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酷暑,許多大人和孩子都喜歡吃一碗冰涼清爽的甜品來解暑。
比如,涼粉、燒仙草等。
可最近,福建省漳平法院公開審理一起在燒仙草、白涼粉中摻入非食用物質硼砂的案件,看完讓人後怕!
2017年、2018年的夏天,福建一對夫妻林某(男)、戴某(女)二人,專門在夏日炎熱的時候製作燒仙草和白涼粉兩種解暑食品賣給街邊過往的行人,每斤價格在3~5元。便宜又好吃,這個價格吸引了不少人購買,夫妻倆也賺得盆滿缽滿。
而為了達到更加爽滑的口感,他們夫妻倆多次在燒仙草和白涼粉中加入硼砂。
直到2018年7月,經群眾舉報,漳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查獲了林某夫妻倆銷售的白涼粉和燒仙草。
經檢測,送檢的白涼粉中硼酸含量為552㎎/kg;送檢的燒仙草中硼酸含量為839㎎/kg。
這組數據是什麼概念呢?
首先,我們得先知道,什麼是硼砂?
硼砂,通常為含有無色晶體的白色粉末,易溶於水。
因為具有吸水、收斂、膨脹疏鬆、漂黃等作用,所以被硼砂泡過、或摻有硼砂的食物吃在口中會有脆感、爽滑感。
這也是為什麼有人將硼砂加入食品中的原因。
那麼,吃了添加有硼砂的食物會怎麼樣呢?
硼砂是有毒的,且毒性較高,吞入或吸入硼砂都會給人體健康帶來危害。人體若攝入過多的硼砂,會引發中樞神經系統和多臟器的蓄積性中毒:
輕者引起頭暈、頭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體重減輕等症狀;
嚴重者出現嘔吐、腹瀉、休克、昏迷、甚至死亡等表現;
成人攝入1~3克硼砂就會引起中毒,15克就會致死;
對幼小的嬰孩來說更可怕,攝入2~3克硼砂就容易致死!
而我國法律早已明確禁止將硼砂作為食品添加劑。
在國家衛生部發布的《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名單》中,第一批就將硼酸與硼砂列為非食用物質,其可能添加的食品品種,包括米漿粿、燒仙草、粽子、腐竹、肉丸、涼粉、涼皮、麵條、餃子皮。
依據《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相關規定,非法添加硼砂行為構成生產經營有毒有害食品罪,情節嚴重的,最高可以判處死刑。
回到我們前面聊到的「在燒仙草和白涼粉中添加硼砂」的案件,且不說檢出的硼酸含量嚴重超標,向食品中加入國家明令禁止的有毒添加劑,就是違法的!
最終,此案件中的被告人林某(男)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並處罰金;被告人戴某(女)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禁止被告人戴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食品生產、銷售及相關活動。
罪有應得,不可姑息!
值得注意的是,因為硼砂用途廣泛(可用作清潔劑、化妝品、殺蟲劑等),所以在很多地方都非常容易購買。
再加上其形態特徵(白色粉末)很容易被當作鹼面、食鹽等,摻進食品中不容易讓人察覺,很容易造成誤食。
幾年前,陝西綏德一家五口,錯把硼砂當鹼面蒸包子,最終導致5人中毒,在送醫途中3個女兒不幸身亡,最小的女兒才6歲!
如果說綏德的這一家五口誤食硼砂是意外,令人惋惜,那那些故意在食品中添加硼砂的不法商家就真的是昧了良心!
據調查顯示,近些年市場上頂風作案者仍不在少數,在米麵製品中違法添加硼砂則更為常見。
這些新聞光看標題就覺得觸目驚心。
可惜,這曝光的新聞也僅僅只是違法使用硼砂事件中的冰山一角。
除了米麵製品,用硼砂浸泡豬肉假冒牛肉、為提高自製肉丸的筋道加入硼砂、腐竹中非法添加硼砂……這樣的案例數不勝數。
這時候,知道如何鑑別購買的食品中是否添加了硼砂就尤為重要!
加了硼砂的米麵製品:因為通常硼砂用量很小,辨別起來並不容易,主要靠看和摸。用水把麵皮弄溼後有滑膩感的,說明塗了硼砂。如果硼砂撒得多,手觸時,還會有硼砂微粒粘在手上,並能嗅到微弱的鹼味。
加了硼砂的豬肉:摸時手感十分滑膩,使用了硼砂後,色澤上比正常新鮮豬肉顏色顯得深一些。如果是剛塗抹,細心者還可能看到白色粉末附著,聞起來有微弱的鹼味。
加了硼砂的腐竹:賣相好,不易發黴變質,且韌度高,久煮不爛。還可以在在浸泡時注意下,如果水渾濁、有沉澱,大、粗糙,就有可能添加了硼砂。
加了硼砂的粽子:比正常的粽子吃起來會更有嚼頭,米粒顆粒度比較大,不粘棕葉,剝的時候覺得很滑溜。
加了硼砂的涼皮:口感筋道,表面色澤過於黃亮,而且運輸過程不易碎。
這裡還要提醒大家,一旦發現有商家在食品中違規添加硼砂的行為,可以及時撥打消費者熱線12315進行投訴和舉報,讓我們共同捍衛食品安全。
除了食品外,硼砂這種有毒的物質竟然還被製作成玩具,將魔爪伸向了兒童!
這種「水晶泥」玩具色彩豔麗,摸起來軟軟的像果凍一樣,深受小朋友喜愛。
製作方式也非常簡單,只需將商家出售的硼砂水和膠水,分少量多次加入水裡,攪拌一分鐘就能夠變成色彩鮮豔的「水晶泥」。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水晶泥的製作材料「硼砂」「硼砂水」不僅價格便宜,每盒兩元錢左右,並且在學校的超市、路邊的小賣部……孩子們隨手就能買到!
包裝盒上既沒有產品說明,也沒有生產廠家、生產日期等,幾乎全部都是三無產品。
還有家長反映,自從小朋友迷上這種水晶泥製作玩具後,家裡的衛生間或者廚房仿佛變成了化學實驗室,各種五顏六色的粉末散布在周圍。
去年,這種風靡一時的「水晶泥」玩具被大規模曝光。
深圳消費者委員會發布的一項比較實驗結果中顯示,在測試的17個品牌的17款「水晶泥」玩具中,13款硼元素遷移量超過相關標準要求,佔比 76%!
有人說,孩子只是玩玩而已,又沒有吃進肚子裡,應該不要緊吧?
這種想法太天真。
首先,家長真的無法保證孩子不會誤食硼砂,這種新聞也並非鮮見。
一旦誤食,輕則中毒,重則喪命。
2018年,江蘇宿遷一名12歲小學生,在用硼砂製作水晶泥時,不小心將粉末誤食口中,當場就嘔吐不止,送醫確診後判定為硼砂中毒。
2019年,廣州市民楊女士家8歲的女兒和1歲的兒子,因誤用了裝過水晶泥材料的杯子,同時出現嚴重嘔吐等身體不適現象。
其次,孩子在玩水晶泥的過程中,如果遇到皮膚破損或者不經意間用手摸到口腔黏膜,硼砂就會被人體吸收。
即便沒有皮膚破損或入口吸收,皮膚反覆接觸這種硼砂玩具還會引起皮炎,也可能導致兒童化學燒傷、過敏、流鼻血及咽喉疼痛。
英國曼徹斯特就曾發生過一起此類燒傷事故,這名受害兒童皮膚紅腫,伴隨嚴重脫皮現象。
看完這些,你還會覺得這個玩具是安全的嗎?
硼砂有毒!有毒!有毒!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這些不法的商家為了利益罔顧孩子的生命健康,不擇手段的去牟取各種暴利。
他們永遠不會關心,這些有毒的商品是不是會毀了一個孩子,甚至一個家庭!
食品安全零容忍,孩子的生命健康,更開不得半點玩笑。
今天我們說了這麼多,無非就是一句話:
別把自己的孩子置於有毒的食品、危險的玩具當中,除了日常照顧好他們的生活外,更應該加強孩子的健康意識、安全意識。
告訴他們什麼能吃,什麼千萬不能入口;什麼能玩,什麼堅決不能碰!
買玩具或者小食品,最好只去正規商場、超市、玩具店採買。
雖然市場監管三令五申禁止使用有毒物,但依然不斷有不法商販鋌而走險。在這樣無奈的現實下,父母也只有儘可能上點心。
兒童安全無小事,只有家長和孩子共同保持謹慎的態度,那些邪惡的魔爪才永遠不會觸碰到我們的孩子身上。
請所有家長和我們一起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