很有益處,雖然達不到他們所說的「一年不生病」的目標,但是我們相信,這個老祖宗傳承已久的傳統,自然是有它的道理的。
現在物流、快遞、網上交易發達,對於離開家鄉的思茅人來說、對於不能到思茅親自體驗的遊客來說,如果對思茅的端午藥根根湯情有獨鍾,也能在網上購買、快遞寄送了。
在他鄉的思茅人,也有條件自己動手,烹製一鍋藥根根湯、做一道非常應景的端午美食了。
吃藥根根湯、換肚腸,這個雲南普洱人必備的端午美食,已入選非遺。2013年6月,普洱市將思茅端午藥根儀式習俗納入了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端午季,普洱的氣溫不高、空氣溼潤、舒適宜人,清麗脫俗的荷花已早早開放。
除了品嘗藥根湯、百草宴,這個季節去思茅,徜徉在「城市裡的森林、森林裡的城市」中,賞夏日裡綠樹如蔭、鮮花盛開,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