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型及分值
期中考試是學期中的階段測試,是目前教育部保留的學期兩次常規考試中的一次。根據近些年的各大考、小考的試題來分析,期中考試一般也是由以下三大題型組成:積累與運用、閱讀理解、寫作。分值一般是120分。「積累與運用」一般的分值在25-30分之間,「閱讀理解」一般的分值在35-40分之間,寫作一般是50分。下面分析三大題型下邊會涉及的一些題型及解題方法:
一、積累與運用
1、字音、字形題。一般以課內出現的重要生字為主,只要平時掌握了課文生字詞,基本可以拿滿分。做這類題,我們可以用排除法完成。
2、文學常識題。主要也是以課文所涉及的文學常識或文化常識為主,比如重要的作家作品的。要求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多留意這些知識點。
3、病句類型及修改。關於病句類型及修改方法,之前講了很多,同學們可以去看看相關資料,把它們記下來。
4、排序題。會給出一段打亂順序的文字,要求按順序排列出來。這個主要就是按照事物發展的規律,排出來以後,再讀讀是否通順,這個主要是培養語感。
5、選詞填空。這個可以根據句子意思,找出相應的詞語,這類題型一般都是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
6、活動題。這類題型會給出一段資料,讓你根據資料去完成問題。這考查的主要是理解能力及語言組織能力。平時的時候可以有針對性進行練習。
二、閱讀理解
1、課內閱讀
①現代文閱讀:主要是課內一些重點課文的重點段落,這個需要我們在平時上課的時候,著重學習這些重點課文,複習的時候有針對性複習。這學期有哪些重點課文,等會兒我會羅列出來。
②文言文閱讀:期中考所學過的課內文言文不多,只要把它們的注釋、翻譯、內容、主旨都掌握了,考試的時候也就不擔心失分了。
2、課外閱讀
近年來,考試多以課外閱讀為主,考試的時候即便出到課內的閱讀理解,也多以「比較閱讀」的形式出現。尤其是文言文閱讀。
課外閱讀的現代文閱讀,七年級以記敘文,或者記敘性散文為主。常考的題型無非是以下幾種:
①梳理課文脈絡。這類題型,一定要精讀文章,找出關鍵字句,用精煉的語言歸總出來。
②重點詞句、段落分析。如果是分析重點詞語,那就可以從這個詞語的詞性出發,分析本義及在這句話中的意思,再分析其表達效果即可。如果是句子分析,一般會給出從哪些方面分析,是從修辭角度,還是分析人物,還是從表達方式或者表現手法去分析。如果是段落分析,主要就是看看這個段落是開頭段、中間段還是結尾段。再根據其所在的位置分析其結構上及內容上的作用。
3、名著閱讀
期中考試的名著以《駱駝祥子》為主,可以去複習一下《駱駝祥子》的相關知識點。
三、寫作
作文一般以全命題作為為主,就是給你一個具體的作文題目,讓你去寫,一般除詩歌外文體不限。寫的時候注意審題,寫之前列好提綱,按照提綱去寫,開頭、結尾好好斟酌一下語言,字寫工整些,一般就不會扣太多分了。
重點課文
期中考試一般以前三個單元的內容為主。下面羅列各單元的重點課文,可以根據提示進行重點複習相關的文學常識、課文內容及課內練習題。
第一單元重點課文:《鄧稼先》《孫權勸學》
第二單元重點課文:《老山界》《木蘭詩》
第三單元重點課文:《阿長與<山海經>》《賣油翁》
以上課文,在進行全面複習的同時,要重點複習一下,尤其是文言文。
期中考試,就是對前半段知識點掌握情況的一個考核,只要平時認真聽課,掌握好知識點,平時做練習的時候,注意總結、歸納解題步驟和解題方法,寫作文的時候注意審題,字寫得工整些,考高分也不是什麼難事。