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了熱帶病和寄生蟲病診療聯盟和聯合門診

2020-12-24 瀟湘晨報

圖說:「熱帶病和寄生蟲病診療聯盟」成立,首家聯合門診「國家熱帶病研究中心-瑞金醫院熱帶病與寄生蟲病聯合門診」揭牌 易蓉 攝

新民晚報訊(記者 易蓉)今天,上海有了熱帶病和寄生蟲病診療聯盟和聯合門診。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國內外交流日益頻繁,熱帶病輸入、傳播、復現和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風險日益加大,特別是食源性熱帶病造成的食品安全問題已逐漸凸顯。為創新醫防融合新機制,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和國家熱帶病研究中心共同成立「熱帶病和寄生蟲病診療聯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附屬仁濟醫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附屬新華醫院、附屬兒童醫學中心、第一人民醫院松江南院、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等7家交大醫學院附屬醫院成為「熱帶病和寄生蟲病診療聯盟」首批成員。聯盟的首家聯合門診「國家熱帶病研究中心-瑞金醫院熱帶病與寄生蟲病聯合門診」也在成立大會上揭牌。

上海曾經是血吸蟲病、瘧疾、絲蟲病等熱帶病嚴重流行地區,新中國成立後,經過長期努力,先後消滅了血吸蟲病、絲蟲病、瘧疾等熱帶病的危害,熱帶病防治工作取得顯著成就。但目前,全球熱帶病仍在149個國家流行,約12億人口受到熱帶病的威脅,相關疾病防治仍不容忽視。

據悉,世界衛生組織將於6月17日發布新一輪(2020-2030年)的控制與消除被忽略熱帶病的路線圖,希望各成員國在抗擊新冠疫情的基礎上,加強衛生體系建設,提升全球各區域的熱帶病防控能力,切實降低20多種重點防控的被忽略熱帶病的疾病負擔。響應世界衛生組織的部署,聯盟將通過創新醫防協作新機制,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臨床機構共享醫療資源、共同開設聯合門診,並以病人為中心增加新的輸入性熱帶病檢測與治療項目等,探索新形勢下醫防協作新模式。

聯盟還將以熱帶病和寄生蟲病的科學研究、臨床診療、人才培養等為主要內容,積極發揮高水平研究機構和高質量臨床機構之間的聚合聯動效應,聯合開展熱帶病與寄生蟲病前瞻性、針對性、儲備性研究,著力提升公共衛生服務和應急儲備能力,推動我國熱帶病與寄生蟲病醫防隊伍和資源有效融合,使聯盟成為服務上海、輻射長三角、兼顧全國的熱帶病及寄生蟲病診療和研究中心,實現熱帶病與寄生蟲病公共衛生服務多維網絡化和綜合信息化,為降低熱帶病和寄生蟲病對民眾健康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潛在影響提供技術保障和醫療服務。

2019年6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和國家熱帶病研究中心成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國家熱帶病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學院。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防治研究所是我國寄生蟲病為主的熱帶病防治與研究中心。在過去的70年中,該所為我國消除絲蟲病、瘧疾和血吸蟲病等重大寄生蟲病的危害發揮了引領與技術支撐作用,在新技術推廣應用、新藥發明、新診斷與檢測試劑研發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在我國乃至全球熱帶病與寄生蟲病防治工作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於2015年成為「世界衛生組織熱帶病合作中心」,2017年經國家批准加掛「國家熱帶病研究中心」。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在感染性疾病和血吸蟲病防治等方面也取得了累累碩果。早在1956年,醫學院就成立了血吸蟲病研究等專題小組。歷任上海第二醫學院基礎醫學部副主任、寄生蟲學教研室主任的潘孺蓀教授,在上世紀30年代就用乙腸鏡檢發現血吸蟲病具有特殊價值的典型「黃點」(當時國外文獻只有「紅點」報導),進而證實血吸蟲病患者的腸型典型病變為紅色、黃色和白色小結,它的消失和重現可作為病復發的特徵。江紹基院士長期從事血吸蟲病防治工作及消化系疾病的研究,提出並證實血吸蟲病侏儒症經治療可生長發育,率先在乙結腸鏡下觀察血吸蟲病的結腸病理變化,主編了中國最早的血吸蟲病專著《血吸蟲與血吸蟲病》。包括潘孺蓀、江紹基、蕭樹東、黃銘新、張振華等一批老專家在血防工作都作出了傑出貢獻。1985年,潘孺蓀教授榮獲上海市消滅血吸蟲病紀念章,同年,江紹基院士為上海消滅血吸蟲記大功一次。

【來源:新民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國家熱帶病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學院成立
    6月16日上午,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國家熱帶病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全球健康論壇上傳來消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和國家熱帶病研究中心強強聯合,成立「全球健康學院」,首任院長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
  • 靜安區慢性腎臟病 分級診療聯盟成立
    ■通訊員 鄭傑 記者 王文瑛 近日,靜安區慢性腎臟病分級診療聯盟暨慢性腎臟病全病程管理中心在閘北中心醫院揭牌成立,副區長龍婉麗,區政協副主席、區衛健委主任葉強等出席了揭牌儀式。揭牌儀式上,與會領導同時為上海市靜安區慢性腎臟病分級診療聯盟、慢性腎臟病全病程管理中心揭牌,並授予靜安區閘北中心醫院、靜安區中心醫院、市北醫院、郵電醫院和北站醫院「上海市靜安區慢性腎臟病分級診療組長單位」銅牌;授予靜安區中部醫聯體15家成員單位「上海市靜安區慢性腎臟病分級診療成員單位」銅牌。
  • 海峽兩岸AS多學科聯合診療學術交流會上海強直醫院圓滿結束
    海峽兩岸AS多學科聯合診療學術交流會上海強直醫院圓滿結束 時間: 2018-07-30 16:56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希文 27日下午2點,海峽兩岸「強直(慢病)多學科聯合診療高峰論壇暨AS醫療學術交流會」在中國•上海順利召開,此次學術交流會是海峽兩岸首次達成醫療戰略聯盟2個多月以來的學術成果報告性會議 摘要:
  • 「上海市認知障礙診療照護服務聯盟」啟動 線上線下融合服務
    陳靜 攝中新網上海9月21日電 (記者 陳靜)隨著社會老齡化的發展,對認知障礙的防治和對患者的照護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公共衛生和社會問題。通過網際網路醫院平臺構建的「上海市認知障礙診療照護服務聯盟」(下稱聯盟)21日啟動。
  • 公衛·科普 | 聊聊寄生蟲病的那些事
    因蟲種和寄生部位不同,引起的病理變化和臨床表現各異。本類疾病分布廣泛,世界各地均可見到,但以貧窮落後、衛生條件差的地區多見,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更多。因此,狹義的熱帶病即指寄生蟲病。非洲、亞洲的發展中國家發病較多,感染的人群主要是接觸疫源較多的勞動人民及免疫力較低的兒童。寄生蟲病患者多來自疫區,如血吸蟲病有疫水接觸史、肺吸蟲病有吃不熟的石蟹史等。
  • 高效運轉秩序井然 ——天門市婦幼保健院恢復門診和住院部診療服務...
    ●天門日報全媒體記者王帥15日,在市婦幼保健院門診部大樓前,搭建的臨時帳篷裡,有專人登記就診群眾信息,進行預檢分診等,排隊就診的群眾在醫護人員的引導下,保持著安全距離,接診現場運轉有序、秩序井然(如圖)。
  • ...開設「周末愛心門診」掛普通門診號,即可享多名紫癜專家聯合會診!
    為方便外地來滬務工人員以及外地來診的過敏性紫癜病人來診,上海紫癜疾病研究院即日起,開設「周末愛心門診」,普通掛號費,即可享紫癜專家李玉、夏存養、陳杏芳等多名專家聯合看診,保障康復療效!
  • 天門市婦幼保健院恢復門診和住院部診療服務首...
    3月15日,在天門市婦幼保健院門診部大樓前,搭建的臨時帳篷有專人登記就診群眾信息,進行預檢分診。排隊就診的群眾在醫護人員的引導下,保持著一定的安全距離,接診現場秩序井然,一派和諧的景象。繼3月13日市第一人民醫院恢復急診與部分門診之後,根據市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恢復市婦幼保健院醫療秩序的通知」精神,3月15日,市婦幼保健院也恢復了門診和住院部診療服務,滿足群眾日常診療需求。
  •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開通脊髓脊柱聯合門診(圖)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執行院長董家鴻(左)、副院長王勁為機組脊髓聯合診療門診揭牌。2015年6月,清華大學、美國華盛頓大學和微軟公司合作創建了全球創新學院(Global Innovation eXchange institute,簡稱GIX),隨後,在清華大學的大力支持下,「清華大學-華盛頓大學脊柱脊髓聯合診療中心」於2015年7月3日成立,落戶於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神經外科。
  • 廣東省首個精準心理診療門診在珠江醫院開診
    一次神經 - 精神 - 心理多學科聯合評估診斷,經神經內科專家檢查,排除了神經系統器質性疾病,精神、心理科專家的詳細問診和檢查發現,老王真正的 " 癥結 " 是多年前已經遺忘的心理創傷,經一個療程的心理治療後,老王最近已經很久沒有犯頭痛了。像老王這樣的情況,在臨床並不少見。
  • 全國首個 「閉環式婦兒健康分級診療保障體系」正式發布
    該體系是由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央企國投高新共同發起,在上海醫療質量研究中心和北京市惠民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支持下,以醫療質量同質化為核心,醫療質量控制+網際網路為保障,以兒童健康保障兜底計劃為依託,實現共生、共贏的醫聯體。
  • 上海仁濟醫院聯合平安智慧城市發布智慧醫聯體
    仁濟醫院已經構建了以仁濟醫院為中心的「1+X」醫聯體,聯動區域內、區域間各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重點關注院間同質化診療管理,實現醫聯體內優質醫療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專業互補、技術互助,帶動整體醫療服務能力提升。目前平臺已打通了仁濟醫院及3家醫聯體部分數據。本次研討會由上海市醫院協會社會辦醫院管理專業委員會主辦,上海安達醫院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承辦。
  • 來這個精準心理診療門診
    近日,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開設了廣東省首個精準心理診療門診,將運行張小遠教授團隊構建的精準心理診療模式,是推動心理健康服務邁向科學化和規範化的一次新嘗試。,共同定製治療方案「精準心理診療門診的首診團隊由臨床心理學、精神醫學和神經病學三個學科專家聯合組成,全面評估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狀況。」
  • 上海再添1所高品質婦兒門診 促進婦兒醫療資源下沉
    作者 | 朱麗娜10月27日,經多方一年多的細心籌備,由國投高新(央企)旗下國信醫療和原上海第一婦嬰保健院院長段濤教授聯手共建的國信春田婦兒門診在浦東正式開業。國信春田門診負責人段濤院長、浦東新區衛健委醫政管理處王澎處長、國投高新集團潘勇董事長以及各級醫療衛生單位領導和同仁共同出席了此次開業典禮。
  • 醫大一院首設「多學科聯合門診」 門診掛一次號 多位專家「會診」
    年過半百的李女士患上了頸動脈瘤,腫瘤很快壓迫頸部的神經群和咽喉。她來到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多學科聯合門診」,來自整形外科、耳鼻喉科、神經外科、麻醉科的四名專家進行了綜合會診。6月2日記者獲悉,該院的多學科聯合門診正式啟動,一次掛號N名專家給一名患者會診,專門應對疑難雜症。該院也成為遼寧省第一家設立多學科聯合門診的綜合醫院。
  • 上海馥蘭朵醫療美容 首批通過審核參與「醫美行業自律聯盟在行動...
    8月8日,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發布通知:為進一步規範醫療美容行業,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國家衛健委等八部委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醫療美容綜合監管執法工作的通知》(國衛辦監督發[2020]4號),要求積極發揮行業組織自律作用,加強行業會員自律自查和培訓指導。
  • 家門口的「房顫聯合門診」揭牌啟用啦,早發現,早治療!
    家門口的「房顫聯合門診」揭牌啟用啦,早發現,早治療!房顫中心合作的「房顫聯合門診」正式揭牌啟用。因此,在社區設立聯合門診,將對該疾病的早期發現、早期幹預起到積極有效的作用。
  • 速讀長三角:上海首家「III期肺癌多學科規範化診療中心」成立
    (上觀新聞)上海首家「III期肺癌多學科規範化診療中心」成立7月24日,上海首家「III期肺癌多學科規範化診療中心」將在長徵醫院腫瘤科正式掛牌成立,這也是在全國範圍內首批成立的III期肺癌多學科規範化診療中心。
  • 上海社區醫院全面開設午間延時和周末門診,能配藥還有中醫
    長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劉波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午間和雙休門診佔全年門診量的9.2%和3.1%,開設以來受到廣大居民好評 。「考慮到周圍居民的中醫診療服務需求大,我們今年還將中醫服務和外科服務納入了延時門診範圍,同時主打簡配藥服務,讓特殊人群在休息時段也能滿足配藥需求,另外還調整了延時服務人員排班,讓居民可以在延時階段也能找到自己的家庭醫生,使服務更周到。」劉波說。
  • 上海閔行三甲醫院和社區衛生中心已實現雙向轉診
    75歲的退役軍人張強生患腰腿痛已數年,8月13日,他通過「中山醫院-閔行」醫聯體「頸肩腰腿痛」多學科診療門診,完成了脊柱內鏡微創術。據了解,這是該門診首個完成雙向閉環診療的病例。張強生就診的「中山醫院-閔行」醫聯體「頸肩腰腿痛」多學科診療門診,已於今年6月分別在七寶和古美兩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診。該門診主要由中山醫院神經外科餘勇教授攜MDT團隊以義診(免專家掛號費)的方式每周到社區坐診社區,讓社區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三甲醫院專家下社區一站式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